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丛书:耶稣-圣人的余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进入圣城朝圣

    从耶利哥到耶路撒冷大概有32公里的距离。不过这里算是旅行的终点站,到了这里大家就安心了。

    路上虽然全是灰尘,但是两旁的棕榈树开着白色的花朵,景色跟该撒利亚腓立比相比更是不同。夕阳西下的时候,耶稣和他的门徒们抵达了橄榄山后的伯大尼。

    伯大尼,在希腊文中是“枣”或“无花果之家”的意思,而这附近也确实跟山名相像,到处都是橄榄树和无花果树,而且此处的泉水清澈,如甘露般地滋润了旅客的喉咙。

    从这里到耶路撒冷的圣地大约有3公里的路程,外地来的朝圣团多在这里休息。耶稣一行人到达朋友赖柴鲁的家。

    有旅舍或者借住到朋友家休息的人是很走运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在山丘上或平原搭帐篷露宿。耶稣等人到达这个地方的第二天就是安息日,朝圣者兴高采烈地休养自己疲乏的身体。

    安息日过后的星期天,也就是逾越节的第一天。按照犹太人的历法,星期六是安息日,全国都休假,而星期天是一周的开始。而到了现在,我们定星期天为安息日,那是耶稣去世之后才改的。

    那一天,天还没亮就可以见到朝圣者拿着包袱,牵着当做祭品的山羊、绵羊络绎不绝地走上橄榄山。后来,离开赖柴鲁家的耶稣等人也加入了朝圣的队伍。

    这个地方属于罗马总督彼拉多管辖,希律王没有权力过问,只要不触犯罗马规定的法律就不会被捕。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耶路撒冷早就有憎恨耶稣的法利赛派和祭司等着他的到来。

    耶稣的12个门徒都很为他担心,不知道那些人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对付耶稣。但是耶稣却心情愉快地跟朝圣者打招呼,热情地寒暄着。

    耶稣来耶路撒冷朝圣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圣地。人们都因为能够与耶稣一起朝圣而感到荣幸和兴奋,他们就在人群中寻找耶稣本人。

    人们到了橄榄山山顶的眺望台,就开始不停地呐喊:“呼札哪(求救的意思)!”“呼札哪!”这种情景实在是让人感动。

    站在橄榄山的西侧,隔着汲沦溪就可以眺望到圣地耶路撒冷的全景。庄严的圣殿耸立在中央,中间是广场,四周有白色回廊,围绕成天井形状,美丽的安多尼亚塔连接着圣殿的石桥。从圣殿祭坛中燃起的黑烟缓缓地升向天空,那是早晨上供的火。从橄榄山顶到耶路撒冷城门的这条路,人都挤得满满的。

    在这种十分热闹的情况之下,人们又在中途遇到了耶稣,于是大家都特别兴奋地采了路旁的野花抛撒,又折了棕榈树枝来摇枝呐喊,前呼后拥着耶稣前进,还有人脱去了外套铺在地上让骑着驴子的耶稣经过。

    本来大家在逾越节的时候就很兴奋了,后来听说耶稣也要到耶路撒冷朝圣,更是殷切地期盼着他的来临。

    后来,这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耶稣就跟着他们大大方方地走进耶路撒冷城。耶路撒冷的人很好奇地问:“这个人是谁?”

    旁人回答说:“他就是拿撒勒的木匠,荒野中的先知。”

    问的人很惊诧而且兴奋地说:“啊!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耶稣!”后来整个耶路撒冷的人都惊讶地观看夹道欢呼的盛况。

    这个时候,耶稣很担心希律王的手下和圣殿的祭司以及那些法利赛派见到这种情况之后会加深对他的憎恨,但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阻止人们的热情。

    从广场进入圣殿,有黄铜铸的门,并有分为十级的阶梯。走上阶梯之后,就是“女院”。“女院”这个地方排满了银盘,祭司们在那里接收朝圣者奉献的牲礼。当朝圣者进入“女院”之后,在第一个盘里缴的就是所谓的“圣殿的税”。

    犹太的百姓要朝圣参礼必须先缴钱,如果不缴纳就不能进去参拜。盘子里可以随意放大小的祭品,所以其中的祭品有多也有少。每一个盘子都注明了:“为了济贫,为了保护圣殿,为了照亮神明,为了圣殿荣光。”

    但是,无论银盘的说明是怎么样的,祭司们的手段就是搜刮这些祭品来中饱私囊。但是不知情的朝圣者都用贵重的宝物当祭品。

    这之后就可以走过“女院”,进入中门,正面有高高的祭坛,祭坛里面供奉着天主。耶稣12岁之后,每年都会来朝圣,对这个圣殿十分熟悉。

    耶稣和门徒在“女院”的角落休息,看到有一位富翁带着仆人走了进来。那个富人穿紫色的上衣,披着毛披肩。他站在献钱箱前面,接过仆人给他的钱袋,把钱高高举起来再投入钱箱里,钱币叮当做响,然后他趾高气扬地走进了中门。

    后来又走来一位衣衫破旧的妇人,她手里拿着两分钱,悄悄地放入钱箱里。

    犹大看了之后说:“这只有神税(朝圣者的税钱)的百分之一吧!”

    耶稣听了犹大的话后,摇了摇头说:“这位贫穷的妇女所捐献的比刚才的那个富人多。别人所献的是自己剩下的钱财,而这位贫妇捐献的是自己身上的衣食费用。”

    这一天傍晚,耶稣带领着12个门徒再次穿过橄榄山,回到了伯大尼村。

    消除污秽

    第二天,耶稣他们晚一点才到达圣殿。这时候,广场比昨天更拥挤,要进入圣殿十分困难,为了方便没有带祭品来的朝圣的人,广场上摆设了很多摊位,其中有葡萄酒、香料、油、水果等,当然也有代替小羊的鸽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不过这些东西的价钱都很贵。因为祭司向在这里做买卖的商人们收取高额的税金,而商人们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物价提高。

    想要呈献祭品,请求天主救赎的那些老实而贫苦的人,因为祭品特别昂贵而买不起,他们只好在摊位前面,依依不舍地看着这些东西。

    那些祭司对待穷人,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因为他们光顾着对富人献殷勤了。

    在这广场上,还有一个更让人厌恶的地方,就是兑换钱币处。

    一个桌上堆满了很多犹太钱币,他们将犹太钱币兑换给那些从希腊、罗马、埃及、阿拉伯等地来朝圣的人。兑换钱币处的兑换率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兑换手续费相当高。

    从遥远的地方漂洋过海、穿越沙漠,一路辛辛苦苦地来到耶路撒冷朝圣的人,已经花掉了很多旅费,现在兑换钱币又要付那么昂贵的手续费,每个人都觉得很气愤。但是购买祭品一定要用犹太钱币,人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去兑换。

    虽然商人们抬高价钱获取利益,但是祭司们抽他们的税也抽得相当高,所以最后获利最多的还是那些借着天主的名义假慈悲的祭司。

    满广场都是悲惨的景象,有买不起鸽子而抽泣着离开的妇人,还有因为与商人争执贵了五倍的葡萄酒和香料价而被祭司破口大骂的贫穷百姓们,这些场景都让耶稣义愤填膺。

    耶稣本来想说,天主的殿堂是祈祷的地方,而这些商人和祭司竟然把圣殿当成牟利的商场。看到广场那些商人的不择手段,还有伪善的祭司,耶稣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先消除圣殿的污秽。

    耶稣的那个12门徒从来没有看见过像今天这样发怒的耶稣。

    耶稣命令门徒们把那些鸟笼的盖子打开,他自己率先打开了鸟笼的盖子,并大声斥责说:“你们呈献污秽的牲品,天主绝对不会高兴的。”

    因为耶稣的这个举动十分突然,这让卖鸽子的那些商人都措手不及,一下子就有几百只鸽子飞向天空。广场的群众欢呼了起来,大家见到他们痛恨的商人的鸽子都飞走了,心情十分激动。

    耶稣大声告诉他们说:“这里是圣殿!不是贼窝!”很多朝圣者都很赞同耶稣这样的说法。

    耶稣后来又跑到兑换钱币的地方,打算斥责那些商人一顿,兑换钱币的商人一看到耶稣跑来,立刻跟耶稣发生了冲突。

    商人阴阳怪气地说:“你算什么东西?我们是得到祭司允许的。”

    耶稣当众指责他们以不当的手段获利。

    在耶稣的指责下,兑换钱币的商人只好说出了实话,说祭司要求他们给好处,他们也只好在朝圣者的身上找回来了。听到这些事实,耶稣还想再指责他,但是早有人把桌子翻倒,堆积如山的钱滚落满地。

    突然之间,一桌又一桌的钱币被推倒了,但是谁都不捡地上的钱。这些商人看到之后很害怕,连忙捡起掉在地上的钱币灰溜溜地逃走了。

    就这样,在耶稣的带领下,祭品的摊位继续被推翻,广场上跟炸开了锅似的鼎沸了。

    刚开始那些祭司们以为有人在打架,但是后来见到天空中全是鸽子,满地都是钱币,感到十分不解,忽然有一位商人匆匆跑来报告说出大事了,来自拿撒勒的耶稣把所有的祭品都毁掉了。于是,两三个祭司的首领匆忙跑到广场来看个究竟。

    祭司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去镇压喧哗的人们,后来他们来到祭品的摊位前,看到所有的祭品都被扔在了地上。

    就在此时,他们突然听到耶稣那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圣经》上说:‘我的圣殿,是用来祈祷的。’而你们这些人却把它当成贼窝了,更让人生气的是,你们这些受人尊敬的祭司们竟然做这种勾当!这些污秽的祭品,天主真的会喜欢吗?”

    这时,有一位祭司大吼一声,想借此打断耶稣的讲话。但是耶稣完全不理他们,继续严厉指责他们说:“玷污圣殿的就是你们这些假慈悲、假慈善的人!”

    后来有个祭司没好气地问:“你就是拿撒勒的耶稣?”

    耶稣义正词严地说:“不错,我今天是来清除圣殿的污秽的!你们看,这些亵渎殿堂的东西,已经全都坏了,天主这时候应该很庆幸这些肮脏的祭品没有供奉在他的祭坛上。还有,你们这些可恶的祭司在圣殿中做非法的买卖,谋求不正当的财富,已经犯了亵渎神明的罪。而且,你们都看到了,这里的祭品比别的地方贵五六倍,这让穷人买不起祭品来奉献天主,你们就这么看着,于心何忍?那些穷人痛苦流泪,而你们却榨取他们的血汗钱,以此中饱私囊。你们这种行为就是从孤儿嘴里夺取食物,从寡妇身上抢走衣服,以此积聚你们的财富,天主要的是仁爱与慈悲而不是祭品,你们这些祭司没有一点爱心,也没有一滴慈悲的眼泪,你们有的只是贪婪的心。”

    这一通严厉的说辞让这些祭司十分震惊,他们看着耶稣又羞又怒,很是气愤。但是这时候还听得见群众狂热地支持耶稣:“耶稣的话已经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只是敢怒不敢言。”“祭司都是混蛋!”“你们都是偷祭品的恶魔!”……

    顿时广场上怒声四起,祭司们吓得抱头鼠窜,灰溜溜地逃走了。

    耶稣的门徒们都清楚耶稣平时不与人争,并经常教诲他们要爱自己的仇敌,善待恨自己的人,祝福诅咒自己的人,为凌辱自己的人而祷告,如果有人打你右边的脸,就把左边的也让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那么你把里衣也给他,有求于你的,就帮助他,有向你借贷的,千万不能推辞。

    但是今天的耶稣好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用针砭时弊的言辞揭发那些祭司们的恶行。所以他们很担心祭司会采取报复耶稣的行动。为了保险起见,当天晚上他们没有回伯大尼,而是从耶路撒冷越过汲沦溪,在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园的朋友家过夜。

    就在当天晚上,大祭司们果真召集所有的部属在圣殿讨论当天发生的事情。

    耶稣的那种过激言辞完全揭穿了他们假仁假义的面具,他们实在是恨透了耶稣。于是大祭司下达命令说要置耶稣于死地。

    大祭司还说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害怕今天的事还会再发生,如果总是如此,对祭司们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大祭司分析说,现在人们相信了耶稣的话,以后就不会再来耶路撒冷,他们不仅在那么多朝圣者面前受尽侮辱,而且这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活,只要耶稣活着一天,他们就不能有一天安宁。但是,现在有很多百姓围在他的身边,不能草率地下手,因为那样会招致百姓的愤怒,尽量在没有人的地方抓住他。

    就这样,圣殿的大祭司们对如何抓捕耶稣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直到深夜才散会。

    但是耶稣的敌人,不只有祭司这么简单。罗马总督彼拉多的部下,向总督详细地报告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彼拉多听到后也很担忧,他觉得耶稣应该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如果只是传教还没有太大关系,但要是煽动那些无知的犹太人造反,情况就十分不妙,于是他命令手下在暗中盯着耶稣,如果觉得有异样就立刻将耶稣逮捕。

    犹大的背叛

    到了第二天,耶稣仍然带着他的12个门徒到了圣殿的广场。现在只有极少数的祭品摊位仍然摆在圣殿广场的角落里。

    因为昨天的骚动已经传到每个朝圣者耳里了,所以大家一看到耶稣,就热情地将他围起来。于是,耶稣就在一个长廊的角落里开始讲道。

    谁也不知道,人群中竟然有罗马总督彼拉多和祭司的密探,他们都在寻找机会找耶稣的麻烦。耶稣虽然早已经看清他们的阴谋,但是仍然十分镇静地讲道,耐心地回答听众的询问。

    有人问耶稣:“先生,我们有必要缴税金给罗马皇帝吗?”

    这时候,耶稣立刻感觉到这个问题问得很不寻常。如果说应该缴税,那么法利赛派会告他卖国;如果说不该,那么就会触犯罗马的法律。

    于是,耶稣掏出了一毛钱,当众举着问大家:“请问,钱币上铸的像是谁?”这时候人群中有人说是恺撒(罗马大帝),耶稣立刻点点头说:“是的,那么恺撒的东西应当还给恺撒,而天主的东西应当还给天主。”耶稣这样回答,让想为难他的人终究没有得逞。

    后来又有人问道:“先生,祭司和礼拜堂的长老都说祭品越多越有诚心,那么您昨天赶走那些在圣殿广场的摊子,如果出现了有人想买祭品呈献天主但是没有祭品可买的情况,会不会招惹神怒呢?”

    耶稣心想,虽然这个问题提得很客气,但是十分尖锐,这个人必然是祭司的手下,耶稣立刻识破了他的意图。

    于是耶稣镇静地回答他说:“我们信奉天主,并不是在于祭品的多少,最关键的是尽自己的心、尽自己的情、尽自己的力、尽自己的智,然后我们还要爱人如己。请大家铭记这两条诫命,因为这比节日的热闹和祭品的多少,更能让天主愉悦。”

    耶稣十分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圣殿祭司们的面前说祭品的贵贱不是信奉天主最重要的事,这需要莫大的觉悟和勇气。人们听了耶稣的这些话都很震惊,而耶稣的门徒们更是为他担心,但是现在没有一个人进行反驳。

    这时候,第三个人又发难了。这个问题比前两个更恶毒,暗含更深的陷阱。那个人问:“请问以色列真的会出现新的国王吗?到那时会盖一所比现在更漂亮的圣殿吗?”

    大家听了之后更是为耶稣担心了。但是耶稣没有丝毫考虑,他直了直身子,满怀信心地说:“这个圣殿是希律王花了48年的时间建造的,但是还没有完全建好。这么美丽的圣殿,要毁灭实在是太容易了,马上就可以将它变成石块和瓦砾。之前罗马跟以色列打仗,罗马兵曾经两度攻打这座圣殿,假如犹太人顽抗,今天圣殿早就成为废墟了。但是天主所建的圣殿跟这个不同,天主三天就能建造一座圣殿,而那个殿堂永远不会被摧毁。那时候犹太人的新国王必定会诞生。”

    对于这个回答,听众由衷地赞叹。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牧师敢明确地讲解天国与人心的伟大,更没有人敢在罗马兵的刀枪监视之下说出“罗马兵曾经两度攻打这座圣殿,假如犹太人顽抗,今天圣殿早就成为废墟了”的话。

    耶稣在正义面前,毫无畏惧地指责暴力。这才是犹太民族所等待的弥赛亚(救世主)啊!很多人听了之后十分感激耶稣,对耶稣的尊敬之情更加深厚。

    正当人们如痴如醉地聆听耶稣传教的时候,在圣殿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有人却在计划恐怖的阴谋。

    这时候,伪装成听众的不明身份的人,看到耶稣旁边的门徒犹大,就走近犹大,扯了扯他的衣袖。犹大猛一回头,吓了一大跳。那个人又用力地扯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让他过来。

    犹大点了点头,缓缓走到听众的后面。原来这个人是罗马总督派出来打听以色列民情的密探。他是犹太民族的耻辱,他到处探听同胞有没有独立运动的预兆,一旦发现就马上禀报罗马总督,是拘捕运动的首脑人物。不仅如此,这个人还介入祭司与商人之间做中间人,赚取各种不法钱财。

    当然,犹大不会知道他做的这些事情。犹大是通过其他途径认识这个人的。这个人以前跟犹大一样是做地毯生意的,那时候两人经常一起经商,在一起吃喝玩乐。他很会赚钱,犹大还曾经跟他借过几次钱。

    凡忠厚老实的商人都不喜欢跟这个人来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犹大竟然与他一直很投缘,而且一直保持来往。现在,犹大跟他是近几年来第一次碰面。

    他拉着犹大离开了听众,一起走到广场边的粗石柱旁。他回顾一下,看到周围没有人,就在犹大耳边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些什么。

    犹大听到这个人的话以后,脸色苍白,直冒冷汗。后来他们密谈了大概一个小时,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广场的这边,人们仍然聚精会神地听着耶稣传教。

    其实在这之前,广场有十几个传教士,节日期间他们都在广场上进行传教活动。但是在那次广场事件之后,耶稣的名气又提高了不少,人们都不再听别的传教士讲道,只围着耶稣听他讲道。后来听耶稣讲道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到了人山人海的地步,甚至别的传教士都过来听耶稣讲道。

    那个人与犹大密谈完之后,犹大面色铁青地返回了耶稣的身边,而那个人也急匆匆地走向大祭司的家。

    这个时候,那个人的脸上露出奸诈的笑容。大祭司该亚法听到这个人的报告之后,吓得跳起来,他迫切地追问道:“你说什么?耶稣说他要毁坏圣殿,用自己的力量在三天之内建造新的圣殿?还说他要当犹太王,这是真的吗?”

    大祭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么他是想造反了。这得赶快报告总督彼拉多。他好大的胆子!明明知道罗马士兵在场,还敢骂罗马人,耶稣名声越来越大,可能真的会造反。那就按照约定,今晚带犹大来这里,从现在开始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后来,大祭司还从柜子里取出银壶,拿出几块金币赏给了那个人。

    那个人走了之后,大祭司独自坐下来沉思,然后一直在自言自语,想着拘捕耶稣的最好办法。

    当天夜里,耶稣的门徒犹大从大祭司的后门偷偷溜了出来,他一边走一边想事情,而且越想越害怕。

    犹大听说罗马总督和大祭司要用造反的罪名拘捕耶稣,而他的门徒也同罪。

    犹大打了一个哆嗦,心想,如果耶稣走出耶路撒冷一步,希律·安提帕就会逮捕他,总的来说,耶稣这次是插翅难飞了。他们说耶稣是以色列的叛乱分子?绝对没有这回事,自己和他在一起的时间那么长,最了解耶稣的个性。但是,犹大也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说耶稣是真正的爱国者,那他为什么要破坏圣殿呢?耶稣的门徒西门也对一件事情感到非常不解,那就是既然信服耶稣是救世主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他不带领大家共同赶走罗马士兵呢?也许耶稣并没有那种革命的勇气和决心。

    按照西门的想法,如果耶稣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一定会站起来,耶稣如果真的是救世主的话,他一定有这种与众不同的力量。

    犹大想着想着,渐渐地感觉到右手所拿的那个袋子很沉重,他打开一看,里面有30个银币。

    “天啊!我竟然已经出卖了耶稣先生!”犹大现在都不敢再去想了。他听说门徒也要跟耶稣一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在害怕的情况下就出卖了耶稣。但是到了现在,无论他用什么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都只不过是他的自我安慰罢了。

    现在犹大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他只是觉得很后悔,于是带着灰色的心情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

    不同寻常的晚餐

    过了今天就是逾越节,一般犹太人的家庭此时都在共进美餐。

    那天晚上耶稣就在耶路撒冷一位信徒的家里吃晚餐。他上午没有去圣殿的广场,而是在橄榄山的一位朋友家安静地度过。

    这是一直都处在忙碌状态的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之后第一次能够安安静静地休息半天。

    这时的耶稣显得很沉默,他没有跟他的门徒聊天,只是单独在埋头思考问题。耶稣早就预料到等候着他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他独自想着:我来耶路撒冷传教是为唤醒人们走向天主之国,使他们在节日过完之后能够回到家乡传播我的大道。我从各地传播福音到现在,没有一次比现在的人数多。我从来没有用比现在更严厉的言辞、更强烈的行为在大家的眼前表达天国的真理。虽然我一下子收了这么多信徒,但同时恨我的敌人现在更加憎恨我了,早就预谋着不择手段地来对付我吧!我想我随时都有可能被杀死,但是这如果是天主的旨意,即使被杀我也无怨言。一粒小麦落在地上如果不死,长大后只会是一粒。如果它死了的话就会变成几十甚至几百的新芽,如果因为我个人的死,能使世上的人心发出新芽,那么我的传教就有收获了。自从听过先知约翰讲道,在约旦河岸的荒野里听到天主的旨意之后,我已竭尽自己所能,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我现在已经能够不带遗憾地回到天主的身边去了。

    想完了这些,耶稣的心情突然变得很愉悦,于是他打算吃一顿十分快乐而丰富的晚餐。

    他的门徒彼得与约翰听了耶稣的吩咐,兴高采烈地跑到市场购买晚餐的食物——葡萄干、核桃、枣子、葡萄酒和逾越节晚餐不能缺少的苦菜、无酵面包。苦菜和无酵面包是以前祖先逃难时候吃的食物。

    过了午后,很多人家听到了圣殿安多尼塔的钟声之后,就全家团聚在一起吃饭。于是耶稣也和门徒们起火烤羊,准备晚餐。

    房间的中间排着一张长形的桌子,桌上放了很多食物。于是大家都按照仪式的礼法,先洗手,再洗脚。

    耶稣突然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竟然脱了上衣,捧着水替他的弟子们洗脚。

    他的弟子彼得惊讶地望着耶稣,打算挪开自己的脚。

    耶稣没有生气,只是轻轻地说道:“彼得,你今天不让我洗,那么你就不是我的门徒。”

    门徒们虽然都对老师的举动感到惊诧,但是后来彼得的话却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他说:“那么就连手和头都请您洗一洗吧!”

    耶稣按顺序给他的12位弟子洗脚,等到犹大的脚洗完之后,就对门徒们说:“你们懂得我刚才所做的事吗?你们称我为师、为主。不过你们称呼得对,我确实是师、是主,我以师和主的身份都能够洗你们的脚,你们彼此也该互相如此,我以身作则是叫你们也学我。”

    耶稣讲完之后,就虔诚地祈祷,与12个门徒坐在一起吃饭。

    正吃到一半的时候,耶稣告诉他们,这些门徒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他。

    弟子们听了之后十分惶恐,他们都担忧地问是不是自己。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出卖我的人。

    每个人必要去世,正如经书上所写的。但是出卖人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出卖耶稣的犹大问耶稣是不是自己?耶稣说,你说得是。

    正当他们继续吃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然后劈开,递给门徒们让他们拿着吃,说是自己的身体。耶稣又拿起斟满葡萄酒的杯子祝福,递给门徒们喝,说这是他立约的血,是为多数人而流出来的。

    耶稣后来又严肃地说:“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酒,直到我回到天国里,我才会和你们一起喝。”耶稣又带着他们唱了诗,大家出门朝着橄榄山走去。

    但是在黑暗的道路上,谁也没有注意到犹大此时已经离开了他们。

    抓捕

    走在通往橄榄山的路上,耶稣对门徒们说,今夜你们因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书上记载:我要击打牧人,让羊群分散。但是等我复活之后,要在你们之前去加利利。

    彼得跟耶稣说:“我们虽然因为你的缘故跌倒,但是我却永远不跌倒。”

    耶稣回答说:“我实话告诉你,今夜鸡叫之前,你会有三次不认我。”

    彼得坚定地说:“我即使跟您一起死,也不会不认您。”众门徒都这样说。

    耶稣和门徒们来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园,然后对他们说,等我去那边祷告。于是他带着彼得、雅各布、约翰往前走,走了一半,耶稣就让他们三人在岩石上休息,独自向前走,然后伏在橄榄树根上祈祷。

    耶稣虔诚地向天主祷告了很久很久,那种心情和三年前在约旦河旷野向天主祈祷时一样。等到他来到门徒那里时,见他们睡着了,耶稣叫醒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一样警醒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于是耶稣又去祷告,回来的时候看见他们又睡着了,因为他们很是困倦。耶稣再次离开他们进行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接着,耶稣来到门徒那里,悄悄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时候已经到了,我们已经被罪人出卖了。起来!我们走吧。你们看吧!出卖我的人来了。”

    话刚刚说完,12位门徒里的犹大来了,而且后边跟着很多带着刀棒的人。

    犹大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吻,谁就是耶稣,你们就可以抓住他。犹大随即走到耶稣跟前请安,然后上前和他亲吻。

    耶稣对他说,朋友,来做你要做的事吧!于是那些人上前抓住耶稣。有个跟随耶稣的人伸手拔刀,向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耶稣制止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人,必死在刀下。耶稣转身又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过来逮捕我,如同逮捕强盗。但是我每天都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却并没有捉我。

    这时候,耶稣的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耶稣向前走,他的脸上神采飞扬。逮捕了耶稣的差役们在路上对耶稣用棍棒打,又用脚踢,然后把他关在总督官舍附近的牢狱里。

    看牢的人根本不知道耶稣是什么人,只是听说他自称“犹太人之王”,作威作福,所以时常羞辱他。

    他们将耶稣关入牢里后,把耶稣的双手、双脚都缚起来,用白布蒙住他的眼睛,用敲头、打耳光等各种方法折磨他。

    这时候,他的门徒彼得正往橄榄山逃跑。跑到一半突然停住,他心想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师被害,于是又回头来追逮捕耶稣的队伍。

    彼得远远地跟着逮捕耶稣的队伍,跟到总督官舍附近的广场上,队伍来到中门的时候,彼得想混进去,却被看门的人看到了。看门人怀疑他是耶稣的同党,但是彼得立刻否认了,看门人还是觉得奇怪,因为他有加利利人的腔调,而耶稣的弟子都是加利利人。

    彼得吓了一跳,慌忙解释说他从来就没有跟耶稣讲过话,只是来看今晚的热闹。他说完后,急匆匆地走开了。

    这时候,正好听到鸡啼声,天快亮了。彼得边跑边自言自语:“对不起,在您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逃跑了,而且还不承认是您的弟子,我对不起您!”

    连夜审问

    大祭司一整夜都没睡,他在等逮捕耶稣的报告。直到凌晨两点多的时候听到耶稣已经被关进牢里的消息,他的一颗心才安定下来。

    大祭司认为不赶快处决耶稣不行,如果拖延了时间,信服耶稣的人听到他被捕的消息,一定会来要人。于是他通报各议员,准备夜审耶稣。

    这个议会是从犹太人中选出来的70个议员共同举行的,议长当然是大祭司。

    没有预先通知,又在夜晚集会的做法颇不合情理,但是,大祭司急着在大祭之前定耶稣的罪。

    不过当时到会的议员只有15个人。议会在殿堂里召开。

    虽是说要开会,但因为事先没有通告会议的内容,所以议员没有什么准备,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大祭司的独角戏。

    大祭司该亚法宣读他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耶稣的传教违背了先知摩西的律法,有意毁灭天主的圣殿。耶稣唆使民众拒绝缴纳罗马人规定的税金。耶稣曾经对民众说:‘犹太人的王’出现了,以此来蛊惑民心,反抗罗马。他是扰乱以色列和平的反叛者。这就是他的罪状,耶稣该当死罪。”

    而这些议员们听了大祭司的报告,丝毫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该亚法命令押着耶稣到庭审问。

    耶稣被带上来的时候,双手被绑着,衣服被撕得粉碎,而且已经被踢打得全身是血。

    但是,当他来到议员们的面前时,没有一点畏惧,他抬头瞪着大祭司。

    大祭司问耶稣:“拿撒勒的耶稣,讲一些你认为最重要的教理来听听。”

    耶稣连看都没有看他,只是低头不说话。

    大祭司又问他:“你回答不出来吗?”

    耶稣瞥了他一眼,勉强地开口:“我经常在圣殿和全国公开讲道,如果是我说得不对,你就指出我不对的地方。”

    这时一个差役挥手打了耶稣一巴掌说:“你胆敢这样回答大祭司?”

    大祭司厉声地问:“你说自己是弥赛亚(救世主),这是真的吗?”

    耶稣又恢复了沉默状态。

    大祭司又咆哮道:“我以天主的圣名问你,你是否是弥赛亚?”

    耶稣抬头瞪了他一眼,严肃地答说:“对!我就是天主的圣子!”

    “好,好!”大祭司听完耶稣的回答,欣喜若狂,因为这样就有罪名杀耶稣了。

    就这样,审判结束了。但是,死罪必须经过罗马总督彼拉多的批准。于是大祭司决定把耶稣送往罗马总督的官舍。

    这时候天亮了,锡安山上的太阳又升起来了。而出卖耶稣的犹大看到耶稣已经被定死罪,内心十分后悔,他把那30个银币还给大祭司和长老,说自己出卖了无辜之人,是有罪的。大祭司没有理他,觉得既然是犹大做的,就应当由他自己承担。

    犹大失魂落魄地把银币丢在殿里,出去上吊自杀了。

    定为死罪

    在天还没有亮之前,总督彼拉多的官舍之前早就聚集了很多民众。著名的传教士耶稣在今天要接受审问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耶路撒冷城。

    彼拉多正在疑惑的时候,大祭司的使者送来一封信。信中写着:“现逮捕一个犹太省出生的叛逆者耶稣。他对以色列、罗马来讲都是重要犯人,所以时间不能延缓,请您立刻审判这个人,他的罪状都写在附条上。”

    彼拉多多次听人说起过耶稣这个人,他还特别注意到“对罗马是重要犯人”这几个字,然后看了附上的调查书。调查书上说耶稣教唆百姓拒绝纳税。

    此事非同小可,彼拉多立刻提审耶稣。

    法庭设在广场的高台上,彼拉多端坐在中间最高的椅子上,右手边是大祭司,左手边低一点的地方站着被称为“犯人”的耶稣。

    耶稣的双手被绑着,他的衣服又破又脏,从前一天晚上到现在,他都没有闭过眼,他的脸色苍白,憔悴瘦削。

    今天早上,除了耶稣之外,还有两个强盗接受审判。但是彼拉多认为耶稣是重要人犯,所以先审那两个强盗,耶稣的审判留到最后。强盗的审问过程十分简单,两个人马上被判了死罪。现在轮到对耶稣的审判了。

    彼拉多悄悄地警告大祭司:“有关拿撒勒耶稣的那份调查书我已经看过了。但是要先有证据才行,对这个犯人传教的内容你可有证人?”

    大祭司十分得意地回答说:“证人有5个,都是有学问的人,而且人们都很尊敬他们,您放心,他们绝对不会撒谎。”其实,这五个证人全是那些对耶稣恨之入骨的法利赛派和大祭司的狐朋狗友,他们相互勾结陷害耶稣。当这些所谓的“证人”发表完证言之后,两个罗马士兵就押着耶稣走到了总督的面前。

    彼拉多是按照罗马皇帝的规定收缴税金的,所以他厌恶那些犹太人在宗教上的争执。

    他问耶稣:“你对民众讲道的时候说不用缴纳罗马皇帝规定的税,是吗?”

    耶稣义正词严地说:“完全没有,我当时是说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

    彼拉多又问:“那么你是在阴谋造反吗?”

    耶稣说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从来都不曾参加过谋叛,拿刀杀人是违背天主的旨意的。”

    彼拉多考虑了一下,觉得这和大祭司说的有很大的出入,因为至少耶稣对罗马帝国没有什么影响。

    于是彼拉多又改变了问法:“你确实是犹太王吗?”

    耶稣镇静地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我的国是天国,我为这个使命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来为真理作证。如果谁向着真理,谁就会听我的话。”

    这个时候彼拉多开始犹豫不决了,因为耶稣这么说是不能被定罪的,这明显就是犹太人宗教上的争执。

    彼拉多冷冷地对大祭司说:“据我审问,没有耶稣阴谋反叛罗马的证据,这些理由不能构成他的死罪。”

    这下大祭司他们可慌了。那些所谓的“证人”和大祭司的部属开始向彼拉多陈列耶稣的罪状,蛊惑彼拉多,希望能够将他定为死罪。

    这个时候广场上传来群众的声音。有人说应该释放耶稣,也有人说应该杀死耶稣。

    于是,彼拉多向群众大声地说:“你们羁押这个人到我这里,有人说他蛊惑人们,而且我也按照你们的控告在你们面前当众审问了他,但是并没有查出罪状,所以他应该没有犯下死罪。你们习惯到逾越节就要释放一名罪犯,你们就释放他吧!”

    这时候台下又是一阵喧哗,救耶稣与杀耶稣的呐喊声四起。

    “绝对不能释放他,除掉此人,放巴拉巴给我们。”

    巴拉巴是一位犹太独立革命的首领,被判了死刑,犹太人对他颇有好感。一听“巴拉巴”,群众的喧哗声更大了。

    彼拉多又反复考虑:如果救耶稣,那实在是太简单了。但是救了他,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如果把他判成死罪,杀一儆百,这样那些犹太人就不会再轻举妄动了,而且那些祭司们和地位较高的犹太人看来都对这个耶稣恨之入骨,借此机会顺着他们的意思,还能够做个人情。

    彼拉多打定主意时,婢女送来一封信。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信是他的夫人写来的。信里这样写着:“请不要处死这位有正义感的人,因为今天我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苦。”

    彼拉多看完信后再度犹豫不决。大祭司和长老挑唆众人,请求释放巴拉巴,要耶稣死。

    彼拉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

    大家都说:“巴拉巴。”

    彼拉多只好决定释放巴拉巴。

    彼拉多问那些祭司和法利赛派:“既然是这样,那么我该如何处置耶稣呢?”他们立刻说,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

    这时候彼拉多觉得多说无益,当众洗了洗手,说处死耶稣,这个罪过不是他造成的,而应由那些犹太人自己承担。

    大家都回答他说,他的血归到我们还有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命人将耶稣鞭打之后,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受尽各种屈辱

    士兵押着耶稣走进了牢狱。

    牢狱中的那些大祭司的手下还有一些可恶的罗马士兵早就等着他了。当听说耶稣已经被判了死刑,他们就开始不断折磨他。他们认为耶稣已经是个死囚犯,在死之前好好折磨他取乐也不错。

    他们将耶稣围了起来,脱掉他的衣服,给他穿上红色的袍子,还用荆棘编了一个冠冕,让他戴在头上,又给他找了一根根芦苇,大家都跪在他的面前,嘲讽地说:“大家快看看,这个王真是神气啊!”

    说完之后他们开始往耶稣脸上啐口水,用芦苇打他的头。他们把耶稣戏弄完了之后,给他换上之前破旧的衣服,押着他出去,准备钉十字架。

    刑场在耶路撒冷郊外被称为“各各他丘陵”的小山上面。按照当时的习惯,死囚犯都要自己背着十字架走到刑场接受死刑。

    这个十字架高4米,宽2米,厚约1米,重60公斤,可想而知,背着这个十字架走到刑场是十分辛苦的,耶稣缓缓地拖着十字架前行,但是护卫的士兵觉得他走得太慢,一直用鞭子抽他。

    耶稣就这样走走停停,浑身都是血和汗,他踉跄地走着,但是眼神还是那么的坚定。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惨烈了,后来看得护卫队队长也起了怜悯之心,他顺道抓了旁边一个看热闹的人,命令他替耶稣背着十字架。

    这一天刚好是逾越节,耶路撒冷圣城的百姓都放假了。当圣城的人知道耶稣被判了死罪时,大家都过去观看,崇信耶稣的人们都觉得这不是真的。

    耶路撒冷的街道只有3米宽,而且两侧的房屋紧密相邻,就是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上竟然挤了好几万人,这让耶稣更是寸步难行。无奈之下护卫的士兵们只好围在耶稣前后,驱赶人群。而耶稣的那11个曾经都因为害怕而逃跑的门徒们此时也赶了过来,跟在老师的后面,欲哭无泪。

    后来人们才发现,有几个跟在耶稣门徒们后边的妇女,她们哭得撕心裂肺、呼天抢地。原来那几个人是从拿撒勒赶到耶路撒冷朝圣的耶稣的老母亲玛利亚和他的妹妹们。

    之前,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听说耶稣现在已经是全国著名的传教士,而且他自己有着许多信徒以及希律·安提帕总是想找机会杀了他等消息之后,她就抱着来耶路撒冷也许能够看到儿子的希望参加了朝圣团。

    但是等到玛利亚抵达耶路撒冷的那一天,她就听到耶稣在广场上的事情,她很为儿子担心。

    正当耶稣被好几千个信徒围着进行讲道的时候,他的母亲玛利亚见到了他,她想上前去找他,但是当时人太多,她没有办法挤到前面,无奈之下只好静静地站在外边听着自己的儿子传教的很熟悉的声音,一边听着一边擦着激动的泪水。

    玛利亚最初见到耶稣的时候还没有认出他来,她以为是别人,等到一块儿过来的亲戚告诉她那是耶稣时,她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当她见到有那么多人围着耶稣,很痴迷地听他传教的时候,做母亲的心里十分欣慰。

    玛利亚一直希望过了逾越节之后,能够母子重逢,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跟耶稣一起回到故乡。

    可是,过了一个晚上之后,所有的情况都变了。

    就在早上的时候,玛利亚还愉快地跟村里人吃早餐。后来她听人说他们家乡的耶稣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立刻晕了过去,醒过来也不认为这是事实。

    而现在,做母亲的也在自责,她为什么不在那时候挤进去见儿子一面,也许这一切都是天意!

    玛利亚一心只想着在儿子接受死刑之前见他一面,她被人扶着快速来到街道上,但是现在街上早就挤满了人。不过上次她就错过了一次好机会,这次绝对不能再错过了。玛利亚拼了命地向前挤,但是等到挤进去之后,她见到的耶稣跟之前已经判若两人,他的身体被沉重的十字架压着,浑身是血,蹒跚前行,玛利亚心中一阵翻江倒海,她受不了这个场景,又昏死过去了。

    等到玛利亚醒过来的时候,她拼命地喊着儿子的名字,被女儿搀着,一路哭着跟在耶稣后面。

    圣人之死

    小小的各各他的丘陵,在耶稣他们没有到达之前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丘陵上每相隔10米的地方挖了3个竖立着十字架的洞,而中间的洞留给将要行刑的耶稣,左右两边的洞是留给同一天要处死的两个强盗。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救世主耶稣竟然与被世人唾骂的贼盗一起被处死,这是何等的讽刺!

    那些士兵把耶稣一路辛辛苦苦背过来的十字架竖立在洞中,十字架的上方写着他的罪状。

    这时候,一个士兵拿了一种由动物的苦胆调制的烈酒让耶稣喝,耶稣喝了一口,顿时觉得胸中难受,再也不想喝了。

    于是,士兵们开始松开绑着耶稣的绳子,脱去他的衣服,让他卧在十字架之上,士兵们手中持着钉子,举着锤子,把他的手和脚钉上十字架。

    他们每钉一下,耶稣的鲜血就涌出来一次。

    人们觉得这是最残酷的死刑,都不忍心看,就转过头去闭上眼睛。

    等到士兵们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们抓阄分他的衣服。

    就这样,三个十字架同时竖立着。

    围在山上观看的群众都觉得这种场景实在太过凄惨,而且钉在十字架上的犯人还要忍受风吹日晒,直到他们被折磨至死。

    这是多么残忍的刑罚啊!

    当人们看到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时,都陆续地跪倒在地,一边祈祷,一边痛哭。而那些曾经痛恨耶稣的人和士兵此时都在嘲讽他,笑着说他既然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就应该有办法从十字架上下来。还说他既然能救别人,为什么不能救自己,实在是可怜。更有人说,耶稣说过他可以在三天之内重新修盖被毁灭的圣殿,既然有这种能力,为什么不救救自己。这些嘲讽的话不绝于耳,耶稣在十字架上忍着痛苦,两眼紧闭,他用尽力气向天祷告:“我父啊!请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事!”

    听到耶稣这句话的人们,甚至连刚才还嘲笑讽刺他的人都被他的话深深地触动了。

    这时候,耶稣已经痛苦不堪,他的脸因为过度疼痛而变得扭曲,身体因为支持不住开始下坠,被钉着的手和脚的孔洞开始流血。

    在旁边观看的人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惨烈的场面,都匆忙回家了。

    刑场上最后留下来的只有看守犯人的士兵,还有一直都在哭泣的二十几个人。

    早已经筋疲力尽、苦不堪言的耶稣努力地睁开了双眼,他看了看脚下还有什么人。

    在耶稣的脚下,他看到了久违的母亲玛利亚和曾经逃跑了的门徒约翰。

    “哦,我亲爱的母亲!在我死之后,我的门徒约翰会照顾您的。约翰,我的母亲就拜托给你了!”

    一会儿,他们又听见耶稣说:“我父啊!我现在就将我的灵魂交给你。”说完,耶稣溘然长逝了。

    那是午后3点。阳光洒在竖立的十字架上,散发出奇特的金色光辉。

    就这样,伟大的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几个小时之后,他那伟大的灵魂挣扎着脱离了受尽万般苦痛的身体,轻盈地飞向了天际。

    据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和门徒们一起生活了40天后升天而去。基督教认为,耶稣受难复活是战胜了死亡,从此死对基督徒来说不再可怕,这也表明耶稣的确是上帝之子,是世人的救世主。

    耶稣的门徒们继承耶稣的遗志宣传天国的福音,大约公元43年,耶稣所创立的教派的门徒都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希腊文译作“基督”),他们在安提阿开始被称为“基督徒”。后来,拿撒勒派逐渐脱离犹太教发展成基督教,拿撒勒人耶稣被公认为基督——救世主。后来,这个教派终于脱离犹太教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基督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