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让孩子自己立规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事事包办,让孩子没有自理能力

    什么是自立?顾名思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而且一定要做好,不依赖别人。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学会自立,因为自立是人在社会上立足之本,所以只有学会自立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上生存下去。

    据报载,福州市的李女士坐飞机给在青岛某大学读大一的儿子送了一碗馄饨,因为她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李女士说:“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很揪心。”

    这正如俗话所形容的:孩子要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给他摘下来。可是,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好处吗?这也说明了一部分青少年在父母过分的呵护下,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说这些学生一定没有出息,但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抗压能力、接受挑战的能力却值得怀疑。

    还有一个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美国作家提尔布格·克拉克的一篇小说《钩》,描写了一只雏鹰被父母遗弃后历尽千难万险,终于长成一只骁勇无比的雄鹰的过程。钩是这只鹰的名字,钩还在巢里嗷嗷待哺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钩的父母为了养活它,觅食的范围一天比一天大,飞得一天比一天远,最后只得放弃,将它推出了那筑在橡树顶上的巢,双双飞走了。钩还不会飞,不会觅食,只得在草丛里蠕动,吃些蚂蚁、甲虫之类的小动物充饥……

    人类社会不是暖巢,那里既有明媚的春光,美好的友情和亲情,也有惊涛骇浪。一个人要能够在社会的海洋里搏击而不至于淹死,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掌握谋生的技术和本领。为了我们个人的明天也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定要学会自立。

    作为父母,不能一辈子都牵着孩子的手。有些家长总爱包办孩子一切,这样使他们形成对父母的依赖,从而丧失了宝贵的独立意识,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设下障碍。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许多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他们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不放任的做法。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美国1岁的孩子基本上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他们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吃得到处都是,脸上沾满了奶油,将饭菜打翻,父母不急也不恼,但父母绝不哄着喂食,这样2岁的孩子就能与家长一块用餐。

    在瑞典,孩子出生后很少被父母抱在怀里,在家里一般是放在小床上,出门放在小车上,会走的自己走,哭也不抱,小孩子从不与父母同睡。

    在德国,1岁左右开始学走路,摇摇晃晃地艰难前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基本上没有赖在地上大哭不止、非要大人扶起来不可的情况。

    美国中学生有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上大学要靠自己打工挣学费,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77%的高中生打工。

    相比之下,我国的许多家庭,特别是富裕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过度地保护与过多地照顾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自理、自立。父母应该清楚,你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辈子。从小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坚毅顽强的性格、适应环境的能力,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寒假结束了,赵强的妈妈终于松了口气,孩子终于开学了!整个寒假,13岁的赵强在家都是懒懒散散的,不是看电视、玩电脑,就是睡懒觉,家里什么活都不干不说,甚至连吃饭都要妈妈把饭端到他面前。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赵强的妈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赵强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他妈妈就什么都不让他做,他能做的、不能做的事,都被妈妈包了。赵强长到四五岁,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还轮流着来照看他:吃饭有人喂,衣服有人洗,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时候,赵强看着大人们在做事,也会想要去尝试一下,比如:奶奶在洗衣服,他也想帮奶奶洗袜子;看到妈妈在扫地,他也想去扫一下。可是,赵强的这些举动,常被大人们扼杀在了摇篮里,每次想做都没做成,后来次数多了,赵强也就懒得去做了。到后来,他在写作业时,妈妈扫地扫到了他旁边,他连脚都懒得抬一下;妈妈叫他帮忙拿点东西,即使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也懒得拿,让妈妈自己来拿。

    其实,赵强并不是天生就是个懒孩子,是因为他妈妈从小没有对他的劳动能力进行培养,把一切他能做的事都给代劳了,才使得他妈妈现在是有苦不能言。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孩子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生活方面的一切事物。对于这种观点,也有人不敢苟同,父母包办了一切孩子生活自理的问题,事情虽小,却反映出一些家长“重智力轻品德、重成才轻成人”的偏颇的教育思想。这种做法,忽视了孩子独立做事、勤劳勇敢等良好品质的养成,无形中使孩子养成了一些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使孩子丧失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这些,都是父母对成长中孩子的溺爱。

    家长的溺爱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重要原因。喜欢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宠爱使孩子丧失了锻炼自己、自我独立的机会。父母怕累着孩子,在家不让孩子学做家务,就算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也都不让干。另外,一些父母忽视了孩子正在逐渐长大,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孩子上学,怕他在途中让车给撞了,因此,做起了孩子的长期“保镖”;怕孩子在上课时不会削铅笔,于是事先在家里给孩子削好两盒铅笔。还有一些家长,从来不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对孩子穿哪件衣服、吃哪种食品、上哪所学校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其实也是一种过分保护孩子的表现。

    孩子不能自理或者懒惰的习惯,都是父母给予的!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不仅是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有助于开启孩子的智力,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完善。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服务和照料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衣服和收拾床铺,独立吃饭,自己洗脸、洗脚、洗红领巾等。

    父母们,不要再束缚在那样的思想中,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才是父母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下面是几种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可供参考。

    1. 正确树立自理观念

    孩子之所以自理能力差,往往都是出于父母对子女过分的宠爱。很多父母生怕把孩子累着,大小事物都帮孩子完成了,甚至孩子到了高中,到了大学还是要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家长这样做,其实是在扼杀孩子活动的内驱力,削弱孩子研究外界事物的主动性,产生消极、懒惰心理,做事没有恒心等一些不良现象。

    2. 不要怕孩子“受苦”

    家长缺乏对孩子自理能力培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心疼孩子,怕孩子会“受苦”,怕孩子在做事时碰伤了自己;其次是家长嫌麻烦,曾有家长这样说:去花时间教孩子做事,还不如自己替他全部都做完。显然这位家长的观念是有问题,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相连的,如果家长在孩子需要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时候,没有采取适当的教育与训练,那么孩子就会缺少这方面的锻炼,导致永远也学不会,无法在自己已经具有的经验上体会对他人的一种责任心。

    3. 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要从小事上培养,要使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常理来说,孩子对于新的事物总是会特别的感兴趣,很乐意去父母以及他人做一些事情。因此,就要注意从小事上来引导孩子对劳动感兴趣。例如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书包等。

    4. 对孩子做的事情给予肯定、鼓励

    由于孩子还处在学习的时候,认识水平不高、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全面,在做事时,难免会发生一些错误。这时,大人就不应该为此而指责孩子,更不能去打骂孩子,而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做错和做对的地方。对于孩子做对的地方家长应给予表扬,有失误的地方,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免下次再发生失误。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在自理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有很大的作用。

    父母心语

    家长的溺爱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重要原因。喜欢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宠爱使孩子丧失了锻炼自己、自我独立的机会。

    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新民晚报》上曾报道:魏清,一出生就只有一只手,但是他的母亲对他很“严厉”,从小就教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常对魏清说:“现在学本领,虽然是有点苦但也不算苦;小时候不学,长大后只会依赖他人,那样才叫真苦。”

    因此,她对孩子的要求不断提高。有一次,魏清系鞋带,蹲在地上,系了快半个小时,手都提不起来了,但是还没有把鞋带系好。魏清看着妈妈,希望妈妈能帮他系好,可是,妈妈并没有帮他,而是说:“坚持、清儿,你要有信心!”

    魏清听后,哭了,但最终还是自己把鞋带系好了。

    魏清的妈妈,从小就这样严格的要求他。上幼儿园之前,一些自己能做到的事他都学会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只有一只手的缘故,幼儿园开始不同意接收他,但看到魏清剪纸、捏橡皮泥等精彩的表演,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

    也正是魏清的妈妈从小坚持对他严格要求,使得魏清——一个有缺陷的孩子,也能做正常人能做的一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家居生活大多是采用电气化,家务活也不繁重。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种不良的习惯,对孩子未来有着深远影响。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还是有一些勤快的孩子,这些孩子懂事明理,知道怎样去体贴关心别人。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勤快都是由后天培养出来的,因此,家长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有这种意识,并付诸行动。

    一位母亲的孩子学校开班级会时说:她儿子9岁,因为自己经常会出差,孩子他爸是某公司经理,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在他们不在家时,孩子都能主动学习,主动做饭,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

    原因是孩子上幼儿园时,他们夫妇就要求孩子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试着让孩子早晨起床后自己穿衣服、鞋、袜,自己刷牙、洗脸。1年左右的时间,孩子就已经做得很好了,慢慢地,孩子起床后除了穿衣服等一些事之外,还学会了叠被子;晚上能自己洗澡,并洗得很干净;做完作业也能自己整理书包,甚至还能自己洗一些简单的衣物。有时,父母工作忙,很晚才回家,孩子还会在没有家长的提醒下就主动去把晒在阳台上的衣服收回家。

    当然,在孩子事情做得不到位时,父母也要重新再做,但是他的父母从来不会因此而责怪他,反而父母还会夸他做得好,并给予耐心的指导。有一次,他的母亲出差了,很晚才回家,看到了放在沙发干净的衣服,便问儿子,怎么把衣服放在沙发上啊!男孩说:“妈妈,我知道你今天从外面办事回来,特意把你的衣服都准备好了。”那一刻,母亲完全被感动了。

    如今,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什么都想让孩子学,可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即简单又对孩子有利的环节——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一切,让孩子有自理能力。孩子动手做事是使孩子各器官协调配合、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对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利。作为父母,如果您真的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多创造“想自己做事”的条件,多让孩子有自己做自己的事的机会,不要让你的过度的爱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有人曾感悟到“做父母难”,但是却忽略了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则更不易。其实,要想做个有智慧的父母就要自己不断去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教孩子的方法,就能由难变易了。

    作为父母,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明事理,具备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可以从下面的几点来培养。

    1. 让孩子做些家务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何让孩子在未来的工作上表现得更优秀甚为重要,而爱动手的好习惯就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孩子动手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会养成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有方式方法。作为家长,您必须清楚在教育孩子时您担当的角色,清楚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注意方法的恰当,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虽然很小,但是自己还是能做一些事。例如,可以在饭后帮父母收拾碗筷、打扫垃圾、洗自己的一些小衣服,作为父母一定要支持孩子去完成,切忌不要替代。

    2. 给孩子营造一个他可以发挥能力的环境

    看到孩子把饭或水洒得满地、满桌都是,与其去训斥孩子,不如去给孩子换一个小的餐具,那么就会少浪费。另外,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家里的洗手池前放在一个小凳子,那么父母就不用去替他把一切都准备好,孩子自己就可以刷牙和洗脸了。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动手的过程就是做“头脑体操”的过程。因为孩子在做自己的事的过程中,手的动作必须是要在想到怎么做为前提下才能进行的,是孩子观察、思考等能力整体运用的过程;同时,做事时手的动作又会去刺激着脑的运转,从而促使观察、思考等能力得到发展。俗话说“心灵手巧”,就是这样。动手做事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让孩子智力得到发展的基础。

    4.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劳动

    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例如,参加采摘,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容易会对这样的活动产生浓厚兴趣。采摘过程中,孩子虽然会汗流浃背,会感到辛苦,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疲惫就会被兴奋轰走。通过这样的劳动,孩子能真正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艰辛,真正理解“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既增强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又提高了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还可以让孩子参加集体劳动。作为家长,我们最好培养孩子“集体的事情悄悄做”,让孩子去帮自己的同学或孤寡老人,帮着擦玻璃、洗衣服、打扫卫生等事情。找事做、主动做、悄悄做,让孩子成为一个关心他人、关心校园、热心服务集体活动的好孩子。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庭劳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大人不能事事代替包办,要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具体的事,在家如洗袜子、洗手绢,整理自己的写字台、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独立完成作业等;在学校里可以按要求让孩子把桌面、桌里都整理好,书包和外套都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我们在教导孩子学习整理方法的同时,每天还要亲自去检查,对一些他们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及时地提醒、纠正、督促。

    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和老师既要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又要教给孩子一些方法与技巧,要边做示范边指导,孩子做对了,还要及时给予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还要让孩子知道做一名值日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一种锻炼,是为集体、为社会、为他人做实事的岗位。

    6.鼓励孩子说“让我来”

    当孩子表示出“我自己做”“我会”的时候,家长切不可以小视孩子,更不能否定孩子。因为,这也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信态度的开始,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积极性。此时,家长适宜采用一些鼓励和欣喜的话,如“好啊!你来试试看、太好了,我家的孩子太棒了!”家长给予积极的肯定,会在孩子心中起到强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意识就不会被削弱,当困难来临时,就不会退缩。

    父母心语

    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可以激发孩子对家庭、社会的义务感和主人翁意识。孩子在做自己的事、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可以从中体会到父母抚养他们的艰辛。希望每位父母都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身为父母,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去做,孩子不会做的事情教他去做,孩子能做的事情告诫他要坚持做,这样孩子才会成为跟得上社会进步的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不管作为学校、家庭中的一名成员,还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孩子都应该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和对他人的责任。

    可是,现在的孩子却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是一味地索取,而不贡献,其中就包括不知道要对自己负责,缺乏起码的责任感。

    责任感就像是孩子办公室的钥匙。我们知道如果办公室没有了钥匙,将会拿不出储存于办公室的一切。而孩子呢,如果缺乏责任感,就取不出储存于身上的能力,结果使自己要做的事情半途而废或者虎头蛇尾。

    因此,就像屋子的门必须要有钥匙一样,孩子也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镜头一:

    老师检查家庭作业,发现有个学生没有带家庭作业本,就问:“你的作业呢?”

    “忘记带了!”该学生居然理直气壮地回答。

    “你收拾作业的时候怎么不记着呢?”

    “我的书包向来是妈妈给整理、收拾的,她忘记把作业本放进去了。”

    镜头二:

    教室里,有几本作业本掉在地上,不仅没有人捡,还有人在上面踏了几个脚印。老师询问了好几遍,都没有一个人出来承认是自己碰掉的,也没人主动过去捡起来。

    以上两个场景的表现,就是孩子们缺乏责任感的典型表现: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做,或者做起事情有始无终;自己犯的错误不敢承认,不敢承担犯错的后果;说过的话,从不兑现。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语、行为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评价后产生的情感与体验。当一个人具有了一些能力时,就必须对相应的事情负责,尤其对于自己分内的事情,更应该责无旁贷。可是,孩子做事却往往重视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感受,而不太重视事情的可为与不可为。因此,面对孩子责任感的缺失,我们必须加紧弥补。

    当务之急,就是对孩子加强责任教育。

    有时候,孩子没有责任感,并不是他们不想承担责任,而是他们不明白责任与责任感是什么,承担责任有什么意义。甚至有的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去承担责任。

    这样的教育,当然就使得孩子的责任意识不强了。因此,当前最重要的责任感补救方法就是让孩子认识责任,对其加强责任教育。

    比如,整理书包、检查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可是许多家长的责任心却“错位”“越位”了,把属于孩子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而孩子呢,没有承担责任的体验,自然就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了。

    所以,补救孩子的责任感,最要紧的是家长告诉孩子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孩子的具体责任、怎样承担具体责任以及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尤其是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最为重要。因为如果不承担责任,对于孩子自身没有不良影响的话,他就没有压力与动力,而既然做与不做一个样,那为什么要去做呢?

    责任感是孩子成人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家庭幸福与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就积极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1. 鼓励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什么都摸摸、试试,但是这种想法随意性很强,总是兴致来了,就投入地做,而兴致去了,就不再理会,结果做的事情不是虎头蛇尾就是有头无尾。而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让他们把手中的事情尽量完美地做好。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要严格检查、全力督促,并对其结果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习惯。

    2. 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犯了错误,由犯错误本人承担责任,本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多是孩子犯的错由家长承担责任,而与孩子却无多少关联。比如,孩子在学校损坏了公物,最常见的,就是老师把孩子的父母叫来数落一通,由家长掏钱赔偿了事。而损坏公物的孩子自己却顶多是不痛不痒地说几句,而没受到任何实质惩罚。

    这样做的后果,当然是孩子的责任感日益缺乏,当然不会主动地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犯错以后主动道歉、赔偿损失。

    3.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作为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代劳,而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自己的事情,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比如写作业、收拾自己的房间与书包、洗自己换下来的衣服,这都应该是有能力的孩子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事。

    可是,对于这些事情,如果家长都自己做了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错误地以为这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而不是他自己的。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不会对自己的事情有什么责任感。

    所以,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应该教育他们学着自己做。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地学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有人称赞、夸奖他。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时,我们不妨运用赏识教育。

    当孩子无意识地做了自己的事情时,做家长的可以趁机夸奖他,告诉他虽然他做的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却说明他已经懂事了,懂得替大人分忧了等等。

    当孩子意识到做自己的事情,还可以得到夸奖时,就会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为荣,从而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多更好,以至于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完成这件事情看成一种责任。

    5. 订立“责任合同”

    众所周知,合同是只有成年人才可以签订的,而且签订之后,就意味着责任的诞生,就意味着必须完成合同中的义务条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孩子想“成为大人”的心理,与其签订“责任合同”。

    在合同里面,写明孩子应该做的事情、怎样做,或者不该做的事情。当孩子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会享受到什么权利,而做得不好,或者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将会受到哪些惩罚或者怎样补救等等。

    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签订了合同,就应该遵守承诺,对合同中的事情负责到底。而在执行中,为了加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要严格验收,不能马虎行事。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与承诺负责的。

    责任感是孩子将来做人、成才的基础,是看管孩子能力“办公室”的钥匙。因此,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把责任感的培养渗透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与国家负责,从而使孩子确立高度的责任感。

    父母心语

    责任感就像是孩子办公室的钥匙。我们知道如果办公室没有了钥匙,将会拿不出储存于办公室的一切。而孩子呢,如果缺乏责任感,就取不出储存于身上的能力,结果使自己要做的事情半途而废或者虎头蛇尾。

    独立思考能力是孩子必备的素质

    小雁正在写数学作业,看见最后一道数学题自己不会做,急忙喊:“妈妈,快来帮我的忙,这道题我不会做了!”小雁的妈妈听见后,走到女儿面前,拿起题看了一下,然后告诉女儿应该如何答题。小雁按照妈妈所说的写完了作业,高兴地与伙伴玩耍去了。

    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小雁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找妈妈帮助也成了习惯。后来小雁的妈妈发现昨天才给女儿讲的类似的题目,今天她又问应该如何解答。她认识到直接告诉小雁答案有些不妥,应该让孩子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引导她如何解答,这样孩子才会记住。

    一次,小雁又叫妈妈帮她答题,妈妈让小雁先思考一下,她却说:“我不会想,你还是把答案告诉我吧。”

    小雁的妈妈后悔自己没有从最初就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遇到学习问题,直接请教他人,或者搁置不理;遇到麻烦的事情,不经深思熟虑就冲动地解决;迷信权威,对于比自己强大的人的建议或者说法,深信不疑,或者喜欢盲从他们的言行。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给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也是像上例中小雁的妈妈那样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大人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

    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后,就不知道什么是思考,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待着父母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创新精神,只会人云亦云,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是当前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必不可缺少的课程。

    独立思考是在强烈的求新、创造意识之下改组已有经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智能活动,它是发现、突破、创新的前提。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目前的教育目标之一。

    其实,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独立思考,他就不会辨别是非、对错,就只能听令于人。这样,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苏洵,字明允,北宋文学家,在散文创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他的两个儿子苏辙和苏轼从小就刻苦学习,也终于学有所成,他们父子三人在历史上并称为“三苏”。苏洵幼年时就聪慧富于才思,善于交往,又能急人所难,又是个信念笃定的君子,这些性格特征都在他的儿子们身上得到再现。

    苏洵成就的广为人知是在他年近半百以后的事,在此之前,他把半生所学全部倾注于教育培养两个儿子的努力上。苏轼和苏辙的历史观、人生观、政治观及敏于思考的学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无不受到苏洵的启迪和影响。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固然有赖于自己在文学方面过人的天赋,然而也和其父在他小时候对他的谆谆教诲分不开。

    独立思考,才会令一个人看清自己的路,才会有所创造,才会果断抉择;而失去独立思考,会使人沦为盲从的奴隶,注定一无所成。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自己的目标、有所创造的人。

    父母心语

    独立思考,才会令一个人看清自己的路,才会有所创造,才会果断地抉择;而失去独立思考,则会使人沦为盲从的奴隶,注定一无所成。

    先做到独立,再学习思考

    事事都包办代替的父母,显然不是好父母,这样只能害了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头脑、思想和情感,他是他自己。

    我们只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一部分事情上帮帮他而已。

    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如果鞋带松了自己还不会系好的话,他会感谢父母以前十多年来辛辛苦苦为他系鞋带吗?

    他只能抱怨父母为什么没有教会他来做这样简单的事情。

    孩子对别人有一定的依赖性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然而,过度的依赖性又会造成孩子不会检查、纠正自己家庭作业中的错误,在课堂上不能独立思考问题,或者不能主动结交朋友,这最终会使他丧失自信心。你的孩子是否有过度的依赖性?

    对于孩子,如果有以下一些依赖性行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予以重视了:

    (1)在休息时,只想和老师或班长呆在一起,而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2)经常向老师请求太多的指示、说明和建议。

    (3)如果老师不坐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他应该怎样参加某项新活动,他就不愿参加。

    (4)当父母有可能辅导他做作业时,他就不愿独立地完成这些作业。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其独立走人生之路呢?不妨做点下面的事情:

    (1)让他按时上床睡觉,并按时起床。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怎样使用闹钟。

    (2)为孩子提供一个放置上学用品的专用箱。寻找昨晚的家庭作业本可不是父母的工作。

    (3)安排家庭作业时间。对缺乏独立性学习能力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看一下他的家庭作业,帮他读懂题意,然后安排一个5分钟的时间段,让他在这5分钟内独立学习。持续练习一星期后,把时间段延长至10分钟。这样不断地逐步地连续增加孩子独立学习的时间,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孩子的独立学习进行奖励,就会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分解。与孩子一起把家庭作业分为更小的几部分。孩子一点一点地完成作业有助于孩子持续独立地学习。

    (5)为孩子制作一张“自力更生”计划表。每星期制作一张图表,列出你希望孩子达到的行为,例如: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不需别人提醒地学习单词;给新结识的朋友打电话;按时叫醒自己起床上学。让孩子检查并记录自己每天是否达到了这些行为标准,并根据达标情况对其进行适当奖励,如果孩子不可能达到上述某些标准,你就应该把这张表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这些行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然后,等到困难的行为标准对孩子变得较为容易的时候,再把它重新列入这份表中。

    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做、去尝试,去体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些空闲来自由安排。只要真正按照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去做,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棒!

    父母心语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爱我们。让孩子独立,才能思考,才能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在思考中家长要给予孩子引导

    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爱提问,甚至爱提怪问题。如月亮是活的吗?苹果为什么是红的?等等。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孩子的“为什么”会越来越难,有时使父母很难应付。这时我们的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古人云,“学贵多疑”。一个从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一个从小在头脑中老是有“?”的人,长大后是会大有作为的。因为在孩子的“?”中蕴藏着可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好奇心是科学发现和创造的萌芽。做父母的要珍惜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提出的每个“为什么”都要热情对待,即使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也应该和孩子一起去翻翻书或请教请教别人,然后寻找正确答案。另外,我们在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时,要善于给孩子以启发,不要把答案说尽,要留给孩子独立思考的余地,引导孩子去合理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前进,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孩子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

    聪明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会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看书、查参考资料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父母可以示范,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父母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等问题,以引起孩子的思考。对于已上学的孩子,可采用启发式,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心急,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提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父母要想开发孩子的智力,必须在平时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如在纸上画上一个符号,让孩子想象这是什么,也许孩子会说这是苹果,是蛇从洞里游出来等等;又如画上一个符号,让孩子想象这是什么,也许孩子想象是蚊香,是盘曲的蛇,是指纹等;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童话、神话、寓言,看一些科幻的片子,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在讲故事时,可只讲过程,让孩子自己想象它的结果,有时还可以允许有几个结果。这些方式对孩子想象力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经过父母的不懈努力,也许您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发明家。

    父母心语

    聪明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会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看书、查参考资料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独立性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事

    曾经有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个经历:他去八达岭长城游览,在入口处遇到一位外国妇女带着三个孩子也来游长城,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母亲走,还有一个大约两岁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母亲要去买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那儿,得到许可后,转身就去买票。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见母亲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边人的帮助下,从婴儿车里站了出来,还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母亲的依赖。

    遇到这种情况,这位外国妇女没有对孩子过分的担心、过分的保护,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也会自己独立对待,而不是惊慌失措,大哭大闹。

    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深切感受到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一天,他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两岁的儿子卡瑞会用剪刀了,还会抹胶水了。这位学者过去一看,发现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心疼,也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称赞孩子的敢于独立尝试的勇气,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两岁的小卡瑞已经会自己洗澡了,母亲帮他把热水给兑好,把衣服脱掉,卡瑞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问他用不用帮忙,他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用”。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最后用水擦干净,爬出了澡盆。

    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都是由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

    心理断乳不是突变的过程,而是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到独立的较长的变化过程。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性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两岁开始,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步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已经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步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逐渐树立独立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的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

    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 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孩子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很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些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一页页地讲,一本本地讲,孩子只是静静地听。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应适当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参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不仅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困难的。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对孩子们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克服困难,尤其是那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更要坚持要求。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父母心语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

    说“不”是另一种聪明

    小丰上幼儿园时,非要把“小”字倒着写。他认为,既然“大”字下面两条腿向外伸得大大的,那么“小”字两条腿就应该向中间并得小小的。上学后,一次算术课上,他突然问老师:我们看数、读数、写数,都是从高位到低位,为什么演算要从低位到高位?能不能从高位到低位演算?他最终创造了“快速计算法”。

    虽然小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听话”的好孩子,但是他的不听话,恰恰表现出他是有想法的。教师或家长在教育学生时,经常说的话莫过于“听话”二字,如“要听老师的话”“听话才是好孩子”“不听话就不是好学生”等等。久而久之,“听话”便成了好学生、好孩子的代名词。毋庸置疑,要求学生听话并非有错,然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若片面强调学生听话,则会影响一些学生的健康发展。

    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勇气才这样做的。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亲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里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父母亲的批评他就根本无法接受,把训斥全当耳边风。

    大约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孩子开始进入比较逆反的青春期。这时的孩子已不再满足单纯被教育的角色,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吩咐和安排,遇事愿意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希望自己决断。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特点,就会感到失望或者进行反抗,而发生顶嘴。

    中国的家庭教育信奉“听话”教育,中国的父母普遍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爱顶嘴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听话”也是中国父母对孩子讲得次数最多的、在教育孩子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孩子在家里被时时教训要听父母的话,孩子上幼儿园后,就被千叮咛要听阿姨的话,孩子上学了也要被嘱咐要听老师的话。总之,听话的孩子总是招人疼、惹人爱的,不听话的孩子总是招人嫌、惹人烦的。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认识,中国的父母往往刻意要求孩子对自己的无条件顺从。一些父母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晓、无所不能,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孩子当然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教诲,于是,当孩子与大人出现分歧时,大人经常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当孩子想对某件事做个说明时,便会遭到父母更大的训斥:“不许顶嘴!”“还嘴硬?”更有一些缺乏耐性的父母,十分反感孩子顶嘴,当孩子向他们父母的权威发出挑战时,盛怒之下免不了对孩子一番拳脚相加。

    实际上,顶嘴意味着孩子的心理在成长,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当孩子年龄尚小且自理能力较差的时候,让孩子按大人的指示去做是可以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再总是用“听话”去教育孩子和要求孩子,就显得有些偏颇了。这时,父母应该认可孩子在心理上的成长,积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想法,采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什么“孩子长大了,不听话了”,或者简单地采取高压政策使孩子屈服。

    其实,孩子顶嘴比不说话反抗好。因为顶嘴可使父母容易了解子女。客观地说,孩子“顶嘴”是有许多积极意义的:

    孩子顶嘴,说明他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见解,如果家长这时能够听取和采纳孩子的正确的意见,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价值的,这对他的自信心的提高大有裨益;相反,如果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孩子,只能养成孩子唯唯诺诺的性格。

    孩子顶嘴通常发生在父母亲批评不得法、孩子不服气时,孩子没做错事而受到父母亲的冤枉时,孩子不想马上去做的事、可父母亲硬逼着他去做时,或者大人心情不好拿孩子出气时。其实这些都反映了父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家长正好可以从孩子的不满情绪和顶嘴的表现中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从而来改变和提高自己。

    孩子的顶嘴也是一种心理宣泄,这是孩子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心里对大人的不恰当的所作所为不敢怒、不敢言,许多委屈都憋在肚里,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非常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忧郁、头痛、精神不振、懦弱等不良心理反应。

    但是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置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2.注重言传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作为家长也应对其父母或上司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少与之发生争执,否则就会影响到孩子。

    3. 给孩子申辩的权利

    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父母心语

    孩子和父母顶嘴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父母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多下些工夫!同时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因为现在的孩子毕竟接受教育早,接触的传媒多,而且顶嘴也是孩子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的一个途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强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