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治疗小窍门-骨伤科疾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头折伤性病症。一般是由外伤所致,有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类型,症见疼痛难忍、皮肉组织淤肿、骨头有凸状等。

    1.秦艽青皮治骨折早期

    秦艽10克,青皮10克,降香8克,泽兰叶10克,制乳没10克,京赤芍10克,全当归12克,生香附8克,正川芎10克,川红花12克,土鳖虫1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早晚服用。此方具有活血止痛、行气化淤的功效,对四肢骨折早期有较好的疗效。

    2.蛤蟆醋外敷利接骨

    鲜蛤蟆1只,放入钵内,研烂,加醋外敷患处,用竹夹板固定。此方对骨折初期有较好的疗效。

    3.桑寄生五爪龙汤治骨折

    桑寄生、五爪龙各30克,防风20克,骨碎补、花粉各15克,川断、当归各10克,乳香、土鳖虫各5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接骨续筋、活血通络的功效,对股骨干骨折中期有一定疗效。

    4.瓜蒌甘草汤治骨折

    瓜蒌10克,生甘草10克,当归尾15克,自然铜10克,红花15克,杜仲10克,没药10克,苏木15克,生地黄10克,乳香10克,枳实10克,炮穿山甲15克,骨碎补10克,桃仁15克。

    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3次。将3次煎汁混合均匀,早、中、晚各服1次,30日为1疗程。此方可治疗骨折。

    5.自然铜醋有利正骨后调养

    将自然铜放在锅上,边煅烧边淋醋,反复7次后,每次取0.35克冲服。1日1次,连用2~3日。此方对正骨后调养有不错的功效。

    6.白芍茯苓蜜丸治骨折

    白芍15克,茯苓50克,枸杞50克,川续断50克,党参40克,杜仲50克,骨碎补50克,广木香15克,桂枝15克,淮山药50克,黄芪50克,生大黄40克,田三七40克,土鳖虫40克,细辛15克,自然铜4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钵内,捣碎,过12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1次1丸,早、中、晚各1次,用黄酒或白开水送服,30日为1疗程。此方可治疗骨折。

    7.当归川芎汤治骨折

    当归、川芎、黄芪各15克,赤药、党参、木香、桃仁、地龙各10克,红花6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行气止痛、补气活血的功效,对骨折有较好的疗效。

    8.杨树叶牛角治骨折正骨后调养

    大杨树叶30克,榆树内层皮75克,花椒10克,公牛角1个,醋250毫升。

    将杨树叶、榆树皮、花椒一同放入钵内,研末;公牛角烤黄,刮末,将醋煮数沸,放入杨树叶、榆树皮、花椒、公牛角末,熬成膏状,摊在白布上,外敷患处,周围对拢,外用夹板固定,1周后去掉即可。此方适宜闭合性骨折正骨后使用。

    9.锁阳熟地治陈旧性骨折

    锁阳15克,熟地20克,香附10克,水蛭10克,片子姜黄10克,甲珠10克,骨碎补30克,鹿角霜15克,黄明胶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煎服。1日1剂,儿童酌减,此方具有舒筋通络、益肾壮骨的功效,对陈旧性骨折有较好的疗效。

    急性腰扭伤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引起软组织受损所致,可一侧或两侧腰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1.茄子末治急性腰扭伤

    取茄子1个,黄酒适量。茄子焙干,研成细末,用黄酒送服,1日2次,1次10克。此方具有止血消肿的功效,对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

    2.丹参猪瘦肉治急性腰扭伤

    取丹参20克,猪瘦肉100克。丹参装入纱布袋内,猪瘦肉洗净切块,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文火煨熟,取出药袋,加调料食之。此方具有活血、强身、补肾的功效,对急性腰扭伤有一定疗效。

    3.猪肾陈皮汤治急性腰扭伤

    取陈皮12克,猪肾1个。猪肾洗净切片,与陈皮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煮熟,加调料即成,可佐餐。此方具有顺气补肾的功效,对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

    4.狗骨汤治急性腰扭伤

    取狗骨(以四肢骨为佳)200克,盐适量。将狗骨砸碎,加水煮熬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汤。此方具有健骨活络、活血生肌的功效,对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

    5.醋煮雄鸡治急性腰扭伤

    取刚打鸣雄鸡1只,醋适量。将雄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放油锅中先煸炒后加醋,用文火煨煮,至鸡熟加适量的姜、料酒、糖等调料,再稍煮片刻即成,可佐餐。此方具有补虚、温中、消肿的功效,对急性腰扭伤有一定疗效。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是骨质的退行性病变,多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跟骨等活动及磨损较多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增生。

    本病初期可无任何症状,但如果增生部位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神经、脊髓、肌腱、肌肉时,常会出现局部酸痛、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有的则表现为头昏、头痛、颈部僵硬、视物不清、大小便异常等。

    1.防风白芍汤治骨质增生

    防风30克,白芍40克,木通30克,川芎30克,川花椒30克,五加皮30克,全当归40克,地龙30克,炒艾叶30克,炙川乌30克,萆癣30克,冰片5克,生姜汁100毫升,陈醋适量。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钵内,捣碎,再加入陈醋、姜汁调成糊状,外敷患处。1剂用2~3日,1日换药1次,2剂为1疗程。此方具有温补肾阳、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骨质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2.用醋治骨刺四妙方

    方一:取热水一盆,加食醋100克,用毛巾蘸醋水,拧干后,在疼痛部位热敷,3~5分钟后,擦干患部,将胡椒粉5克与“太极金丹膏”调匀,贴于患部。一小时后疼痛减轻,第二天疼痛症状即可消失。每个痛点连续用药3~5次即可见效。

    方二:取一瓶山西老陈醋,用醋搓患处。搓热后(越热越好),用一光滑平坦的东西慢慢拍打骨刺处。一日反复几次,很快可见效。

    方三:采拉拉秧(草本植物,秧上有刺)嫩尖数个(约3.3厘米长),砸碎,用醋调拌均匀后糊在患处,用纱布固定包好,每天换药1次,连治3天见效。

    方四:用老陈醋和荞麦面调成糊敷于患处,早、晚各1次,半个月为1疗程。

    3.枣葚汤治肝肾两虚型骨质增生

    大枣10枚,桑葚5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然后调入蜂蜜服用。1日1剂,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半个月。此方具有养肝益肾、滋阴润燥的功效,对肝肾两虚型骨质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4.韭菜炒虾仁治肾阳虚型骨质增生

    锅上火加热,放入适量油烧热,待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炝锅,再放入虾仁、韭菜煸炒,调味食用。1日1剂。此方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型骨质增生。

    5.丹参桃仁汤治腰椎骨质增生

    丹参20克,桃仁10克,川续断15克,木瓜15克,生甘草10克,白芍50克,全当归20克,红花10克,肉苁蓉15克,杜仲15克,狗脊15克,桂枝10克,莱菔子10克,淫羊藿15克,鹿衔草1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早、中、晚各1次,1周为1疗程。此方对腰椎骨质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6.羊肾大枣粳米粥治骨质增生

    羊肾1对,大枣10克,粳米150克,小麦25克(打碎),甘草5克(纱布包),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食用。1日1剂,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补心益肾的功效,对骨质增生有一定疗效。

    7.当归甘草汤治骨质增生

    当归15克,甘草6克,五加皮6克,木瓜15克,白芍30克,威灵仙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止痛通络、温补肾阳的功效,对骨质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而导致骨质萎缩缺少的病症,称为骨质疏松症。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骨痛及骨压痛,身体短缩,脊柱后凸畸形为主。

    1.豆腐猪骨汤治骨质疏松

    鸡蛋1个,豆腐1块,猪骨汤1000克,虾皮25克,葱、蒜、盐、味精、蚝油各适量。

    将豆腐切块,虾皮洗净。将鸡蛋磕入碗内,搅匀,加少许水和盐,放入锅内,隔水蒸熟。油锅上火加热,将蒜放入锅内爆香,倒入蚝油少许,再加入猪骨汤、虾皮,待沸后将蒸蛋以大匙分次舀入汤中,再加入豆腐煮沸,放入葱、盐、味精调味,出锅。

    此方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2.黄芪甘草冲剂治骨质疏松

    黄芪25克,炙甘草6克,川断15克,无名异10克,当归5克,补骨脂12克,陈皮10克,麦饭石15克,骨碎补12克,淫羊藿8克,一同放入钵内,研末,制成冲剂,1包15克。1次1包,早、中、晚各1次,12日为1疗程。

    此方具有活血止痛、益气补骨、壮骨填髓的功效,对骨质疏松有较好的疗效。

    3.海带猪骨头汤治骨质疏松症

    海带150克,猪骨头1000克,生姜适量,一同放入高压锅内,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炖烂,加入葱、胡椒粉、味精、盐调味即可食用。此方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

    4.海参蛋丝汤治骨质疏松

    猪瘦肉200克,鸡蛋2个,豆笋50克,虾米10克,海参3条,鸡汤500克,姜、葱、酒、白糖、盐、味精、麻油适量。

    将猪肉、虾米均洗净,剁泥;鸡蛋放入热水中烫熟,切丝;豆笋洗净泡发;海参水发,收拾干净,切成两截。将猪肉虾米泥,与适量盐一同填入海参腔内。

    油锅上火加热,将姜、葱放入锅内,爆香,出锅,换油,放入海参煎熟,再放入酒、白糖、盐、豆笋、蛋丝、鸡汤煮10分钟,出锅浇上麻油即可。

    此方具有活血止痛、益气补骨的功效,对骨质疏松有不错的疗效。

    5.茯苓黄芪汤治骨质疏松

    茯苓10克,黄芪6克,大枣6枚,女贞子10克,川芎6克,川断10克,牛膝6克,地黄15克,当归10克,杜仲20克,补骨脂20克,龟板10克,枸杞15克,菟丝子10克,鹿角胶10克。

    将以上药物(除鹿角胶外)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然后用煎液冲服鹿角胶,1日1剂。此方对骨质疏松有较好的疗效。

    骨髓炎是指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一种骨科炎症,临床多见的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化脓性骨髓炎。骨髓炎按病情的发展可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

    1.没药黄连乳香治骨髓炎

    没药、川黄连、乳香各6克,川黄柏20克,汉三七9克,红升丹9克,麝香0.6克,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钵内,研末。使用前,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洗净,再将适量药末外敷患处,用纱布固定。此方具有活血、排脓、脱死骨的功效,对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

    2.蛇蜕蜂房散治骨髓炎

    露蜂房1个(去内衣子),头发灰9克,蛇蜕1条(去头、尾),一同放入钵内,捣烂,用黄酒送服,早、晚各1次,每次2克。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骨髓炎有一定疗效。

    3.蜈蚣咽喉消炎丸治慢性骨髓炎

    咽喉消炎丸、蜈蚣各等量,一同放入钵内,捣碎,制成粉剂,用温开水送服,1次10克,早、晚各1次,连服10日为1疗程。此方可治慢性骨髓炎。注意,蜈蚣有毒,小心中毒。

    4.复方蜈蚣散治慢性骨髓炎

    肉桂10克,淫羊藿30克,蜈蚣60克(焙干),一同捣碎,过100目筛,制成复方蜈蚣散。每次取8克,用温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此方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对慢性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注意,蜈蚣有毒,小心中毒。

    5.鸭蛋闹羊花根治骨髓炎

    闹羊花根适量,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浓煎,过滤,浓缩,加入青壳鸭蛋蛋白调匀,外敷患处,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的功效,对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

    6.泥鳅鲜萍外敷治骨髓炎

    鲜泥鳅2条,放入水盆内养一昼夜,洗净(保留体表黏滑物质),然后与30克鲜萍全草一同放入钵内,捣烂,外涂患处。1日1次,14日为1疗程。

    此方具有生精活血、消肿解毒的功效,对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

    7.桐油蜈蚣治骨髓炎

    蜈蚣粉20克,放入盛有250克桐油的容器内浸泡10日,外敷患处。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对骨髓炎有一定疗效。

    8.川芎白芷汤治慢性骨髓炎

    川芎10克,白芷5克,当归8克,补骨脂15克,炙草5克,金银花20克,蚤休10克,野葡萄根30克,鹿角片10克,黄芪30克,熟地2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温肾填髓、活血散淤的功效,对慢性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

    9.鲜烟叶鱼腥草泥治急性骨髓炎

    鲜鱼腥草、鲜烟叶各等量,精盐少许,一同放入钵内,捣烂成泥,外敷患部,1日换药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对急性骨髓炎有较好的疗效。

    骨结核,又称流痰、骨痨,是结核杆菌由血行播散或皮肤病灶蔓延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特点是骨与关节处出现肿块,化脓迟,无红热,窦道不易收口,并有关节畸形等。

    1.川芎茯苓汤治骨结核

    川芎9克,茯苓9克,川断12克,木瓜9克,牛膝9克,当归15克,杜仲9克,羌活15克,补骨脂15克,乳没9克,威灵仙9克,茜草根15克,骨碎补15克,黑木耳250克,熟地15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钵内,捣碎,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1次服l丸,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滋肾强筋、养血通络的功效,对骨结核有较好的疗效。

    2.白术陈皮汤治骨结核流脓

    白术、陈皮各1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大枣7枚,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滋肾强筋、养血通络的功效,对骨结核溃后流脓有较好的疗效。

    3.红枣龟壳散治骨结核

    红枣1500克,去核,煮熟后捣烂;乌龟壳2500克,放在火上烧灰存性,捣碎,放入枣泥中,制丸,用沸水送服,1次100克,1日3次,连服2周。此方对骨结核有一定疗效。

    4.黄芪连翘汤治骨关节结核

    金银花、连翘、黄芪各15克,当归9克,白芥子、白芷各3克,一同加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结核。

    5.百部田鸡汤治骨结核

    百部15克,田鸡1只,红糖100克,白糖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旺火煮至田鸡熟,食肉饮汤,1日1次。此方适用于治疗骨结核。

    6.活虾黄芪汤治骨结核

    生黄芪15克,活虾10只,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解毒散寒的功效,对骨结核有较好的疗效。

    关节炎是以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关节病变,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两类。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侵犯关节引起的一种炎症,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临床以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等为主要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早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疾。

    1.“七辣”治全身关节痛肿

    取鲜姜(一小块切片)、大葱根(3个洗净)、茄子根和辣椒根(各一把切成段)、透骨草(一把,中药店有售)、花椒(一小把)、大蒜(一头,去皮),一起放入锅里熬水熏洗全身,直到全身冒汗为止。熏洗时要关严门窗,几次后即可见成效。

    2.核桃枝煮水熏蒸治膝关节痛

    将核桃树枝切成10厘米长,入锅煮1小时,用其蒸汽熏蒸患处,每晚睡前进行,时间长短不限,水凉为止。连续两星期可见疗效。

    3.蜂蜜姜末酒可有效治腿酸痛

    取500克白酒(二锅头即可),500克蜂蜜,将酒与蜂蜜按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再加一把姜末泡入其中。10天后饮用,每次1小酒杯即可,同时吃一些姜末。

    4.伸筋草汤治风湿性腰痛

    伸筋草10克,鸡血藤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对风湿性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5.姜醋水熏洗治老寒腿

    取200克生姜、250克醋加1000克水,煮开后熏洗患处,每日两次,可治疗老寒腿。

    6.热敷麦麸子等可治关节痛

    用麦麸子1000克,食醋500克,食盐500克,放在一起拌匀,装在小布袋里,用锅蒸热后敷患处,再在上面盖个小棉垫儿,直到布袋不热了为止,连用半个月后可见效果。

    7.关节疼痛治疗三方

    方一:将葱捣烂敷患部,并把炒热的大粒盐用布包起来,放在葱上热熨,关节痛可缓解。

    方二:每日一个苹果,连皮吃下,对于动脉硬化、关节炎及老年病患者颇具疗效。

    方三:每天适量地饮些苹果酒,对关节炎、结石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8.妙用大粒盐治老寒腿

    用棉布缝一个书本大小的双层口袋,中间絮上些棉花,不宜太薄,也不宜太厚;每天晚上将大粒盐1000克放锅内炒数分钟,听到响声即可;将盐迅速倒入袋内,口封好;睡前趁热将此口袋放置于关节疼痛处,盖上棉被。此法能散寒止痛,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每晚敷一小时左右,连敷一周为一疗程。

    9.老鹳草泡酒可止风湿痛

    从中药房抓回老鹳草若干,切碎后泡进二锅头瓶中,每瓶一两半,泡足一个月后,用纱布蘸酒擦抹患处,每次7~8分钟,一天至少4次,坚持数月必见效果。加热后再擦效果更好。

    10.盐饭膏治关节肿痛妙方

    盐饭膏可治疗手指、腕、肘、踝、膝等主要关节的肿痛。其制作方法是:将食盐(最好用细精食盐)与热大米饭按1∶3或1∶4的比例掺和捣匀,成膏状,然后放入碗内,置于热水中加温。

    同时,趁热把盐饭膏敷在肿痛的关节部位,四周均匀平摊,外用一层塑料纸覆盖,再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包裹。通常临睡前敷,翌晨起后取下。每天1次,如关节肿痛明显,早饭后敷1次,临睡前换1次,1日两次,可以连续敷7~14天,直至关节肿胀基本消失为止。

    11.治腿痛巧用姜片红果

    取20克老干姜片,放入适量水中煮,熬开后用文火熬5~8分钟,取出姜片,再加入100克红果(去核)、100克红糖,熬成糊状,趁热服用,以出汗为宜,并用棉被盖上双腿。连用几次可见成效。

    12.二锅头泡干辣椒可治腿痛

    取小干辣椒(冲天椒更佳)50克,二锅头白酒200克,将辣椒浸泡在白酒里,7天后涂抹患处,用两三次即可见效。

    13.空腹吃核桃仁可祛风湿

    每天空腹吃5~6个核桃,坚持几个月后,风湿症状可消失。

    14.透骨草醋治关节炎

    取醋500克,透骨草50克,将透骨草放入醋里煮,然后用醋的蒸汽熏患处,至全身出透汗为止。熏关节时用棉被盖严。

    15.治关节炎可煎服鲜芝麻叶

    取鲜芝麻叶4两,放沙锅内,注入凉水,待煎至水剩1碗时,趁热喝下,1天1次,此法适用于治关节炎。

    16.白酒煮食甲鱼能治关节炎

    买一个活甲鱼,放入锅内,锅内放凉水,烧温火,不可太热,甲鱼因受热在锅内翻滚,大约3~5分钟灭火端锅,将甲鱼取出,去内脏。放入锅内,换新水再煮。不加任何作料,煮熟后吃肉喝汤。

    也可用搪瓷锅或沙锅(不可用铁锅),锅内放白酒250克加温。这时将甲鱼头剁下,将血控至锅内,继续加温,边用汤匙搅拌成糊状。分做三次服用,不能喝酒者,可用水加入少许白酒代替。剩下的无头甲鱼置锅内放水另煮。至半熟时揭去背甲掏去内脏,换新水继续煮,熟后吃肉喝汤。

    17.陈皮茴香汤治风湿性关节炎

    陈皮12克,小茴香、玫瑰花各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8.小茴香食盐治风湿性关节痛

    小茴香120克,食盐500克,一同放入锅内,炒热后放入布中裹成包,反复熨痛处,凉则换。此方具有活血化淤、暖中止痛的功效,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有一定疗效。

    19.葱白陈醋热敷治急性关节炎

    将1碗陈醋倒入锅内,煎剩一半,加入50克葱白,再煮两沸,过滤,然后将纱布放入醋液中浸泡片刻,取出趁热敷于痛处,早、晚各1次。

    此方具有通窍发散的功效,对急性关节肿痛有较好的疗效。

    20.向日葵花盘治风湿性关节炎

    取正在开花的向日葵盘适量,将其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成膏状,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1日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21.姜煮棉花治风湿性关节炎

    在入伏前,将棉花和250克生姜片放入锅内加水(漫过棉花)煮沸至水干为止。捞出棉花(不要拧),然后晒干。从入伏的第一天开始到伏天结束为止,每晚把姜棉花包在关节上,第二天早晨将棉花拿下,放在阳光下晾晒。

    22.葱姜花椒汤熏洗治风湿性关节炎

    葱500克,生姜50克,花椒5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熏洗患处,使其出汗。此方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23.豆豉葱白粥治风湿性关节炎

    薏米250克,薄荷、荆芥各15克,豆豉50克,葱白15克,先将薄荷、荆芥、豆豉、葱白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去渣,再放入薏米煮粥食用。1日1剂。

    此方具有散风祛热、利湿祛邪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24.四枝汤沐浴治风湿性关节炎

    柳树枝、桑树枝各50克,椿树枝、榆树枝各5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倒入浴盆内沐浴。此方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有较好的疗效。

    25.中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

    方一:取醋1000克,骨节草500克,切成段放进醋里用锅煮,烧开后将锅端下,放在木板上,然后把有病的腿架在锅的上面(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小心烫伤),腿上面盖上棉垫,用蒸汽熏蒸。药凉了再加热。一天一次,每次一个小时。一锅药只能用两次,连续治疗5~8次风湿性关节炎可好转。

    方二:取透骨草、穿山甲、甘草各15克,水煎成浓液,用芥末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纱布包扎好。两天换药一次,连治6天,即可见效。

    方三:取青风藤、海风藤、小防风、钻地风各10克泡二锅头酒内,3天后每晚睡前服一汤匙,效果较为明显。

    26.二乌乳香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草乌15克,制川乌15克,乳香18克,没药20克,红花30克,当归20克,半夏2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倒入盆中,熏或洗关节疼痛处。

    此方具有活血通络、祛寒止痛的功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27.垂柳枝煎服能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采取新鲜垂柳枝150克洗净,剪成一寸的小段,然后放入药锅煎煮,第一次煎20分钟,第二次煎30分钟,两煎药液混合,待温度降低时,加适量槐花蜜搅匀,分两份,早晚各服一份,连服3剂为一疗程。

    此方可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络疼痛和高血压等病症。重患或久病患者可增加一个疗程。

    28.生地茯苓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地15克,茯苓12克,木瓜、泽泻、赤芍、当归各10克,丹皮9克,桂枝、红花、露蜂房、桃仁、川芎各6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

    此方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29.桑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桑枝节、黄芪各20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竹枝节、杉枝节、桂枝节、苏枝节、松枝节各15克,川芎6克,甘草3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五类。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1.川芎白芷汤治颈椎病

    川芎12克,白芷12克,白芥子9克,刘寄奴15克,当归15克,红花9克,羌活9克,姜黄12克,威灵仙12克,胆星9克,桑枝30克,路路通3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行气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对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2.白芍木瓜汤主治颈椎病

    木瓜、甘草各12克,葛根、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白芍30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疏通筋脉、补肝益肾的功效,对颈椎病有一定疗效。

    3.妙用白酒生姜治落枕

    当落枕程度较轻时,先将适量白酒洒于手心,用酒按摩有酸痛感的颈项部位至发热。然后,取生姜切片随头颈部轻轻摇动来回擦拭,此方可调和气血,疏风散邪,缓解或消除落枕。

    4.红花赤芍汤治颈椎病

    红花10克,赤芍15克,桂枝6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全蝎8克,地龙12克,当归2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2克,川牛膝18克,葛根2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1个月为1疗程。此方可治疗颈椎病。

    5.党参白芍汤治颈椎病

    土鳖虫6克,党参、威灵仙各12克,白芍、地龙各10克,黄芪30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淤、散风利湿的功效,对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6.醋热敷患处可治落枕

    取食醋适量,加热至不烫手为度,然后用纱布蘸热醋在颈背痛处热敷,可用两块纱布轮换使用,使痛处保持一定的湿热感,同时活动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7.防治落枕的简单妙法

    两臂侧平举与肩平,再把手弯向前胸握拳,拳心向下,耸肩缩颈,然后脖子慢慢转到左边看到肩,再从左边慢慢转到右边,反复做10次即可。

    8.丹参熟地汤治颈椎病

    丹参、熟地、青风藤、肉苁蓉、威灵仙各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祛风散寒、养血活血的功效,对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9.白芍丹参治颈椎病

    白芍15克,丹参15克,葛根24克,鸡血藤12克,威灵仙12克,秦艽12克,桑枝12克,伸筋草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次。

    另外,将药渣用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汤,用毛巾浸药液热敷颈部及肩部肌肉,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10日为1疗程。此方具有强筋壮骨、舒筋活血的功效,对各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

    10.白糖生姜丁香治颈椎病

    白糖50克,生姜末30克,丁香粉5克,先将白糖用温火煮沸,再加入生姜末、丁香粉调匀,续煮至挑起不黏手为度,放入涂有香油的瓷盘中,摊平,待稍凉时,趁软切小块食用。此方具有化痰降逆的功效,对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11.酒治颈椎病两妙方

    方一:每天晚睡前,将一杯白酒倒入瓷茶碗内点燃,趁热蘸酒擦摩颈部,动作要快,边擦边做按摩。

    方二:羊骨头(生熟都可)100克,弄碎并炒黄后,放入400毫升白酒中浸泡4日,然后用棉球蘸酒擦拭颈椎,1日3次,可减轻颈椎酸痛。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又称冻结肩、肩凝症,因其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寒湿痹、气血淤滞所致。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肩关节外展、上举及旋转活动受限,梳头、穿衣、扣纽等都较为困难,但进行前后方向的拉锯运动尚可。病程较长者,患侧三角肌萎缩,但无红热等其他局部体征。

    1.葛根白芍胶囊治肩周炎

    葛根150克,白芍400克,五加皮150克,生甘草150克,红花350克,防己150克,没药150克,乳香150克,制马钱子350克,炒地龙400克,威灵仙350克,骨碎补150克,桃仁35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捣碎,制成胶囊,每粒含生药0.2克,用温开水服下,成人1次3粒,早、中、晚各1次,15日为1个疗程,间隔3日再服下1个疗程。此方可治疗肩周炎。注意,马钱子有毒,小心中毒。

    2.薏仁白酒治肩周炎

    薏仁500克,放入钵内,捣烂,放入瓶内,加500毫升白酒密封,每日摇动1次,15日后即可饮用。早、中、晚各1次,1次30毫升。此方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3.川乌细辛治肩周炎

    取樟脑90克,冰片10克,草乌90克,细辛90克,川乌90克,分别放入钵内,捣碎,混匀,使用前取药末适量,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根据疼痛部位的大小,均匀敷在压痛点上,厚约0.5~0.7厘米,外用纱布覆盖,再用热水袋热敷半小时,早、晚各1次。

    此方具有助阳通脉、散寒止痛的功效,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4.何首乌薏苡仁汤治肩周炎

    何首乌15克,鸡蛋5枚,茺蔚子15克,薏苡仁24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去渣,食蛋饮汤。此方具有活血通络、扶正健脾、祛风止痛的功效,对肩周炎有一定疗效。

    5.白芍川芎汤治肩周炎

    白芍10克,川芎6克,当归尾12克,桂枝6克,红花、没药、炮穿山甲、乳香、生地、生甘草、延胡各10克,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可治疗淤滞脉络型肩周炎。

    6.白鸽防风汤治肩周炎

    防风9克,追地风25克,海风藤15克,三者用纱布包好,与一只白鸽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文火煮2~3小时后,取出药包,加入生姜、红枣再煮片刻,调味后食用。1日1剂。此方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7.热盐熨烫可治肩周炎

    取大盐粒500克,放入锅内,炒热,装入布口袋里捆结实(不要让盐粒子掉出),然后放在肩部熨烫。1~2次就可见功效。此法以治新病为佳,旧病亦有效。

    8.黄芪鸡汤治肩周炎

    鸡肉90克,黄芪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细辛3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煮3小时,调味后食用。1日1剂。此方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肩周炎。

    9.外敷螃蟹泥治肩周炎

    取活螃蟹1只(小的2只),先把螃蟹放在清水中泡半天,等它腹中的泥排完,再从水中取出,捣成肉泥后摊在粗布上(直径不超过8厘米),贴敷在肩胛最疼的区域。每天晚上贴,第二天早上取掉,两三次后疼痛即可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由于损伤或过劳等因素导致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的疾患。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特别是神经根性疼痛。

    1.白芍川断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白芍10克,川断12克,党参12克,独活12克,甘草10克,狗脊12克,桂枝12克,黑芝麻12克,黄芪20克,鸡血藤20克,青风藤20克,桑寄生20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2克,仙茅12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祛湿壮骨、补肝益肾的功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2.全蝎蜈蚣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蜈蚣10克,全蝎5克,乌梢蛇12克,细辛6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碎,分装8包服用。第1日上、下午各服1包,以后每日1包,7日为1疗程。此方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蜈蚣、全蝎、乌梢蛇均有毒,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服用。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骨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滋养血管受损,使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进一步导致骨质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

    此病开始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身残疾。

    1.山药肉桂汤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山药12克,肉桂6克,川芎9克,仙茅4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补骨脂9克,赤芍9克,制附子6克,独活12克,骨碎补9克,山萸肉12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

    将制附子先煎半小时后,再放入其余药物一同煎服。1日1剂,30日为1疗程。此方具有滋肝补肾、活血凉血的功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

    2.黄芪仙茅汤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川芎10克,仙茅15克,巴戟天15克,木瓜15克,牛膝12克,仙灵脾15克,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盐炒黄柏10克,黄芪30克,路路通1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浓煎,1日1剂,温服,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活血化淤、益气养血的功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的疗效。

    3.归地治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熟地9克,肉桂6克,山萸肉12克,川芎9克,毛姜9克,仙灵脾9克,仙茅4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补骨脂9克,赤芍9克,附子6克,独活12克,淮山药12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水浓煎。1日1剂,温服,早、中、晚各1次,30日为1疗程。此方具有补肾壮骨、活血化淤的功效,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

    4.独活白芷汤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独活15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怀牛膝6克,陈皮10克,延胡索10克,狗脊15克,郁金10克,骨碎补15克,透骨草10克,续断10克。

    将以上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l剂,早、晚各服1次;或将所有药物一同放入钵内,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中、晚各1丸;或再加没药、乳香各6克,一同捣烂,用白酒调匀,外敷患处。

    此方具有活血理气、强筋壮骨、温通筋脉的功效,对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症有较好的疗效。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分布区发生的疼痛,这种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至小腿后外侧向外远端放射,患病之人行走困难,夜不安寝。

    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神经间质炎,与受凉和病毒感染有关。这类病人起病急,一开始就出现沿坐骨神经通路分布区的剧痛,在坐骨、股后、腘窝、腓骨小头及外踝后等处均有明显按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则是由邻近组织器官病变所引起,根据受损部位可分为根性痛与干性痛。引起根性痛的常见病因是腰椎间盘突出,也有少数病人是由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滑脱、腰椎结核、肿瘤等疾病引起。此类病人起病缓慢,多数有长期的腰背痛,常因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引起疼痛。

    1.糯米五加皮饭治坐骨神经痛

    糯米500克,五加皮50克,酒曲适量,先将五加皮用文火煎沸2次,每次半小时,将所得的水煎液混匀,与糯米一同放入锅内,煮饭,待冷,加入酒曲,发酵成酒酿,佐餐食用。

    此方具有通络强筋、祛风化湿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2.木香当归散治坐骨神经痛

    木香50克,木鳖子25克,白芥子100克,当归50克,没药50克,细辛25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碎,用温黄酒服下,每次5克,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活血止痛、行气化淤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3.丹参牛膝汤治坐骨神经痛

    丹参、牛膝、当归各15克,没药9克,鸡血藤30克,乳香9克,黄芪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此方具有舒筋活络、活血通脉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

    4.虎杖老颧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虎杖、老颧草、牛膝各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2剂,早、中、晚及深夜各服1次。此方具有活血舒筋、祛风除湿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