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为什么会成为百兽之王?那就是因为它能给别的动物一种沉稳、勇猛的霸气之感。沉稳,就是指善于观察。勇猛,就是在观察之后作出的魄力。而作为人,想要在生意场上站得住脚,就应当学习一下老虎的沉稳作风。这样,我们在创业之初就能避免意气用事,也自然不会走错路了。
我们知道,做生意就跟行军打仗是一个道理,既要有勇也要有谋。而有勇有谋的前提,就是戒浮躁,懂沉稳,不能将自己的行为建立在意气和情绪上面。否则,只会让我们看不清眼前的环境,从而错失成功的机遇。
不久前,因为所在的公司出现问题,王辉失业了。可是,他并不急于找工作,心想:“凭借着我多年的经验,找一个合适的项目自己投资做老板也行啊!”。
得知王辉想创业做老板,一个朋友就给他带了一个商机,朋友说:“只要你投资15万元,其他的包在我身上。到时候,咱们俩五五分成。”见王辉还有犹豫,朋友就继续鼓动他说:“放心吧,这个项目的前景一片大好,我都到市场上考察过了……别那么犹犹豫豫好不好,想挣大钱,想当老板,就得拿出点魄力来啊!”
于是,王辉在朋友的鼓吹和“鞭策”之下,终于答应要试试看了。他把自己的15万块钱给了朋友,天天抱着“成功做老板”的梦等待朋友给他回报。可是,没想到朋友刚拿到钱不到一个月就把项目做跨了,王辉的15万块钱算是打水漂了。
最后,王辉才明白过来:都怪自己当初太沉不住气,太意气用事了,只想着赚钱做老板,根本就没有去静下心来想想这个项目可行与否,也没有亲自到市场上考察一下。意气用事,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创业最忌讳的就是意气用事。一个人被利益蒙蔽之后,就会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就会急功近利、看不清市场走向,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以失败告终。
所以,只有避免意气用事,沉稳一点才能捕捉到最佳的创业机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业时,沉稳一点,不要去意气用事,才能真正在硝烟滚滚的商场上摸爬滚打,并取得成绩。这一点,我们要向创业达人“刘家四兄弟”之一的刘永好学习:
刘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也是现在的四川的首富。当年,刘永好和其他三个兄弟一起创业,以颗粒饲料起家,经过几年的奋斗,最终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创业期间,刘永好兄弟几个也有过迷惑和挫折。有段时间,海南地产升温迅速,许多投资商开始进驻海南。善于抓住商机的刘永好也注册了公司,准备投入到地产行业。但是,刘永好做事很沉稳,他没有马上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地产行业,而是实地考察了一下。结果,他发现这种投资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疯狂的炒卖无异于“击鼓传花”,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赚钱行业。
刘永好不想让自己的投资化为泡影,于是,他决定暂时注销公司,退出这种浮躁的投机经营。几年之后,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出台,这时他才认为时机真的到了。于是,他主动出击,先后在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与众多企业的进行广泛合作,迅速进军房地产市场。
三年后,新希望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式成立。从这以后,他把地产开发并放到了高起点、大规模的平台上。从l999年到200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连续三年把“刘家四兄弟”列为中国大陆第二大富豪。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刘永好的特点:沉稳、不盲目、不意气用事、做事有主见。当他认为时机时,就会沉下心来耐心等待,而不去轻易作出决策。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主动出击,从而夺得胜利,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功。
事实上,刘永好的这种沉稳心态,正是如今许多创业者所严重缺乏的。莽撞、浮躁、意气用事,只会把创业者拉回原点,甚至是失败的深渊。因此,一个人要想创业取得成功,就要学着沉稳一点,凡事不要意气用事。
想要成为新一代的刘永好,我们不妨以下列方式为参考吧:
1、沉住气,认真观察
创业之初,我们大多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这时,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沉得住气,认真观察。
例如,你想做一个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的项目,因为听别人说很赚钱。这时,你不要急于掏钱投资,而是要去观察一下市场,看看做这个项目的人是怎么行事的,然后在做决定。
2、别莽撞,仔细分析
沉不住气的人,往往喜欢鲁莽行事,这样的行为是欠缺考虑的。而对于创业来说,最忌的就是意气用事,总是做事鲁莽,那样就会在创业之时因为考虑不全面而失败。所以,要想创业成功,就一定要记住:别莽撞,仔细分析所以与创业有关的内容。
3、莫大意,与人商量
创业粗心大意的话,也容易让自己陷入意气用事的怪圈中。所以,我们要学会克服大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事之前与他人商量,这样才能想自己所未想,获得更全面、更理想的创业技巧和方法。
02.谨慎:不要因为友谊而冲动
在许多人看来,现在这个社会,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做生意。但是,因为创业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找合伙人来一起创业。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但是创业要慎重,选择合伙人更应该慎重。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觉得找合伙人,就在朋友里挑吧。毕竟,合伙之前大家都互相了解,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协商,这样风险一定会比跟陌生人合作降低很多。的确,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找合作者,是最佳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单纯以友情为依据来衡量合伙的可靠性。有时候,过分依赖友情也会让我们在创业路上吃大亏。
1982年,刘永高中毕业。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就选择外出打工了。但是,因为学历的关系,刘永只能做哪些没有多少知识含量的体力活。而且,做那些工作的工资也很低,这样刘永感觉很苦恼很压抑。
有一回,刘永在电视上看到一侧新闻,说学历不高的某某因为自己艰苦创业而发家致富了。于是,刘永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至于做什么生意,刘永想到了洗衣膏,这是家家必不可少的东西,卖这个肯定赔不了钱。但是,要想生意好,就得卖的比别人的有新意,不如就自己研制洗衣膏吧,反正自己对研制东西有兴趣。
打定主意之后,刘永一合计发现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必须得找合伙人。这时,他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自己中学时期的好朋友张宇。在刘永的盛邀下,张宇答应与刘永一起干。
一开始,刘永他们先用预先借来的2000元钱做实验费,在几个月过后就研制出第一桶洗衣膏。为了销售方便,他们还借钱买了一辆二手电动三轮车。再加上,张宇嘴巴厉害,能说会道的,他们的销售量越来越好。
有一天早上,出差半个月的刘永来到公司,却发现整个办公室竟然空空荡荡的,一个员工也没有。而且,公司里的所有的资料也全部不见了。
原来,张宇挖走了所有员工,卷走了公司的所以资料,还把车间里所有装着洗衣膏的缸缸罐罐都砸烂了。刘永不明白,自己对刘张宇那么好,甚至把自己的配方毫无保留地给了他,他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呢?
其实,刘永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张宇变了,他已经不是自己初中是认识的那个讲义气的好哥们了。张宇没有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就在社会上闯荡,期间吃了不少苦,还跟着流氓混过日子,已经学坏了。跟刘永合伙做生意之后,他就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想独霸公司。于是,就想出了那样的卑鄙手段。现在的刘永,已经一无所有了,只想通过打官司讨回自己应得的,但是却很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明白了:做生意,找合伙人,朋友也未必靠得住。所以,我们创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因为友谊而冲动。像刘永这样,即使找到了自己认为可靠的朋友,也要去深入的了解一下他的背景,对于经常不在一起的朋友,这一点更有必要。
虽然,友谊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珍惜,怀疑自己的朋友是不对的。但是,理智的人应该清楚: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两者有别则人财两得,两者混淆则人财两失。如果,我们仅仅凭感情用事,就断定朋友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的话,那么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就说明,一个人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共事很重要。创业时,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废物”,因为那样的人不仅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有时候还会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
王林和孟皓是大学同学,两人关系很要好。后来,毕业后的他们又一起被同一家公司聘用。那个时候,王林总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工作上的进步非常明显;但是孟皓却不一样,他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而且还不思进去,有时候甚至称病几天都不来公司。
后来,已经掌握了很多业界的知识和人脉的王林,决定回到老家创业。孟皓一看老同学要走,自己也坐不住了,就央求和王林合伙创业。但是,从大学到现在对孟皓的认识来看,王林舍甚至他是一个懒惰,又不思进取的人,所以就不怎么想跟他合伙。可是,刘永不知道怎么拒绝孟皓,毕竟这么多年的朋友,情面还是要顾及了。于是,王林就答应了孟皓的请求。
很快,公司就成立了,王林包揽了公司的所有事情,只让懒得动弹的孟皓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行政工作。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王林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可是孟皓还是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不管王林怎么说孟皓,他都不改。
无奈,到最后王林因劳累过度而住院了,而公司也因为没有顶事的人接管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后来,病好之后的王林就跟孟皓摊牌解散了公司。
很明显,王林没有败给竞争对手,而是败在了自己的合作伙伴身上。这也怪他当初创业的时候太过感情用事,为友谊而冲动地做出了与孟皓合作的决定。所以说,创业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能为了友谊而冲动。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明智的选择正确的人作为自己创业的合伙人呢?
1、要明白:朋友不一定是合适一起创业的伙伴
或许,我们跟某个朋友的关系很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适合在一起创业。有时候,越是熟悉的人,在一起做生意的时候才越有所顾虑,例如,有些话我该不该说?说了会不会伤害我们的友谊?另外,你了解了对方的特长,但是这些特长未必适合做生意。了解这些,我们在创业时就不能只凭感情用事而决定问题了,要学会慎重思考。
2、互补性,是合作的一个参考标准
如果,你是在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是不适合跟自己一起创业,那么就别盲目的只以感情为依据而做出合作的决定。这时,就给自己定一个标准:互补性。
我们知道,做生意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有丝毫的闪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都要全能型人才或者各专业的人才的一个原因。所以,自己要想创业成功,就要找一个跟自己有互补性的人合作,这样才能在自己迷茫和犯错的时候给自己一些提醒和忠告。
03.冷静:有勇无谋成不了大气候
2005年春晚上,郭冬临的小品《冲动就是魔鬼》获得了满堂彩。这个小品,讲述了生活中有的人图一时之快发脾气,却毁了一生的故事。
为什么,观众喜欢这个小品?因为,它正是现实的折射!尤其是商界,那些有勇无谋的生意人,更是比比皆是。在这种老板的身边你会发现:他们做事的时候,根本没有采用正确的管理模式和技巧,总是一拍大腿地做决定。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是错,反而美其名曰“谋略”。
正因为如此,太多的创业人,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们宛如楚霸王一般有勇无谋,倒在了自己误以为的“勇气之上”。他们不知道,商场如战场,一个有勇无谋、习惯意气用事的人,早晚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董鹏从大学毕业了,他的大学专业是美术。毕业后,他来到一家装饰公司任美术设计员,每日的工作不过是画画图纸、到工地测量、做出相应方案而已,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因此受到了上司和同事的好评。
很快,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这时候董鹏觉得:自己还年轻,不能就这样荒废,而是应当自己创业!谁知,当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所有人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说:“你不要太冲动了,想想看,这行你已经了解透了吗?如果没有问题,我们都支持。可是我们感觉,你还欠缺很多,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
朋友们的劝告,并没有让董鹏死心。他反而觉得:他们都是在嫉妒我!他们都不想看到我做老板!我偏要让他们看看!
就这样,董鹏走上了创业之路。一开始,因为之间一些客户的缘故,他接单子还比较顺利。于是,他决定扩大规模,招聘了十五个人进行工作。
然而,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对于装潢,他的能力仅限于设计,但对于建材选购这些却根本没有经验。结果他做完一个工程时发现,自己赔了五万多元!再往后,因为人脉网狭窄的缘故,他连单子也接不到了,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关门大吉,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
你能说,董鹏不是一个上进青年吗?可惜,董鹏太过有勇无谋,听到别人的劝阻依旧要意气用事,所以他自然摔得头破血流。倘若他可以控制住情绪,听听朋友的意见,然后在行业内去多学习、多积攒人脉,那么他才能成为职场上的赵子龙——百战百胜!
再反观那些在商界的优秀人才,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武汉红桃K集团原本是我国着名的保健品品牌,但在一批新兴品牌逐渐崛起后,它的市场份额开始越来越小。到了最后,红桃K的市场份额几乎全部丧失。
这个时候,红桃K内部进行了讨论。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想法:“面对新兴品牌的挑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抗衡!我们只要多设计产品,多扩大销售网,那么就能再展雄风!”
这时候,红桃K的总裁笑了笑,说道:“可是,我们设计怎样的产品?目前新的概念已经被其他公司所推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再去做只能是跟风,迟早还会完蛋。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渐渐落伍,销售网又怎么可能扩大?恐怕经销商们还会要求退货。所以,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想着做孤胆英雄,只能成为穷途末路的楚霸王!”
总裁的一席话,让所有人安静了。一个人沮丧地说:“那么,咱们就这么甘心地放弃了?”
总裁说:“当然不!我们不要冲动,但需要思考!我们应该退出城市市场,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中国的三线、四线消费市场才是最广大的!想想看,中国有多少农民?既然一线市场抛弃了我们,那么我们不妨另辟战场!”
就这样,红桃K推出了主流市场,开始跑冷门,把网络建到县、乡、村,即使在穷乡僻壤的山沟里也能看到红桃K生血剂的踪影,仅一个产品销售额就达十五亿元,居中国保健品之首。
红桃K的掌门人,才是最具头脑的企业家!商界正是这样,有一帆风顺之时,就会有逆风前行的时候,这是生意场上颠不破的真理。而真正考验自己是否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的时候,正是逆境之时。有些企业家在遇到了挫折时,便会孤注一掷,盲目地进行抵挡,结果造成了鸡飞蛋打的局面。这种情绪化的意气用事,注定了他只能以失败告终。
想想看,董鹏和红桃K,不正是鲜明的对比吗?
但即便如此,还有不少企业家会觉得:做生意,就应该充满勇气!但是要记得,勇气不是蛮干,勇气不是意气用事!你嘴里的“勇气”,不过只是冲动罢了!冲动,这是一种最无力而又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一方面,我们辛苦打下的江山,从此将付之东流;另一方面,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下属,也会因为我们的意气用事而丢了饭碗。那个时候,他们不会记得这些年你的好,只会怪罪你将一切毁灭!
现在,你应该明白怎么做了吧?
1、做决定前,先咨询下别人
但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一定没问题。因为,总有一些细节是我们考虑不到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去求教,他可以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能从大局上考虑问题;他可以是我们的下属,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效果评估和完成效率;他可以是咨询公司,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案例,来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当我们有了这些数据时,又怎会盲目而动,又怎会意气用事?
2、冷静一点,一个星期后再决定
每一个企业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心花怒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但在一段时间后回头再看,却发现其中缺陷非常多。这就告诉我们:意气用事通常都是瞬间性的,只要能够避免突然决定,那么就会避免意气用事。
所以,当我们有了一个想法后,不妨将它放一放,一个星期后再回头看。此期间,我们兴奋的情绪已经得到了平复,可以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决定;与此同时,在这一个星期内,我们也会去分析这个决定的结局、过程、细节,从而发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就不会在想着立刻实施,就避免了意气用事。
当然,如果一个星期后你通过分析认为决定可以实施,那么就不妨大胆地做吧!万事不可过犹不及,不要因为冷静,反而忘了勇气。在勇气的基础之上激活自己的大脑,那么相信你的所有行为,就不再是“意气用事”!
04.踏实:做生意要稳妥前行
做生意,最忌讳莽撞,而崇尚踏实稳健。踏实,是一种做事不冲动、不盲动、理性化的表现。也就是说,做生意要体现“稳”字。
生意场上多险恶,企业的发展应当以“稳”字为前提,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不能看到诱惑了,就不顾风险,撒开腿就往前跑,最终蒙受损失。真正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稳扎稳打,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有踏实的心态,稳妥前行。
因为,一旦我们抛却稳妥的心态,做起生意来容易感情用事,就会形成“干一行恨一行”的心理。这样,无论我们做什么生意都不会长久,只会抱怨,产生厌烦心理,如此根本就不可能把生意做成功。相反,只有在生意场上踏踏实实,懂得稳妥前行的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李嘉诚吞并了和记黄埔,身价一夜之间翻了好几番。而他的长江实业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以至于他的精力智力都不够同时应付管理多个大型公司。
李嘉诚深知,企业并购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行为,因此,精明的李嘉诚果断改变了经营策略,转而通过相对稳妥的债券股票来进行投资,从而利用富有进取心的商家为他赚钱生利。就这样,李嘉诚靠行险完成了资产的迅速膨胀,却在形成规模之后,千方百计的想法安稳下来。
这是因为,李嘉诚更明白,股市中既有人算、也有天算,但是,即使有时候人的预测很精准,计划很周密,也免不了遭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再精明的商人,也不可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失算。因此,李嘉诚大进大出,都是稳稳地窥探良机,然后急速抛出,绝不为了多赚些钱而冒险等待所谓最好的机会。虽然,他这样的做法很可能失去大赚一把的机会,但是每次的决定却很少让他失手,而那些不求稳妥的人却屡屡遭灾。从这里看到,李嘉诚在股市中稳扎稳打、善抓机会的优势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李嘉诚是靠生产塑胶花而发家的,等积累一定的资产之后又转而经营房地产。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可是李嘉诚也没有贸然关闭塑胶花厂。其后,香港的经济形势一直不太乐观,李嘉诚就坚持“所有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哲学,开拓了向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投资市场。另外,除了股票外,李嘉诚还兼而投资债券等。
1990年,李嘉诚花了5亿港元,购买下合和债券。此外,还有25亿元的熊谷组等股票。结果,胡应湘的合和债券势头很好。看到这个情况,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当初价值5亿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到近9亿,账面溢利达3亿港元。
到后来,虽然爱美高、熊谷组等13家公司的发展并不是非常好,但李嘉诚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将债券保留到了最后,稳妥地等待时机的转变。
可以看出来,李嘉诚是个典型的投资家,而非投机家。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趁高抛出,又可坐享常年红利,股息虽不会高,但持久稳定。而投机家则热衷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炒股牟暴利,虽会有一夜暴富的美梦,也更会一朝破产的惨景。
如此看来,李嘉诚的成功,“稳健”就是关键词。当初,他有机会通过股票市场把自己的规模扩大,但是这样做也可能是血本无归。于是,李嘉诚选择了稳妥前进的路线,他的企业得到了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后来当香港企业前景不明时,李嘉诚又开始了多元化,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分散经营。这样,李嘉诚就稳稳地操定了生意成功的胜券。
做生意,尤其要记住不能冒进,而是要踏实。要会安下心,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怎么才能得到,期间我还有哪些不足……想清楚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感情用事,而是稳坐钓鱼船了。因此,为了生意成功,我们就学习一些踏踏实实,稳妥前进的好方法吧!
1、踏踏实实,戒骄戒躁
做任何事,心态都是很重要的。心态好了,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了。做生意就更是这样,想要踏踏实实前进,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学会戒骄戒躁,不要让自己的不满情绪波及我们的事业中。如果,你总是戒不了骄躁的话,就会丧失理智,做出感情用事的判断。那样,怎么能够踏踏实实地把生意做成功呢?
2、要对自身加强了解
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实力,在做生意的时候就会量力而行,就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与自己比较合适的生意来做。所以,要想稳妥前进,克服感情用事,进而取得生意上的成功,我们就要对自身加强了解。
例如,你可以通过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了解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适合做某项生意。这样,你才不会在没有了解自身的情况下而选错生意。
3、踏实就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稳定事业的基础。做生意,没有务实精神,就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往往欲速则不达。而且,贸然行事是出不了成绩的,眼高手低更不行,只有让自己变得理智下来,从实际出发,才能把生意做成功。
4、求稳,就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必定不会心浮气躁,还能稳稳当当地做到运筹帷幄。因为,人只有在气定神闲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问题解决好。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会动不动就浮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不会一味地求快,而是会迅速陷入思考,求得稳妥,才能将生意做得更好。
例如,做生意的时候,我们总会面对竞争,眼看着对手通过投机行为而遥遥领先。你该怎么办?也要贸然效仿、跟进吗?不,那是感情用事的行为,你要做的就是思考一下,看看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来战胜对手。毕竟,浮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现代社会,不仅仅是做生意,就是做工作人们也总是不能踏踏实实的。一旦,我们大家生出不踏实工作的念头,慢慢地换工作就会成为家常便饭。当然,人往高处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许多人跳槽上了瘾,根本就在自己的新工作上安不下心。用这样的一种心态换工作,何时是个头?
俗话说,只有在稳健中才能求得发展。一个工作做不踏实的人,做生意也必定不会稳妥到哪里去。当然,感觉自己的事业跟别人有差距了,我们可以追赶,但是一定要保持行进中的稳定性。只有做到在稳健中求发展,我们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05.清醒:企业里,亲人未必是亲信
感情用事,是做生意的一大禁忌,尤其是在用人方面。如果,我们只凭感情做事,在企业里到处安插自己的亲戚。那么,别的同事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有诸多顾忌,例如,“我能不能这样做啊?这样做得罪了老总的弟弟……”、“你跟他竞争可不行,他可是经理的亲戚啊!”
企业中,如果有了这些顾虑,那么就难免办不好事情。因此,有生意头脑的我们,就要想法避免这种情况。或许,有人会想:“我安排自己的亲人在自己的公司做事怎么了?亲人就是我的亲信,他们做事,我放心!”可是,亲人未必就能称得上是亲信。亲信是跟你关系铁,得你信任,又能为你鞍前马后的做许多事情的人。
相反,有些亲人在公司里,不仅不能为你鞍前马后、排忧解难,还可能将你的所有的奋斗心血化为乌有!
王安,是整个电脑发展史上一个风云人物。在电脑发展史中,只有四位华人有资格留下自己的名字,而王安则排名第一。曾经,他所领导的王安电脑实验室的产品风靡一时,行销世界。到1980年,王安公司在世界105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业额达30亿美元。
同年,王安身价达到16亿美元,跻身美国富豪榜前五名。1986年7月3日,王安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89年又荣获“美国发明家勋章”。可以说,王安是在美国取得成就最高的华人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辉煌无比的成功华人企业,却由于选择了错误的接班人而导致了它的覆亡。
虽然,王安入了美国国籍,但是他的家庭教育感念却非常的传统化,而他的公司在美国公众印象中,也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王安多次强调:“我愿为我自己的冒险承担风险,只要我在公司,我对一切成败负责。我不主张开放投资,因为我不愿让外来的投资者受到牵累。”
王安还说道:“因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保持我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有没有经营公司的能力。”
众所周知,王安有两个儿子,长子无才无德,而次子却广受好评,但是,拥有传统思想的王安却决定由“嫡长子”王列接班。自从王安在心里将自己的大儿子王列默认为接班人之后,王列就被轮流安排到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锻炼。一方面,王安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熟悉公司的人事、环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王列接触和了解约翰·卡宁汉的人。
约翰·卡宁汉是王安公司里的2号人物,很受王安器重,并且也做出了很多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策略。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卡宁汉是能够引导王安公司迈进21世纪的最佳人选。但可惜的是,任人唯亲的王安,却没有这么做。
1986年1月,王安正式任命36岁的王列为公司的总裁。对此,公司里的很多人都很不服气,可是无奈,这是王安的安排,在公司里,王安说了才算。
就这样,自1986年正式接手公司之后,王列开始了他笨拙的表演。第一年,王列使王安公司亏损了4亿多美元,而到了第三年,公司股票竟下跌了90%。事实证明,王安选错了人,因为王列既不像王安那样善于总结经验,也不知道从实践中学习,更没有王安那样的个人魅力以赢得员工的信任与支持,在复杂的商场斗争中显得那样得幼稚和脆弱。
最终,一个软弱的领导者王列,只能是带着一个强大的团队而无所作为。王安因为选错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司走入频临破产的境地。
很明显,案例中的王安是一个典型的任人唯亲的人。之前,不断地在公司里灌输家族企业的理念,让员工们对他俯首听命。而在选任接班人的时候,又以封建思想“嫡长子继位”的观念,而错选亲信接任公司。从而,使王安公司由强盛走向了衰落……
为什么我们不能老是任人唯亲?因为,我们在面对亲人的时候最容易盲目、感情用事,忽略用理智去思考亲人的能力,不去估量他们到底胜任得了胜任不了“亲信”这个称谓。虽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自古以来的传承之道。可是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用这种方式进行运作,却是极其愚蠢的。
毕竟,亲人未必就是亲信。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需要保持清醒,万万不可感情用事,肆意而为,那样伤害的只能是自己,损失的也只能是自己的企业。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正确的选用人才,才能将自己的企业发展的更好。
1、了解自己的亲人,才不至于盲目选任
知人善任,是对用人者最高的评价。做生意时,辛辛苦苦创下财富,却因为用错了亲信而功亏一篑,这是相当让人惋惜的。不是说,我们不可以在自己的企业里安排自己的亲人,但是在安排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亲人的能力,看看他们到底适合做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为我所用。
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感情用事,不分情况地盲目选任亲人,那样只能留下安全隐患。所以说。选任亲信时,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亲人。
2、要保持清醒,就要果断说“不”
情面是个害人的东西,尤其是在面对至亲的时候,更让我们无所适从。当亲戚跑到自己的公司,说想要为自己做事,我们怎么好开口拒绝?有时候,我们因为感情用事,也就糊里糊涂的答应了,把亲人放进公司,结果他又没什么才能,还整天仗势欺人。这时,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就要果断的对其说“不”。
或许,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所鉴别的对没有什么才能的亲戚说“不”了。这样,我们才能杜绝感情用事的火苗,将我们燃烧的毫无理智,才能真正地保持清醒的头脑。
06.淡定:正确看待生意场上的沉浮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是着名歌手刘欢在《从头再来》中唱过的一句。在生意场上,我们就应该学习一下“从头再来”的精神,不要一失败就退缩。要知道,生意场上有起就有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根本就没有必要一遇到打击,就意气用事地认定:我完蛋了!
不过,有时候我们自己虽然知道生意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但是,真要碰上生意失利的时候,自己还是调整不好心态去面对。要么借酒浇愁、自暴自弃,要么感情用事的归罪到下属、朋友、家人身上,甚至有人还因为承受不了生意失败的打击而选择跳楼自杀。这些,都是非常不理智,非常愚蠢的行为。
退休后,老王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小面馆。一开始生意红红火火,让老王一家子很开心。但是,到了后来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了。
原来,老王所在的小区住的都是附近一些工厂的工人,工人们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一般都在厂里吃。一开始,他们为了尝尝鲜,下班了都到老王的面馆来就餐。可是,时间一长他们也就在工厂将就一下,晚上再到老王这儿吃,或者回家自己做着吃。这样一来,老王面馆的生意就显得冷冷清清了。
为此,老王整日里唉声叹气的,弄得家人也都愁眉不展。老伴儿劝他说:“你急个什么劲儿啊?做生意本来就是这样,时好时坏的,咱们要不再选个址,要么改变一下经营方式……”可是,心情烦躁的老王根本就听不进去老伴儿的劝告,还时不时地会跟老伴儿吵起来。一听见吵架,本来想来面馆吃饭的人也不敢来了。
后来,无奈的老王只能宣布面馆倒闭,整日坐在家里唉声叹气,借酒浇愁,家里人也拿他没有办法。
很明显,老王就是一个喜欢意气用事的人。生意不景气,他不思改进,整天只会唉声叹气,乱发脾气。持有这种坏情绪的人,是不能够走出生意低落期的,只能以生意失败而告终。
其实,老王应该正确看待生意场上的起起落落,不要生意不好就选择退缩。如果,他要是能听听老伴儿的劝告,换个地方开店,或者转变一下经营方式,那么结局就不同了,饭店也不会落个倒闭关门的下场了。
有时候,人的意志确实是极其脆弱的,经不起打击和考验,一遇到阻挠就退缩。这样是干不成大事的,就是你有心干大事,也会落个半途而废的下场。因此,想要摆脱这种噩梦的人,就要学会看淡生意场上的起起落落,摆正心态,失败面前不退缩。
1、要明白:收获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我们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而且付出和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因此,在做生意时抱定这种心态的人才不会那么轻易地就在失败面前退缩,才能想李白说的那样“直挂云帆济沧海”!
例如,你做了一个小生意,但是迟迟得不到回报,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你觉得自己要失败了,很想放弃。这时,你不妨告诉自己:“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再坚持一下吧!”说不定,就是你这句话这份理智的思维,才帮你在不断坚持之后取得生意上的成功。
2、做事要勇敢,有魄力
为什么身边的那么多人都通过创业做生意发家了,而自己却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自己害怕失败,总是意气用事地说“不行”。我们要明白:做生意,要想不被困难吓倒,不遇事退缩,就要往前冲的勇气和魄力!否则的话,我们将一事无成。
3、给自己的失败规定一个底线
如果你害怕失败,一遇到挫折就想退缩,就会感情用事、一蹶不振,那么你就给自己的失败界定一个底线吧。有了底线之后,你就不会动不动就退缩了。
例如,你要是做生意亏本的话,那么你就给自己定一个亏本底线,10万?20万?还是100万,全由你量力而行的规定。这样,在遇到失败时,只要没到那个点,你就不会轻易退缩了。
4、总结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
生意失败之后,你若一味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走不成来的话,那么你将一事无成。理性的人,会看淡失败,然后从失败中找原因,进而为自己以后的奋斗积累经验。假设你在淘宝上开店铺,可是开了好几天了,都没人来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别急,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地关店,而是要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不是宣传不够?是不是你的定价不合理?太高或太低?找到了问题所在,你又怎会轻易地放弃?
5、凡事多往好处想
有时候,在面对生意失败我们应该有点自我安慰的精神,凡事多往好处想想。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感情用事就能解决好的。凡事多往好处想想之后,我们才能把心态调整到最佳,才能理智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进而在失败中勇往直前,取得生意上最终的胜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