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男人看的羊皮卷-口碑很重要,做事先做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男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修养德行,完善个性,树立自己良好的口碑。因为,一个人的口碑是立足社会,长久地处于不败之地的终极法宝。男人应该才德相辅相成,既要在培养德行的基础上增长才干,又要在磨练才干的基础上完善德行。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事业更加长久。

    1.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宰相肚里能行船”,人们把那些具有宽广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容”不仅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表现,更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正如那句很流行的话:“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男人的胸怀”。只有具备了能行船的心胸,男人才能在事业上走得更稳,走得更长。

    人的品行、德行就是“德”,自古“才”与“德”都是并重的,形容一个人最好的词语莫过于“德才兼备”。

    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会结识到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也很难有人能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很可能会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造成亲人的痛苦和不幸;他们甚至还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的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将导致失败。

    以德立身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讲“哥们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因为受朋友的委托,结果还是办了。诸如此类经济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重朋友、讲义气,交往中自以为彼此很了解底细,因此在合作中绝对信任对方,毫无防备,不能办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绝,这样,如果被缺德之人利用,必然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每个人人生的全部,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重要性是不变的,它是每个人人生大厦的支柱。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他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这13条行为规范,对于现今的年轻人仍然有借鉴意义: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2)缄默:讲话要利人利己,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整理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清洁:保证身体、衣服或住宅的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13)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

    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做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事情,绝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样看似无心机,其实就是最长久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2.诚信,是男人处世的金字招牌

    表里如一,以诚信服人,是男人最高明的处世之道。不去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男人才有魅力,才让人觉得靠得住。所以,纵使万般艰难,也须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在许多成大事者的创业历史上,都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生命来看待。他们相信诚实守信要永远胜过词藻华丽的广告,把事业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才会取得成功。

    信用的能量是巨大的,很多事情正是因为有了诚信才会绝处逢生,扭转势态,变难为易,变险为安。没有技术,可以请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来帮助你;没有营业能力,可以请有营业能力的人来做事;没有资金,可以向银行借贷。如果没有信用,却是最大的致命伤。

    僖公二十五年冬天,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带领军队攻打原国,他事先与官兵约定三天结束战争。到了第三天,原国还没有攻下来,晋文公就命令撤退回国。

    这时,晋方的间谍回来报告说:“原国人支持不住,就要投降了。”晋方有的将领主张暂缓撤兵,但晋文公却坚持认为与其得到一个原国而失信,还不如不要它,因此坚决撤回了围攻的军队。

    晋文公虽然放弃了到手的胜利,却树立了自己讲信用的形象,得到了下属的敬重。如此一来,他在战争中的损失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一个人只有讲究信用,才能得到支持,并有所作为。大多数人都喜欢和一个有信誉的人交往,言出必行,守时守信,表现了一个人的品格和素养。

    西周成王即位时还是个小孩子。一天,他和弟弟叔虞在后宫玩耍,一时高兴,就摘下一片桐叶给叔虞,说:“我封你为王。”

    第二天,大臣史佚坚持要求成王正式给叔虞划定封地。成王说:“我这是和他在做游戏,怎么能当真呢?”

    史佚板着脸说:“君无戏言。”

    成王马上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就把黄河、汾水以东的一百里地方封给了叔虞,这个诸侯国就是春秋中后期强盛一时的晋国。

    据说,宋太祖有一天答应要任命张思光为司徒通史,张思光非常高兴,一直引颈企望宋太祖正式任命,但是始终没有下文。张实在等得不耐烦,只好想办法暗示。

    张思光故意骑着瘦马晋见宋太祖,宋太祖觉得奇怪,于是问他:“你的马太瘦了,你一天喂多少饲料呢?”

    张思光回答:“一天一石。”

    宋太祖又疑问道:“不少啊,可是每天喂一石怎么会这么瘦呢?”

    张思光又冷冷地答曰:“我是答应每天喂它一石啊,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给他吃那么多,它当然会那么瘦呀!”

    宋太祖听出语外之意,于是马上下令正式任命张思光为司徒通史兑现了诺言。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言出必践。只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拿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气概,才能让别人折服。此外,遵守约定也是取信于他人的必备内容。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订立一些口头的协议,或订下某些规则。行动上只有认真执行,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

    贾谊说:“治天下,以信为之也。”小信成则大信立,治国也好,理家也好,经商也好,交友也好,都需要讲信用。

    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信用不像钱那么简单,只要你有钱,就可以立即把资金汇入银行,要取就取,但是,信用是要长时间积累的,信用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我们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信用。

    诚实是立业之本,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向顾客展示自己的最好的途径,他们要抓住每个顾客的心理,以诚为本。成功的商人知道只有满意的顾客才有可能是回头客,回头客多了才能扩大企业规模。如果顾客对他没有产生信任感,那扩大企业规模只是一句空话。

    不诚实的人,在社会上往往会寸步难行,劳伦斯·斯特恩说:“不要相信一个不诚实的人。”人们在商业交易中对交易的对方总是很警惕,要求交易对方要真诚,讲真话,那样双方的合作才不会破裂。商业交易需要做到相互信任,当人们不再互相信任的时候,就很难达成交易。

    一个男人如果经常失信于人,不仅会破坏个人的形象,还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说话做事的时候,不可头脑发热,随便允诺别人。而已经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说到做到,让大家认为你是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行得万年船。

    3.做谦谦君子,别做势利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度量上却是天壤之别。君子有成人之美的豪情和心量,而小人则恰恰相反。男人,要想获得好人气,就要充当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大气。事实上,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是成就了自己,成就了他人梦想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美名,这才是君子的大智慧和大策略。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又说:“毁人以为善,狡奸以为智,希望他人出过错,耻于学习又羞于无能,这就是小人。”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他人称赞自己的长处,也希望自己的美德受到他人的成全,这对他来说是无比的喜悦。但把别人的美抢过来,当做自己的美;别人立下的功劳,掠过来作为自己的功劳;别人种下的善因收获了善果,也要不择手段地夺取过来,这便是不折不扣的小人所为。

    在现代社会的交往中,这种做人方式要严格杜绝。颜之推曾说过:“凡是有一个字可取于人的人,都要赏识他称赞他,不能偷窃他人之美作为自己的美。”

    李翱也说过:“古代的君子,对于他人的善,害怕不能知道;既知道了,又耻于不能称赞他;能称赞他,又耻于不能成就他。”

    由此可见,古人心胸之开阔,人格之伟大。事实上,古人的这种胸襟正是现代人所缺的,古人这种成就他人之美的德行,正好为现代人做了好榜样。

    现代人要修炼古人的这种大胸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功力和涵养。要深深地体会到,当你称赞他人时,他人也会称赞你;你成就了他人之美,反过来他人也会成就你,由此看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确实是一句亘古不变的大哲理。

    成就他人之美,一副小肚鸡肠是不行的,必须胸怀坦荡,善于推荐他人,善于赞美他人、成就他人。

    如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若是你力所能及,就要给予支持与帮助,千万不可被自私自利的想法左右。思想意识中只有自己,对身处逆境需要帮助的朋友袖手旁观,让他自生自灭、自成自败,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极其自私的行为。

    为天下举才,首先要做到惜才。如果你推举的人能力、才力都不及你,推举后要帮他赶上你甚至是超过你;如若他的各方面都比你强,也没有必要心生嫉妒。因为,他迟早也会为你所用,这是人之本性使然,投桃报李的道理凡是有良心的人都懂。

    假如你是一位领导,就更需要掌握这一做人的道理了。因为成就了下属,其实也就成就了自己,阻碍了下属,自己也终将有一天败走麦城。

    把他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去办,把他人的荣耀当做自己的荣耀,这是人世间做人的至高精神境界,做到了,君子的头衔就非你莫属;反之,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如若这种人被自私嫉妒填满了心胸,还可能被烙上小人的印记。

    古语说得好:“君子乐得做君子”,在道德上约束自己,提升自己,最终受益的其实是自己,丰收的也是自己。渴望成就自己人生的男人,必须要有高远的见识和宽广的胸怀,因为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人气指数在飙升,人生之路的阻碍也越来越少了。

    4.有过而能改,还是好男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都有可能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这就需要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有些男人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后悔不已,也有人会因此而消沉。其实,没有必要如此,犯错了只后悔是没用的,关键是要及时去改正,如此才能显示出男儿的英雄本色。

    从小父母就为孩子们灌输诚实、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思想。其目的就是想培养孩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了很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忽略这个好习惯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我不会做”、“我犯错是因为……”、“其实我也不想……”、“那不是我的错”等,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都是推托之辞,是不被提倡的。面对自己的过错说一声“对不起”、“我以后会避免的”,并不会使你颜面尽失,也不会招致他人的厌恶,反而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敢作敢当的“好汉”。这对树立威信、聚集人气、获取成功有百利而无一害。有些人不能体会知错就改这一好习惯的妙用,一旦犯下错误,就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甚至是掩盖自己的过失,殊不知这是面子在作祟,如果只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纵容错误的蔓延,只能落得失信、丢脸的下场。

    其实错了就是错了,大错误是错,小错误也是错,就算一点错也还是错。只要知错就改,仍然是人们所欢迎的人,仍然可以得到他人的欣赏与赞许。

    杰克住在接近纽约市中心,但是在他家附近,有一片野森林。春天的时候,黑草莓丛野花盛开,松鼠在林间筑巢育子,马草长得高过马头。这块没有被破坏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园——它的确是一片森林,也许跟哥伦布发现美洲那天下午所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杰克常常带着雷斯到公园去散步,它是一只友善不伤人的小猎狗。因为在这片森林公园里很少能碰到人,所以,杰克常常不给雷斯套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他们在公园里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他好像迫不及待地要表现出自己的权威。

    他训斥杰克:“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却不给它套上链子或口罩,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是的,我知道,”杰克轻柔地回答,“不过我想它不至于在这里咬人。”

    “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这次我不追究,但如果下次让我再看到这只狗没戴口罩出现在公园里,那你就必须跟法官去解释啦。”

    杰克客气地答应照办。

    经过这次遭遇,杰克果然给雷斯戴上了口罩。可是,麻烦又来了,雷斯很讨厌戴口罩。因此,杰克想碰碰运气。起先很顺利,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他同雷斯就撞上了暗礁。

    一天下午,雷斯和杰克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间那位骑马的警官出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见此状,雷斯快速地朝那个警察冲去。

    杰克知道这下完了,所以不等警察开口他就说:“警察先生,这次你当场逮到我了,我有罪,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了。你上星期已警告过我,带狗出来时,必须给狗戴链子或口罩,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是啊!我已警告过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呢?不过你承认错了,这很好,”警察的回答变得柔和了,“我知道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想带自己的爱犬出来散步。”

    杰克回答说:“的确是忍不住,但这是违法的。”

    “这样一条小狗大概不会咬伤人吧。”警察说。

    “不,它可能会咬死松鼠。”杰克接着说。

    “哦,你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他告诉杰克,“你看这样办吧,你只要吸取教训,保证今后不再这样,事情就算了。”

    由杰克的经历可以看出,知错就改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如果杰克有意为自己辩护的话,那么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免不了会受责备,自己何不先认错呢?听自己谴责自己不比被别人批评好受得多吗?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作了指责和批评,别人十之八九会宽容、饶恕你的错误。

    正如卡耐基所说:“若能抬起头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错误也能有益于你。因为承认一桩错误,不仅能增加周围人对你的尊敬,且将增加自己的自信。”所以,人们应该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5.男人,要成熟而不要世故

    成熟而不世故,是男人社会交往中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觉得做人很难,男人们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却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陷入了世故的泥坑。那么,到底怎样区别成熟与世故呢?

    事实上,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他们面对黑暗面,有不平而不悲观,既坚信希望在于将来,又执著于今天的努力。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却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他们因为曾在事业、理想、生活、爱情等方面遭受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觉得人生残酷、社会黑暗。

    在生活中,成熟与世故的具体区别表现为:

    (1)真诚与虚伪。

    成熟者知道社会是复杂的,遇事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不轻信,不盲从;与人交往,考虑复杂些而不失其赤子之心,“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如果遇见不熟悉的人,“切不可一下子就推心置腹”,因为这样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可以多听少谈,真正了解后才可以敞开交流思想。这是鲁迅先生待人的经验之谈。

    世故者由于过多地看到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因而错误地认为人世间没有真诚可言。与人做,“披纱型”的交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对人外热内冷,处处设防,奉行“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原则。朋友相交,虚与周旋,别人的事自己详细探听,自己的事隔墙难闻,说给别人听的,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

    (2)互助和利用。

    成熟者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患难时见真情。世故者考虑问题时以利益为先,交往的热情则同于己有用的程度成正比,即使是对同一个人也不例外,犹如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的主人公乞乞可夫一样,在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女儿,当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了科长,站稳了脚跟之后,便马上翻脸不认人,那个痴情的姑娘便成了他愚弄的对象。

    (3)坚持原则与见风使舵。

    成熟者遇事头脑冷静,坚持原则,有主见,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世故者观风向,看气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人所好,八面玲珑,采取“随风倒”的处世方法。就如有人所刻画的那样:当世故者同多愁善感的人交际,便把自己打扮成多愁善感的人,说话时,眼睛里有时还会泪光闪闪;转身同性格多疑的人交际,他又会俨然装得深沉起来,与对方一起分析别人如何有可能损人利己,奉劝对方应采取何种态度来对付;而同率直爽快的人谈话时,他又会马上变得嫉恶如仇,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然而同喜欢息事宁人、凡事调和的人在一起时,又显出老谋深算、久经风霜的样子,把那些正直的举动说成“简单”和“幼稚”,仿佛发生的一切麻烦都是因他不在场而造成的。逢人迎合不吃亏,他中有我成“朋友”,是变色龙者的秘方。

    (4)直面现实和玩世不恭。

    成熟者对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做敢当,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游戏人生,采取滑头主义和混世主义态度,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他们和人可以谈天说地,但只是摆现象,不下结论,迫不得已时也有些不言而喻、“大家早已公认”的结论。遇有原则问题需要辨明时,则莫问是非曲直,要不然就是模棱两可,怎么说都有理的话。与人意见不一时,便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态度加以回避。所以世故者往往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一些事情,不惹是非,明哲保身。

    (5)奋进与沉沦。

    成熟者和世故者也许都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但前者把挫折当成奋进的起点,重新认识自我;后者则是对一切无所谓,企图超脱社会,或者会同恶势力同流合污。

    对于男人来说,成熟能够为自己增添成功的保障,而世故只能让人远离,被人排斥。成熟是人生的一种气质,而世故是人生的一种疾病。世故的人让人觉得不光明磊落,不够大气,时时处处充满了算计别人的心机,让别人不敢靠近,也不愿靠近,最后导致人生的失败。

    6.练好“外圆内方”,用好处世智慧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协作的紧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要想在交往过程中游刃有余,就必须对为人处世进行深入的思考,掌握更多的处世原则和为人技巧。

    事实上,男人立足社会,为人处世最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外圆内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柔内刚。

    外圆内方,它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的铜钱有关。在古代,人们把钱币铸成外圆内方,其中含有这样的一层含义:在为人处世时只要做到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就能够财源滚滚。

    古语云: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不是老于世故的表现,实际上,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实质。

    外圆就是指在内方的前提下,要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懂得随机应变。通过一番试探或考察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彼此利益一致并达成共识的时候,一切都好处理。但彼此利益一旦发生冲突,认识上就会产生分歧,这时候就需要很好地运用外圆智慧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彼此间的摩擦来达到双方的共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之用,和为贵”。“和”便是外圆的代名词,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对成功充满了渴望,而这种对成功的追求,也正是进步的一种动力。可是怎样才能成功呢?是高智商、高学历,还是好的家庭环境?西方有个说法:良好的人脉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脉关系的好坏才是决定他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看一下三国时期孙策的故事。史书中记载,孙策“貌修美,善谈笑,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并且具有亲和力。难怪吴楚之地的能人贤士都来投靠他,并且愿意为他卖命,所以孙策很快就开创了吴国基业。孙策起家的资本不大,父亲孙坚死后,只有十几岁的他只好归附袁术,寄人篱下,前途暗淡。袁术为了拉笼孙策,许下种种诺言,可是在孙策立功之后,他总不能兑现先前许下的诺言,无奈孙策只能自谋出路。他以父亲留下的掌国玉玺为质,借了袁术三千兵马,带着几个对父亲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东渡江东去开始创业。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少有人会相信他可以横扫江东。可是他的士兵越打越多,归附的谋臣武将越来越出类拔萃,最终创建了偌大的吴国。想一下,孙策能成功,到底靠的是什么呢?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出众的才能,而更多的还是依靠他良好的人脉关系。

    大多中年男性经历了世事沧桑,都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实,人际关系是一门一生都学不完的高深学问,这门学问和工作关系很大。处理人际关系的前提是理解他人,既能理解他人的思路和想法,也能理解他人不理解的东西,只有做到了这点,才算是真正的理解。在经济社会中,处处充满着竞争,但有利必争不是智者所为。高明的竞争者认为,竞争的最高境界在于“不争”,没有合作就没有生意圈。我们要善于运用经营智慧整合资源,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人际关系做基础,你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说的通俗一点,这个世界就像是一张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处在这张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网之中,只有有良好的人脉关系,才有成功的可能。一个人因为自私可能失去一个朋友,而这个朋友就有可能是你将来的创业伙伴。而失去了他,你就失去了一个成功的机会。所有不好的缺点诸如自私、狭隘、懒惰、贪婪、妒忌等等,都会降低你的声望,使你失去众多的朋友,你的成功几率也就大大降低了;反过来,如果你是一个与人相处的高手的话,它将为你带来更多的好朋友,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拥有大量的成功机会了。

    内方是指为人处世要有原则和主见,不要人云亦云,事事仿效他人。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男人的性格必须刚毅果敢,行前三思,思则后定,定则不疑、不悔、不改。

    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所以不要一味迁就别人或者让别人牵着你的鼻子走。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决断和忍耐的底线,始终不要因为外在因素而动摇或失去自己的大原则。

    为人处世时,要善于把方与圆的智慧充分而巧妙地结合起来。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领悟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世智慧,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不乏有吃苦头的人。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之所以会吃苦头,关键是因为在交往中不能够恰如其分地平衡方与圆。要么刚猛有余而柔韧不足,被外界的恶劣环境折断;要么太过柔韧而失去刚性,失去大原则的同时也不能实现个人价值。

    为人处世的方圆智慧是一门学问,要想能够彻底领悟,还应该苦练内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运用这种智慧。

    7.以德服人,为自己“扩充势力”

    要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拓展人脉,重要的是要以德服人。而不能以德服人的人,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经营人际关系,最终还是一塌糊涂。

    许多人认为,要想养成以德服人的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任何人都无法为德下一个定义,它包含的面太广,以至于无从下手。其实,要想培养以德服人的好习惯并非多么困难,也不是多么复杂的事,只要做到如下几点,你的人际关系就会有所改观。

    (1)谦逊谨慎、互尊互爱为社交添光彩。

    微笑是最好的礼仪,它可以将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谦逊、真诚、友好的印象。

    现实生活中,素质、修养俱佳的人往往能受到他人尊敬,成就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常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尊重别人。

    (2)宽容、理解他人。

    理解与宽容是拉近彼此距离的黏合剂。摒除任性,用宽大的胸怀包容、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的利益着想,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扩大人脉关系。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感情交流很可能遇到阻碍。只有真正做到理解他人,才能得到知心朋友。

    (3)真心诚意关心、帮助他人。

    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佳途径。与周围的人友善相处,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替他人分担忧愁。例如,朋友家遇到一些麻烦,这时你可以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一定会对你感激不尽,俗话说得好:“雪中送炭,炭火暖情谊深。”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被帮助者在心理上受到慰藉的同时,对帮助他的人自然也会铭记于心。在社交中,倘若你能敞开胸怀,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帮助、欣赏、赞扬别人,良好人缘将不会离你太远。要知道,关心、帮助、欣赏、赞扬是相互的,你不关心、帮助别人,同样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4)信誉至上。

    社交中,没有人喜欢与表里不一、两面三刀、缺乏信誉的人交往,人们一致认为,与这样的人很难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诚实守信的人,别人才会尊重他,才能得到他人真正的、长久的理解与信任。

    信守承诺、维护信誉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接受他人的邀请应准时赴约,力求做到不失信于人。社交过程中,时间观念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礼仪、修养的准绳,时间观念强、守时、守信、不失约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懂礼仪、有修养;时间观念差、不守时、不守信、经常失约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缺乏信誉,不懂礼仪,缺少修养,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5)遵守社会公德。

    判断一个人的举止文明与否,主要看他能否遵守社会公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在这个大集体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颗公德心,共同维护这个大家庭的秩序。否则,社会将不会长治久安。

    与人相处过程中,以德服人是一条重要原则,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好习惯。这会是社交道路上的通行证,是广结人缘的好帮手。

    8.男人要宽厚待人,别小肚鸡肠

    中华民族是极具包容性的民族。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对联悬挂于书房,并以此为座右铭。宽厚待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一个男人有多大的心胸,就能做多大事业;有多大的心胸,便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成大事者就是这样,他们的心胸能容纳百川,能汇溪流成江海。

    敌人和朋友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很难说清楚。也许,人们为了利益之争会结成各种各样的集团、组织和阶层,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走到一起,行动一致、思想大致相当,因此成了朋友。而敌人呢?可能是有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地方,也可能是具有无法避免的冲突的对象。这样,朋友与敌人的关系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核心。

    英国著名的外交家托马斯·潘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利益,我们所有的是共同利益,一种与英联邦一致的共同利益。”可见,敌人与朋友,只是相对而言的,也只是暂时的,并非永恒不变的,那种幻想拥有永远的朋友或怀有永久的仇恨者,是超现实的,是无法做到的。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相反会被分割成无数个人利益、集团利益。于是,形形色色的个人、集团、阶层充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为了谋取集团、阶层的最大利益,他们拼命地合抱起来,结成朋友关系以对付别的集团、组织。一旦他们获取了利益,便往往有一批人要分离出去,去寻找更具体、更符合自己的利益集团,历史上新兴利益集团便是最好的明证。于是,这种动性很强的朋友关系便说明了利益之争是各种关系的根源。而敌人呢?则完全可能成为朋友。

    前些年,南京周围有四家较大规模的化纤工厂,为了争原料、争市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因此,各个公司都为此感到力不从心,望“洋”兴叹。江湖恩怨几时休?后来,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不断加强,跨国公司蜂拥而入,给这几个公司的领导人当头一棒,他们才清醒地意识到,原来真正的敌人是来自海外的“狼”,于是,四家公司马上调头,目标一致对外,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产业集团。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他们化干戈为玉帛,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了。

    因此,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光靠朋友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将那些过去与你是竞争对手的人,纳入到共同利益里,壮大力量才能夺取更大的胜利。朋友和敌人,从来都不是绝对和永恒的,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甚至是同病相怜,都可以结成朋友,而结成朋友的根本目的,就是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在社会的奋斗和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为自己、为他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更多的机会。

    敌人,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错觉所致,或是由于我们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所致,而你一旦想改变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却是难上又难。所以,这一切全靠你的勇气和非凡的远见与卓识,与朋友团结,与敌人握手。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社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妨去冷静地观察,努力寻找你的朋友和能够成为朋友的敌人。或许,你是个人主义很强的人,很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自我奋斗,或许你是位理想主义者,视而不见世间竞争的激烈,而将这世界想象得美好与安静。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而且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的残酷总有一天会击碎那理想主义的光环,使你认识到集团力量的强大和个人力量之单薄,使你知道宽容才是真正的力量。

    9.得饶人处且饶人,方显男人心量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这一点毋庸置疑。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没有太大的利害冲突。而偶尔发生一些摩擦也在所难免,这时,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这些细小的矛盾,可以化解一些不快与争端。

    明人吕坤认为,宽厚待人,可以使自己心胸宽广,同样也可以令犯错者改过自新。许多人对他的这种想法提出了疑问,可是事实证明,他的想法一点错也没有,这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古往今来屡试不爽。

    南宋的沈道虔为人宽宏大量。他家的菜园里,种有萝卜。一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到家刚要推门,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菜园里偷他家的萝卜,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大喊捉贼或上前与其厮打,而是连忙躲避起来,等偷萝卜的人走后他才出来。

    还有一次,沈道虔发现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他命人告诉那偷笋人说:“这片笋还小,留着它们长大后可成竹林。如果你要竹笋我可以送你比这个更好、更大的。”他命人到集市上买了两个又新鲜又大的竹笋,给偷笋人送到了家里,那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沈道虔的家庭并不是非常富有,为了生活他经常带孩子们到田里去拾麦穗。一次,他在拾麦穗的过程中,遇到两个为麦穗而争吵的人。他二话没说,把自己拾到的所有麦穗都给了争抢人,二人见状顿时停止了争抢,惭愧得羞红了脸转身离开了。

    宽容是制止争吵的良药,同时也是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好方法。对于生活中的小事,如果不涉及原则问题就大度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吃点亏就吃点亏,更何况宽容也未必就一定会吃亏啊!古人常讲,吃亏是福。吕坤不是说宽容可以让人的心胸宽广吗?经过事实验证这种说法是正确。其实,依照吕坤的说法,你吃了点亏宽容了他人,自己的心胸也随之宽阔了,福报自然会来,这怎能算是吃亏呢?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的仁厚在乡里广为流传。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碰巧曹节家的猪与邻居家跑丢的那头猪长得几乎一样。邻居找到曹家,说曹节养的猪原本是他家的。曹节没有与邻居争吵一句,就把猪交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才知道搞错了,连忙将猪给曹节送了回去,并连连道歉,曹节宽厚地笑了笑,并没有责备邻居。

    沈道虔和曹节这种饶人看起来似乎有点愚,对他人的坏毛病也照单全收,宽容忍让了事,在一些人眼里他们似乎显得有些窝囊懦弱。而事实上,这才真正说明了他们宽大厚道的为人。

    偷萝卜、拔笋、争麦穗,虽然是错误的行为,但也是出于贫穷的无奈,有什么必要穷追不舍争吵不休呢?争吵甚至殴打可以替他纠正错误、一改常态吗?

    而吕坤的这种宽容却让偷盗之人自惭形秽,从而改过自新。邻居错认猪,虽然显得有些自私,但同样是为了生计,一头猪对贫穷家庭来说相当于全部家产,丢失了自然会着急,情急之下认错自家猪也是情有可原的。

    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不是采取极端的方式揭穿打击他人的坏处,而是本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态度用宽容予以包容,让对方自觉惭愧,从而改过,岂不更好?他人还会感激你为他保留面子,维护他的尊严。否则,只会搞得两败俱伤,毁了自己的名誉也坏了双方感情。

    10.男人有智慧,动脑不动怒

    愤怒毫无益处,只会让魔鬼般的冲动控制一个男人的行动。达尔文说:“在人类卑劣的天性中,脾气暴躁有一席之位。如果一个人发起脾气来,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下滑了一步。”男人处世,就应该动脑而不动怒,这不仅是成大事必备的品质,也是男人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

    早在古代战场,兵法家们就已经看到了发怒的坏处。《孙子兵法》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公元前208年,刘邦与项羽在战场上进行激烈的战争。就在此时,韩信攻占齐地后派人给刘邦送来了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见信后勃然大怒,说道:“我被困在这里天天盼他来帮助,他却想自立为王。”这时,张良用手拉了拉刘邦的袖子,悄声对他说:“现在战场形势于我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答应他的要求,立他为王以稳住其心,否则他会倒戈叛乱的。”刘邦这才恍然大悟,忙改口对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当就当个真王,哪能当假王呢?”随后,刘邦就封了韩信为王。这一步棋稳住了韩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韩信尽心竭力地为刘邦效命,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愤怒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用理智代替冲动,做出正确的决断。

    如果你是一个欲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时刻注意制怒,不能让愤怒俘虏了自己的情绪。

    其实,发怒是一种完全可以消除与避免的情绪。只要好好把握自己,就可以让自己走出这一心理误区。每当你遇到使你愤怒的人或事时,要努力用思维控制自己。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若干具体方法:

    (1)默念息怒。

    在要发泄怒气时,心中默念“不要发火,要息怒、息怒”,会收到一定效果。

    (2)装怒。

    孩子不听话时,可以假装动怒:比如提高嗓门、板起面孔等,千万不要真动怒。这样既达到了管教孩子的目的,还不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3)区分讨厌和生气。

    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4)理解别人。

    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只会加剧自己的愤怒,因为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5)请可以信赖的人帮助你。

    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发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6)敢于检讨自己。

    在大发脾气之后,大声宣布你又做了件错事,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7)发怒前冷静10秒钟。

    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很多男人动怒往往是因为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导引到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追求上,或以此激励起发奋的行动,达到转化的目的。

    11.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人一生要经历的事情太多,如果事事都要认真盘算,势必会使自己精疲力尽。所以,聪明的男人在一些小事上最好糊涂一点,尤其是面对个人的名利问题时,不要过分强求。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是做人的智慧。

    糊涂看世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就要求男人在处世时,对一些不要紧的事情一笑而过,而涉及至关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时要清醒对待。如:对待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在糊涂与聪明之间,不能丧失做人的原则和起码的人格。

    如果能做到像大肚弥勒佛那样“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说明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综观古今,达到这种境界,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也有很多。晋代的裴遐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裴遐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命家人设宴款待裴遐,他的司马负责劝酒。由于裴遐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司马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为此司马非常生气,以为裴遐是故意怠慢他,顺手便推了裴遐一下,不料裴遐没有留意,被推倒在地,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难忍这种“羞辱”而对司马勃然大怒。谁知裴遐慢条斯理地爬起来,神情自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人下棋。后来王衍问起裴遐,当时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举止安详。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将视线从古人的身上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恶言相向,这些人不懂得小事需糊涂的真谛。

    有一次,许多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观棋。其中下棋的两位老人,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双方互不相让,他骂他是臭棋篓子,他骂他是卑鄙小人,骂得不过瘾还动了手,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从此以后,双方成了仇人,再不一起下棋,即使双方见面也彼此翻白眼。

    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一些,不要太计较,而真正遇到大事时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慧。尤其是在交际会话和发表演说的时候,自找台阶,故作不知,装一装糊涂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发表演说的时候,有一个故意捣乱的人突然大喊道:“狗屎!垃圾!”遇到这种无法预防的干扰,如果换为别人,就可能对那个故意捣乱的人大声斥责,或者就是充耳不闻,但威尔逊却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为了使演讲能圆满成功,威尔逊很镇静地说:“这位先生请不要急,你所不满的脏、乱、差问题我马上就会谈到。”通过对捣乱人语言的故意曲解,威尔逊移花接木,安全渡过险滩,使得演说得以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装糊涂也是应付别人刁难的一种好方法。

    现实生活中,也要适时地装糊涂,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得太实太死,太过于绝对很可能让不怀好意者钻空子。遭受他人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时,冥思苦想毫无意义,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用含糊的语言回答他,借此摆脱困境,让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王元泽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

    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让王元泽分辨哪个是獐,哪个是鹿。王元泽的回答头头是道,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他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尽管王元泽回答得含糊其辞,但却无懈可击,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这样既回击了刁难他的客人,也表现了自己的聪颖。假设王元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不但显示不出他的过人之处,更得不到客人们的赞赏。

    所以,男人要学会“糊涂”,宽厚待人,博取众望。处世行事没必要事事俱细,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