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只为蝶恋香:古诗词中的花间之意-栖于古祠,不恋红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张泌

    这不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首歌颂神仙爱情的诗歌了。花间词派词人热衷于歌颂和描写以神仙为对象的诗词。这一首词写的是洞庭湖畔黄陵庙湘妃的故事,整个故事意境凄迷、情景别致,非常有特点。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这是一个秋天,地点是湘江之滨(也就是黄陵庙的所在地),此时此刻,宿烟已收,湘江的洲渚历历分明;整个秋江弥漫着一层静谧,也许是在清晨吧,只见江边的美人蕉,红艳艳地绽放着,花瓣上还沾着细密的露水,像是一个伤心的女子在哭泣,一副哀怨的情态。

    从秋江、秋空到江渚,给人辽阔的远景图画,将秋江的寂寥展露无遗。后来,慢镜头将焦点对准江边那一簇簇的美人蕉花上。这花叶肥花大,花色深红,一靠近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但词人笔下的花朵,并不单单只是一株植物,而是附带着人类才能拥有的情感,此时此刻,面对这格外沉静的景色,花朵就像一位伤心哭泣的姑娘,有着让人心酸感慨的凄凉愁怨。

    那么,在世上众多的花色中,词人为什么单挑美人蕉来写,而不去写其他的花朵呢?这主要取自美人蕉的名字,因其名中含有“美人”二字,这里的美人当然指的就是词中所写的湘妃了。

    “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这一天,天边布满了五色的彩云,一只雪白的仙鹤驮着帝舜,缓缓地向西方极乐世界飞去。心爱的男人就这样走了,永远不会再回来。娥皇、女英的心于是也就跟着一起死了,悲伤地望向长空,一次又一次地魂断伤心。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湘湖一带的翠竹上,纹点斑斑,这是娥皇、女英双双因伤心过度,几度留下的泪痕。伤心的两人纷纷为离去的帝舜鼓瑟,希望远去的心上人的灵魂还能够听到她们的呼唤,就算再不能回来,也算是有缘夫妻的最后一次告别。这两句主要通过描写二妃的所作所为,从而引出她们内心深处的感情,于是,娥皇、女英二妃的悲剧形象,跃然纸上。不管是两位神女的眼泪,抑或她们为帝舜起舞弄鼓瑟,都带着十足的神话色彩,即便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也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的悲剧。

    “花鬟月鬓绿云重”,写她们花一样的环形发髻,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由此可见,娥皇、女英两个神女长相都十分美好。但样貌如此美好的女子,却不再留恋红尘,而是双双栖息于古祠深殿之中,和她们做伴的,不是女儿家的香粉,也不是美人们的好衣裳,却只有屋外的风风雨雨。失去了帝舜,她们的心也一起死了,这样的爱情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从内到外透着一股莫大的悲凉。于是“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便成了一幅渗透着千年哀怨与悲情的历史画卷。

    这首词,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表达出对湘妃的深刻同情,她们是因为丈夫的死而悲剧性地死去了。整首词从描写景物开始,到描写景物结束,中间穿插叙述娥皇、女英的故事;在景物中抒情,以景物衬托和抒发情感,最终使二妃的悲剧形象与黄陵庙环境的阴冷气氛相互融合,情景相生,自然酝酿出一股凄怨的情味。词作者很好地构造了写景、叙事、抒情之间的关系,词气委婉,不即不离,使整首词显得空灵缥缈、意境凄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