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你会读书吗——贫者因书而富,贵者因书而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阅读的心理学知识

    阅读总是需要全身心配合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阅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阅读的策略,取决于读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还取决于读者阅读的需要、动机、兴趣、意志、情绪和经验。阅读过程是这种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积极的心理因素对提高阅读效果起促进作用,消极的心理因素却往往成为阅读的内在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阅读方面的心理知识,自觉地把握自己的阅读心境,以真正做到有效阅读。

    1.阅读的愿望和需要。

    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学习并且想方设法地学习?为什么有些人则不愿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这是因为前者具有学习某科知识的内在愿望和需要,而后者没有。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五大项:即生理的、安全的、爱恋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包括我们的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衣着、住室之类的东西。

    安全需要指的是基本的生存需要在今后有把握得到满足的一种感觉。安全需要主要是经济性的,但是,这种需要也同我们的情绪上的安全需要相毗邻,或者互相重叠。

    这里所用的“爱恋”一词,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情绪上的安全感觉。它指的是对钟爱和依恋的需要。它包括有人为了我的缘故而关心和珍视我的感觉。

    尊重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重要、有价值,被人看得起、受人尊重、受人敬佩的一种需要。它意味着对注意、承认、地位、威信或诸如此类的东西的需要。

    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对个人的成长或完满发展的追求,是指一个人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物的那种需要。自我实现意味着人们对自我表现、审美经验和欣赏的需要以及人们追求知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需要。

    人的大部分行为包括阅读都是满足这五种需要中的一种或几种。只要有助于满足这些需要,就会给阅读带来强化作用。例如,当一个人体检被告知他患了肝炎的时候,他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关心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也就会迫不及待地设法弄一些医学书来看,即使书中充满了深奥的术语和枯燥的数字,他也会很有兴趣地一页一页地翻阅下去。甚至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把有关肝炎的各种问题搞清楚了。当然,人们的阅读范围比这种或那种因直接需要而进行的阅读要广泛得多。我们在阅读一种书籍和材料之前,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和需要,甚至把书“啃”得滚瓜烂熟了,还觉得不过瘾。

    2.阅读中的动机和兴趣。

    如果我们感到读书枯燥无味,或者感到读书是一件要用意志去克制的事情,那么,应该问一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书的动机是什么?动机强烈吗?

    只要躬身自问,我们就会发现,阅读常常是有动机的,但各种动机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例如,有的书之所以要认真阅读,是因为“要考试”,它们是升级、考证、考研,“不得不读”的书;有的书,是因为工作中遇到了难题而努力去读的;有的书,是因为前辈学者说过“这是一本治学者必读的书”;还有的书,完全是因为它吸引了自己,唤起了探求人生真谛的热情……如果把自己的各种动机开列出来,我们一定会突然发现妨碍自己提高阅读效果的症结所在。

    阅读动机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的动机”,也就是说,读者是在外在压力下产生阅读某本书的愿望的。如为考试、为竞赛、为逃避指责而去读书,多半属于这种情况。外在的动机常常可以使人迫切地需要读书。另一类是“内在的动机”,是指读者在没有明显的压力的情况下,由于自己的追求、审美趣味、求知欲而产生的阅读动机,读者所感受到的是内在的压力,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阅读的主体是个人,是人的眼、脑、嘴、手的有机配合的独立活动,一切社会性的动机、外在动机要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必须要转化为读者个人的动机,外在的需要要转化为读者自己的需要。

    深层的阅读动机是由世界观、学习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知识水平所决定的。一时的阅读只需一时的动机就行,消遣性的阅读只需一般的动机就行,而作为开创性的艰苦的阅读,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则非有远大的动机不可。外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人类的前途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一般表现为“发自内心深处”的阅读欲。思想家们如果有一天身边没有书可读,就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寂寞感和空虚感。只有这样的阅读欲才能使读书成为乐事。这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对于读书欲弱的人来说,读物的难度会造成阅读兴趣的消失;但对于读书欲特别强的人来说,只要对胃口,读物越难,读起来越有味道。这种动机是深层的,阅读者自己也不是常常能意识到的。

    除了读者的人生目标对于这种深层阅读动机的强烈制约之外,从阅读本身的角度看,这种深层阅读动机取决于哪些因素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读者的思维素质和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包括文字符号的感受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较高的人,在阅读时花在理解文字符号上的心力较小,阅读的障碍较小。语言能力高,实际上是思维敏捷,因而在阅读一开始就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产生出一种阅读的心境,激起阅读欲。即使拿到一本开始不太感兴趣的书,但开卷读了一小段,也会因为语言能力强,获得一种阅读的内驱力,而产生继续读下去的愿望。所以,一定要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和语言能力。

    第二,阅读习惯和经验。

    阅读习惯使读者迅速完成从其他活动转入阅读活动的过程,阅读是一种思考。因此在阅读开始时,心理往往不适应,发生“读不进去”的现象。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这种心理不适应的阶段延续较长。对于阅读成习惯的人,心理转变较快,一拿起书,眼、脑、心都进入“临战”状态,稍读几行就能很快品出味来。阅读经验也起同样的作用。读过很多书的人,能很快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调节到阅读中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习惯和经验同该行为的内驱力有关。要激发深层的阅读动机,必须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第三,读者的“自我意识”。

    在阅读中,读者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以“博学家”、“学者”自居的阅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的内驱力,与以“随便读读”自居的阅读者是不同的。这个对阅读效果影响很大的问题,十分隐蔽地伴随在阅读心理的过程中,一般不为我们所察觉。有些人,在上学期间,心理上就过早地产生专攻某一学科的意识,结果很快失去了阅读其他必读之书的动机,形成片面的知识结构。还有的,认定自己是“不善阅读的人”,有了这样的阅读意识,就把自己束缚起来了。读得少、读得慢、读得不好,反而认为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严重妨碍了多读快读的阅读动机的发挥。在阅读中,应该抱“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书是我读不懂的”的态度,便会大大激发博览群书的阅读动机。

    阅读说到底是一种内心需求,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具备怎样的阅读习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是离不开阅读的,阅读是一种探险,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成长。越是会读书,学到的东西越多,你就越有成就。

    读书也要讲阅读战略

    具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从中可以体味到阅读如同打仗,从宏观上看,有一个“战略”问题,从微观上看,有一个“战术”问题,即具体的阅读方法问题。那么,怎样理解阅读的战略?

    所谓阅读的战略,是指对阅读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或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指导阅读全局的总计划。它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阅读过程,依据阅读活动各方面的因素,照顾阅读全局各方面的关系,确定阅读前的准备事项,阅读思维类型的选择,阅读精力的合理分配,阅读时间的科学安排以及阅读中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从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学科体系来看,每一门学科所规定的基础课程本身,就表现出一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阅读战略。例如,拿一本教科书来看,一般都是采用章节分明、标示重点、开列复习题的体例形式著述的。这不仅方便学生分期、分周、分时进行阅读,而且在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各章节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各章节之间的关系怎样、如何进行复习等问题上,就给学生安排了一种阅读的战略。

    有人说,一本哲学著作应当是用深邃的睿智写成的,一本美学著作应当是用敏锐的审美眼光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应当是用科学的严密的逻辑写成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任何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了读者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步骤和方法,从而给读者安排了一种阅读的战略。所以,要想掌握某种学科知识,在具体阅读前,就要从整体上对该学科的主要课程,各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辅助读物有轮廓性的了解,结合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阅读战略。

    这就启发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先不要急急忙忙地去翻阅正文,而是研究一下书的目录、前言、后记,因为这些东西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性质,一般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辑意图,有的还明确指出了书的写作思路,指出了读者在阅读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愿望、什么样的心境、什么样的方法。这对读者确定阅读战略是很有帮助的。

    依靠作者为读者安排好的“阅读战略”进行阅读,这仅仅有利于读者快速获得有用的资讯。而如果阅读只满足于这一步,那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现代人的知识观、理论观、学习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为阅读而阅读,而是要有所创新,解决所阅读书籍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人们也不再把知识和理论看成确定不移的定义和结论,而是看成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突破、不断完善的开放体系,学习不再意味着被动地接受前人的理论和法则,而是一种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过程,学习已成为多向型的、多功能的智力活动,与此相适应,便会需要一种崭新的“阅读战略”诞生。

    考虑和制订阅读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读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身头脑为中心,以带有普遍性的阅读法则为基础,根据阅读全局各方面的关系和阅读活动中的若干因素,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先前孤立的、静止的方法和技巧,伴随阅读的全过程,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迅速、有效地吸取旧知、发现新知的特有的有机系统。

    这个吸取、发现和创造知识的方法系统,随着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调整和重新配置,它是开放性的,是不断变化着的。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说过一段话:“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下,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学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借用孙子的兵法,看阅读战略的巧妙之处,正是在于把握“正奇”之间最优配合和及时转化。阅读之“正”,就是带普遍性的阅读法则;阅读之“奇”,就是读者自己独创的读书方法。那么,“正”“奇”相互结合的“桥梁”,即阅读战略的“五声”、“五色”和“五味”是什么?

    那就是阅读的“五个W”——“五何”:

    Who——何人读?分析读者自身的情况:什么年龄,什么专业,什么水平,等等。

    What——读何书?分析读物的情况:是科学理论专著,还是学科史;是基本技能教科书,还是文艺作品,等等。

    When——在何时读?既指具体读一本书的时间,又指在人生历程的哪一时期进行阅读,等等。

    Where——在何地读?既指宏观的社会环境,又指具体阅读的直接环境,等等。

    Why——为何读?为谋生?为成才?为怡情?为消遣?为装饰?还是为了创造和革新?

    这可称为阅读之“五何”。“五何”是确定阅读战略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阅读战略根据阅读的目的、需要和条件而变化无穷。

    前言是整本书的缩影

    大部分的书都有前言。一般人可能以为作者在写书的正文之前所写的就是前言,其实恰恰相反,一般作者都是在正文全部完成后,才将全书的总结写在前言里。

    然而,看书不看前言的人不在少数。若是要以高效率读书为目标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先读前言。

    前言是指写在一本书正文前面的文字,主要介绍该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书的缘由、意图、经过、体例等内容的文字。有的序文还要介绍作者情况、有关背景材料以及对该书的评论分析等。说白了,前言就是一本书全文的总结。若能够好好地阅读前言,不但可把握书籍的整体大要,也可预测正文的内容走向。

    所以,一拿到书,一定要先看前言。为了掌握书的整体观念而先看前言有三个好处:

    优点一:明了对象,利于选书。

    先读前言弄清读者对象,不至于耗费很大精力去读与自己不适合的书。

    当你带着目标逡巡在书店里时,可能在你需要的目标那一栏里,可能有好几十本到几百本同类的书。面对这么多书,要如何来选出自己需要的呢?有些人可能会因此而迷失方向。光是一本一本地研讨这些书的内容的话,就算有再多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打开每一本书的前言看一看。在前言的地方,先除去那些应酬式的文章和段落,再比较每本书的前言。如此一来,便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找出自己需要的书了。

    优点二:前言帮助了解背景,便于入门。

    看前言,恰似得一向导,使读者不至于迷路。所以在实际上读这本书的时候,效率的提高是可预料的。

    优点三:为以后书目的选择节省时间。

    意思是,知其人更知其书。当你阅读某位作者某本书的前言后,再读到这位作者其他的书时,比较能够掌握这本书的大纲。所以当你认同这位作者的学说时,只要是自己需要的资讯,不必再看内容就可以买下了,不需要再检视内容,可省下许多时间。

    假设一个作者有几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分别以不同的著作提倡他的论点,但因为他有一贯的中心思想,虽然每本著作的内容各异,论点不同,但是由于作者是同一个人,所以至少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主张。这种基本的见解大家都是一样的。因此几乎所有作者的中心思想都可在前言里读到。亦即从前言的文字里,一定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考模式。

    通过读前言来了解作者的思考模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有效应用在所有的范围。但是,有很多人不重视前言,多走了许多冤枉路而不自知。

    由此,为了快速地收集到有用资讯,读懂一本书,前言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

    看目录,掌握全书架构

    目录,是一本书的骨架。而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一般也是先决定各章的标题和段落,按阶段来进行,这样整本书的架构就呈现出来了。整理在目录里的作者的思考模式也就呈现给了读者。所以,读者若能了解这种思考模式的话,大概看一下目录及逐项写出的各章标题的思想倾向——包括表达的想法、思想,都可以一目了然。反过来说,如果看完目录后仍觉得作者的思考倾向不明确,无法掌握此书的整体观的话,那它的内容很可能是粗糙的。这种书看完目录即可,不必再细读下去,或者干脆把它丢了也无妨。

    读书的时候,除了小说等休闲益智性的书籍之外,凡是一些“理论书”、“专业书”之类的,只要读想吸收的知识的部分就应该足够了。所以,有哪些部分需要读,哪些部分不需要读,这“要”与“不要”之间的选择是必需的。这个时候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选择的,乃是目录部分。而且,如果将目录了然于胸的话,对于某个领域的基础专业书籍,你就可能已经将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树建立出来了,骨骼出来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将它丰满起来,这样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你在运用和加深学习时,就能很快找到对应位置,这种方法是适应于所有科目的。

    在读一本书之前,我们以目录为线索,选择该书有哪些内容是我们需要的,引导我们很快、很顺利地进行研读。

    因为书籍是平面文字的集合体。所以,读书的人无论如何得按照它所编排的顺序读下去。即使看了目录也是一样的。因此,读者总是看著作目录,按顺序从头到尾、直线式的阅读。但是,一本书的内容架构,并非一定依照目录所示的直线式,或者甚至只是平面式的写法。

    譬如说《自信与信任》这本书。一看到书名,我们就知道这是一本励志的书,而且是一本描写自信和信任篇幅分量相等的书,内容应该是就这两个大题加以探讨的。也就是先划分为自信和信任这两个大题,然后再细分几个小题,共同构成一本书的整体架构。

    像这样以数个大小标题堆叠起来,构成一本书立体式的架构,从目录上标题的编排方式来看即可了解。以专业书籍来讲,首先是解说这本书的题目,所以最大的分类就是“篇”,然后在“篇”底下有“章”,章底下有“节”,依倒金字塔式的向下扩大;非专业书籍的话,开始是以“章”来做大分类,“章”以下是“节”,或是以标题形式编排,这是一般的做法。

    有纵式的构成方式,相反地也有横式的排列法。比如在研讨所谓“B”事件时,对相关的或是相反的“A”事件也必须了解。这种理论的开展可能涉及作者的思考模式。

    这种纵和横的架构是很重要的。如能掌握这种架构到相当程度,就不需要将整本书全部都读完,只要将自己需要的部分挑出来读即可,而且应该很少有搞错论点,或是看错资讯重要性的情形发生。再者,一旦脑子里有了整体观的概念后,就不会拘泥于那些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也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就是先读序文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步骤是这样的: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读者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重要标题重点读

    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书籍,它们都会有标题。而标题,正是以简明的形式标明内容的文字,就像是码头领航人一样。对讲求效率的资讯收集来说,标题的活用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提的是大标题,在阅读过前言和目录,预先已掌握了一本书的整体之后,有次序地用荧光笔涂在章和节的大标题上,然后依次阅读认为重要的正文部分。同时也可以把内文里重要的小标题圈画出来。以一本书来说,虽然在目录上并没有列出这些小标题,然而这些小标题却是显示资讯所在的直接目标。

    在小标题做记号的同时,也略读一下正文,这些部分的印象必定很深刻,内容便可很容易地理解了。再者,像这种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书,并不是只读一次,而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活书。所以,预先做好小标题的记号,当你再读的时候,便可以很快地找到所要的部分,翻查的时间也就大大地缩短了。

    标题可以显示书籍正文的方向,发挥了码头领航人般的功用。这种作用若放在工作报告上,就更容易理解了。

    比如说,要写一份推销企划书,假设企划书上没有标上标题,或是有标题,但却没有整理出目录。从主题研判,或许可以了解企划书的总论;但就实行时的各个细节,若不从第一行开始详看内容,可能就不能充分地了解了。所以,这样的企划书内容纵然再好,还是没有资格当作一份完备的报告。

    无论企划书、报告书或是所有的商用文书,都是为了要说服对方,使其了解我们的意图。标题及目录的功用,是使阅读者能马上掌握文章的整体观,也可理解论点的方向。也就是说,标题和目录是说服阅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再者,如前所提,标题和目录既可缩短资料的检索时间,也可节省阅读企划书及报告书的时间。因此,向上司提出的报告书里,若是没有标出标题和目录的话,可能会被退回。当然,有些上司要求部下提出报告时,可能会事先指导部下要好好地做好标题和目录这两大要点。

    具体地说,为了撰写报告,从收集资料阶段开始,一直到收集完毕,都要附上标题,若有内容相似的资料,便可以马上核对出来,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将两者合为一体。甚至,在标明标题的同时,也做资料的收集。正因如此,在资料收集完毕的阶段,报告的整体架构也在脑海里有了明确的雏形,所以只要花很短的时间就可写好内文了。

    再者,在制作目录的时候,因为可以再做一次整体的检查,所以能弥补无意中忽略的失误。

    以上所述是对作者说明标题的功用。对读者来说,在重要的标题上做记号并核对,和其他部分做区别,如此必能很快地从一本书里收集到资料。

    若能学得重视标题与目录的读书术,应用在撰写企划书和报告书之类的工作报告时,那么即使在收集资料的阶段,就已经能明确地描绘出整体的构想了,事半而功倍。

    高效率获取资讯的实用技巧有:

    为了要有效率地读书,要扬弃“必须将整本书读完”的观念。

    要在读书之前明确地了解“为何而读此书”的目的。

    为了要养成资讯的选择,必须先设定像“想知道些什么”之类的具体目的。

    对只需跳着读的部分及需要花时间慢慢研读的部分,要清楚地加以区别。

    在阅读中有时也得回顾一下自己的问题意识。

    “前言”是每本书的总结,最好先读一读。

    看完目录,脑海里便能掌握大概,即使只读该书的必要部分,也能大致地了解。

    看完目录而不能抓住整本书的大要时,最好考虑不读。

    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读读开头的前10页便能知道。

    主题→前言→目录→标题,循此顺序,将资讯的“点”连成“线”加以追踪,纵然是再难看的书,也能看出它大概的目的。

    为了后面能顺利地跳着读,开头的前10页要仔细详读。

    标题若用色笔加以区分做记号,以后复习时,检索时间便能大幅缩短。在小标题处画上红线,以防漏看了目录里没有标出的重要项目。

    仅仅是在小标题画上红线的时候,也能自然地吸收小标题周边的资讯。

    下属提出的企划书、报告书,若要求他们附上目录标题,可缩短看这些资料的时间。

    读书并不是依页数顺序,而是由重要的部分先读。

    “脱线读书法”能体会“为何想换读其他的书”的效果。

    在书籍的速读训练方面,可将在无意识时速读的报纸当作训练材料。

    寻找重要细节精确细读

    当你要了解一本书、一个章节或一篇文章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时,你如果需要获得它的每一个要点和一切细节,那么你就得运用精确细读法。精确细读法,是一种彻底而仔细地检索信息的阅读方法。与有选择阅读所不同的是,它要求我们对全部材料做仔细阅读。

    精确细读法可分三步进行。首先,仔细阅读每一段,找出它的段落大意;然后,再次阅读各段,找出表述主要内容的重要细节;最后,把各段的要点列在一起,从而确定什么是整篇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当你按这三个步骤去阅读时,你就能发现作者写书时要向读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就能顺着作者的思想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思想内容。

    精确细读法的第一步,是仔细寻找每段的段落大意。

    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这个段落的中心内容,也就是它之所以能单独列为一个段落的内容。

    段落大意通常在某一个句子中表现出来,这个重要的句子可以在段落的开头、结尾或中间。相对而言,你会更多地从段落的开头找到关键的句子。

    段落的组织及各段落的组合与建造房屋十分相似。建筑工人先建地基,再加上其他部分:墙、楼板和支柱等建成房屋。如果你是一个研究古罗马建筑的科学家,你就可能会从地基测知这个建筑物的形状和用途,然后,你也许会设法推测出古罗马人是怎样把梁、墙、楼板和支柱结合在一起建成楼房的方法。你会从地基开始弄清楚建筑物的每一部分是怎样建成的具体经过。同样,当你仔细阅读时,你是为了寻找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或基本内容而阅读的,然后你就要寻找对主要内容起着支持、附加或解释作用的各个细节。

    于是,精确细读的第二步,便是获取重要细节的阅读。

    所谓重要细节,正是解释和描述主要内容的具体事实。尽管这些事实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不同地方,但你总能找到它,并且记入脑海之中。

    精确细读的第三步,是寻找选读材料的中心思想。

    科学家是直到最后才能认定古罗马所造建筑物的类型与建造方法的。他必须把他所研究的建筑物同他所发现和了解的其他建筑物联系起来,从而确定古罗马人为什么首先在这个地方建造楼房的原因。精确细读法同这一点十分相似,它也要通过掌握各段的要点和重要细节才能确定什么是整篇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

    例如,你读的某个段落告诉你一种叫“牛头”的狗非常勇猛(段落大意),那么,你一定希望能找到有关“牛头”是勇猛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重要细节),然后,在同一篇阅读材料中,你可能还会读到纽芬兰狗和猎狗也是勇猛的。由此,你可能推测到这个读物的中心思想应当与狗的勇猛有关——这就想对了!

    当你进行获取中心思想的阅读时,你应当在头脑中把各个段落的段落大意串在一起形成一个中心思想。获取中心思想,是你必须在阅读中进行的步骤,这一步对你的阅读会有很大帮助。

    在检索要点的阅读中,你只阅读材料中那些可能包含各个要点的部分。当然,这种阅读方法有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内容。但是,当你进行概括段落大意的阅读时,这类遗漏却是不应该有的。

    在概括段落大意的阅读中,你必须阅读每个段落的全部内容。什么是这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它就是这段要表达出某种意义的内容——也就是它的核心。没有核心,这个段落就会没有任何作用。

    段落中主要内容在什么部位呢?它通常出现在某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与其他的句子互相关联,而它是这些句子的中心句。这个关键的句子往往在段落的开头,但也有不少在段落的结尾或中间。不管怎样,重要的是要记住,在大多数段落中很可能就有这样的一个中心句。通过经常的练习,你就有可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它。

    概括段落大意的阅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仔细阅读每个段落。

    (2)寻找每段中表达该段意义的句子,这个句子包含了段落大意。

    (3)弄清这个段落中其他句子与这个中心句互相关联。

    精确细读时,你通常不仅要了解段落要点而且要获取更多的信息,要获取解释、描述和发展这个要点的具体内容,这个内容就叫重要细节。

    重要细节可能会以几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说明性的例子。在下段中,段落要点——希腊神,人类的伙伴——就是通过一系列这类例子来阐述的。

    希腊神被认为是人类的伙伴,是人类患难时真正的朋友。然而,他们很难被人们看到。他们就在人类周围,对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希腊人对此从无怀疑。当一个孩子生病时,孩子的母亲就乞求阿波罗来帮助医疗她的孩子;当孩子病愈,她就到神庙去朝圣以表达感激之情。从船泊沉没中得救的海员会认为他的死里逃生是由于海神仁慈的保护,于是,心甘情愿地在海神庙供奉一件祭品以示感恩。家庭主妇信仰女灶神,深信专管炉灶的女神是不会远离她们的;铁匠们每当锻造一件特别好的制品就觉得他们的成功全靠火神给予灵感。

    重要细节也可以通过列举描述性的事实或事件这一形式出现。下面例子中,有关尤里希斯·S·格兰特将军的段落细节,就是通过这种列举方法来表达的。

    尤里希斯·S·格兰特生在俄亥俄州,毕业于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他在参加了墨西哥战争后,1850年从部队提早退役。1854年至1860年间,他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附近经商和务农都失败了。内战爆发时他39岁,在伊利诺伊州的盖尔纳他父亲办的马具商店做一名职员。但是,由于他受过军事训练,很有经验,格兰特在内战开始时被委任为上校。

    一些重要细节常通过不同的安排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种形式叫做比较对照法。请注意下列段落中是怎样比较对照南方和北方的农业主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的。

    小本经营的南方农业主与北方农业主在许多方面是十分相似的。南方农业主大多种植棉花,也有许多人和北方农业主一样种植玉米和小麦。大多数南方和北方的农业主都住在简陋的木结构的房屋中。但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北方农业主想通过得到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农作机械而发财致富,或许也想搬到城里去成为一个工厂主、商人或银行家;但小本经营的南方农业主希望拥有更多的土地,买到更多的奴隶而成为一个大型种植场的主人。

    最后,某些段落也可以通过适当处理重要细节下定义或把其含义解释清楚。注意下列段落的重要细节是怎样对联邦共和制下定义的。

    当其他国家还是在国王和皇帝统治下的时候,美国人民创造了一种新的政体——联邦共和制。所谓联邦是指国家权力由各个州分享并共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说它共和,是因为它是建立在被统治的人民一致赞同的基础上并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发挥其职能。

    尽管重要细节的形式各不相同,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你有关中心内容更多的细小情节。如果你记住这一点,就能避免把具体细节与中心内容混淆起来。记住,中心内容就是两个段落的大意;一个重要细节就是有关中心内容的一个事实。

    在阅读中寻找重要细节时,注意下列几点:

    (1)找出段落的要点。

    (2)找出解释、例证和详述中心内容的细节。

    (3)只选出那些与中心内容紧密相关的细节,忽略那些不太重要的细节。

    一篇读物的中心思想与一个段落的中心内容十分相似。中心思想是指蕴含在比段落长的阅读材料,如一个章节或一篇文章内的中心意思。两者都表达了阅读材料的主要思想和目的。但是,其间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区别:一、中心思想包括所有的要点,并把这些要点总结成一个总的意义;二、中心思想必须由读者根据阅读材料组合归纳出来。

    为了归纳中心思想,你必须仔细阅读组成整篇阅读材料的各个段落,然后你得确定各段的要点。最后,在你头脑中把所有的要点组合起来,归纳出这篇读物的唯一的中心思想,然后核对一下你所归纳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这要回过头去仔细检查各个要点,看看是否每个要点的意义都包括在中心思想之中。

    当进行归纳中心思想的阅读时,要遵照下列要求:

    (1)找出各段的要点。

    (2)综合各要点写出中心思想。

    (3)检查一下,看看全文中心思想是否包括各段要点的意义。

    书的类型不同,选择读书方法也不同

    由于书刊文献的类型、性质、内容、写法等不同,读者的需求状况不一,因此不可能用等量齐观、一种方法的统一的模式去阅读,只能是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具体来说,对那些经典著作、学科代表著作、教科书等书籍要逐章逐节认真地精读细看;而工具书、资料书只是当工作需要时才进行翻阅和查找。从读者的需要来说,读书的宽窄深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各种人对各类书刊的读书目的、要求、深度、广度等都各有差异。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这就要求我们对图书进行分类,加以区别对待。

    1.将翻译书籍转移到本土社会背景后再读。

    外国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跟国人完全不同,二者很难融合成为一体,这就是即使外表看起来新奇有趣的外文书籍,也引不起我们兴趣的一大理由。加上人名、地名的难记,这种麻烦或许也是理由之一。的确,荧光屏上男女主角的名字,常常念起来拗口得像是咬到舌头似的,光是这点就足以引起抗拒心理了。

    出于某些需要,我们要看一些翻译书籍。但由于外国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跟国人完全不同,所以原作者的思维方式跟我们会有很大差异,这就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很大困难,加上本国文字和外文文法的结构及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隔阂,若是按照原文直接翻译,往往有以词害意、不能完全表达原意的缺点产生。

    那些由本国文字和外国文法上的差异而产生的难题,如能参考原文来读,可能效果会好一些,而人名、地名直译的麻烦,可以换成我们熟悉的本国名称,就可以使内容比较容易了解。

    读书的目的在于知识的获得,只要能正确地抓住重要知识,至于不取原文,而以自己觉得习惯的名称来替换,视情况而将它忽略过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2.枯燥无味的专业书籍,可用看小说的方式阅读。

    对于晦涩的专业书籍,可以把它当成小说来读。那就是将文章的内容,全部替换成自己的情况,也就是将自己当成故事的主角。

    比如在看一本民法书,有这么一篇文章:某甲以某乙所持有的土地及房子为抵押,借50万给某乙。后来,某乙又将抵押物的土地及房子卖给某丙,某丙又将这幢房子租给了某丁,并且签有契约。因某乙不还债,某甲只有决定强制索还……

    此时,不妨将某甲用自己来替换,某乙用亲友N君代替,某丙用女朋友P小姐替换等等,将背景移到自己身边,就能抓住文章的内容了。

    “自己借50万给N君,因N君未依期限还债,所以想拍卖充当抵押品的土地及房子以收回债款。但是,这件事关系到房子的新所有人P小姐,以及与P小姐签有租约、住在这幢房子的人,错综复杂……能够如自己所愿顺利办好这件事吗?”

    将书中案例用自己周围的人物替换后,再考虑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相对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使再复杂、难理解的文章,由于将它当成和自己有关的事来处理,所以,脑子里对整件事的掌握就变得容易了。

    处理这种状况时,光是凭严肃的理论解释是行不通的,有时候要运用联想力,尽量以本身的心境进入状态,必然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比如,将自己化身为书中主人公,自然会将感情融入书中,这样对阅读就会愈来愈有兴趣了。

    以小说为例,应该可以马上了解。不管是冒险小说也好,爱情小说也好,我们若能将自己的感情投入书中主角的世界里,由于自己和主人翁的角色重叠,所以能够很快地融入故事里。当主人翁在千钧一发危急之际,我们会捏一把冷汗,担心得心里怦怦直跳。正因读书的感情能完全投入,所以小说才会那么令人迷恋。

    读专业书籍也是一样的情形,若将自己当成主人翁的话,便能感受到它的真实性。原来如此呀!令人安心愉快;怎么会这样呢?令人灰心沮丧……这些都是投入感情来读书的自然反应。如此一来,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引起读书的兴趣,并积极地投入到书的世界中乐而忘返了。

    一旦有了兴趣,无需再强调读书的速度,也会突然地变得突飞猛进。因为有一股渴望的率引,你会变得想很快地往下读,想知道后面剧情到底有些什么发展,很自然地,你翻书的速度会逐渐加快。

    总之,迅速理解书中内容的最大秘诀,在于要对书的内容产生兴趣,至少也要觉得它很有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和想了解的知识融为一体。

    “SQ3R”五步读书法

    这种五步读书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一所大学。后来,美、英和欧洲各国都普遍采用。国外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读书法符合人们读书中的一般思维规律,有助于理解书本内容和增强个人记忆力。

    五步读书法过程包括五步,即S—Q—R—R—R。

    1.概览材料,获得大体印象。

    第一步:Survey,也就是通过阅读要学习的材料的部分章节。比如章节要点、概要、学习目的列表、序言、结语等,对整个资料做个概览,来获得对整个材料的总体的把握。

    概览阶段可以在多个不同的阅读层次上使用,比如可以用在整本书或整章或一章中的一节。阅读整本书有时候称之为总览,阅读一章有时候称为预览或者称概览。我们这里统称为概览,如果是浏览一本百科全书或杂志中的一篇文章道理也是一样的。

    (1)开始浏览一章(或一节)时,应注意要读的那一章是怎样与全书的整个主题相配合的。例如,它是不是整本书中跟其他几章相提并论的主题中的一个?它是不是为以后几章提供一个背景知识?它是不是对前面几章介绍过的知识作进一步的阐述?

    (2)翻看一下这一章有多少页码,对阅读这一章一共所需的时间作大致的估计,决定在这一章上花多少时间。

    (3)注意一下这一章分成几个主要部分或者几个论题,决定你眼下打算读多少内容,是把整章的主要观点都了解呢,还是完整地先读完第一节?

    (4)研究一下章名,把章的名称转换成问题形式,考虑一下:

    ——这个题目谈的是什么意思。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已经知道了什么。

    (5)阅读本章第一页主要标题和次标题,这些标题会告诉学习者一些有关本章的关键词、重要观点以及它们是如何组织安排的,然后把主要的小标题转换成问题。

    (6)阅读一下引言和小结(或者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如果章的末尾附有一些思考题,也读一读。

    (7)把标有黑体字或斜体字的句子、短语或词汇也读一读。

    (8)看看使用了哪些直观的呈现方法,例如,图表、图片、曲线等等,读一读这些图表的标题。

    (9)如果有必要,再对所需花费的时间或打算阅读的数量作进一步估计。

    (10)停下来想一下在浏览阶段提出的各种问题。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第二步:Question,问题。在正式开始详细阅读资料片断之前,要有明确而简洁的问题,最好是写下来。这个步骤,能够帮助人们在阅读的时候集中于章节的关键部分,当然仅有问题还不够,最好是还能同时刨根问底。

    提问阶段有三类基本的问题。由这些基本问题再引出其他所有的具体问题。

    第一类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例如:

    章名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已经掌握了有关这方面的什么信息?

    主标题和次标题说明了什么问题(或者这一章有哪些关键词)?

    主标题和章名的关系如何?

    主标题和次标题的关系如何?

    我以前在哪里听到过这种观点或这种词汇呢?

    这个观点(词汇)是不是同以前其他学科中的某一观点相像?

    哪一小节对我来说最难(或花费最多时间)?

    考虑到我已经知道的东西,我现在有多大可能合理达到目的?

    第二类问题:作者想告诉我什么?

    例如:

    他想回答的可能是什么问题?

    我能否预测他将提供的一些事实、观点或例子?

    他将告诉我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作者将如何证明他的看法?

    他能通过举例来证实他的观点吗?

    作者的观点与我的老师讲课的观点一致吗?哪一个更合理些?

    对于今天我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概念作者是否解释清楚了?

    第三类问题:我想要得到什么?

    例如:

    教师在讲课中已经作过哪些指导?

    我的目的是:(1)获得理解下一次讲课的背景(经历)?(2)在这本书归还图书馆之前做些笔记以供复习时用?(3)准备下一次考试?(4)记住某一部分所有内容?(5)为一篇论文作业搜寻材料?

    这一章结束还有哪些问题?

    在读完这一章我该知道些什么或能做什么?

    3.带着审判眼光阅读材料。

    第三步,Read,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认真、积极而带着批判性的眼光阅读。第二步不是准备了些问题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自己试着找到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紧随而来,不用担心,这可是好现象。学习者可以细想所阅读材料的含义,思考可能的例外和矛盾之处,检验书中的假定等等。

    阅读阶段是SQ3R或其他所有方法的中间阶段。如果没有浏览和提问阶段的准备就去阅读,常常会得不到透彻的理解或者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导致不必要的重读。如果没有复述和复习阶段,那么阅读过的大部分内容到了第二天就会遗忘。阅读阶段同其他阶段结合起来是可以重复进行的。为了达到理解的水平,经常有必要这样做。

    (1)进行必要的快速阅读训练。

    3分钟~5分钟的快速阅读训练将提高阅读理解率及鼓励运用右脑。在练习中学习者将无意识地吸收大量的内容以至在实际阅读中理解更迅速。

    (2)再回过头来开始阅读一章或一节,利用直观信息,用学习者感到轻松而又稍快的速度来理解内容。

    (3)在阅读中要设法回答那些在浏览和提问阶段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

    想方设法寻找能帮助回答主要问题的关键段落。

    注意细节是如何同要点发生联系的,是通过推理、举例还是通过再细分成更小的部分。

    注意那些表示转折的关键词,如“另一方面”、“第二点是”、“另一个理由”等等。

    尤其要注意斜体字、黑体字及短语。

    (4)在第一次阅读时,不要停下来重读那些难懂的段落或仔细琢磨那些不认识的字,或者再回过头去找那些遗漏的细节。要直接读下去,相当快地读,直到结束为止。

    (5)读完了第一遍后,就随即进入复述阶段。通过复述能告诉自己这一部分是不是需要全部重新阅读一遍。如果需要重新阅读,那就需要寻找另外的时间(第二次时间)。

    在此一定要注意:

    (1)在时间限定的情况下,较快地把内容读两三遍,总是比慢吞吞地读一遍更有效。在重复阅读时,学习者会强化第一次阅读中注意到的东西,并且可以将细节纳入已经得到的整体框架中,因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都更好。

    (2)跳过特别难懂的地方或死盯着它非弄懂不可,前者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继续读下去能够降低紧张感,焦急忧虑只能使事情更糟。

    大脑有机会无意识地思考这些疑难之处。正像有时候我们在考试时也会有这种情况,有些问题想不出或回答不上来,事后发现完全是懂的。

    当学习者再回过头时,会有另外一些信息帮助自己理解这个难点。大脑有一种自动化的机制来填补空隙,这种上下文背景对阅读通常是有帮助的。

    (3)当学习者碰到某些细节或段落里的主要概念,有助于解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画重点、做眉批或用荧光笔做记号以加强印象。

    以下是画重点的原则:

    读完一个段落后再画重点。假如边读边画重点,会发现有些重点其实并不重要。

    不要画太多重点。在书上画太多重点,反而看不出重点所在。原则上每页所画的重点不能超过该页信息的20%。

    画重点有助于做读书笔记。

    用双线、曲线或黄色荧光笔把最主要的概念画出来,每段只画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并且只在其关键点画线即可。假如主要概念分散在数段,可用1、2、3等数字加以标示,以利记忆。

    用单线画重要细节。通常每段不要画两个以上的重要细节,而且只在其关键点画线即可。

    对于最重要的概念可在书中空白处用加以标示,以利于复习。

    重要的学术名词的定义可用圆圈注记。

    重要的细节如举例、因果、步骤、特征等可在书中边缘处用“例”“因”“果”“步骤”“特征”等字词加以注记,以利查考。

    4.复述材料,检验阅读的效果。

    第四步,Recite,叙述、详述。在这一步,可以给自己或者学习伙伴重述或者解释一下所阅读的材料,也可以回答自己早些时候提出的各类问题,最好是大声地说出。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习者明确自己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心理学家的建议是和同伴交流材料,或是自己大声地复述出来。

    这一阶段在其他学习方法中称为背诵(记录、总结或测验)。它们都同复述有关——从头至尾温习一遍刚刚读过或学到过的东西,通过口头复述、以某种方式记笔记或通过回答问题来做小结。

    没有复述这一阶段,在一两天时间内,学习者会忘记读过的80%的内容。只有借助立即复述,才可能记住80%或更多。

    (1)合拢书本(或放在一边)。在某些学科,尤其是理科,当你要证明自己理解和记住了什么,在学习中,可能会有一半的时间要合拢书本。

    (2)努力回答最主要的问题,并在回答时试图运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在检验复述情况时,提出一种模型是一个好方法。随着理解和复述量的增多,模型可以逐渐复杂。

    (3)尽量运用图表、曲线或框图等直观表现手法。如果这些直观形式本身十分重要,最好能凭记忆加以描绘。

    (4)对学习者要记住的要点抓住更多的细节(人的潜意识将发现更多的细节)。

    (5)顺手记下自己仍然要作出回答的问题或没有完全理解的名词术语。

    (6)再次翻开书本,再次浏览这一节或这一章以检查自己的答案及直观表现形式的理解程度和精确性,进一步补充需要作出回答的那张问题表。

    (7)如果有必要可再次进行提问、阅读和复述两个阶段,具体集中在:

    扫清难点。

    完善理解。

    (8)复述整章的要点和主要的细节,具体可以采用两页纸:

    一页纸把整章内容分解成关键词模型,每一个关键词应该能够使我们回想起与之相联系的要点及观点。

    另一页纸收集一些不容易放在模型之中的具体材料,例如公式、定义、统计数据、图表和问题等。学习者可以用数字或符号将这些材料与模型联系起来。

    (9)寻找机会复述或运用已经学到的东西。每一次复述不仅帮助学习者记忆新的信息,也强化了已经掌握的东西。

    5.适时温习材料,达到长期记忆。

    第五步,Review,温习(应该也伴随有评论的意思)是记住自己所学习材料的必要条件。前面几个步骤的重新回顾和反思,能够让自己注意到资料的不同部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全景式的认知。

    有规律的复习会巩固记忆的东西。这就是说,它把最初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化为长久储存的信息。更进一步说,它保证了存储的信息在必要时很容易得到恢复。

    如果学习者已经运用了SQ3R方法,每次复习都应该只花费几分钟,这是因为必须反复复习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而不是学习第一次没有掌握的东西或者把已经遗忘的东西再学一遍。

    (1)第一次复习应该在学习后立即就进行。它通常应该只花2分钟~5分钟,因为这时候大脑中的印象还十分新鲜,通过复习能够使信息在溜掉之前就被抓住。换句话说,即时复习能预防遗忘。

    在完成复述阶段之后休息5分钟~10分钟,伸伸肩膀,站起来走走,揉揉眼睛等等。在你休息时,大脑将对已经学到的东西产生更强的内部联系。

    当休息完之后开始复习时,应考虑使用以下哪一种复习方法更为适当。

    学习者可以运用已经准备好的关键词模型。首先,不要看这个模型,看看自己是否能同时复述出要点,然后检查一下。接下来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要点,看看是否能同时复述更详细的要点,并再检查一下。如果某个关键词不能引出所需要的信息,那就表明自己需要寻找更适当的关键词来替代。

    如果学习者现在是对已经读过的整章内容进行重新复习,需要准备一个能对整章内容作出概括的关键词模型,当自己能够复述每一个要点和次要点时,大脑便会重新搜索与关键词模型相联系的细节。

    如果学习者已经从一本书或教师讲课中做过笔记,可以将笔记大致浏览一下,看看这些笔记的内容与关键词模型怎样吻合。可以运用画线、数字和符号等将笔记内容与关键词模型联系起来。

    (2)第二次复习应该在第二天就进行,以便在信息渐渐遗忘之前再次强化记忆。这次复习也应该只花2分钟~5分钟。第一次复习和第二次复习合起来,一共花4分钟~10分钟,但能够节省将来考试前复习的几个小时时间。

    (3)第三次复习应该在一周之后进行。第四次应该在一个月之后。这样不仅增强了记忆,而且也能够提供自己有关这门课程进步的情况。

    (4)显然,在考试前需要最后一次复习。以前几次复习越是有效,考试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同时也能够增加更多的知识。

    其实上面这些步骤,在学习的时候,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老师都有提到过,我们可能不自觉地也用过。不过没有把它们系统地联系起来分成递进的几步。最关键的是,没有相对应地做些这方面的训练,所以效果上不甚理想,只能靠自己的自觉和学习积极性来获得。如果我们能够贯彻这一方法,持之以恒,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还必须说明,任何学习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检验学习方法的唯一标准是看其对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是否有效。所以,在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时,除了注意吸收他人经验,学习那些被公认的优秀方法外,还必须强调在学习实践中,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对它们进行改造与创新。

    建立模型读书法

    模型读书法要求读书前就预构读书的结构模型,即预先设想一下该书将说些什么,将以什么方式说。然后带着这个模型在书的“现实”中寻求验证、修正或重构,主动而有意识地朝书的结构前进。这自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还没读书,怎么能预构出书的结构模型呢?换句话说,这个原始模型是怎么得来的?

    1.建立原始模型。

    原始模型的质量如何,对即将进行的阅读顺利与否影响重大。原始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凭空的、随意的,而是可以根据一些非正式信息(即正文以外的信息)来建立的。这种可供利用的非正式信息是很多的,可以粗略地归为关于著作和关于作者的。书的序、跋,乃至书名、目录都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书的重要信息。还有别的渠道获得的书评、介绍。如读一部文学名著,先读读文学史的有关部分就可以获得这部书的大致轮廓。作者的生活时代、思想观点、风格特征也是极有价值的信息。有了这些非正式信息,我们就可以预构书的结构模型了。当然,我们可以利用非正式信息预构出各种具有可能性的结构模型,也就是说,原始模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这种仅利用非正式信息建立的原始模型,也许是极粗糙、极模糊、极不稳定的,但总比没有强,它毕竟为下一步阅读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去向。

    2.阅读——校验模型。

    原始模型建立后,就进入阅读,即进入用原著的“现实”来校验模型的过程。校验的过程就是由模型向结构逐渐演进的过程。模型向结构演进的路径有单向的,有多向的。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原始模型不断修正,或者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总之,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单一模型,这是一种单向的演进路径。还有一种是多向的演进路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多个模型并存的局面。阅读中,时常碰到需要假定多个结构模型,以便筛选、比较,这时就出现多向路径。采用单向还是多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3.模型读书法的优越性。

    模型读书法比传统读书法,有两点显著的长处,首先表现在便于集中注意力,而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是理解的先决条件。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带着问题阅读注意力更易集中。

    模型读书法还有一个传统读书法所不具有的长处,就是它的全面性。模型,实际上就是结构的模拟。在阅读的初期阶段,模型是模糊的,还是整体的,这是模型本身的要求。用模型读书法读书,阅读是围绕模型的演进而进行的,这样,读者就能保持思维的全面性,有利于对原著作全面整体的把握,而不至于肢解原著。

    4.模型读书法对读者的要求。

    模型读书法有比传统读书法优越之处,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读者要具备以下思维:

    第一,开放型思维。

    要求读者知识面广,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具有足够数量的信息储备,以便在构造模型时左右逢源。否则,就难免随心所欲,使模型无效,甚至产生相反效果,既不能帮助读者揭露原著结构,而且使读者越来越背离它。

    第二,批判型思维。

    保证模型向结构正确演进要靠批判型思维。要求读者毫不吝惜不合适的模型,根据原著的客观实际,不断修正和重建新的模型。否则,固执先入之见,就有可能歪曲原著,始终不能达到与客观结构同一。

    第三,反省型思维。

    即要求读者读懂一本书后,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被抛弃的模型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模型又是如何建立的?久而久之,养成了反省的良好习惯,就可以熟能生巧。有效地运用模型读书法,其受益是很多的。

    斯蒂夫·艾伦教你读名著

    名著是一种值得仔细阅读的图书。斯蒂夫·艾伦教给我们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难的技术——怎样阅读。

    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人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

    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算一下自从人类第一次用凿子打制石器以来出版的所有著作,名著只占有其中极微小的部分。只不过有几千部罢了。在这些书中,它牢固的核心则不足一百部。

    为什么我们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呢?这里有三条充足的理由:

    第一,名著开阔人的眼界。

    第二,名著资助人成长。

    第三,名著帮助人了解生活,认识自己。

    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人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人们几乎能够从许多书中得到乐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读进去了,它会把人带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名著太难懂了,我啃不进去。”

    这里有些方法帮助你找到这个奇妙的世界。拿一本你要读的名著,然后按照下面的建议去读。

    1.知道自己正在读什么。

    这是一部小说,剧本,还是传记或历史?要想知道这一点,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读者百科全书》中查一查题目或作者。

    2.不要躺在床上读。

    我承认读名著会是很难的,所以必须思想活跃,器官敏锐。如果躺在床上读,就想睡觉,那么当开始打瞌睡的时候,就会埋怨那本书。

    3.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所左右。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尔马卓夫兄弟》一书中抛出了50多个主要人物;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个又长又复杂的名字,使人脑袋发胀。这时,不要急着往前翻,坚持看下去,渐渐地,这些人物就会变得清晰。就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每个人记得自己的许多朋友,在结识前也是陌生人。

    4.给作者一个机会。

    不要过早地说“我看不懂”,要坚持读完。有时也许是对自己要读的那本书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如果认真看了但确实看不懂,就把它放到一边,搁一天或一年,先去读另一本书。

    5.大段大段地读。

    读书别小口小口地啃,读的句子越长,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

    6.读作者读的书。

    例如,莎士比亚为了写《尤力斯·恺撒》、《仲夏夜之梦》,曾仔细阅读了诺斯的《蒲鲁塔克传记集》的翻译本。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了解当时的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态度会帮助人理解作家的观点。作家的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起码它使人思考。

    7.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书。

    读者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就会开始明白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一个作家不可能暴露自己。我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引出的线索。

    8.重读一遍。

    所有名著都反复读。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里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告诉人们,使人简直不会相信这是同一本书。

    不要只把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聪明的人类一样。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快速阅读一本书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读书、看报、浏览网页……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炼有用信息,这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爆炸”迫使我们提高阅读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识已成为现代人的梦想。但是我们的阅读速度实在太慢了。

    提高阅读速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快速阅读,带来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快速阅读,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投身社会实践。

    时间即金钱,快速阅读法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在阅读过程中,眼球并不是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经常出现眼球的停顿,即抓住一些字,静读一下后再移向另一些字。阅读是眼球运动一连串快速跳动。眼球停视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过程的90%~95%的时间属于眼球停视,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10%。每次眼球停视获得的文字信息的大小与视觉广度有关,视觉广度大的可见6~7个字,小的只有3~4个字,有时一个字还需经过2次~3次注视,有时还要重复回视,回视次数越多,所占用的时间也越多。

    速读与慢读区别不在于眼球运动的速度,而在于眼睛固定时所视知的材料。试验表明,二者(同等智力与理解力)在同等时间内,眼睛固定总量相等,而所读的词汇量速读却是慢读的4倍。如纵向跳跃,无声阅读,即加快眼球跳动次数,增大眼球跳动幅度,拉大注视点的间距,可以大量收寻信息资料。这种跳跃读法,都是无声阅读法,将文字直接由视觉神经输送到大脑,减少外部发音程序,(无声比有声阅读速度可快一倍)同时减少注视次数,使视野增大广度。

    一般传统阅读是字、词、句阅读,按行从左至右逐行阅读,由于是逐字阅读、出声阅读和默读,及反复回看、倒读,拉慢了时间。而高效阅读不是逐字阅读,而是一次凝视比较多的字,减少注视次数,扩大视野广度,眼球停视时多抓一些文字信息,减少回视次数。快速阅读采取概念阅读,抓住要点,用较少时间,赢得较大阅读量。

    阅读速度有方法问题和技巧问题,这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结构、能力、文化修养有关。每一部著作,每一篇文章都有阅读重点,所以要正确分配注意力,集中在重点的实质问题上。不要集中在感知文章结构上,这样可以提高理解系数30%~40%。

    按阅读的速度分,有慢读和速读。慢读的功夫需要韧劲和耐力,对于阅读草率、粗疏的人,应该先练习慢读,做到目不斜视,心无旁骛,能一连坐上几个小时。据说牛顿思考问题,注意力十分集中,头一天坐着的那个姿态,一直到第二天竟没有改变。慢读需要的就是这种专心致志的功夫。一般来说,慢读表现为精读,速读表现为略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中迅速搜取有用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它不是只求速度的表面性的快速浏览,而是一种注重质量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读者要在这个过程中对书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从而为形成新知识打下基础。快速阅读一般适宜于阅读科技杂志、报纸、科普读物、公事文件等。具备了速读能力的人,阅读效率是惊人的。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阅读材料成倍增长,加快阅读速度十分重要。无论略读,精读,都需要调整速度。这里,我们要教你怎样快速阅读一本书。

    1.扫描法。

    这是一种快速浏览法。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百行,其实这对读者的要求更高,它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快速阅读中,准确挑选出重要信息。实验证明,视觉(特别是周围视觉)发达和经过训练的人一打开书,就能立即发现自己要找的东西。用扫描法阅读时,最好手里拿一支铅笔,一面挨页翻书,一面把有关材料、人名、主要观点和重要数据勾画出来。这样不仅便于抓住主要的东西,而且可以减少第二次阅读时的“陌生感”。扫描法还可用在复习中,一本书读完了,再顺手挨页翻一遍,这样把细读中被剖析分开的整体重新连了起来。当然,扫描法用得最多的是在寻找人名、地名、论点和重要数据等资料中。

    2.跳读法。

    跳读法是快速掠过,从中提取精华的阅读方法,与扫描法不同,它是跳跃式的,省略掉一些东西不读,而扫描法则是逐页扫过。跳读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首尾句读法。又可分首句读法、尾句读法和首尾句同时读法。一般来说,尤其科学性著作,每小段的首句往往是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末句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话,中间则是推理、补充和例子之类的东西,运用首尾句读法,只读每个自然段落的第一句或最末一句,可以迅速抓住全书发展的主线,减少枝节问题的干扰。

    (2)选择跳读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同特定主题有关的词语阅读,而省去其他的段、句和词,这多数用于查找文献资料。

    (3)语法词跳读法。这种读法主要是抓住关键词即名词、动词;或者说,主要抓主语、谓语、宾语,而忽略修饰等辅助性句子成分。

    (4)随意跳读法。

    上述3种跳读法是以书中出现的线索为阅读的注意点。随意跳读法的主观性则很强,它完全根据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路来找阅读的注意点,而略去书中的一些章节、句子和词语。

    快速阅读法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练习中要注意10条原则。

    (1)不要重复阅读。无论多么深奥复杂的书籍,永远只读一遍,眼睛不做逆向运动,只有在一章或一节阅读完复习时,可以重复阅读。

    (2)采用“筛选”式阅读法。有意识地为涉猎专业所需的信息而读。

    (3)要默读,不要出声。发声的阅读是快速法的大敌。阅读过程中,按一定的节拍练习,这可以起抑制发声的作用。

    (4)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并充分发挥视线的“余光”作用,多览到一些内容。

    (5)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快速阅读必须有“强化”的注意力。

    (6)边阅读,边理解。阅读文字时,要分析出关键词和主要概念(这是理解的重点)。请记住,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和处理书中的概念和意图。

    (7)阅读时要采用记忆的主要方法。阅读的目的决定了记忆的特点,只记忆理解了的内容,记作者的见解和思想,而不要记个别词句。

    (8)要变换阅读速度。这一点与学会快速阅读同样重要。

    (9)经常练习,以便巩固已形成的习惯。

    (10)每天应该读完2份报纸,1份专业性杂志和50页~100页文章。

    总而言之,无论是阅读,还是对阅读的内容的记忆,都需要按照快节奏的时代精神,利用“快速阅读法”进行科学地培训和自我训练。例如,如何在阅读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何在阅读中使视线的运动既快又能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对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的综合概括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时对它们进行分析;如何能快速地进入阅读对象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容之中;如何克服慢条斯理地阅读和反反复复回读的坏习惯;如何克服阅读时的恐惧心理和不自信的态度……凡此种种。

    事实上,从阅读的习惯到阅读的技巧,从阅读的心态到阅读的目标,这一系列的调整都需要一整套的科学培训。很多介绍记忆和阅读的技巧的书都说明进行高效阅读法训练必须从实际运用的系统培训开始着手,特别强调培养和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我们必须改变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读得越慢就越理解文章的意思,也就记得越牢。如同进餐时强调要细嚼慢咽一样。科学的分析早已指出,读得越快才能理解得越好。当我们利用开始学会快读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了。

    想快速获得信息请瞄准关键词

    读书最重要的是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讯。而所谓“需要的资讯”,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而且为了得到“需要的资讯”,每个人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然而在希望越快越准确地得到资讯愈好这一点上,肯定是一致的。

    不管你再怎么急着想去略读大概,不如先将既有的主题,归为重要词句,然后把和自己有关的资讯整体地加以处理。将不太重要的跳着读过去,遇到关键词时,要顿一顿,将此作为阅读重心,如此一来,得到的消息和渴望的知识,自然就不少了。

    略读文章时,对某些特定的字眼有所反应,这可能是脑海里主题意识的联想作用。从反面来看,对自己的工作也好,研究也好,如果主题意识含含糊糊的话,即使文章从头到尾读得很熟,因为没有筛选资讯,脑子里恐怕只会残留那些无用而杂乱的资讯。如果能略读大概,可能就不会将各种繁杂的资讯,残留在脑子里了。

    举个例来说,如果你是一名财务工作者,你在浏览报纸、杂志的时候,“会计师”、“税务”等名词一出现眼底,肯定就会对出现这些字眼的地方不知不觉地多看两眼。有时候甚至对“计”、“税”这些单字也有敏感的反应。这种情形,即使在一些根本与财务、税务毫无关系的健康、运动书籍或专栏也是一样的。

    再比如,那些实业家或经理等的管理人员,部属呈上来等待裁决的文件必定相当多,若要把这些文件一字不漏地从头看到尾,就算有再多的时间也是不够用的。所以他们大都只看个大概,便下达指令。虽然如此,他们绝对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在处理事情上能确切掌握要点,并且,重要资讯的漏读和谬误等等的失误是很少的。换句话说,愈有管理才能的人,愈是掌握阅读重点的速读名人。

    他们所以能略读大概而不会发生错误,是因为平常对部下的各种工作内容皆能充分地掌握,主题意识极为明确。正因为对文件有明确的“主题意识”,在待决的文件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做抉择。纵然是冗长的报告书,以略读书的方法,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对内容有充分的了解。

    在关键词上重点关注,然后快速把握有用资讯的方法,必须要有“追求某些目的”的坚定“主题意识”。只要主题意识明确,阅读过程再怎么快速,重要词句还是会映入眼里,记在心中,而必要的事情也就不会被忽略了。反过来说,为了找出重要词句,快速地读个大略,如果主题意识是含糊的,就算面对再多再重要的资讯,也不会有反应,结果只是在浪费时间罢了。

    把书当成半成品再度加工,提升理解力

    阅读一本书,重要的并非用眼睛很快地追读文章字面的速度,而是从书本上的知识里得到自己需要的资讯,以及如何提升整理、理解的速度和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如此,仍有一些书是无法提升理解的。

    比如说政治、经济或是法律等专业书籍,这些书籍的内容原本枯涩,若结构不清晰,则变得更难读、更难理解。要抓到重点的确是相当辛苦的事。非专业的读者,读不下这类文章是理所当然的。若是能将这种文章,“分割”一下,就很容易了解了。

    例如,有“○○是的理由”的一篇文章。遇到这种情形,可将理由说明部分列为开始,画上红线,用蓝笔加上箭头符号,表示下列文字是理由说明部分,文章的脉络也就逐渐清晰明朗了。

    还有就是在一篇文章里有好几个理由并列的时候,将它们做上记号,在第一个理由的地方用蓝笔写(1),用红笔画一个圈,第二个理由圈成(2),第三个圈成(3)……如此地逐条分类罗列,即便是再冗长的文章,由于整理得相当有条理,一看就可以找到想要的资料了。

    对一个作者而言,书是完成的作品。在读者看来,可能有各种缺点,不完备的地方可能也很多,更不见得容易读。即使是一本印刷精美的书,也并不是一本容易取得资料的理想书籍,所以把一本书当成半成品来读,将你对书的理解,对那些不需要的过于冗长的叙述部分,打个“×”号,再读的时候就可以跳过去不读,那些必读部分,可在该处画线,以显示其重要性。总之,对你有用的东西用你习惯的方式标注出来,甚至将不完备的叙述你自己加以补充,这样用自己的方式将书进行了二次加工,做成自己最容易读取的“成品”。

    以自己的方式在书上编排,尽量集中容易取得的资讯,就可快速提升理解书本的速度了。

    7种改进阅读的技巧

    阅读不能依靠加快翻书页速度和人为地强迫眼睛运动等机械的方法来改进,这种方法是没有魔力的。只有在阅读技巧上用工夫才会产生魔力。

    1.语调方法。

    默诵是阅读和理解过程中的一部分,可以运用它来做有高度理解的快速阅读。

    最有效地运用默诵即是通过语调。语调指的是在读句子时是用升调还是降调。换句话说语调阅读就是有表情地阅读。语调能够自然地将单个的词汇组成有意义的“语段”。

    要用这个方法,就得让视线像通常一样在书页上快速移动。不必发出任何声音,但要让思想在每一行上回旋,用一种“内耳”听得见的语调节奏,这就是有表情的阅读。这样做了,就在把文字变成书面形式后失去的重要韵律、重音、强音和停顿重新用上了。

    为使不出声的语调阅读方式成为经常习惯,开始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出声地朗读。用10分钟~20分钟来念完小说中的一章。要带有夸张的表情来念,就像是在朗诵戏剧中的台词。这样在脑子里会建立自己的一些语言模式,在默读时,就会更容易“听到”它们。

    2.词汇方法。

    也许没有比积存丰富而精确的词汇这一方法更可靠地合理地来永久提高阅读能力。

    精确的词汇要求我们把每个词都当作一个概念来学习,知道这个词的来源,主要含义,几个次要含义,它的一些同义词及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以及它的一些反义词。于是,在阅读中遇到这个词时,这大量的词汇便会闪现在面前,启发我们理解这个句子、段落以及作者想传达的思想。

    3.背景方法。

    读几本好书会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改进阅读。这样说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这样做,会得到很多练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大量概念、思想、事件和名字,它们将在我们今后的阅读中发挥作用,这些信息被运用之频繁令人惊奇。

    杰出的心理学家戴维·奥斯贝尔指出,阅读的关键性先决条件是我们已经掌握了的背景知识。奥斯贝尔的意思是如果要理解所读的内容,就必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即背景)来理解它。所谓背景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是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经验而积累起来的,当然,间接经验是通过听、看电影或读书得来的。

    作者在书上常常引用名著、名言或众所周知的事件。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虽然不知道出处,但仍能理解故事内容。但有时,一个引喻也可能是很关键性的,如果没有这个背景知识,就得去查找它的含义。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拿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一段话来做例子:

    And most long ago I was able to lay by my lantern in content,for I found the honest man.

    这一句由20个很简单的词组成,其中许多词只有两三个字母。其中有一个对理解这句话有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实验,在念下面一段之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能否找出那个关键词。

    这个句子中被人找出最多的两个词是honest(诚实)和content(满意)。不错,这两个都是美好的词,但都不是关键词。那个关键词应是lantern(灯)。当然,史蒂文森指的并不是一盏普通的灯。第欧根尼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和批评家。他在大白天举着一盏点燃着的灯走在雅典的街道上,盯着看过路人的脸庞,他说他在寻找诚实的人。他是用夸张的手法向人们表明甚至在大白天举着点燃的灯也难找到诚实的人。

    很清楚,如果读者不了解第欧根尼的故事,就无法完全理解史蒂文森的句子。而这不过是成千上万个例子中的一个罢了。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事实、神话、故事和诗歌存入自己的背景知识库里,但是,可以通过阅读,增加其容量,从而使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

    要读巨著,前辈的智慧正是通过这些书籍传给后人的。它们可以向人们提供和王子、国王、哲学家、旅行家、剧作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小说家“谈话”的机会。从感兴趣的书籍和科目开始,如果自己的兴趣狭窄,那也不必烦恼,一旦自己开始阅读,兴趣就会自然地扩大。

    4.段落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在读完每一个段落之后,停顿一下,将段落内容概括压缩成一句话。要学会概括和压缩,就必须知道三种主要的句型:即段落主题说明句、论证句以及结论句。

    段落主题说明句,显然说明这个段落将讨论的主题(或主题的一部分)。虽然,这种主题句可出现在段落中的任何一处,但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这样做有很充分的理由,即作者写作时与读者阅读时都能够有个中心。所以,如果发现了段落主题说明句,就立刻把它画出来,因为它不仅现在醒目,而且在以后的复习中亦很醒目。

    大多数说明段由论证句组成,用来解释和证实主题。这些句子描述的是事实、理由、例子、定义、比较、对照以及其他有关细节。这些句子最重要,因为正是这些句子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思想。

    教材中每段的最后一句话可能是结论句。用来概括讨论内容,强调要点和重述整个或部分主题的说明句,从而结束这一段落。

    当然,阅读的段落是一部比较长的作品的一部分,课本中的一章,一章中的一节或者是报刊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其中除了新的信息的提出并讨论说明段外,这种比较长的作品包括三种形式的段落。

    (1)导言段。这种段落能够预先告知:这一章或这一节要讲的主要思想;所讲内容的广度和限度;主题是如何发展的;作者对主题的看法。

    (2)转折段。这种段落通常是很短的,它们所起的唯一作用就是把已读过的内容和以下要读的内容联系起来,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概括段。这种段落是用来简要地重述这一段或这一节的中心思想,作者也可以根据该章的中心思想作出某种结论。

    所有这三种形式都应该提醒:导言段表示将讲些什么;转折段表示即将讨论一个新的主题;概括段指出该段内容的中心思想。

    5.结构形式法。

    有成效的阅读的秘诀是思考。我们必须思考所读到的词以及这些词所代表的思想。这听上去挺简单,事实上却并非如此。问题是:我们阅读的时候,思想常常不集中。我们在思考别的问题时,就不能思考我们正在阅读的内容。

    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我们阅读时集中思想,就是看出并认识到作者所用的结构形式。这样,就会和作者一起思考。例如,会认出正在读的段落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的。就会对自己说:“我知道她在写什么,她是把所发生的主要事件按年份来描写的。”领会了这个结构形式,思想就会逗留在阅读的作品上并会思考着它。

    6.关键词方法。

    在阅读时最能给予帮助的词是介词和连词,它们能够引导我们进入作者的思路。

    因此,掌握它们,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

    7.略读方法。

    许多人都认为被广泛应用的阅读方式是略读。略读包括多种速度用途,从快读一直到查找,查找简直不能称为阅读。所以,是用快读还是用查找——或介于两者之间——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必须使略读的方式与个人的目的相配合,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下面是略读的五种目的以及各自的方法。

    (1)大海捞针。如果要查找一本课本或一篇文章内所提供的信息(如姓名、日期、词或短语),可以用略读的查找方法,因为在找的时候并不需要理解,而只要辨认,便可找到答案。为了保证自己的眼睛不漏看要找的词或事实,在一页页浏览的时候要注意并集中注意力来找这个词或事实。这样,就会在字的海洋中把它找到。

    一旦找到了这个具体的字或事实,最好先停顿一下,然后再念一下它周围的句子和段落,通过上下文来确定是否已找到了要找的字或事实。

    当我们运用查找方法时,如果时间不多,那么就要不受读整篇文章诱惑,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可能是想推迟学习。如果确实有时间,那么不妨满足好奇心,把文章念完,这对于下一次的考试可能没什么帮助,但所获得的知识会有用,能丰富自己的常识。

    (2)寻找线索。我们想要找一条特定的信息,可又不知道它会在哪些字眼中出现,那么你就要用慢一点的查找方法。既然这样,没办法预见那些确切的字,所以,就得注意线索,而线索则是可以以各种方式出现的。

    (3)要领。有时候可以通过略读来抓住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要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弄清楚一本书是否同研究的课题有关。为了抓住要领,可以很快地念一念导论和摘要,也看一看一些指明已包含重要论据的主要说明句的段落。

    在准备写一篇学期论文的时候,这个略读法对我们会有所帮助。在资料室查阅完目录卡片,并列出一张看上去与自己的题目有关的书名单后,把这些书籍拿来看一看,剔除一些与自己的题目无关的书籍,保留与自己的题目有关的书籍。很明显,如果想阅读书单上的所有书籍,要看一看目录,或者选择标题与你论文的题目有关的一章,略读一下,从而得到这一章主要的思想。

    (4)对课本中的一章作总的了解。这样做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来说,这种略读要求对解说词标题、副标题及段落的几个部分的理解,从而知道重要的概念将在何处讲述。这样的略读可以使我们弄清楚每一部分在整体中相对的重要性。

    (5)为了复习而略读。应付考试或背诵而进行的复习也可用略读这个方法。把以前所读过、钻研过、做过笔记的内容略读后,为了更有效果,应不时停下来试试将每一章重要的概念背一下,或概述一下一章的内容。

    读完课本中的一章后,就像一张拼凑成了的七巧板拼图一样,一定要对全章做总的观察,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为使略读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必须练习,要记住使这些方法适合自己的目的。略读可为我们的学习以及将来的专门工作节省时间。

    名人读书法

    1.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

    英国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她的读书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方法:把好书当朋友,把坏书当敌人。

    2.大仲马集中精力读精选书籍。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度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这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3.诗人纪宇谈读书。

    诗人纪宇在谈到读书时认为,“读书无禁区,思考要独立,博览最必要,精读大有益。”他主要是写诗,读的诗比较多,但也读一切感兴趣的书,不偏食,不忌口,而且在某些时期主要读诗之外的书,爱读美学、艺术理论、杂著、笔记之类的书,尤其爱读人物传记。作为文学青年,多读文学书籍是不必多说的,但也要读一点美学,懂一点艺术理论,这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不学点美学,怎样在生活中感受美、发掘美、歌唱美呢?真正的文学家从来都会融会贯通的,虽然不能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决不能像李逵那样,除了两柄斧头就是两拳头。

    他重点提到,书太多了,全读不可能。他读书会对书进行不同的区分,主要有三种情况:

    (1)粗读书:浏览,知道书名、著者、主要内容就可以了。用时可以查,能找到就行;

    (2)细读书:动笔墨,圈画,抄重点;

    (3)常读书:爱不释手,几乎有空就看,而且反复思考;每天睡前看一会儿书,外出时也随身带着书,细嚼慢咽。

    世界上的书质量不尽相同,我们应当挑最好的书来读,不要把精力耗费在二三流的书籍里。

    4.托马斯的一次一页读书法。

    托马斯·麦考莱是19世纪英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小品文作家和诗人。他的最伟大的作品《英国史》出版后,销量仅次于《圣经》。

    麦考莱,在3岁时候便开始阅读成人的书。但在读了一书架一书架的书籍后,他突然发现花了那么多精力并没得到许多知识。

    他能够看懂作者们的每一个字,似乎也理解他们想要说些什么,但以后他不能概括书本所讲的思想,甚至也不能用一般的措词形容作者所写的内容。

    他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作如下的描述:

    当我念到每一页底下时,总让自己停下来讲一讲这一页所写的内容。起初我总要念上三四遍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稳定下来,但我强迫自己来遵守这一规定。一直到现在,当我念完一页时,就差不多能把它从头至尾背出来了。

    麦考莱的方法至少有一些非常基本、诚实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没有什么复杂的公式,只要在每页结尾的地方,问一下自己:“简单地说,作者在这页里讲了些什么?”

    这个曾有益于麦考莱的方法对我们同样有用。这会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它也教导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每次停下来做一次简单的回顾,也会加强我们的记忆力。

    5.丹尼尔·韦伯斯特的方法。

    丹尼尔·韦伯斯特有他自己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他在读一本书之前,先看一遍目录,读一遍前言,再翻上几页。然后开列这样的几张表:

    他期望这本书能回答的问题;

    他期望阅读中得到的知识;

    这本书会把他引导到哪里去。

    这三张表指导他读完全书,并使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6.吉本的回忆读书法。

    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1737~1794),经常运用“了不起的回忆”这个技巧。这种技巧只是指有组织而认真地运用人们的一般背景知识。

    在开始阅读一本新书或者在写某一课题之前,吉本常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呆上几个小时,或独自做长时间的散步来回忆自己脑中所有的对这一课题的知识。当他在思考着主题思想的时候,他会不断惊讶地发觉,他可以挖掘到许多别的思想和思想片断。

    吉本方法是极其成功的,因为他所凭借的是一些自然的学习原理:脑子里将过去的想法提到最前面,以备应用;过去的思想可以作为吸引新思想新信息的磁力中心;这种回忆方法可使人集中思想。

    工夫做在书外——让看书变得更容易

    开卷一定有益,但是做到把卷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的这种“功夫”,又有几个人真正在做呢?所谓“功夫”,就是把想研读的书,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便能把看书的过程变得更容易和方便,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1.在常用书的书口做索引处理。

    对于经常翻查的书,比如工具书《英汉辞典》,就可以在书口做索引处理。

    因为字典是以A~Z字母的顺序编排的,因此要先衡量各个字母的页数厚度,然后在书口处写上相应的字母。

    如果将一本劳动经济学书做索引处理,内容按前言、目录、导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等的顺序构成。也先得衡量各项目的页数厚度,在书口处画上绿色横线加以区分,在横线上将前言、目录、导论……这些大标题用蓝色笔以直式写法写上去。然后,各章标题以红笔横写,将该章页数厚度用原子笔涂上蓝色。接着在各章标题范围内,特别是以页数较多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这一章来说,用同样的方法在开口的下方写上章节标题。

    这样一来,当你需要用书时,只要看开口的地方,马上就知道在哪一部分,可以缩短翻查的时间。

    也许这时你要犯嘀咕了,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做个索引呢,不是已经有目录了吗?其实,利用书页开口做索引的好处,并不只限于翻阅方便。

    看目录虽然能够知道书的结构和性质,但仅凭目录并不能确实掌握各章节的分量;计算页数虽可知道它的数量,但只凭数量感觉不出它的具体分量。看书页开口的索引,却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章节的厚度有多少。

    开口的地方写上各章节的标题,并把这页数的范围涂上蓝色。因此,页数多的项目,蓝色的部分多,相反的,页数少的项目所涂的蓝色范围也就少。按照这些参差的记号,即使不特意计算页数,光凭视觉就能掌握分量了。

    实际动手做,可以了解方法的优劣。但依照索引的参差形状,却会有一些从未有的意外发现:以往看目录时认为很重要的部分,页数格外少。相反的,觉得不太重要的项目,却占了许多篇幅。因此,起初以前言和目录所得的整体观,经常到最后都会修正。

    还有,即使不必做整体观的修正,光看这些索引,就可以掌握如金字塔的构成外形,脑子里不只是浮现出词汇的平面的整体观,甚至连立体的意象都会出现在脑海里。倘若能利用书口索引处理,不仅经由“看”而读书,也是效率读书术的更上一层楼。

    2.备好辅助工具再读书。

    为了加工书籍方便,看书时在书桌上备上几种颜色不同的荧光笔、四色原子笔、自动铅笔、尺、剪刀等用具。

    首先谈谈用什么方式来运用这些道具,并叙述一下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这里并不是要读者完全模仿,而是希望给读者一个参考,再用自己的方式灵活运用,好好地将书本“加工”一番。

    使用使读书更容易的“加工”法,就必须要有道具——笔记用具。

    在需要的资讯部分,利用笔记用具做好记号。不管在什么时候,想要再利用这部分的资讯时,便能很快地达到目的。

    若不预先用笔记用具核对记号,又将会如何呢?纵使能想起“这本书应该有这些资料”,但由于没有一点蛛丝马迹,非得从头再读一次不可,这是很浪费时间的。我们拼命读书,但绝对不能变成像毒药般的“毒书”。

    使用的笔记用具,就像在开头所介绍过的,有好几枝不同颜色的荧光笔、一枝可变换四种颜色的原子笔,还有自动铅笔也是不可缺的。

    先介绍荧光笔——黄色是最常用到的,用黄色荧光笔涂在章和节的大标题以及中标题的地方:其次是原子笔——常用的是黑、红、蓝、绿四种颜色合为一枝的原子笔。这些只是为了以不同颜色方便区别而已,用别的颜色当然也可以。

    一般来说,小标题画红线,书口的索引处理用红、蓝以及绿色。在小标题上画红线时,都是用尺做辅助工具。

    自动铅笔是写注记时用的。像在前项介绍过的“挑重点”读书,而在该页右上角做“○”或“×”的记号时,或在空白写上注记时,就是用自动铅笔。

    或许有人认为用原子笔做记号及注记不也可以吗?若用原子笔,日后需要变更记号时,便擦不掉了。人的心理很奇怪的,当没有错误时得意洋洋,做记号也往往:“应该打‘×’号才对!”之后却又反悔:“这本来是要打‘○’的嘛!”如此地将它画成一团;另一方面也常有“做错了记号擦掉再改就好了”的轻率心理,原谅自己的错误,而且决定做得很快。所以为谋读书速度的提升,都用自动铅笔做记号。

    倘若觉得分别使用荧光笔和原子笔太麻烦,或许一枝自动铅笔就足够了。既可用它画线,又可以画“○”或“×”的记号。如此一来,一只手拿着自动铅笔,就算躺着也可以做资讯的核对记号。而且最主要的是当我们再次需要某些资讯时,要能很快地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实在没必要拘泥于道具。

    除了这些笔记用具外,还要使用剪刀。

    附在书籍目录前的装饰纸跟扉页,与内容并无关系。当打开一本书时,为了要马上看到目录,于是就把目录前面的扉页(或书皮)与本文用剪刀剪齐。但这只是个人的做法,不喜欢剪书皮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模仿。

    书本的加工,最好是以纯熟的技巧来做。

    刚开始利用笔记用具时,太过于讲究道具,可能会有反面效果。所以,以最低限度来考量道具,愉快地“加工”读书吧!

    读书——世界首富的秘密

    孙正义在23岁的时候,得了肝病,整整住了两年的医院。在两年当中,他阅读了4000本书籍,平均一天阅读5本书籍。孙正义在读完了4000本书籍之后,他根据自己读书的心得写了从事40种行业的发展计划,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要成为世界首富,就必须从事最新兴、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一出院,他就以坚定的信念决定进军计算机行业,并从这4000多本书中总结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创业方案。

    于是,孙正义创立了他的公司,这时他的员工只有两个。公司开业那天,孙正义站在公司装苹果的水果箱上面,跟他的两个员工说:“我叫孙正义,在25年之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我的公司营业额将超过一百兆日币!”那两个人听了之后,立刻辞职不干了,他们都以为老板疯了——但他们不知道孙正义两年之内读了4000本书籍!

    后来,孙正义真的验证了他苹果箱上的誓言,成为亚洲首富,而且正在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发起挑战!

    比尔·盖茨也同样是一个饱读群书的人。虽然没有读完大学,但9岁的时候比尔·盖茨就已经读完了所有的百科全书。所以,他精通天文、历史、地理等等各类学科。可以说比尔·盖茨不仅是当今世界上金钱的首富,而且也可以称得上是知识的巨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