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急忙扶她起来,助手还准备像往常一样扶她就座,她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能看见,我能看见”,快步地走过去,稳稳地坐在了裂隙灯前,步履矫捷,全然没有了当初无人搀扶不敢迈步,摸索着就座,满脸愁苦的神情。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现在不光能看清我的眉眼,还能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看电视了。“后半生不用靠人伺候了!”她就这么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地说着,满目含泪但脸上的笑绽放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那么欢愉,看看她诊前检查的结果,左眼视力0.3。我欣慰不已的同时,也有些后怕,又想起了当初的犹豫、徘徊,五味杂陈……
她是一名外地患者,十多年前双眼患葡萄膜炎,右眼病情较重,十年前就已完全失明,眼球萎缩。而近十年来,左眼葡萄膜炎也反复发作,一直在当地医院治疗,视力一次比一次下降,到同仁门诊就诊时仅剩光感。眼压也很低,仅5-7mmHg。对其眼部进行了详细检查,右眼明显眼窝凹陷,左眼则虹膜大范围萎缩,向后粘连于晶状体表面,瞳孔呈不规则形,晶状体前表面大量棕色色素沉着,后囊膜表面也附着着纤维增殖膜,眼底看不清楚。经B超检查显示“玻璃体重度混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病人来就诊时,没有明显的活动性炎症的迹象,单用药物已然不能奏效,只能手术治疗。然而,手术究竟能不能做,该不该做呢?
做吧,且不论眼球几乎从前到后都需要处理,包括瞳孔成形、晶状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前及视网膜下增殖膜剥除、视网膜复位等一系列复杂手术的联合,难度极大。患者目前眼压就低,说明慢性炎症导致睫状体功能很差,术后很可能眼球萎缩。单论手术的刺激可能导致的葡萄膜炎症的复发,就可使一切努力成为徒劳。况且,手术治疗还存在着视力丧失的风险,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可导致视神经的不可逆性萎缩,而因术前无法评估视神经的情况,若损伤严重,手术中眼压的波动可能导致仅存的视神经功能的丧失,这就意味着,患者当时仅存的一点光感都没有了。然而,不做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果进一步发展,最终只能是和右眼一样的结局——视力丧失、眼球萎缩。
同患者及家属交流,“大夫,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想试试,不然,后半辈子都要人伺候,太不甘心!”她一再强调。“后半辈子”,就这样沉沉地压在了我们的肩头。请同行会诊、探讨,抉择的艰辛难以尽述……
权衡再三,我们决定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尽管术前拟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术中还是碰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睫状体后大量纤维增殖膜不易切除,视网膜前及视网膜下也有大量增殖膜,很韧,非常难剥除;视网膜质地薄脆,多发牵拉裂孔,复位视网膜也费了很大的劲。所幸,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顺利结束了。
尽管术后密切观察、积极抗炎治疗,眼内的炎症反应还是一如预期的严重,让我们很是为难,眼药水点眼、眼部注射、输液、前房穿刺,各种办法都用尽了,炎症反应终于缓解了。出院,留下了主管大夫的电话,嘱其若有不适赶紧电话联系,术后一个月门诊复查。然而,其间一直没有她的消息,我们也一直处于忐忑中,主管大夫几次查房都提起:“不知她怎么样了。”
当秋风吹走了夏日的炽热,她终于回来复诊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从医近30载,如此的抉择时常有之,每每遇到,都感觉自己被逼到了命运的拐角,无处转身,无法躲藏。回想当初的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今细细读来,除庄严肃穆感仍在外,已然没有了当时的轻松。
当患者将后半生的尊严、幸福、希望,通通托付给你的时候,作为医者,所系的已不仅仅是患者的健康,患者相托的,更是他们的生命。
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10000余例,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眼底病专家。中华眼科学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委员会常委、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等近十种专业杂志副主编及编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