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今天你的精神“分裂”了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读过古罗马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叫做尼禄的暴君,他虽然在位的时间不长,但造的孽真心不少。光是对待母亲的方式这一条上,就有些说不过去。

    说到这尼禄的王位,实际上还是母亲处心积虑冒着巨大的风险为他争取来的,当然他一开始非常感激,而感激的方式也很特殊,就是把母亲当作妻子来对待,同吃同睡,就连他和别的美女同房时,也让母亲在旁边品头论足或干脆加入进来。这个混乱程度可见一斑。可是慢慢地,尼禄就变了,因为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他居然想了各种办法,最终将母亲亲手杀害。

    后人根据尼禄的各种行为模式推断,这位先生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而他的母亲便是其病情的牺牲品。如今看来,当时要是有个人能开导开导尼禄,也许他就不会犯下“弑母”这等滔天罪行而遗臭万年了。

    我的世界你不懂

    M先生原本是一位就读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所大学的优等生,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是一位在困境中与世界抗争的斗士。

    大学的最后一年,他开始吸食大麻,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一事无成了,好不容易追到手的女朋友最终离开了他;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朋友们疏远他,因为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他经常不在状态,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他就这样在大麻的蚕食下昏昏沉沉地毕业,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可是,M先生最先找到的并不是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而是几个能够帮他买到大麻的“朋友”。

    他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地混迹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偶尔去做一些小时工,在公共场所摸几个钱包,作为购买大麻的费用。

    他很害怕在夜晚出门,因为他说西藏的佛教徒能够从很远的地方就看穿他的思想。而一个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正在试图拯救他。

    M先生觉得,1918年的一场流行性感冒引发了战争,而在更早些的时候,他自己的超能力触发了火山的爆发。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但有时候又不是。他身上有一项特殊的使命,就是联系外星人和人类进行一场反人性的秘密战争。

    M先生说,他能感觉得到,地球将会发生一场浩劫,海水会蒸发殆尽,而大陆板块会相撞。外星人选择了带他和一个女人离开地球,而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

    实际上,M先生终于在超市找到了一份为顾客打包物品的固定工作,他住在阴暗的地下室里,居住的屋子里最多的生物就是蟑螂。但是他非常不喜欢他的工作,因为他担心敌人会将他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同性恋……好吧,我想如果我再这样“天方夜谭”下去,估计读者都得腻歪了。实际上,这是M先生每天混乱思想的写照。在常人看来,这的确毫无头绪而且荒诞至极,可是M先生却因为这些古怪的、不由自主钻入脑海的“现实”而恐惧不已。

    在去医院检查之后,医生诊断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与M先生比起来,赛琳娜的状况似乎要更糟糕一些。

    在她17岁那年,生命当中突然多了一个声音,这个声音阴暗、晦涩、低沉、恐怖地说着“你必须死!”

    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赛琳娜正在夏令营的营地里,“你必须死!你一定会死的!”如此清晰地在耳边响起这样的声音,赛琳娜瞬间觉得汗毛倒竖,她仿佛撞入了一个错乱的时空中,身边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景致,只有像波浪一样流动着,又有点像电波之类的东西不断从身边滑过,那个恐怖的声音显得异常空洞,近在咫尺。

    她尖叫着,扑腾着,突然“惊醒”过来,发现自己正躺在营地的帐篷里。可是那个声音真的很恐怖,赛琳娜想要起身逃离,她必须逃离。

    整个夏天,她被这个可怕的声音困扰着,即便和室友在一起也无法避免。没有人能听到这个声音,除了她自己。这也许就是魔鬼的化身,它有预谋地来到这个世界,叨扰萨琳娜的平静生活。

    后来,赛琳娜知道自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可是经过一些简单的药物治疗并没有达到什么好的效果。她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阴暗之中。为此,她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心爱的人,也失去了好的工作机会。当别人已经结婚生子,搬进她梦寐以求的大房子时,她依然缩在自己乱七八糟的小屋里,与那个突然来到她的世界就赖着不走的声音做斗争。

    深入分析

    精神分裂症可以说是一种最令人想不通而且致残率最高的心理障碍,是最为疯狂和精神错乱的一种病态。精神分裂症具有慢性衰退性的特征,它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广泛的,可以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患者很可能在日以继夜的精神折磨中渐渐地与社会隔绝而成为一个“幽闭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初期会很明显地出现幻觉,说话不着边际,逻辑混乱,而且还会伴有一些古怪的行为。虽然该病发作有间歇期,但即便在不发作的时候,患者也无法进行清晰明朗的思考。他们的情绪反应变得很怪,比如大家都非常开心的时候,他们却面无表情,像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在沉痛庄重的场合,他们又很可能面带微笑,让所有人都觉得“愤怒”。

    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故意做出的“反社会常性”的行为,而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别人的面部表情所要表达的情绪。

    比如这位19岁的女孩安吉拉。当她被男友送到医院的时候,她已经割开了自己左手腕的静脉血管,流了很多血。医生对她问诊,却发现她表情呆滞,思维似乎游离在别处,根本没有注意到医生的问话。

    过了一阵,她有些神秘地小声说道,是一个自称“来自地狱的人”找到她,并让她割腕的。那个来自地狱的人说,她是个坏人,坏人必须要受到惩罚。而且那个坏人还警告她,不准把这些谈话告诉别人。

    安吉拉显得很害怕,她怕自己泄露了秘密,会遭到来自地狱的人的报复。从她的表情上来看,很难判断这是否是伪装,因为她的恐惧是那么明显和真实,如果这是装出来的,只能证明安吉拉是一个演技高超的表演者。

    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她的男友说,他们已经相处一年了。起初二人住在市中心一幢普通的公寓里。可是安吉拉根本无法和周围人相处。她对于楼下大门开关的声音非常敏感,如果晚上有人出门或者回来,即便脚步再轻都能把她惊醒,然后一夜一夜地睡不着觉,说奇怪的话,神经质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后来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男友终于答应陪着她搬到乡下的一套小村舍去居住。可是到了那里,安吉拉的情况并没有多大好转。

    安吉拉是一名画家,在这个方面,她的天赋非常高。在乡下,她创作了很多作品,不过这些作品内容都很阴郁,多是一些妖精和怪物的形象。她创作时的状态非常癫狂,肢体语言丰富且古怪,嘴里絮絮叨叨一些听不清的话,就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指挥着她。

    男友一直劝她去看一下医生,可是安吉拉总是拒绝。割腕事件之前已经发生过几次,好在男友及时发现并阻止了,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为此,她的男友把家里所有的刀以及利器都藏了起来,可是这一次,她还是翻出了一把锋利的刀具割开了自己的静脉血管。

    在住院的前两天,安吉拉不断重复着“来自地狱的人”对她的行为的操控。到了第四天,她的精神显得好些了,突然绝口不再提那个“来自地狱的人”,用一种非常正常的状态吵嚷着要出院。

    不过她的男友和医生们都知道,如果让她出院,回去之后,这样的状况依然会重演。

    在看待安吉拉这个案例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她的年龄。据统计,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时间一般是在青少年时期。这个时候人的大脑完全发育成熟,处于脑神经活动的高峰期,因此病症最容易暴露出来。

    在所有的患者中,有少部分人发病得非常突然,可能在前几天还好好的,某天傍晚就开始出现幻觉,然后人格和行为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但大部分人就像前面的这位M先生一样,经过几年的时间,病情慢慢恶化。这个过程在精神病学中称为“前驱期”。这段时间,患者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对社会生活兴趣全无,日常生活的能力明显下降。最突出的特征是,他们变得不再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蓬头垢面,长时间穿同一件衣服,而且洗澡频率也降低了。

    慢慢地,患者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古怪,他们不再关注身边的人,生出一些距离感,说话也失去了完好的逻辑性。

    再后来,患者的行为变得更加怪异,让人不可理喻。比如他们会去捡垃圾,在大街上自言自语哈哈大笑,开始出现幻觉。这说明发病期开始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病期之后,有的患者就会进入到残留期。这时候,最为怪异的那些行为消失了,患者看起来不再那么“神经”,可是意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注意力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问题。

    有一位曾经患有精神分裂症,后经过很长的治疗时间终于康复了的患者曾经用两个字描述了这个病症的心理状态,那就是“贫乏”,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也很贫乏。因为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连赚钱满足日常所需都很困难。发病的时候胡言乱语行为疯癫,根本没有朋友愿意和他相处。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的成年人中,有超过200万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全世界则达到了2400万。这些人当中,男性的比例要略高于女性,而其发病年龄也比女性的要年轻化。

    病理溯源

    精神分裂症到目前为止,病因尚不清楚,但肯定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生物学有关。对此,不同的研究学派有其各自不同的解释和理论。

    首先,我们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去探讨一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种种。

    心理动力学认为,精神分裂症代表着一个人的自我,被来自本我的比如原始的性、冲动、攻击驱力等所淹没。因此这样的人看上去缺乏自我意识。因为本我携带的东西来势汹汹,自我被吓到了,于是退回到了最早的口唇期,即婴儿时期。这个时候的状态是无法区分外界和自身的。

    可是这种退回并不完全,就像人不能够倒着长一样。因此,自我横亘在患者自己与外面世界的通道中间,像堵塞了似的写着“此路不通”,这就形成了精神分裂的典型症状:与现实脱离。

    这时候的患者只能由着本我在意识中“作祟”,于是那些妄想、幻觉便会被认为是现实的,进而表现出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然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将重点放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非人与自我的关系上。

    有研究者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如果与母亲的关系是对立的,冲突比较强的话,他患病的几率就会比较高。

    因为母亲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退缩情绪。比如受到无端批评时,孩子不敢反抗,只能幻想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躲进去”。久而久之,就会分不清幻想的环境与真实的环境。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母亲越是责难,孩子就越是逃避和退缩,这样就更减少了他和外界建立信任的渠道和信心,同时也减少了学习社会亲密关系技巧的机会。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他人的联系非常脆弱,这又引发了孩子进一步的逃避、焦虑。接触的人越多,可能焦虑程度越深,最后完全缩回到了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中去。

    其次,从学习观点角度来看待精神分裂症。

    学习观点并不能够很好地解释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但是却能够解释该病行为类型的发展。这一学派的研究者提出了“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这两个概念。他们对一个54岁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患者进行了一个实验。

    首先,主试递给这名患者一个扫帚,她顺手抓住了。然后另一名工作人员又递给她一支香烟,她很高兴地接了过去。过几个小时,主试又重复这几个步骤。几次之后,这名患者就无法与扫帚分开了。

    因此研究者认为,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怪异行为可能会因为强化而变得怪异。也就是说,强化能够影响患者的言语正常化和怪异行为发生的频率和程度。他们指出,在精神病医院,这样的强化影响非常明显,一些患者会无意识地模仿其他患者的怪异行为,这样便会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自己的精神分裂症行为。

    可是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一来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以前并没有接触到其他患者;二来,这些患者是因为患病才入院治疗的,而非到了医院才患上的精神分裂症。

    再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生物学观点的角度是如何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依然无法完全清楚地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可是很多研究者都相信,生物学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既然提到了生物学因素,不可避免地要说到遗传。从对美国、爱尔兰、瑞士等国家的调查数据来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之间患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直系亲属的话,患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十倍。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脑部异常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与对照组相比,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成年人中,大概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存在脑组织缺失的状况。脑组织的缺失尤其集中在额叶前部皮质区,这里是大脑的组织中心。

    有研究显示,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前皮层脑电波的活动较常人的要低,这表明该区域存在功能损伤。额叶前部皮质控制的是人的情感功能,它就像是一个剪切板,存储了很多指导组织行为的信息。

    当这个部分遭受损伤,人就会出现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逻辑思维以及行为怪异等状况。

    最后,我们再了解一下家庭理论是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

    这一学派的研究者认为,紊乱的家庭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尤其强调了母亲在家庭关系中的影响。那些冷酷的、强势的母亲往往会导致自己的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因为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尊,并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

    有研究者提出了“双重约束交流”的概念,这个概念传递了一种相互矛盾的信息。比如,当一个孩子听到母亲回家的声音,并欢天喜地地扑向母亲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回应孩子这种热情,而是推开孩子的拥抱,教导孩子要稳重。无论孩子做什么受到的都是指示、教导和责骂时,他们就会变得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但没有母亲会承认这是她们自己的问题,她们内心对亲密关系的抗拒表现在了对待孩子的方式上,这不但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还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