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应酬36计-与朋友相交贵在真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请求朋友办事。无论大事小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友情摆在第一位。这既是在办事,又是在进行情感的交流。作为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自己永远生活在社会之中,朋友之间,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生存,也只有尊重和帮助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请求朋友易办事

    我们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在办事过程中,必须以求大同存小异为原则。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所处的环境不同,在经历、受教育程度、道德修养、性格等方面虽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也不尽相同,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应该成为友谊的障碍。我们应该承认自己和朋友在对待事物方面的差距,适应这种差距,双方在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时应求大同,存小异。

    而事实上,有许多友情之所以中断,就缘起于对一些小问题的偏激争执上。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辩几乎无处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能引起争辩,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能引起争辩,甚至某人的发式与穿着打扮也能引起争辩。而且争辩往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为双方的目标指向很明白: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对方。

    所以,这种辩论不适合个人与个人之间,而如果是用于团体,像辩论会似的,应另当别论。

    有时就算这样的辩论是必要的,而且你在辩论中获胜了,但是,你的朋友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与谁错的问题,而是他对于你驳倒他总会怀恨在心,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了。

    这样看来,你虽然得到了表面上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友情却从此疏远了,甚至中断了。比较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有些欠考虑,仅仅为了口头上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较小气,说不定他正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这样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有什么好处?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自己应该会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而在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抑或是向他求索一点小帮助,这样往往可以令他重返愉快的心理。这样才可使朋友之间长期相知相交。

    朋友相交之初,总会有“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语豪言,可事实上,远非如此。有些朋友在自己富贵发达之后,就忘了这话,逐渐与原先那些状况没有多大改善的老朋友疏远了,甚至忘掉了老朋友,躲着老朋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彼此之间的现状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距离,产生了像《故乡》中的“闰土”与“我”那样的距离:生活环境的距离,生活方式的距离,地位的距离,生活追求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距离,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肩膀头不一齐了,话说不到一起了。

    导致老朋友之间不近不交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发达显贵的一方人格上产生了偏差,耻于与无权无势的旧交为伍了;有可能是他心情变坏了,因整天沉湎于繁杂的事务之中难以自拔,而无暇顾及他人;也有可能是没有长进的一方,妄自菲薄,因自卑而羞于交往。无论怎样,两者的交情已不是窖藏的陈年老酒,越陈越香,而是将老酒搬到太阳光底下,敞开盖,味越来越淡了,最后有可能只剩下无滋无味的水了。

    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这样的关系下,处在低层次的朋友如何向高层次的朋友开口请求帮忙办事。当然了,这肯定是被逼无奈非求不可的事了。因为求他,必然要比求陌生人好得多,至少曾经有过很深的交情,再者,跟老朋友说话总比跟陌生人开口好得多,就是送礼还能找着门呢。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带上见面礼

    因多年不见,是老交情,带点礼物上门,是非常自然的,也是情感的体现。礼物不在多少,最好是对方旧有的嗜好,也可以是土特产,也可以是烟、酒等。

    它有能把这么多年没有交往的空缺一下子填补之功效。

    老王要进京办事,有个多年不见的朋友恰好就是负责这件事的,于是老王打算去找这位老朋友,可是由于多年未曾联系了,朋友间的情谊变得有点生疏了,老王觉得不好意思上门去拜访老朋友。还好在北京上学的侄子给他出了个主意:让老王带着老朋友最喜欢的礼物登门。

    老王一下回忆起他们当知青的时候,这位老朋友最喜欢吃狗肉了,老王灵机一动,从老家带了几腿狗肉就去北京。下了火车就直接去了老朋友家,多年不见的朋友一阵寒暄后,老王拿出了准备好的狗肉,老友一见,热泪盈眶。多年的情谊一下子又找回来了,老王适时地说出此次来京的目的,老友当即表态,不到两天,老王的事就给办成了。

    当然,礼物不同,这见面时的说法也不同。若是旧友的嗜好之物,就说是“特意带给老兄(老弟)的,我知道你最喜欢这东西”;若是土特产,就说是“带给嫂子(弟妹)和孩子尝尝的”。走进了门,便有开口求老朋友办事的机会了。

    唤起回忆

    这是此次拜访的最重要的办事基础,因为回忆过去,就唤起了双方沉睡多年的交情,这交情才是对方肯为你办事的中心和焦点。

    与朋友及家人闲聊过去,如果是当着他的孩子和老婆的面,也要尽量少提及对方让孩子和老婆成为笑料的“乐事”及尴尬事,这样可能会伤害对方在家庭中的权威,引起对方对你的反感,而达不到办事的目的。

    以言相激

    “无事不登三宝殿”。长时间没有来往,此次突兀而至,对方便心知肚明你有事要求助于他。他若不愿帮忙,一进门就显得非常冷淡。当你把事提出来的时候,他会现出含含糊糊的拒绝态度。这可能是在你的意料之中。这时,你就只得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以言相激”不失为一种扭转对方态度、继续深入的好方法。比如,你可以说: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事给你找的麻烦太多?”

    “我知道你能帮我,我才来找你的,否则,我也不能大老远地跑到你这里来。”

    “我想你有能力帮我,再说这事也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

    “这事我临来之前,跟亲友都打过保票了,说到你这里一办就成,难道你真让我回家无脸见人?”

    以言相激也必须掌握分寸,若是对方真的无力办此事,我们也不能过分苛求人家,让人家为难,更不能说出绝情绝意的话,伤害对方。只有你了解对方确实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时,才可以以言相激,逼他去办。如果他真的帮你去办事,不管办成没办成,事后你都应该说个道谢的话,这样会显得你有情有义。

    以利益驱动

    如果你了解到这事办成的难度大,或者对方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即使帮你办成,也会留下一个天大的人情。你不妨干脆以合作的态度去找他,以利益驱动。

    如果你把实情道出,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事成之后,我给你多少好处,对方可能会碍于旧交不好接受。那么,这时,你可以撒一个小谎,说这事是别人托你办的,事后可以如何报答你,这样,对方就会很坦然地接受,你也可以显得不卑不亢,事后也避免留下还不完的人情债。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当今社会很普遍的办事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办事,成功率往往很高。

    播下一颗友爱的种子

    友谊是以自己对朋友的友爱为基点的,而不仅仅是为了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友谊的种子是一颗爱的种子,是建立在自我牺牲和敬重对方基础上的友爱。当然,渴望自己被朋友爱,这并不错,我们需要友谊还不是需要温暖和力量吗?可要获得友爱,既不能以朋友先爱自己为前提,也不能以对方爱自己为目的。朋友对自己的爱,不是追求的目标,是自己爱的行为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不能靠强力、欺骗所获得,那就是爱。爱只能用爱来交换,信任只能用信任来交换。倘若朋友之间都这样认为和这样做,友谊的种子就充满了活力,定会破土而出。

    用忠诚去催发

    对朋友要忠实、诚恳、尽心竭力。忠诚之于友谊,正如春风催发幼芽一样,是友谊之花成活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那种三心二意、虚情假意、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做法,是摧残友谊之花的凛冽寒风。忠诚,要求人们襟怀坦白: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自己的一切和盘端出,既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弱点,也不遮掩自己的优点、长处。忠诚,还要求人们真心诚意,没有假意,不来虚情,诚恳待友,真心相处;既不掩饰朋友的缺点、弱点,也不嫉妒朋友的优点、长处;该批评的就批评,该鼓励的就鼓励。忠诚,也要求人们尽心竭力,急朋友所急,帮朋友所需;朋友相求,有求必应;尽心去想,尽力而为;爱莫能助,要讲明原因。也就是说,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

    用热情去灌溉

    友谊的幼芽破土而出以后,需要用满腔热情去灌溉,热情同温暖连在一起。失去了热情的友谊,就如没有友谊一样。人们说,友谊给人以温暖,而温暖通常是在热情的气氛中使人感受到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谚语,都说明了这个道理。热情又是亲密关系的外溢,就像水满才溢,水满必溢一样,只有两个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才能处处洋溢着热情,通过外露的热情可以猜测其友谊的深度。不能想象,一对隔阂深重的友人,会热情异常,即使能那样,也不过是强作笑脸,皮笑肉不笑。热情更是保持友谊的甘露。冷酷的秋风会扫落友谊的花叶,使之凋零、枯萎;热情的甘露能滋润友谊的花朵,使之艳丽多娇。

    用谅解去护理

    友谊的保持、巩固和发展,离不开谅解。友谊是两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尚有失蹄的时候,人哪能没有些失误、过失?诸如此类的情况,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朋友可能不问青红皂白,没头没脑地说你几句;朋友可能一时傲慢,对你不恭不敬;朋友可能一时失言,揭了你的疮疤(短处),触犯了你的避讳;朋友可能无意中讽刺、挖苦了你,使你下不来台;朋友可能误解了你,使你蒙受了委屈,自尊心、自爱心受到损伤……这时就需要能够谅解对方,友谊之花离不开谅解的精心护理。谅解首先需要理解,即体谅对方的处境、心情,从而原谅对方冒犯自己的言行。有些时候,理解比拔刀相助更令人感到温暖。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担心得不到朋友的谅解,可是朋友反倒来安慰自己——自己该会多么激动不已呀!谅解还需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够容其辱,听其骂,咽下火,吞下怒。谅解还需要着眼于友谊的大局。斤斤计较对方的态度,锱铢必较,就会使友谊出现裂痕,将会导致友谊的破裂。蝼蚁之穴,能溃千里长堤啊!

    用原则去维护

    共同进步是友谊的原则。我们经常说,思想进步、学习进步、工作进步的话,朋友之间通信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祝你进步”。进步向上,有所进取,有所作为,是我们的希冀。如果友谊中失去了“共同进步”原则,就如一株鲜花没有花茎一样,不成其为鲜花,不成其为友谊了。用“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培养友谊之花,要求我们不断克服影响进步的缺点、毛病。人的进步,就是一个克服缺点的过程,不断克服缺点就是不断进步。我们赞美友谊,就是因为朋友与自己比较接近,有益于发现自己的缺点。“责备乃朋友之礼物,姑息乃小人之所为”,这句古话就很有道理。

    患难的考验

    所谓患难,主要是指个人遇到的困难,遭到的不幸。摆脱困难,战胜不幸,不能完全依赖组织,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要借助友谊的力量。

    友谊,不仅仅是在那欢歌笑语中和睦相处,更是要在那困难挫折中互相提携,相濡以沫。有的人在无忧无虑的日常生活中,还能够和朋友嘻嘻哈哈的相处,可是一旦朋友遇到了困难,遭到了不幸,他们就冷落疏远了朋友,“友谊”也就烟消云散了。这种只能共欢乐不能同患难的友谊,不是真友谊。莎士比亚曾说过:“朋友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列宁也说过:“患难识朋友。”他们都十分珍重在患难中得到的友谊,把此誉为“真友谊”、“真朋友”。这是因为,友谊本身就意味着在困难时的忠诚相依。否则,友谊就毫无意义。

    当朋友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应该伸出友谊的双手。当朋友生活上艰窘困顿时,要尽自己的能力,解囊相助。对身处困难之中的朋友来说,实际的帮助比甜言蜜语强一百倍,只有设身处地地急朋友所急,帮朋友所需,才能体现出友谊的可贵。

    当朋友遭到了不幸时,应该伸出友谊的双手。例如,在朋友不幸病残、失去亲人、失恋的时候,就要用关怀去温暖朋友那冰冷的心,用同情去安抚朋友身上的创伤,用劝慰去平息朋友胸中冲动的岩浆,用理智去拨散朋友眼前绝望的雾障。反之,若是对朋友的不幸置之不理、幸灾乐祸,那两人之间就没有什么友谊可谈了。

    当朋友遭到打击、孤立的时候,应该伸出友谊的双手。如果在朋友遭到歪风邪气打击的时候,为了讨好多数,保持沉默,或者反戈一击,那就成了友谊的可耻叛徒。正如巴尔扎克的《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中所说的:“一个人倒霉至少有这么一点好处,可以认清楚谁是真正的朋友。”一个好朋友常常是在逆境中得到的。假如你在遭到打击、孤立的时候,有人与你本不熟悉,但却理解你、支持你,坚决同你站在一起,那你一定会把他视为挚友,会为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而感到高兴。

    当朋友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伸出友谊之手。朋友犯了错误,自己感到羞愧,脸上无光,这是正常的,也是一种好现象。但是,担心继续与犯了错误的朋友相交会连累自己,因此而离开朋友,这是自私的。友谊的价值之一,也就是在于帮助犯了错误的朋友一起前进。

    利益的考验

    相互间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也是对友谊的一个考验。生活是复杂的,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例如,在评奖金、评先进、参军的时候,只有一个名额,或者自己,或者朋友,两者必取其一;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两个人同时看中了一个人等,都是对友谊的考验。如果友谊像小草上的露珠一样,一经太阳照射,便无影无踪了,就是没有经受住考验。在利害攸关时,把利益让给朋友,自己“吃亏”了,才是真正的友谊。那种只想占便宜的人得不到友谊,即使得到了友谊,也会很快被友谊所抛弃。

    时间的考验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交几个朋友很容易,三句话投机就可以成为朋友,但是只有日久才能见人心。获得友谊并不难,保持和巩固友谊则是不易的。友谊的婴儿是在时间的摇篮里成长起来的,深厚的友谊往往同数年之交连在一起,一两天交往,三两次谈话,显然不能称其为深厚的友谊。在时间的摇篮里,我们一方面看到了朋友的毛病,从而尽朋友之谊,帮其克服;另一方面,更发现了朋友的长处,从而使自己汲取了营养。一方面两个人之间出现了摩擦,从而在矛盾解决的基础上,使友谊向前发展了一步;另一方面,“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来我往,从而情谊越来越深……

    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

    以诚待人,要坦荡无私,光明正大。一旦发现对方有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对他的事业关系密切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指出,督促他立即改正。虽然人总是不喜欢被批评,但意识到批评者确实是为自己着想时,便能理解接受。这样使彼此的心灵才会得以沟通,友情也会得到发展。

    以诚待人,应当知人而交。当你决定捧出赤诚之心时,先看看站在面前的是什么人,不应该对不可信赖的人敞开心扉。否则,适得其反。要想得到知己的朋友,首先要敞开自己的心扉。要讲真话、实话,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以你的坦率换得朋友的赤诚和爱戴。正如谢觉哉在诗中写道:“行经万里身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可有尘假须拂拭,敞开心扉给人看。”

    以诚待人,能在可以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共事。自己真诚实在,表露真心,“敞开心扉给人看”,对方会感到你信任他,从而卸下猜疑、戒备心理,把你作为知心朋友,乐意向你诉说一切。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有内隐闭锁的一面,同时,又有开放的一面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开放是有原则的,即向自己信得过的人开放。以诚待人,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以一个开放的心灵换取到一位用全部身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这就是用真诚换来真诚。如果人们在发展人际关系中,能用诚信取代防备、猜疑,就能获得出乎意料的好结局。

    很多人交友是为求心灵的沟通。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有精神需求,吃饱喝足了,自然渴望精神需求的满足,而精神的满足则离不形友谊,譬如,一个人在遭遇不快时,就渴望向朋友倾诉。

    君子之交,是为了心灵的沟通,并不具有功利的思想。而它对中国人影响之深也令人感叹。在一个特别重视交际、讲究关系的民族中,是不该以“不善交际”为美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君子之交,因为它强调的是“淡、简、文”,甚至“木讷”。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道家庄子的名言。与儒家《中庸》上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是一个道理。君子的交友之道,如淡淡的流水,常流不息,源远流长。现代人将交友比作花香,说“友谊就像花香,越淡就越持久”,也与古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金钱面前要公事公办

    社交中,朋友之间的交往,少不了涉及金钱方面的往来,如相互借钱、合伙投资、一方在另一方事业中投资、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与金钱有关的事情,等等。这些事情办得好,是互惠互利,双方得益;而一旦出了问题,很可能是朋友也没了,钱也拿不回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朋友之间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公事公办”。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朋友之间涉及金钱往来时,不能因为是朋友就什么都好说。比如,朋友之间借钱,如果是一二百元的小数目也就算了,如果数目比较大,上千上万,甚至还多,那还是打借条比较好。现代人都比较理解,朋友跟你借钱时,也别不好意思提出来。

    朋友合伙做生意,各出多少资金,赢利怎么使用,利润怎么分配,在做生意之前都要讲清楚,以免在中间时因此而出现意见不合、闹矛盾。那样,合作肯定得终止,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丑话还是说在前头比较好。涉及金钱时一定要先谈金钱后论朋友,这不是只认钱不认人,而是一种十分明智的做法,对双方都有好处。

    比如说借钱,先说明要借多少钱,做什么用,什么时候归还。对方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这笔钱,借出这笔钱后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以及归还时间等问题。还是先谈钱,后论朋友,因为双方是朋友,不收取利息,所以借钱给你。

    从借方来看,自己的责任很清楚,何时归还,有明确的期限,自己会为此做准备;从借出方来看,心里也踏实,朋友会按时还这笔钱,况且借条在手,也是一纸凭证。如果只讲朋友,借钱就拿走,何时还也不提。借钱方会以为对方不急着用这笔钱,也就不急着还。借出方真的需用这笔钱,催朋友还钱,一是使朋友为难,二是使朋友关系受损,有时闹得还不如不借这笔钱。

    合伙做生意或一方在另一方的事业中投资入股时,也应按这种方式办理。如合伙的生意、投资的比例、利润分成要事先定好,各自负责什么业务也要明确分工。重要的是,要定期核对收支账目,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朋友负责。否则,长期累积下来一笔糊涂账,有问题也看不出来,没问题看起来也像有问题,朋友双方都觉得不明不白,下一步生意就难做了。

    在和朋友的金钱往来中,该说不的要说不,要会拒绝。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朋友的金钱往来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据此再去考虑是否同意借这笔钱。如朋友急需五万元钱,求你帮忙。那你首先得看看自己是否有五万元,没有就告诉朋友说没有,让他找别人帮忙,别耽误了正事;有,那自己近期内是否会用到,如交房屋贷款,给儿子交学费等,以及朋友何时能还钱,是否赶得上自己用,客观评价之后,如实答复朋友。这并非不帮朋友的忙,而是为朋友也为自己考虑,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朋友有一个宏伟的创业计划,力邀你加盟,这也是出于友情,给你一个赚钱和发展的机会。朋友的好意心领了,十分感谢,但创业成功的机会有多大,要经过自己的仔细研究和评估,这份事业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与自己的专长是否符合等;合作的方式如何,各投多少资金,各自负责哪些工作,利润怎么分配,事业的发展方向等,都要经过双方的协商与讨论。

    最后一点是,在朋友关系中,别拿自己的钱冒险。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朋友为人正直、善良,守信用、重感情。可现实中,确实有些人并非如此,而且,他们可能就是你的朋友。对于这样的人,避免与其发生金钱上的往来是最明智的,没必要拿自己的钱去冒险。

    俗话说“情义无价”,朋友间的情谊最持久,当你遇到难事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要你真诚地请求朋友,在他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定会尽力而为,帮你把事办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