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36计-逐步逼近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把所要研究解决的复杂的思维对象分成若干层次或阶段,然后逐步加以解决的思维方法。在客观世界中,自然界的运动、发展和结构具有层次性;客观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性。这些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而是有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

    智慧经典:请佛像

    有一日,一个寺庙的老和尚外出云游归来,路过寺庙旁边山脚下的一处集市,正好赶上有家专门卖香烛佛龛、文房四宝的店铺新开张。老和尚在店里看了半天看中了一尊大如来的铜佛像,做工很好。老和尚问:“店家,你这佛祖怎么请啊?”老板一看,正是来对了买主,心想,何不卖个高价?于是老板张口就说:“50两银子。”老和尚喜欢这尊佛像,没办法,全身掏了个遍,只有30两银子,他问店家能不能30两?老板把脸一低,不理和尚了!老和尚气得只好悻悻地回了自己的寺庙!众徒弟看到师傅一脸的不快就凑上来问个究竟,老和尚就把请佛像和老板要高价的事情说了,当下惹恼了众徒弟!有个小和尚眼珠一转说:“师傅觉得那尊佛像值多少银子?”老和尚回答说:“我看可以值10两银子,做工和质地还是不错的。”小和尚说:“师傅放心,我有办法让你既得了佛像,还不用花那么多钱,只要5两银子,就让师傅称心。”老和尚大喜,忙问小和尚用什么办法,小和尚说:“师傅尽管放心,我和大家安排9日后请师傅得宝。”第二天,有个徒弟化装成一个砍柴的樵夫,来到那家店铺,愿意出45两买那尊铜佛,老板说:“我昨天50两都没有卖,怎会便宜你这等山野村夫”。第三天,又一个徒弟化装成赶脚的云游僧,来到店里愿出40两买铜佛,老板心想看起来这个佛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的,马上说:“40两太便宜了吧,昨天一个砍柴的还出了45两,我没有卖。”

    就这样,第四天35两,第五天25两,第六天15两,老板都没有卖,心里想,45两、40两都没有卖,为什么要15两卖,这几天这些人真可气,怎么一点不识货!!

    ……

    第七天10两,第八天5两,第九天1两,老板有点坐不住了,心里懊悔得不得了!哎,为什么不早点卖呢,早点卖我还能卖个好价钱,这尊佛现在10天了都没有卖出去恐怕是要折本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要了呢!这天晚上,小和尚跑来和老和尚说,:“师傅啊,明天请您下山,去那家店铺,您就给他5两银子,包您请回来佛像。”老和尚大喜。第十天一早,老和尚拿着5两银子下山了,一进店铺,老板就高兴地迎出来了:“我这尊铜佛一直给您老留着呢?”老和尚说:“俺今天来闲逛,只带了5两银子。”老板说:“没关系,我这店里的香烛佛龛,还等着您老关照呢。”老和尚高兴地只花了5两银子就得了铜佛,而店家老板也欢天喜地地以为自己得了个大便宜!

    许多时候,在环境的影响下,人会产生很多错觉,比如:隔岸观火、火上浇油等行为,就很容易让人怒发冲冠,结果当然是使人火冒三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物质决定意识。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每个人的想法都在每时每刻地改变,没有人知道另一个人下一秒钟心中真正所想的事情。在环境影响人的时候,不管是周围的人还是事物,都要把事情看得全面。

    智慧启迪:独特的“强暴”试验

    你若使用过英文打字机或电脑,一定知道“Q、W、E、R、T、Y”这6个英文字母键在键盘的左上方,因为99%的传统键盘都是这种排列方式。

    自从打字机发明以来一直到1882年,人们打字时仍然采用左右食指边找边打的方式,当时有位女士创造出8指敲打键盘的方式,因而便参加打字比赛接受别人的挑战。为了赢得胜利,她雇用了一位专业打字员,并且要他牢记每个键的相对位置。比赛当天这套方法果然奏效,从此它便成为追求“打字速度”的标准。

    为什么我们坚持“Q、W、E、R、T、Y”的排列方式长达110年之久呢?事实上这种排列方式是最没有效率的了,像Dvorak这种改良型键盘就证明远比传统排列方式的键盘更能减少错误,速度也快很多。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根本没去考虑过它的出处和对错。这些信念中可能就有几个正是阻碍你更上一层楼的原因,而你却一点也不知道。

    这是一个独特的实验:一个女人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向一位不知情的路人大叫:“救命!有人强暴!”而旁边另外安排两位乔装的路人,对此呼救声不闻不问而依旧往前走去。这名被当作实验对象的不知情的路人在听到呼救声时,做出的反应不是立刻前去搭救,而是转头看旁边两个人有何动静,可当他看到的是一脸漠然时,也就无动于衷了。

    这种跟着大家走的群体现象说明,我们的信念往往有很大的从众性,它的建立总是根据别人的反应而定。这正是妨碍一个人发展的心理障碍。

    究竟持有的是有创造力的积极信念,还是毁灭性的消极信念,还真得看自己的判断。

    每日改进,终有所成。

    198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开始之初,洛杉矶湖人队面临重大的挑战。在前一年湖人队有很好的机会赢得总冠军。当时所有的球员都处于巅峰状态,可是决赛时却输给了波士顿的凯尔特人队,这使得教练帕特·雷利和所有球员都极为沮丧。

    帕特为了让球员相信自己有能力登上王座,便告诉大家只要每人能在球技上进步1%,这个赛季便会有出人意料的好成绩。1%的进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12个球员每个人都进步1%,整个球队便能比以前进步12%。只要能进步1%以上,湖人队便足以赢得总冠军。结果大部分的球员进步了不止5%,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这一年也是湖人队夺冠最容易的一年。

    日本企业之所以能有今日的风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于美国品质管理大师戴明的指导,但他们追求品质的决心也功不可没。他们经常把一个词挂在嘴上,就是“改善”,这个词在日文里有“没有休止”的意思。事实上改善有个原则,就是逐步慢慢地改进,哪怕这种改进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要每天能有小小的进步,长久地累积下来便有惊人的成就。

    许多人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天天不是担心工作没了,便是钱亏了,不是担心离婚了,便是病了。我可从不担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我每天都在改进,而每天也确实在进步。成功快乐的人生便是如此,得有时时不断改进自己人生的决心,保持不断成长、不断拓展的信念。

    智慧进阶:什么是逐步逼近法

    逐步逼近法是指把所要研究解决的复杂的思维对象分成若干层次或阶段,然后逐步加以解决的思维方法。在客观世界中,自然界的运动、发展和结构具有层次性;客观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性。这些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而是有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

    运用逐步逼近法的注意事项

    ①接触问题初始,应从观察和实验着手,尽量搜集有关资料,对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求得初步的结论。走好这第一步,为以后的逐步逼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把事物联系的关键环节作为突破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逼近,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在逼近过程中,当条件成熟时,应迅速抓住问题或某种适当的概念,实现思维的跳跃,以减少逼近次数。实现“跳跃”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如果不顾条件,硬性“跳跃”,很可能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智慧进阶:逐步逼近法的分类

    逐步逼近思维法又可分为分解累进式、完善渐进式、分层递进式、分段推进式等。

    下面我们就以分段推进式为例讲解逐步逼近思维法。

    我国学者王国维在其传世佳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哪三种境界?他荟萃三句古代诗词佳句来加以描述: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上述的第一句即第一境界,意为“悬想”;第二句为第二境界,对应“苦索”;第三句乃“顿悟”境界之意。

    从王国维的形象描绘中,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执著书生夜以继日地埋首于浩繁书卷之后,独上高楼,放眼远望,脑海里逐渐形成自己理想中的恋人;于是在茫茫人海中苦苦追寻,如痴如狂,思念到身体消瘦、面容憔悴也不后悔;忽然一天,一瞬闪亮,原来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就在那稀落灯影下蓦然出现。

    其实,这种描述也是王国维本人创作过程中的忘我体验。尽管他说的是诗词创作中的“三种境界”,但是对发明创造活动的展开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就是说,沿着“悬想——苦索——顿悟”的思维境界一步步推进,是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法模式。

    通过发明创造实例,我们能更直接地理解这种分段推进法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初期,周林在上海上学时,每年冬天,他和许多同学一样手脚长满了冻疮,痛痒难忍,四处求医问药,都治标不治本。冻疮痛苦地折磨着他,也引发了他的思考:“难道世上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冻疮吗?”带着这个问题,周林四处打听和查阅资料,结果都令人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周林“独上高楼”,产生了求解冻疮治疗难题的“悬想”。

    彻底治愈冻疮的新办法在哪里呢?周林进入“苦索”境界。他利用各种机会,收集民间偏方试验,分析打针、吃药、针灸方法,也无进展。在反复琢磨中,他逐渐感到再现前人的研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有新的希望。但是,这条新路又在何方?几年过去了,周林仍举目茫茫。毕业后,他在工作岗位上仍念念不忘治疗冻疮的课题,苦苦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在那些日子里,他走路想,吃饭想,连做梦也都在思索。虽然体重减轻了,面庞憔悴了,但顽强的周林对治疗冻疮的新方案“苦恋”不止。

    终于有一天,周林步入“顿悟”境界,找到了攻克难关的新思路。那天,他在一台大型砂轮旁打磨铸件,沉重的铸件在砂轮的磨削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振动。瞬间,一股强大的振荡冲击波从双手传遍全身,周林感到热血沸腾,此时,一个灿烂的创造火花在脑海突闪:“谐振?谐振?发热?治冻疮?”这一顿悟使周林中断了的思维变得通畅,他想到了用电谐振刺激人体血液循环的治冻疮原理。

    从此以后,周林便潜心于生物医学工程和现代频谱技术的结合方面的研究,终于发明创造出一种治疗冻疮的仪器。这种仪器的核心部件是电热频谱管,它能产生特殊的谐振波。将长有冻疮的手脚放在管下,便开始治疗,实践证明,效果明显。1985年10月,周林以其发明荣获首届世界青年发明家科技成果展览会金牌奖。

    发明创造,各人有各人的经历,不可能是沿着同一条“思维运河”前进的。但从大量的发明创造案例分析当中,我们又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发明创造只是一种过程,它不可能一步登堂入室。因此,将发明创造全过程划分出若干阶段,认识各阶段的特点和应采取的对策,对渴望加入发明创造俱乐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入门技法。

    从“三种境界”到“三阶段发明法”。

    如果将发明创造划分为上述的“三种境界”,发明过程则称为“三阶段发明法”。

    所谓“悬想”阶段,也就是提出创意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要“独上高楼”,提出匠心独具的发明创造课题。由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社会需要的提示,我们开始可能产生较多的创意或设想,只有通过选择才能形成进入“苦索”阶段的课题。

    “苦索”,实际上是分析问题和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由于发明创造追求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仅仅依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逻辑推理是难以如愿的。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作“苦索”。

    “苦索”意味着常常会出现苦思冥想仍无所获的痛苦阶段,思路中止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是,有作为的发明创造者,这时应树立信心,学会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把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任意组合,就会在思考中促使思维突变,迎来“顿悟”时刻。

    进入到“顿悟”阶段,也就是找到了问题求解的突破点。这种“蓦然回首”不仅接通了中断了的逻辑思维,而且将创造过程转入具体的技术设计阶段。这时,发明创造者就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用新的技术方案去固化自己由顿悟引发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在这种“三阶段”模式的基础上,有人认为还应当增加“验证”过程,即验证顿悟所获的创新方案是否可行,于是又有了发明创造的“四阶段”模式。

    如果再精细一点,免不了出现“五阶段”或更多阶段的进程模式。但不管怎样划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总是发明创造活动的逻辑思路。

    思维时间:创造性思维的“三级跳”

    ①线型思维:这是一种直线型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继承性强、富于理性、闭合、单一化、硬性发展、被动依赖、惰性强。例如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中有一段写到卖主与买主周旋的事:

    买:黄萝卜多少钱一斤?

    卖:一块六。

    买:土豆呢?

    卖:两块。

    买:土豆太贵了,人家都是三斤土豆换五斤黄萝卜哩。

    卖:哪有这个价钱,你拿三斤土豆来,我换你五斤黄萝卜。

    于是,买主向卖主买下三斤土豆,然后又用这三斤土豆换了买主的五斤黄萝卜(卖主实际上亏了二块钱)。卖主吃亏就在于他的直线性思维。只计一点(土豆的贵)而不计其余。

    所谓继承性强、重理性,是指习惯于这种思维模式的人,特别强调以往的经验感受。他们注重纵的关系,崇拜祖宗的陈法,信奉权威,缺乏批判和改革精神;严守规矩和既定的程序,容易因循守旧,逻辑脉络简单,只重纵向比较。

    单一化、硬性发展,是指思考问题时的思路狭窄,只沿着一条直线发展。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定在传统的、单一的结论上,忽视灵活性,思想保守僵化,有时甚至十分偏激。它强调集中,偏废分散,所以,许多人也称它为集中思维。

    被动依赖、惰性强,是指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容易受环境干扰,因袭摹仿,缺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反应缓慢。各种感受器官乐于接受单一的习惯性刺激。

    对于分析同类事物,解决简单矛盾和获取知识,线型思维是不可缺少的。由于线型思维的继承性、一贯性和它的惰性,在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向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遵循单一、固定的思维轨迹研究问题,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了。

    过去,由于人们习惯于线型思维的单一化模式,除数学有较大的发展外,其他学科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思维模式的复杂化,使得其他学科在短短的一百多年中迅速地发展起来。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自身的发展较为缓慢,除了它相对地穷尽了这门学科外,还在于传统的数学观念阻滞了数学家的思维发展。难怪有人说:“数学永远是科学幻想的死敌。”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需要出现新的爱因斯坦。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传统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在漫长的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例如线型思维模式左右着传统小说中的单线条发展。在欧洲文学史上,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更是线型思维的典型代表。在我国,传统戏剧的创作构思和欣赏者的审美思路,基本上也是线型思维模式。

    ②平面型思维。这是一种顺着一定的面,易分散生发的软性思维模式。其特点是横向发展,断面扩散,随意化、跳跃性,可塑性强。

    所谓平面型思维的横向发展、断面扩散,就是指这种思维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面上进行,是开放型的,它更重视横向关系及平行关系。它忽视纵向关系,不受传统经验束缚;知识面宽,思路开阔,敢于怀疑,好奇心强,争强好胜;喜欢形式多样,不安于现状,时常处在一种饥渴状态。

    所谓随意化和跳跃性,就是说这种思维模式不是循着正常的逻辑轨迹进行的。思维时的意念任意流动、跳跃、弥漫、渗透、交融,有时呈散碎、潜伏状态。这中间一个偶然闪现的意念也许正是一个待成熟的思想火花和潜在的创造力。假如把各种意念比作一个任意流动的分子,那么,任何几个思维分子的碰撞和接通都会产生新的意念和思想。

    可塑性是指思维过程中的逆转性、灵活性。表现在个人智能方面是往往善于领悟新知识,善于改变观察事物的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反馈调节。

    平面型思维的产生条件是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复杂化以及事物间的相互渗透、交错。另外,也与人们认识事物时的眼界不断开阔是分不开。它基本上是一种蕴藏着创造潜能的思维模式,是创造思维的雏形。但由于它的不守规矩、不随遇而安和求异心理,也往往表现出心浮气躁、浅尝辄止、骄傲自大,一旦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精神得不到尊重,又促成了它们的违规动机,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潜能走向消极的一面。

    另外,由于平面型思维的随意化和跳跃性及“语无伦次”,也容易被人们认为是思维不正常。所谓“精神病与天才”的研究课题,实在是对天才人物的一种误会。

    ③立体型思维。这是一种驰骋于整体间的思维模式。它兼收了线型思维与平面型思维的优点,开阔了思维活动的范围,把思维活动从平面转到立体,为思维分子的接通提供了更多机会。

    例如,由三根木棒可试组成五个直角。(读者可以组一下)可是用这三根木棒怎样才能组成十二个直角呢?(木棒的粗细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仅凭平面型思维的模式,局限在一个面上是无法解决的。解决的方法是把对象放在三维空间去思考。

    立体型思维的特点在于它的多极性、系统性、整体性、敏锐性、指向性、预见性。

    多极性指这种思维模式不受一定的时间限制,想象力异常丰富,知识面博大精深,抽象思维的能力强,能向多维发展。

    系统性、整体性是指思想认识系统化,有见解,成体系。有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伦理学的、教育学的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综合经验和知识。有计划、管理、设计、研究、控制、实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敏锐性是指灵活多变,反应迅速,善于抓住事物的萌芽和稍纵即逝的时机,抓住头脑中闪现的零碎意念加以生发。明辨是非,机智幽默,乐观向上,不迷信权威。

    指向性、预见性指坚定不移的事业心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具有战略观念、宏观思想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立体型的思维影响着社会生活和学习内容的方方面面。立体的世界需要我们用立体的思维去学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