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那些事儿-另一段征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热脸贴上冷屁股

    曾国藩的三道赌注分别化解了朝廷在兵权、财权和势力三方面对自己的芥蒂。所以在这一局当中,曾国藩赢了。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好不容易稳住了顶头上司,同事们却又给曾国藩出了一道难题。

    这个问题就出在了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的身上。同治三年九月下旬,洪天贵福在逃跑的过程中与太平军大队走散,不幸在江西同叔叔洪仁玕相继被湘军将领席宝田抓获,之后被押到南昌。到了南昌也就到了沈葆桢的地盘。沈葆桢早就听说,曾国藩上书朝廷,洪天贵福早在天京城破的时候就已经“积薪自焚”了。可是现在,洪天贵福就活生生地跪在自己面前,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曾氏兄弟一直以来都在欺骗朝廷,都在隐瞒事实,他们在天京一定干了不少见不得人勾当。正如浙江省“省长”左宗棠所奏,洪天贵福并没有死,而是因为曾国荃指挥不当,让洪天贵福成了漏网之鱼。现在他找到了真凭实据,这次他要看看曾国藩怎能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

    说来,这洪天贵福的问题还真是麻烦,早在曾国藩向朝廷奏报攻陷天京时,曾国荃就有意掩盖事实而谎报了洪天贵福已经死了的信息。现在,他还活着,而且又落到了沈葆桢手里,事情看来要麻烦大了。

    既然曾国藩已经有错在先,那么也就只能将错就错。虽然,大家都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曾国藩现在知道错了,朝廷会给他一个知错能改的机会吗?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曾国藩跑过去认错,那么就无疑是默认了自己的欺君之罪,而在当时,欺君之罪是要砍头的呀,曾国藩不甘心就这么轻易地死去,换了谁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去领死,当然精神有问题的人除外。

    所以,他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开脱的借口。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铁证如山,曾国藩还没修炼到赵高那样“指鹿为马”的水平,他还真没本事能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看来这次曾国藩凶多吉少。

    可是,改变不了事实,也不能坐着等死,为了转移朝中百官对曾国藩的不满情绪,曾国藩决定多打几个擦边球,转移百官的注意力。

    于是,曾国藩在裁撤湘军的同时频频传书给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并表示,湘军大部分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没有多大战斗力,裁了也不可惜,可是淮军就不一样了。

    淮军是由曾国藩提出创建的,而且练军方式都和湘军一样,如果说淮军是湘军的胞弟,一点都不过分。现在淮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曾国藩向李鸿章透露,他不会裁撤淮军,相反,他要求李鸿章好好培养淮军,以后一定可以派上大用场。

    很显然曾国藩是在有意拉拢李鸿章,其实不用曾国藩提醒,李鸿章都会牢牢地抓住淮军这张王牌的。没有军队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李鸿章还是懂的,不过老师是在向自己示好,这一点李鸿章也是能看出来的,那就不好闪了老师的面子。李鸿章只能毕恭毕敬地感谢老师的信任。

    对于曾国藩来说,事先跟李鸿章通信,他的目的无疑就是要把淮军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一旦朝廷真要发难,那么曾国藩也不会坐以待毙。可是现在朝廷态度迷离,而且没有表现出除掉曾国藩的迹象,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平息众臣的怨气。怎么平息?

    曾国藩的对策是:多做好事,那么什么事是好事?当然是即不损害大臣的利益,又能造福百姓的事了,于是,裁湘留淮以后,曾国藩就开始着手准备举行一次江南乡试,为朝廷选拔优秀的人才。

    按理说,乡试是省里举办的考试,而江南并不是一个省,怎么这次乡试也被称为江南乡试呢?原来,历史上真有一个江南省,它设立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省府设在当时的江宁。

    直到康熙六年,江南省才被拆分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安徽和江苏省两省,而由于当时。安徽省一直没有设考点,所以曾国藩举行的这次江南乡试考点依然设在江宁。

    曾国藩的这一举措正中读书人的下怀,由于太平军起义,江南乡试早已中断多年,江南各地才子早已等不及施展自己的才华了。所以,曾国藩举行的这次考试大快人心,既让江南的读书人再次看到了加官进爵的希望,又平息了江南士绅对曾氏兄弟的不满。

    曾国藩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由于曾国荃的纵容,江宁的考场早被攻下天京的湘军给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怎么办?

    既然曾国藩已经放出话来要举行江南乡试,那么考场就一定要有吧,没办法那就只有派人去修了,修好了考场才能举行考试。

    于是在同治三年十一月上旬,曾国藩举行了平定太平军之后的第一次江南乡试。虽然参加乡试的学子们有一部分因为跟太平军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被杀害,但是也有一部分学子们考中了举人,获得了来年参加会试的大好机会。然而曾国藩这么心急地在江宁举行乡试,难道仅仅是因为,以前江南乡试的考点设在江宁这么简单吗?事实上,曾国藩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争取江南士绅的拥护,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那就是,让江南各地的书生都到江宁来看看,江宁是不是传说中的被曾国荃烧杀抢掠得满目疮痍。当然,曾国荃部湘军对江宁的破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曾国藩举行乡试之前,已经对江宁做了大手笔的恢复工作。

    所以,即使各地学子跑到江宁来看到的也只是重建后的江宁,看来曾国藩果然是一个聪明绝顶的读书人。可是,他所做的这些努力可以瞒得过各地的士绅、学子,可是却瞒不了他的同事们。因为,他们对曾氏兄弟的性格太了解了,所以,针对曾国藩所做的这些工作,沈葆桢和左宗棠并不买账。

    抓捕到了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以后,沈葆桢、左宗棠更有真凭实据对曾国藩进行大肆攻击了。他们一再强调,万一因为曾氏兄弟的疏忽让洪天贵福逃脱法网,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奏请朝廷将洪天贵福押往北京,要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到曾氏兄弟虚伪的嘴脸。

    曾国藩忙乎了大半天,百般示好,并没能赢得所有人的“同情”,相反却加深了他同老朋友沈葆桢和左宗棠的矛盾,曾国藩真是对这两个人无语了!

    曾国藩真想不明白,搬倒我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你们俩哪个不是踩着我的肩膀头爬到现在“省长”的位置的?为何非要抓着我的小辫子不放呢?

    针对沈、左两人的行为,曾国藩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一方面害怕朝廷会听信他们的建议治自己的罪,一方面又心痛,自己的好朋友会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对自己落井下石。

    看到曾、沈、左三人的争斗,有一个人特别高兴。她,注意是女字旁的她,或许大家已经猜出这个人是谁了,她就是执掌大清朝政的慈禧太后。

    自己的臣子们斗得这么厉害,为什么她会高兴?这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应该具备的能力,让手下的人尽情地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或许有人会问,曾、沈、左三人的争斗对慈禧有什么好处?当然有好处,曾、沈、左三人现在手中都有一部分兵权,他们三人不和,就可以达到慈禧让他们彼此牵制的目的,三个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慈禧作为他们的上司就可以放心地驾驭他们,而不必担心他们其中的一方不受调遣。

    看来,玩政治的人,天生就需要有一个聪明的头脑,要不然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利关系,想想都让人头大。由此推算,慈禧能够在这么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稳稳地在大清政权一把手的交椅上坐上46年,她的确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女中豪杰。可是,拥有一个聪明头脑的慈禧也斗不过一群不要命的农民起义军,她必须要为自己找好了工具,她才能利用别人消灭敌人呀。而就在此时,山东曹州传来消息说,剿捻大将军僧格林沁在曹州兵败身亡。

    消息传来,清廷朝野震惊,这边湘军刚刚剿灭了太平军,那边捻军又成了气候,慈禧也真是纳了闷了,这农民起义怎么就跟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呢?事情已经发生了,埋怨已经无济于事,慈禧现在要做的是赶紧用她聪明的脑袋,再为自己找一杆好使的枪,前去剿灭捻军。这一次,她要找谁去为她除掉捻军这块心病呢?湘军已经裁撤了大部分,她还要继续榨取湘军最后的剩余价值吗?剩下的湘军能够不负重托完成慈禧交给的使命吗?

    一切事情在未发生之前都是未知……

    捻军的由来

    提到捻军或许大家对他们并不算陌生。因为前文我们在讲述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捻军,那么捻军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地认识一下捻军。捻军的成员一般都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在成形之初就常常以一小股一小股的形式出现,所以被人们称为捻军。“捻”其实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小股,一伙人。所以,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和太平军相比,捻军人数并不多。但是,要从出现的时间上算,捻军可以说是太平军的老前辈。

    捻军是一支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人数较少,行踪不定,对统治者来说,他们根本不成气候。所以他们虽然由来已久,却一直没有多大影响力。

    他们一般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安徽亳州﹑阜阳、河南三河尖、江苏﹑山东等地,他们靠买卖私盐为生,说得不好听一点儿,他们就是一群私盐贩子。

    可是要说到私盐贩子,我们就得多说几句了。大家都知道,盐是从海水或是盐水井中提炼(暴晒)出来的一种白色晶体颗粒,这种白色的晶体颗粒就是被人们称为“百味之王”的盐。盐不仅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而且能够维持人们身体的健康,所以,人们每天都要食用一定量的盐。正是由于盐的这种每天必不可少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买卖食盐。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愁买主,也不愁卖不出去,所以,很多人都瞄上了食盐买卖的生意,当然也包括当权者。所以,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明文规定,禁止私人买卖食盐。

    可是,食盐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是,它的生产过程很简单,海水就放在那里,只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就可以生产出盐来,所以,私盐生意从古至今一直都比较活跃。

    只是这买卖私盐犯的一般都是死罪,所以,从捻军所从事的工作——买卖私盐,也能看出,捻军虽然规模很小,人数很少,但是他们与朝廷决裂的决心却很大。一个人如果真的不要命,还真是不好对付。

    捻军就是这样一群不要命的人。所以,当太平天国不要命地跟清政府干起来的时候,捻军也没闲着。咸丰三年,在太平军起义的影响下,捻军也开始崭露头角,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

    自此,一股不起眼的小“蟊贼”就这么闯入了慈禧老佛爷的法眼里了。最初由于捻军一直都以太平军帮凶的身份出现,清政府并没有太在意捻军的存在。但是当太平天国彻底被消灭以后,当挡捻军前面的保护伞彻底倒下以后,捻军也就赤裸裸地出现在了清军面前,逼得清政府必须出兵对付他们。

    可是捻军并没有因为清政府的镇压而偃旗息鼓,相反,捻军在太平军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很快成为历史舞台上清政府的第二大对手。

    不过细算起来,捻军和清军也算是老对手了,早在咸丰六年的时候,捻军就曾和太平军实现“南北合作”,使得太平军在天京事变后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还可以重新振作。可是到了同治元年,陈玉成被害以后,捻军就中断了在安徽北部和太平军的联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当时,大部分机动太平军都在江苏、浙江一带,而在太平军的大本营天京城外又有湘军虎视眈眈。所以清军就瞅准了这个时机,捏起了捻军这个软柿子。

    于是,清政府为了彰显清军的实力,特意派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率兵前去剿杀捻军。同治二年,清军攻陷捻军革命根据地雉河集,捻军将领张洛行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捕,最终被清军残忍杀害。可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端掉捻军的“老窝”以后,清军居功自傲,疯狂地对捻军曾经活动过的蒙城、亳州等地进行了屠杀,迫使当地数万百姓落草为寇,被逼上“梁山”,后来在张宗禹、任化邦等人的带领下,重新聚集起来的捻军转入了湖北、河南境内继续与清军展开游击战。

    同治三年,这支游击在鄂、豫、皖三地的游击队迎来了他们发展壮大的春天。这一年,他们遇到了从西北赶回来解救天京的太平军西征军,在太平军“扶王”陈得才的领导下,他们发展成了一支有十几万人的大军,本来他们打算一同奔赴天京前去解天京之围。

    可是,所有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捻军在刚刚壮大以后,就经历了一次发展过程中的迂回。

    他们甚至还没有接近天京,天京城就被湘军攻陷了。得到这样的消息,陈得才等人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十几万人的军队很快出现了军心涣散的情况,这就又给了清军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最终,在僧格林沁和官文两支清军的联合夹击下,陈得才的手下马融和在霍山溃败之后,率兵7万投降了清军,致使主帅陈得才自杀身亡。

    这支刚刚形成规模的队伍很快又被打回了原形,仅剩两支人数较少的队伍侥幸存了下来,一支在赖文光的率领下继续转战鄂、豫、皖,另一支则一蹶不振退回了陕西南部,最后销声匿迹。

    当重担落到了名不见经传的太平军将领遵王赖文光身上的时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一次向世人验证了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同时也向人们演绎了一段同样精彩的历史。

    赖文光

    赖文光是谁,他曾在历史上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样一个曾经在历史上鲜活地存在过的英雄。

    赖文光,男,生于1827年,死于1868年,广西人,出身农村小知识分子,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最初担任文职工作,1856年改做武将,之后一直跟随英王陈玉成转战各地,由于战功卓著被封为遵王。从他的简历中,我们不难推算出,赖文光一定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要不然,他怎能在4年紧张的战争中,迅速地从一个舞文弄墨的文职人员转型为一个驰骋沙场的武将呢?

    看来,是金子总能发光,赖文光的崛起也是一种必然。英王陈玉成死后,赖文光一直跟随扶王陈得才远征西北,后来就发生了上文所述的悲剧。当一切尘埃落定,当小人彻底地露出了他们卑鄙的嘴脸,英雄所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奋发图强。

    接下来的事情真真实实地验证了赖文光不是陈得才那样的混球,也不是马融和那样的孬种。在清军疯狂地镇压下,赖文光对捻军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改组,在他的领导下,幸存下来的捻军很快又以一副全新的面孔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一改捻军最初的松散形式,赖文光根据捻军人数较少的特点将捻军步兵改组为骑兵队,每个士兵配备两三匹快马交替使用。在作战策略上也摒弃了以往固守城池的策略,改用游击战术,采取打一仗换一个地方,占点儿便宜就逃跑的策略。

    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捻军的作战机动性和主动性,而捻军在行军之中最占便宜的地方是它的行军速度够快。大家都知道,骑兵的一个最大的作战特点就是敏捷迅速。在行军作战中,快,也是战斗力。

    在古代的战争中,骑兵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特别难以对付的兵种,最初蒙古大军之所以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宋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蒙古骑兵够快、够狠、够强悍。

    可是,跟蒙古骑兵相比,捻军骑兵首先在数量上就要少很多。其次就是蒙古军从东北进军中原,至少后方基地是稳固的,而捻军却始终处于清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找到一个能够让他们觉得安全的避风港。这也就注定了捻军不可能像太平军那样能够长时间地存在下去,不过在短时间的战斗中,他们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面对新捻军的兴起,朝廷以为,对付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私盐贩子”没必要杀鸡用牛刀,虽然清军腐败成性,打起仗来不争气,但是对付这些人应该没有问题。

    如今,清朝最大的劲敌——太平天国,竟然是让一支民兵组织给端掉的,这要是传到国际上,岂不是要让外国人笑歪了嘴,而且这个笑话也很可能招来外侵。

    所以,朝廷总要做点什么事来显示一下大清的威风吧!

    看来,捻军的兴起可真不是时候,清政府正愁找不到耍威风的地方呢,这下好了,那就先拿捻军开刀。

    于是,朝廷瞄上了捻军,可是找谁去对付捻军呢?还找曾国藩吗?不能!在剿灭太平军的战斗中,风头都让湘军占尽了,如果这次再让曾国藩的湘军抢了个头功,那大清国的脸面还往哪里搁呢?这次要派一支清军,找谁呢?慈禧翻了一下以前的功劳薄,发现有一个人比较合适,他就是僧格林沁。此人不仅功绩突出,最重要的是,他是蒙古亲王,是自己人。如果他能在剿灭捻军的战斗中建个一等功,清政府也好在世人面前说话时多几分底气。此外,派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前去剿杀捻军,可以明确地表达清政府的两层意思:一,告诉曾国藩不要猖狂,我大清不用湘军也能打胜仗;二,告诉世人,我们大清朝不是好惹的,我们的清军还是有战斗力的。

    肩负着大清朝的厚望,僧格林沁满怀希望地走上了剿捻的不归路。起兵之初,由于捻军与太平军联系中断,势力较强的太平军又在湘军的沉重打击下落得七零八散,让清军占了便宜,逼死了陈得才,降服了马融和。僧格林沁狠狠地为大清争了一口气。高兴得慈禧直拍僧格林沁的肩膀头,估计这时慈禧一定在想,看来僧格林沁这次可以好好地为我们大清露露脸了。可是,谁都知道,想要在人前露脸,首先自己要有点本事,如果没本事,最好还是老实点。省得到时候,本想露脸结果露出了屁股让人笑话。而僧格林沁恰巧就是那种既没本事,又想在人前露脸的人,这也就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收拾完陈得才以后,又出来一个赖文光。针对这种杀也杀不尽的现象,僧格林沁不但不生气,反倒很兴奋,因为他已经沉默了太久了,只有在沙场上,只有在砍死对手的时候,他才能找到蒙古亲王的尊严。所以他要和捻军决战到底。

    可是,新捻军整顿完毕以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病猫”了,他们已经摇身变成了一只“猛虎”。他们不仅攻击性强,而且,作战灵活机动、行踪诡异、来去如风。

    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清军来说,捻军的这种打法,就是耍赖皮,他们就像一群飞来飞去的苍蝇,不吸血,却又不停地挑衅着清军的耐性,搞得僧格林沁真想一巴掌把他们都打扁。可是,行军打仗最忌心浮气躁。

    无奈,僧格林沁只好耐着性子紧盯捻军,以图将他们一举歼灭。

    聪明的赖文光早就看准了僧格林沁的这点小心思,于是,创出了新的作战方法,将捻军骑兵分为两队,遇到清军,两队并行逃窜,诱惑清军尾随,等到他们人困马乏以后,两支同时分为前后两队,前面两队从两侧折回,后面两队调头回攻,对清军形成包围之势,然后围歼。

    赖文光的这一招让僧格林沁吃了不少苦头,同治三年冬天,在邓州唐坡,捻军险些结果了僧格林沁的老命,幸亏他逃起命来还算头脑清醒,带着十几个兄弟逃进了邓州城,否则,恐怕他已经上了黄泉路。

    即使如此,僧格林沁丝毫没有求助的意思。不过,僧格林沁这么挨打,大清朝的掌权者慈禧可就看不下去了,虽然捻军的棍子打在了僧格林沁身上,可是这却丢了大清国的脸面。

    太平军很厉害,清军打不过他们还可以原谅。可是,捻军不过是一群不成气候的私盐贩子,要是连这伙人都收拾不了,清军还有什么资格谈战斗力?真是笑死人了!

    慈禧绝对不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她要给僧格林沁派去一个帮手,这个帮手的第一人选很显然就是曾国藩。

    清政府很清楚,虽然,湘军大半已经解散,可精华部队还在曾国藩手里,曾老头还留着一手呢!

    那好就选他了。可是消息一传到了僧格林沁的耳朵里,僧格林沁立马不干了,为什么?

    这个问题还得僧格林沁自己来回答了。

    僧格林沁

    清政府这么干完全是出于政治利益来考虑的。让曾国藩出兵,既可以借捻军之手削弱湘军,又可以借湘军之力除掉捻军,此外还可以让僧格林沁等人坐收名利。一石三鸟,真不愧是慈禧想出的高招。

    不过僧格林沁不是一个盗世欺名的小人,他身上还留着蒙古人的一点儿血性。潜意识里,他不愿意接受清政府这样的“侮辱”,他要靠自己的双手亲自干掉捻军,以彰显自己的威名。

    在大清朝腐败成性的大背景下,怎么还会有僧格林沁这样还没有坏透的人呢?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僧格林沁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僧格林沁,男,生于公元1811年(跟曾国藩同岁),死于1865年,蒙古族人,姓博尔济吉特,注意在清朝这是一个很高贵的姓氏,大清朝开国皇后孝庄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可是,僧格林沁这个高贵的姓氏最初并没有带给他高贵的生活。

    清嘉庆十六年,僧格林沁出生在一个落魄的皇亲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小时候,僧格林沁只能同阿玛一起给有钱的人家放羊(看来,贫穷的确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12岁时他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3年后,道光五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巧的是这个郡王一生无子,而他郡王的头衔却需要有人来继承。于是大家就开始搜索出身高贵,又愿意过继做别的儿子的贫寒皇亲。

    这一次,僧格林沁高贵的姓氏成功地将他从一个放羊娃,变成了一个郡王嗣子。

    所谓嗣子就是有继承权的儿子。在古代,有权继承父亲头衔的儿子被称为嗣子。一般情况下,嗣子都是嫡长子,假如自己无子还可以立自己的哥哥或弟弟的儿子为嗣子,可是如果连哥哥弟弟都没有,或是,哥哥弟弟都没有儿子,那么就只能找别人的儿子来做嗣子了。

    在那个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很差劲的年代,一个普通人能够成为郡王嗣子的概率实在是小得惊人,而这个小得惊人的概率就真实地发生在了僧格林沁身上。

    僧格林沁成了那个倒霉的郡王的嗣子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道光帝的嗣外甥。道光帝见他为人敦厚,天资聪敏,性格开朗、豪放(典型的放牧人民的本色),于是就十分重用他,并给了他许多建功的机会。

    到了顺治年间,僧格林沁已经熬成了资格较老的蒙古大将了,可是由于他曾经顽强抵抗外侵触怒了洋人,被清廷留职查办。后来由于他选对了政治立场,在辛酉政变中帮了慈禧一个大忙,官复原职,又被加封为蒙古亲王,再次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在镇压太平军的战斗中,虽然僧格林沁也吃了不少败仗,但是相比较而言他还算是清军中比较有能力的将领。为了维护蒙古骑兵的尊严,他决意要跟捻军拼个你死我活。

    从私人感情上来说,僧格林沁十分不愿意接受援兵,不仅因为他向来藐视汉人,还因为他同湘军、同曾国藩向来积怨很深。但是,朝廷既然有意这么做,他也不能说个不字,只好听着上面的安排,然后私下做着自己的打算。

    可是,同治三年九月以后,捻军的势力越来越大,而且越战越勇,并在湖北先后杀死了清军将领石清吉,围住了清将成大吉。为了解救成大吉,也为了杀杀捻军的气焰,清廷立刻急电曾国藩赶紧清点兵马前去剿捻。

    曾国藩接到清廷的电文时,曾国荃已经获准回湖南老家养“病”去了,而且当时湘军也已经裁撤大半,朝廷对曾国藩的猜忌正在减弱。而且,由于曾国藩主动提出停收各地的税款,朝廷也已经不再追查天京财富的下落。

    所有的一切都让曾国藩意识到了,朝廷不会再向他下手,他已经安全了。而剿捻一直以来都是由僧格林沁负责的,湘军半道跑去助阵,僧格林沁一定不会待见他们。而且,湘军和僧格林沁一直不合,他们还曾经因为争功问题发生过一段不愉快的事情。

    那是咸丰十年的时候,僧格林沁正在赶往山东剿杀捻军,途中刚好在鄂、皖一带遇到与太平军作战的湘军。由于僧格林沁一直都因为清军的战斗力低下而嫉妒湘军。所以,他对湘军百般刁难,处处吹毛求疵,甚至为了让湘军难堪,他还曾经指使陈国瑞的手下宋庆挑衅湘军,并杀害了湘军将领李昭寿,并恶人先告状地上书说,李昭寿沽名钓誉企图争功,要求朝廷严查。

    很显然,李昭寿是湘军的人,而湘军是曾国藩的人,僧格林沁这么对付李昭寿,其实就是在对付曾国藩。虽然最后看在慈禧的面子上,曾国藩选择了息事宁人。但是,曾国藩对僧格林沁的怨恨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释然,相反,却日益加深。

    以曾国藩有仇必报的性格,朝廷让他出兵剿捻或许他会听命,但是,要让他去解救僧格林沁,估计有点难度!

    见死不救

    果然不出所料,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曾国藩上书朝廷,以自己没有能力指挥剿捻清军为借口拒绝了剿捻的任务。

    或许会有人问,曾国藩到底有多牛,连朝廷的命令都敢违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一个事理,那就是:落水的凤凰不如鸡。朝廷自身腐败无能,清军又没有战斗力,本来想靠僧格林沁露回脸,结果弄巧成拙。僧格林沁不但没能彻底消灭捻军,反而让人捻军给揍了个鼻青脸肿。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就算是耍威风也得首先要看看形势呀。所以曾国藩说不去,朝廷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否则把他逼急了,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于是,接到曾国藩的奏折之后,朝廷并没有表示对曾国藩的说法有什么不满,而是说,你不去可以,那你就派手下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军过去吧。这样你自己省事了,僧格林沁的兵力也可以加强。

    朝廷对曾国藩奏折的回应很明显是在极力地维护大清的面子,曾国藩说自己指挥不了剿捻的清军,朝廷就不让曾国藩前往,这就等于在告诉曾国藩,你曾国藩不过是一个汉臣,你也确实指挥不了清军。同时,朝廷也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我们大清要的不是你一个曾国藩,而是你手中的湘军。如果你手中没有湘军,你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多少利用价值。

    凭曾国藩的聪明才智,一眼就看穿了朝廷的意思。于是在收到了朝廷的批复以后,他立即回复说,他正在对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支军队进行遣散,他们恐怕也没法去助剿捻军了。

    慈禧看到这样的奏折,第一反应肯定是,气愤!可是气愤有什么用,现在还不是可以闲坐着气愤的时候。于是只好回复说,那就让刘铭传带一支淮军过去吧,僧格林沁快撑不住了。

    这话僧格林沁不爱听了,什么叫我快撑不住了,我堂堂的一个蒙古亲王怎么可能会怕几个私盐贩子?我现在的失利只是暂时的,不需要求着那一群爱抢功的汉人来帮我,我们清军自己定能靠自己摆平捻军。

    僧格林沁这些话一说出口,就给了曾国藩一个拒绝发兵的理由。于是曾国藩并没有按照朝廷的意思派遣刘铭传前去支援。表面上,曾国藩是在给僧格林沁一个担任主角的机会,而实际上却是在看僧格林沁的笑话,他要看看僧格林沁的这场剿捻大戏会以什么样的结局落幕。

    曾国藩的这一做法,致使僧格林沁部清军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也直接导致了僧格林沁悲惨的谢幕方式。

    同治三年底,清军在河南鲁山连连失利,而且损失了恒龄、苏伦堡等几员清军大将,急得僧格林沁不知所措。之后,捻军乘胜攻克叶县,杀死了河南省“省长”张之万,并在汝宁得到了壮大,然后渡过黄河进入了山东西南部。

    对于剿捻心切的僧格林沁来说,捻军的扩大再次激起了他对剿捻的热情。针对捻军打一仗换一个地方的做法,僧格林沁采取了紧追不放的作战策略。

    而他的这一策略刚好让自己人陷入了被动。因为捻军向来都以主动性和机动性在战斗中占据优势,再加上捻军作战向来以快著称,如果一直追下去,恐怕清军更占不到便宜。

    果然不出所料。进入同治四年以后,捻军抓住了僧格林沁建功心切的心理和穷追不舍的作战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投机取巧的作战策略。

    同以前的主动攻击相反,捻军这次采取了诱而不打的方法,远远地同清军保持两三百里的距离,等他们要追上了的时候就加快速度,追不上时就停下来补充体力。

    这样一来捻军还是牢牢地把握住了作战的主动权,而清军却一点便宜也占不到。他们为了不失去目标,只能没日没夜地追击,又要小心捻军是否会在周围埋伏,所以他们既要追,又不能放开了胆子去追,所以只好尽力去追。

    同治四年四月在一次追击中,僧格林沁率1000多名骑兵同清军大部队脱节,进入了捻军事先布好的埋伏圈,在山东菏泽高楼寨被捻军伏击,结果,1000多名骑兵之中,只有一人顺利逃亡。僧格林沁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一个十几岁的捻军小家伙给杀死在了麦田里,结束了他峥嵘的一生。

    如果僧格林沁泉下有知,他一定不能接受这样的一种死法。堂堂的一个高贵的蒙古亲王,最终却死在了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手里,这对于他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耻辱!

    或许会有人问,怎么死不都是一个死吗?死在一个毛孩子手里怎么就是一种耻辱呢?不错,死有很多种死法,而且无论怎么死都是一个死。可是,不同的人对死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死法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比如,守财奴,在死之前,他们是必须要看着自己家的灯芯被掐灭了以后才能闭眼的;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必须要“死在花间”才能罢休;日本武士,只有死在自己的刀下,切腹而亡,他们才能死得安心;一个爱国志士,他只有为国而死,才能死得无怨无悔;一个将士只有死在将士手中,才能死得其所,死得心服口服;一个英雄只有死在英雄手里,才能死得没有遗憾……所以,死在一个小屁孩手里,僧格林沁会觉得窝囊、会觉得屈辱、会觉得不甘、会觉得遗憾。可是不管怎么说,死了就是死了,死了的人可以永远地安息了,可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努力活下去,他们不仅要为死者安葬,还要去完成死者未完成的事。

    僧格林沁未完成的事情,这次会落到谁的肩膀上呢?是曾国藩吗?他能再次成功地剿灭捻军吗?

    慈禧发威

    僧格林沁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一阵惊慌!朝廷可真是再也经不起大风大浪了,如果捻军再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恐怕大清真没几天安宁日子过了。所以,清廷需要尽快找出一个能够接任僧格林沁的将领出来。这个将领会是曾国藩吗?

    之前,朝廷曾多次下令曾国藩出兵,但是曾国藩都以各种借口或是理由拒绝了,这次曾国藩是否还会拒绝呢?他还有拒绝的理由吗?

    僧格林沁已经死了,如果曾国藩愿意带兵剿捻,那么就不会有人妨碍他的工作了,更不会有人和他抢功了。不过曾国藩如果为了避风头,他完全可以向朝廷推荐李鸿章前往剿捻,因为那时候,淮军已经成长为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了。

    现在摆在曾国藩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己带兵剿捻,一条是推荐李鸿章剿捻。为了休养生息,也为了给晚辈一个表现的机会,曾国藩完全可以选择第二条路。可是,最终曾国藩为什么会选择了前者呢?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他的选择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呢?原来,在咸丰帝去世之前,为了处理与洋人之间的纠纷,朝廷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专门处理各国事务,这个衙门的总负责人就是恭亲王。

    辛酉政变以后,恭亲王又被两宫太后加封为议政王总理朝廷政务,因此恭亲王很快掌握了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大权。

    恭亲王的崛起让慈禧感到十分不安,毕竟大清朝是爱新觉罗家的,小皇帝当时才10岁,根本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恭亲王完全拥有不安分的理由和实力。

    既然恭亲王当年有胆量联合两宫太后废掉8位顾命大臣,那么,将来他就有胆量联合其他的势力,再次发动政变废掉自己的亲侄子,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到那时不仅载淳没有好下场,就连慈禧都会死得很难看。所以,在恭亲王还没有行动之前,慈禧就要首先消除这个隐患。

    于是,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三月初五,借助翰林院编修蔡寿祺对恭亲王的弹劾,慈禧下令严办恭亲王。两天后,以“目无君上”的罪名,免去了恭亲王的所有职务,后经大臣们求情,慈禧才不情愿地保留了恭亲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职务。

    至此,恭亲王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过恭亲王的下课跟曾国藩有什么关系呢?它为什么能够决定得了曾国藩的选择呢?

    因为,恭亲王同洋人打的交道比较多,他对洋人的侵华意图非常了解,虽然清廷借助外国势力最终剿灭了太平军,但是,作为大清国的亲王,恭亲王还是希望能够摆脱外侵的骚扰的。所以,他非常赞同以曾国藩为首的大臣们提出的洋务运动的思想,他很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实现大清的自强。

    可是这一自强的想法却遭到了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同样外国列强也不会赞同恭亲王的这种做法。于是,在多种势力的联合下,就上演了一个完全没有实权的编修弹劾议政王的闹剧。

    三月初八,曾国藩得到恭亲王被削职的消息后非常震惊,他没有想到慈禧一个老娘们这么有“魄力”,堂堂一个议政王说废了就给废了,这手段也忒狠了吧。

    4天后,彭玉麟从北京来到了江宁,俩人一见面赶紧找了一个秘密的地方私聊了起来。连恭亲王都敢办,看来慈禧这老娘们不好惹,以后咱们兄弟在她手下当差可得小心点了。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有很多事不是小心一点就能避免的。想到这儿,曾国藩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由于恭亲王非常重视汉臣,所以曾国藩一直以来跟他走得比较近。慈禧这么急着除掉恭亲王难道只是因为担心恭亲王不安分吗?

    不可能,她肯定还有许多其他的目的,只是不能明说罢了,曾国藩再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慈禧对他的敌意,再加上曾国藩为了安抚众臣对曾氏兄弟的不满作出的努力并不奏效。看来,曾国藩还得做点什么事情讨好一下慈禧,不求立功只求无过。

    当下剿捻就是最合适的事情。于是曾国藩怀着复杂的心情,低调地带着湘军走上了剿捻的道路。

    这将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在这条路上,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将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呢?

    北上剿捻

    同治四年五月五日,僧格林沁兵败以后,朝廷再次向曾国藩下达了北上剿捻的命令,这次曾国藩没有拒绝。可是由于之前曾国藩根本没有去作北上的准备,所以湘军迟迟不能按时发兵。

    而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打败清军,杀死僧格林沁以后,士气大振。清政府十分担心他们会趁机渡过黄河,北上骚扰北京,所以才十万火急地催着湘军迅速北上。可是湘军不仅人力不够,而且粮草还没备齐,总不能扛着一杆枪就跑到山东去吧。

    可是,清政府很清楚,捻军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要是他们赶在了湘军前面,成功渡过了黄河,就算他们打不到北京,也一定会闹得大半个北方人心惶惶呀。所以,朝廷除了加紧催促曾国藩以外,还急召直隶总督刘长佑、山东“省长”阎敬铭迅速做好黄河沿岸的防护工作,要坚决把捻军堵在黄河以南。

    谁都知道这个愿望和打算是好的,不过捻军能否渡过黄河可不是靠一些人用嘴说说就能决定了的事情,这就要看谁的拳头硬,谁的兵力强了。万一捻军突破防线渡过了黄河怎么办?曾国藩的动作又这么慢,难道清政府就只能这么等着捻军北上而无计可施吗?

    为了稳定清廷众人的情绪,也为了给慈禧太后吃一颗定心丸,李鸿章在十分合适的时候(看来李鸿章的确很会做人),从上海派出了一支淮军走水路北上,在天津驻防,以确保把捻军堵在天津以外。

    李鸿章的这一招不仅安抚了清廷,而且为曾国藩赢得了充分的备军时间。但是即使如此,曾国藩这次剿捻还是没有逃脱多灾多难的命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裁撤湘军以后,曾国藩剿捻的军队从哪里来。毋庸置疑,从感情上来说,曾国藩还是最希望自己能够靠湘军剿捻。可是,经过多次的裁撤之后,原本十几万的湘军现在只剩下了两万多人。虽然他们可以说是湘军的精华部队,但是,湘军就是湘军,不是鲁军,不是豫军,他们不仅不习惯北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而且不愿意为外地效力。

    因此,接到北上山东剿捻的命令后,各营湘军纷纷表示宁愿被裁也不愿北上,甚至有些士兵竟采取了暴力行为,企图通过闹事犯错而被裁撤。无奈,最终湘军将领刘松山只好连砍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士兵,才算平息了湘军内部的骚动。湘军大营虽然最终恢复了平静,但是他们厌战的情绪已经表现了出来。试想,带着这样一群无心应战的士兵北上,曾国藩怎么可能打胜仗?军心不稳这可是兵家大忌呀!不过还好受曾国藩调遣的军队除了湘军,还有僧格林沁的余部和部分淮军。

    可是,两军作战是人越多越好吗?我们暂时先放一放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当时僧格林沁余部的情况。

    上文我们讲到僧格林沁兵败时,有一个人成功逃亡了,这个人就是陈国瑞。陈国瑞?他是一个什么角色,在1000多人全部被歼的情况下,怎么偏偏就他一个人逃了出来呢?他到底有什么能耐呢?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这个人。陈国瑞,性别:男;籍贯:湖北应城人;职业:流氓;主要经历:十几岁开始跟着太平军造反,兵败之后投降清军(看来很没骨气,连做流氓最起码的义气都不讲),因在清军中表现出色,被清将领黄开榜收为干儿子。后来一直在袁甲三、吴棠手下混饭吃。后又几经周折投到了僧格林沁手下。

    僧格林沁见他打架够猛,够流氓,于是就特别器重他,并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后来,因为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多次小立战功,还当上了浙江处州镇总兵(看来他这个流氓的确当得很不错,都合法化了)。这样看来,这个人也的确有两把刷子,不仅会混,而且拳脚也挺好使,怪不得他能在捻军的包围下胜利逃脱。

    老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就让我们看看逃出来以后,陈国瑞会有哪些后福吧。

    僧格林沁死了,他以前的部下只能跟着陈国瑞混了。小混混突然当上了大哥,这种机遇对陈国瑞来说的确难得,山东兵败以后,朝廷命他带兵驻守济宁。

    由于担心济宁可能会再次遭到捻军的袭击,于是,曾国藩就派刘铭传带一支淮军前往济宁助守。曾国藩不派刘铭传还好,一派又派出了事。

    刘铭传是谁?或许有人会说,刘铭传不就是那个台湾省第一任“省长”吗?不错,就是他,怎么曾国藩派他助守济宁就会出事呢?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铭传吧。

    刘铭传,性别:男;籍贯:安徽;职业:游侠;主要经历:从小闯荡江湖,专门打抱不平、劫富济贫,常常被朝廷追捕。后来接受朝廷招安,奉命在老家办团练。公元1862年,率兵勇投入李鸿章名下,被编入淮军,号称“铭字营”。

    从这一份简历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刘铭传虽然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他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儿,谁要是把他给惹急了,他可是不怕丢了饭碗从新落草为寇的。

    试想,这两个人要是到了一起,肯定会闹得天翻地覆。果然不出所料,刘铭传刚到济宁不久,捻军倒是没有打来,他们双方反倒先火并了起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陈国瑞瞄上了淮军的洋枪,于是就按捺不住自己流氓的本色,起了歹意,想要偷袭淮军济宁大营,抢劫淮军的装备。这是多么搞笑的想法?就算你害怕别人不知道你是流氓非要显摆一下,也不能出这样的馊主意呀,再怎么说你现在也是合法的朝廷命官呀,怎么能一点法律意识都没有呢?抢,是多么愚蠢的办法。

    陈国瑞拿定注意以后,带了500弟兄拎起大刀,直接闯入了淮军营帐,见人就砍。刘铭传向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忍气吞声的人,怎能受得了这样的欺负,于是命兄弟们抄起洋枪,生擒了陈国瑞,杀死了他手下所有的弟兄。

    可是刘铭传还是不解恨,你陈国瑞有什么了不起。以前你可以靠着僧格林沁撑腰,现在你大哥翘辫子了,你不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做人,还敢跑出来耍横,你可真是活腻了,现在我让你来时容易,回去难。于是就把陈国瑞关在了一个屋子里连饿了三天,直到他求爷爷告奶奶地求饶以后才把他放回大营。

    陈大流氓哪吃得起这亏?回去以后,陈国瑞立即修书一封,致电曾国藩狠狠地告了刘铭传一状。这无疑就是人们常说的恶人先告状,自己去抢别人的东西被人痛扁了一顿,竟然还敢告人家对你下手太狠了。看来,陈国瑞真是没有什么逻辑思维。

    接到了陈国瑞的状子以后,曾国藩很快也接到了刘铭传的诉讼,看来这两个人分明是要让曾国藩来给他们评理了。

    而曾国藩向来就跟僧格林沁的部下不和,再加上陈国瑞的口碑一直也真的不怎么样,看来陈国瑞是找错了人。不过还好,曾国藩不是一个护短的人,也不是一个没有轻重的人。

    虽然,陈国瑞犯下的错够得上砍头,可是打狗还得看主人。他可是僧格林沁的爱将,僧格林沁又是朝廷的亲信,那么,间接地来说陈国瑞就是朝廷的人了。看来,曾国藩就算是判他有罪也不能直接砍了他,只能以说服教育为主来改造他。

    可是对于曾国藩的好意,陈国瑞并不领情,反倒是十分不服气。于是,曾国藩就把陈国瑞的一切罪行都上书给了朝廷,结果陈国瑞被削去了头衔,暂任处州总兵,命其戴罪立功。

    这下陈国瑞老实了。看来孙猴子还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他陈国瑞再心高气傲,再桀骜不驯,都斗不过手握大清子民生杀大权的清政府吧!于是,陈国瑞只好老老实实听曾国藩调遣,死心塌地地剿捻了。他的小弟们虽然也有为他鸣不平的,但是,有意见只能保留,否则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曾国藩好不容易驯服了陈国瑞和僧格林沁的残余部队,可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曾国藩在部署剿捻的作战中,根本调不动淮军。怎么会这样呢?淮军最初不是由曾国藩提出成立的吗?为什么现在淮军竟然不听曾国藩的调遣了呢?

    淮军姓什么

    俗话说得好:有奶的就是娘。的确,曾国藩虽然直接促成了淮军的出现,但是从淮军成立第一天起,淮军弟兄们就是跟着李鸿章混饭吃的。所以淮军从成军以来就更忠诚于李氏兄弟。

    同湘军一样,淮军也是一支军阀性质浓厚的私人军队,如果说,湘军是曾氏兄弟的人,那么淮军就是李氏兄弟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淮军应该是姓李的。姓李的不受姓曾的调遣,在人情上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在行军打仗这种大事上,如果他们依然这么狭隘的话,那么他们的狭隘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同治四年五月底,曾国藩奉朝廷命令赶赴徐州,途中突然接到捻军南下安徽在雉河集包围安徽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英翰的消息,于是改道临淮关,前去解雉河集之围。

    来到雉河集,曾国藩首先罢免了救援不力的易开俊,并把他手下的三千士兵交给刘松山统一指挥前去解围,同时急电刘铭传迅速从山东济宁回援雉河集,同刘松山会师剿捻。可是,电文发出了好久,就是不见刘铭传回复。

    原来,表面上李鸿章已经将淮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曾国藩,但是,李鸿章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保存淮军的实力,他一直都在秘密操纵淮军。所以,刘铭传接到曾国藩的命令以后不是马上执行,而是先把信件内容抄一份给李鸿章,请示一下他的意见再决定是否执行。

    在那时没有电话,没有e-mail,也没有机动车,书信都是靠人骑马传递的。

    李鸿章远在上海,曾国藩的书信由临淮关送达济宁,再由济宁送往上海,再从上海送回济宁,这个过程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十天半个月之后,别说剿捻了,就连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捻军向来都以速度快而著称呢?

    刘铭传这么磨磨蹭蹭只会贻误战机,曾国藩对他的这种行为十分不满。但是,曾国藩也能猜出,刘铭传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还在李鸿章身上,刘铭传的这种做法也必定是李鸿章指使的。否则,刘铭传不会这么胆大妄为地公然推迟执行曾国藩的命令。

    所幸的是,刘铭传还没有到达雉河集,捻军就已经主动撤围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宗禹带领转入河南西部,到南阳、襄阳开展流动战;一路由赖文光亲自率领进入江西东部休整。

    虽然这次雉河集之围有惊无险,但是他们不可能次次都这么好运气,所以曾国藩必须拿到淮军的调派权,这个调派权要去谁那里争取?

    很显然要到李鸿章那里去争取。于是,曾国藩再有对淮军军事上的调动就不得不直接写信给李鸿章,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然后由李鸿章下达给淮军各部。

    于是,很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捻军就在眼前,而曾国藩要派淮军前去作战还得首先往回跑给李鸿章报信。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可是现在这样的现象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例如,曾国藩在御敌部署上选中了临淮、济宁、徐州、周口4镇为布防重点。其中由于周口是捻军后方的中心地带,于是曾国藩就打算派刘铭传的精锐部队前去镇守。可是刘铭传担心周口太过危险,李鸿章也害怕刘铭传会像僧格林沁那样死得很凄惨,于是就命刘铭传装病不要动身。

    刘铭传的这一抗命行为再次引起了曾国藩的不满。于是,曾国藩就反复向李鸿章发牢骚,婉言指责李鸿章不愿把淮军的指挥权交给他。作为学生,李鸿章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毕竟曾国藩所说的在理,他作为主帅,却不能完全拥有调兵遣将的权利,这事要是拿到朝廷上去评理的话,他李鸿章估计也不好下台。于是,曾、李两人就达成了一个君子协议,将淮军暂时交给曾国藩调遣。

    可是君子协议只是对君子来说的,当面临生死问题的时候,有几个还会遵守君子协议呢?更何况在清末那样一个不产君子的年代,君子协议只不过是面子工程罢了。李鸿章虽然答应了由曾国藩调遣淮军,可是,当曾国藩把僧格林沁的残余马队调到徐州和鲍超队的800匹战马组成一个骑兵队,任命李昭庆为队长的时候,李鸿章又不干了。为什么?

    原来,李昭庆是李鸿章的亲弟弟,让他做骑兵队队长,无疑就是让他在剿捻的战争中打先锋。谁都知道打先锋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工作,李昭庆本人也不愿意从事这个工作。于是,李鸿章就写信给曾国藩,央求老师改变用人计划。可是这一次,曾国藩态度坚决地表示,我是主帅,无论到哪里说理,我都对军队具有调派的权力,并拒绝了李鸿章换人的提议。

    李鸿章很明白,曾国藩这句“无论到哪里说理”的话里包含着深刻的意义,他在说,如果你李鸿章非要干涉我调兵遣将,我就到慈禧哪里告你一状。我曾国藩有本事把你捧上去,就有本事把你拉下来。于是,李氏兄弟只能心怀不满地接受了曾国藩的安排。

    可是曾国藩并没有因为李氏兄弟的让步而感到轻松。在同李鸿章的几次暗中争斗中,曾国藩深深地感受到了,不是自己的军队实在不好管理,这也就昭示着曾国藩此次北上剿捻不可能这么顺利,虽然他的作战计划安排得有条有理。

    剿捻策略

    从曾国藩出发到现在,还没有跟捻军展开一场正式的交战,曾国藩就已经感觉到了身心疲惫,不仅仅是因为军队难以驾驭,还因为他辛辛苦苦安排的布防根本不起什么作用。我们不妨先来一同看看曾国藩的剿捻策略和布防工作。

    和太平军不同,捻军作战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强。他们不死守城池,打完就跑,而且跑得飞快,一般骑兵又追不上他们。所以,曾国藩决定采取以静制动的制敌方法。

    此外,捻军之所以能够日行千里,而且能够及时更换马匹恢复体力,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在山东、河南、安徽一带的群众基础比较好。虽然他们属于“流寇”,但是并不遭百姓的厌烦,相反许多过不下去的百姓倒都成为了他们的成员。

    针对这个现象,曾国藩制定了查圩政策。所谓查圩政策就是,在捻军活动比较活跃的山东亳州、蒙城、宿州一带清查与捻军有关系的人。

    该政策的具体内容为:以圩(相当于一个小镇)为单位,各圩设圩长一名,由圩长负责对该圩的成员进行户口登记。对于那些曾经与捻军打过交道,现在愿意为清军效劳的人,可以登记为“良民”,载入“良民册”;而那些不愿意改过自新的人则被登记为“莠民”,载入“莠民册”,这些莠民被抓了以后一般是要拉去砍头的。

    各圩当中,以5家为单位,一旦有莠民被抓,那么其余的4家就要连坐,领受和他同样的罪名。如果不愿效忠清军也将被拉去砍头,对于徇私枉法的圩长和不愿意和政府合作的圩长则统统撤职,由愿意为朝廷效劳的人担任。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或许都知道,曾国藩的这一高招,不仅日本人进中国的时候大肆使用过,蒋介石也曾在对付共产党的时候使用过,看来曾国藩的所作所为对后世的影响真是非常地大。

    他的这一做法如果只从理论上讲,还可以说得过去,这是剿灭捻军的釜底抽薪的好办法。但是如果真要实施起来,恐怕会引起“公愤”。

    针对这一可能,曾国藩表示,要使一个政策真正见效,并起到威慑的作用,杀人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应该的。不杀人,不见血,那些“莠民”就不知道厉害,就不会乖乖地去做“良民”。

    同当年曾国藩在长沙搜查太平军时一样,莠民的被杀过程不需要经过法律程序,更没有上诉的可能。当地的百姓一旦被认为是“莠民”,那么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连申冤的地方都没有。

    这个政策实行一年后,总共有100多人死在了“莠民”的罪名之下。曾国藩再次成了人们眼中的杀人恶魔。不过这些平民百姓的议论并不能影响曾国藩的心情,他更在乎的是剿捻业绩。只要剿捻业绩上去了,慈禧高兴了,曾国藩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曾国藩的剿捻工作。曾国藩刚到徐州本打算以动制静,采取“守株待兔”的办法对付捻军。可是捻军向来狡猾,要让他们主动上钩看来是不可能。所以,曾国藩决定,既然他们不会主动上钩,那就派一些人把他们给赶到钩上,再来捉拿他们不就容易多了吗?

    于是,曾国藩决定采用尾追和堵截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剿捻工作。首先,曾国藩把所有兵力分为两大阵营:一个阵营负责尾追;另一个阵营负责堵截。曾国藩认为,负责尾追的兵力应是机动性最大、作战主动性最强的兵力,必需有重兵负责,于是他就把湘、淮两军分为四支游击部队负责尾追。

    其中,刘松山和张诗日为一支,潘鼎新和周盛波为一支,刘秉章和杨鼎勋为一支,刘铭传和李昭庆为一支。第一支和第二支主要对付张宗禹部捻军;第三支部队对付赖文光和任化邦;刘铭传和李昭庆则继续驻守济宁和徐州进行休整。

    从这四支游击部队的分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江苏、安徽以北,河南以东,山东西南一带,而在这一带周围,曾国藩早已经部署了堵截兵力,这和曾国藩最初驻防临淮、济宁、徐州、周口4镇的计划不谋而合。针对曾国藩的这种布置堵截的计划,刘铭传认为应该依据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等河为天然后方屏障,然后从外围步步缩小捻军的活动范围,最后把他们困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再将他们一网打尽。这样既可以利用这些天堑有效地堵截捻军,又可以解决剿捻兵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尾追部队的劳顿之苦,一举三得。

    曾国藩一听,觉得这个“河防”阵线想法实在不错。可是,捻军行军速度过快,转战范围较广,各地应该自行加强布防堵截捻军,而他只愿意着手临淮、济宁、徐州、周口4镇之间的13个州府的布防工作。所以没有采纳刘铭传的意见。

    可是后来,曾国藩驻军徐州以后,由赖文光率领的捻军突然从江西东部北上山东,很有从山东进攻北京的可能。于是,清政府立刻下令由曾国藩统一节制鄂、豫、皖三省军务。无奈,曾国藩只好兼顾苏、鲁、鄂、豫、皖等省战事,并将原来的4镇布防改为了5镇布防(又加了一镇归德,今河南商丘)。

    赖文光北上以后,为了配合曾国藩工作,清政府又启用了几支地方团练部队在捻军活动的地带驻防,其中有一支是曾国荃的新湘军。没想到曾国荃的再次出山,竟然给曾国藩带来了一个大麻烦,我们在后面将会讲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还是先言归正传。

    在曾国藩大张旗鼓地忙活了一阵子以后,捻军非但没有前来送死,曾国藩派去的尾追部队反倒让捻军给耍得团团转。看来尾追堵截的方法不太奏效。于是,曾国藩又想起了小刘(刘铭传)的提议,他的这个想法很不错,可是不知道实施起来会不会有难度。要知道,黄河、京杭运河等天堑之间并不是连在一起的,中间还有很多空隙,怎么办?

    在经过了一番实地考察以后,曾国藩认为,凭借黄河、运河、淮河等天堑把捻军围堵到一个较小的范围。那样捻军骑兵的优势就不能好好发挥,到时候再对他们进行围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实在是一个妙计!一开始就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可是,所有正确的结论都需要时间来检验,而且所有正确的结论也都是从错误当中总结出来的。

    同治五年二月,在曾国藩到达济宁以后,根据地形将山东、河南、河北各省的河段进行了分段防守,河段断流或是没有河段的地方,则开挖壕沟或筑上栅栏,意图通过据守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将捻军限制在大运河以西、黄河以南的地方,从而保障北京的安全,同时达到缩小捻军活动范围的目的。

    可是,就在曾国藩“河防”工作还没有完全完工的时候,同治五年七月,刘松山和张诗日两支湘军在河南西华、上蔡境内遇到了张宗禹部捻军。双方在7天之内交手6次,结果,湘军损失大半。之后,张宗禹部捻军扬长而去,然后同赖文光部捻军成功会师,并于八月十六日,攻破河南标营防线,越过开封城外的一段壕沟成功向东逃去。捻军如此来去自如,这对曾国藩的“河防”大计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任何一个新政策的出台,都不可能立即奏效,都需要一个慢慢改善的过程。可是,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曾国藩还有多少时间来消磨呢?

    捻军成功逃出河南以后,直接向东朝山东奔去。得到这个消息,朝廷再一次震惊了,这曾国藩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能让这伙私盐贩子再次逃回山东呢?朝廷不能理解了,大臣也愤怒了,慈禧开始不高兴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看来曾国藩真是老了,是该让他回家养老的时候了。

    这一年曾国藩55岁,他还不想这么早就回家歇着,可是他不能忍受朝廷这么功利地对待他的成败。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应该可以剿灭捻军。

    在此之前,他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告诉朝廷,他曾国藩不是好惹的!

    弄巧成拙

    一个人有点傲气还是好的,因为一个人只有拥有一定的傲气才能够建立起自信,才能够成就更大的事业。只不过有的人喜欢把这种傲气表现得锋芒毕露,而有的人,则把它隐藏得很深罢了,曾国藩就是后者。

    他不会像一个莽夫一样直接跑到朝廷上叫嚣,他一定会采取一种更加委婉、更加隐晦的方法向朝廷透漏一点自己的心思。

    于是,为了告诉清政府,离了我曾国藩你们就没能力搞定捻军。十月,曾国藩向朝廷请了一个月的假。

    虽然曾国藩这么做从本意上来讲,主要是为了试探朝廷的态度,提醒大家,我曾国藩是曾经为你们消灭太平军的功臣,你们不能因为一时兵败就否定我的能力。我还是可以搞定捻军的,我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可是,假条送到慈禧太后手里以后,事情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针对曾国藩吵着要休假的事情,慈禧十分不高兴,就说你曾国藩打不了胜仗,也没必要撂挑子呀,你作为一个剿捻钦差,现在捻军还很猖獗,你怎么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请假休息呢?这分明是在向朝廷示威,你这么做是在吓唬谁呢?你要请假是吧?准了,回你的湖南老家养病去吧!

    可是,慈禧可以这么想,但是作为清政府的顶梁柱,她首先要确保自己政权的稳定性,其次才能兼顾个人的情绪,因为有时候一个人太过于情绪化了就会做错很多事情。

    所以,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代替曾国藩之前,她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也给大清政权留条后路。于是,慈禧只能和颜悦色地同意了曾国藩请求,准了他的假。

    朝廷的这个回复还算让曾国藩满意,可是好景不长,曾国藩的麻烦事又来了。原来,自从曾国藩施行了查圩政策以后,被抓、被杀的百姓越来越多,而且,曾国藩判断他们有无罪过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们是否甘心为湘、淮两军所用。乐意效劳则无罪释放,不愿效力则拉出去砍头。曾国藩这么霸道的做法,引起了朝廷百官的不满。于是,有人上书参劾他,有人直接跑到慈禧那里说他的坏话,搞得慈禧很无奈,一年之内竟然对曾国藩点名批评了7次。

    自尊心一贯很强的曾国藩哪受得了这样的侮辱,在他看来,他那么做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着想,都是为了剿灭捻军,要是天下太平了,谁愿意这么做?谁不怕遭报应呢?

    曾国藩也无奈了,看来要想在乱世做官可真是太难了,要做一个人人拥护的好官更是难上加难。朝廷这么不给我留面子地点名批评我,以后让我怎么在圈里混呢?哎,不能就这么心甘情愿地被欺负,我要示威,我要报复。

    于是,曾国藩一怒之下给慈禧写了一封辞职信,看来这个钦差我是干不了了,捻军我也没本事剿灭了,我要回家养老。不过如果新来的钦差干不了剿捻的活儿,我可以在大营里帮他打打下手,出出主意。

    这叫什么话?这分明又是在威胁清政府,在欺负朝廷无人可用。收到曾国藩的这份辞呈,慈禧真是气愤到了一定的程度。她要告诉曾国藩,我叶赫那拉氏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你不要以为,我们大清没有你就真的不行了。我告诉你曾国藩,要不是你有眼色,早早地裁撤了湘军,我早就让你没好日子过了。现在你想走。那就走吧,我倒要看看,窝在一个穷山沟到底有什么好!

    想起这些估计慈禧一定心里特别的痛苦,可是理智告诉她,要淡定!要冷静!

    就算你要让曾国藩知道厉害,也不能对他一棒子打死,万一以后再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呢?还是不要把话说得太死了,但是也不能说得太软弱!

    于是,慈禧给曾国藩回了一封信,接到信以后,曾国藩真是后悔得要死。跟上次的和颜悦色截然不同,慈禧在信里对曾国藩的各种行为大肆指责,而且言辞激烈。不过还好,慈禧没有答应他回家养老的请求,而是说,你还是回到你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去吧,省的百姓要说我慢待了定国大臣了。

    这叫什么话?曾国藩本来只是想让朝廷安慰一下他,没想到,他们竟然在曾国藩受伤的心上又插了一把刀。真是让人难以忍受,你们这么做何止是慢待了定国大臣呢?简直是虐待定国大臣!

    太虚伪了,你们太虚伪了。不行,我要离开,我不能忍受这样的虐待。我就算是回到穷山沟里,也不愿意受人虐待。我是不会回去继续做两江总督的,我要回家养老。

    发出这封信之后,曾国藩立马后悔了,难道自己真想回到穷山沟里去吗?做一个乡村野老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不是!我想要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可是一旦回到了老家,我还能干些什么呢?修身如果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那么修身还有多大意义呢?再说,如果回到老家以后,那些天天闲着没事干的退休老干部会怎么看我呢?我不能走,我得留下。

    可是,曾国藩还有后路吗?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怎么办?总不能派人赶紧把信追回来吧,这封信发出去的时候可是五百里加急的快递呀。万一朝廷答应了,我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呢?回去了以后,我还会有出头的日子吗?

    这可真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呀!还好,有一个人解了曾国藩的燃眉之急,这个人是谁?不用问,一定是李鸿章。李鸿章这个人最擅长把握人的心思,最擅长玩弄权术。所以,此时曾国藩的心情他是最清楚不过了,可是总不能看着老师就这么为难吧,做学生的在该出手的时候还是应该念及师生情意的。可是要留下曾国藩,李鸿章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不能直接跑到慈禧那用洋枪逼着她留下曾国藩吧。

    这种蠢事李鸿章可干不出来,更何况,除了曾国藩,试问当今的大清朝谁敢跟慈禧拌嘴呢?谁敢和她较劲?看来老虎毛还得顺着摸。

    于是,李鸿章给自己找了一个充分且必要的理由,上书慈禧留下了曾国藩。他是这么说的,曾国藩在湘、淮两军中的威望很高,如果让他下课,回家种地,那么湘、淮两军一定会人心不稳。而且,如果曾国藩走了,谁来解救这两军的吃饭问题呢?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即使再派一个剿捻钦差,恐怕都无济于事。所以,不妨把他调回来继续做两江总督,这样既可以稳定两军人心,又可以借曾国藩之手,保障两军粮饷供给。

    思前想后,李鸿章说的也确实有理。看来这个李鸿章不错,很有想法,慈禧很喜欢,而且他又是曾国藩的爱徒,如果把曾国藩调回来,继续去做两江总督,那么,剿捻钦差的活儿让李鸿章去干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收到李鸿章的奏折,慈禧真是太高兴了,一来解决了曾国藩的问题,二来又找到了剿捻的接班人。

    嗯,这个李鸿章真不错,机灵、又讨人喜欢。于是,十一月六日,慈禧下诏给曾国藩,命他回任两江总督,命李鸿章为剿捻钦差,前去负责剿捻的工作。接到这个命令,曾国藩十分不满,本来他还打算继续留在剿捻第一线,现在看来希望不大了,但是他还要再争取一下。于是,他赶紧回信给慈禧说,自己实在老得不中用了,我还是回家种地去得了。

    可是,曾国藩再怎么磨叽已经没用了,慈禧已经给足了他面子了。而且,她现在已经找到了可以代替曾国藩的人了,她就没有必要再去跟曾国藩磨嘴皮子了,于是干脆又下一封诏书命曾国藩迅速回任两江总督。

    看来曾国藩已经回天无力了,虽然不能继续剿捻,但是能保住两江总督的位置已经不错了,曾国藩还有什么不满的呢?试问历朝历代有几个大臣能像曾国藩这样跟太后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呢?既然慈禧已经给了他一个台阶下,那么曾国藩就要识相,就要懂得就坡下驴,不要不知好歹。

    于是,曾国藩只好交出钦差大臣的印章,从剿捻前线回到江宁,继续做他的两江总督。

    无论曾国藩这次剿捻成功与否,他的生活总算回复了宁静,他总算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可是,在赶回江宁的路上,曾国藩认识到,他又错了,既然生在乱世,既然已经走上了为官之路,他就注定了没有平静日子可过了,直到死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