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商”是造成贫富的差距原因
“财商”是造成贫富的差距原因。许多终日为钱辛苦、为钱忙碌的上班族,都曾有过一些共同的体验,眼看着成功人士穿着高级服饰、住着豪华别墅、开着豪华轿车而羡慕不已。然而在欣羡之余,你们可能曾想过:“是什么因素使得他们能够拥有财富,而我们却没有?”
一次调查结果表明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炒作股票或房地产”;其次是“个人的工作能力与努力”;最后是“家庭原因”。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人们习惯于将贫穷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的因素,如制度、运气、机会等,或者用负面的说辞为自己的无所作为作解脱。他们认为有钱的人大多是因为投资房地产或股票而致富,而造成财富增加的主因是因为“拥有适当的投资”。
那么,为什么他们拥有资金来投资房地产和股票,他们又是如何操作使他们能够不断赚钱的?到底那些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他们何以能在一生中累积如此巨大的财富呢?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用家世、职业、学历、智商与努力程度等因素能解释得了的。专家们经过观察、归纳与研究,终于发现一个被众人所忽略但却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财商问题。每个人财商的高低是能否成功致富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都有一个成功的梦想、一个财富的梦想。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金钱从某种意义上是成功的一种体现,财富也自然成为衡量成功的一个标尺。
不同的人有不同追逐财富的方式,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呢?财商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使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财商不仅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唯一能健康发展的智能,而且是人为观念和智能中的一种,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财商常常被人们急需,也被忽略。财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关的。
我们不光要正确认识金钱,还要有正确使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提高财商,创业成功
翻翻《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对财商有这样的定义:“财商不是你能挣多少钱,而是你能保有多少钱,钱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这笔钱能维持多少代。”因此,钱场上的输赢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善于从钱盈、钱亏中积累理财的智慧,捕获世象的因果,从而拥有永远蓬勃的财商,尽可能多地把握一生中与财富的缘分。因为财富的因果之链,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经济活动里,更是和整个缤纷世界休戚相关,如同着名的“蝴蝶效应”所说的,今天上海有一只蝴蝶在扑动翅膀,也许会引起明天洛杉矶的一场大雪。
可是,大多数人在私家财务上拼命挣扎的原因,是在于他们懒得启动自己的头脑,安于听从那些跟他们一样对货币一窍不通的人的鼓噪,这期间的危害性很大,时间一长,连智商都退化得差不多了,还奢谈什么财商?假如智商是先天的,那么财商则需要后天培育。大多数人不是缺钱而是缺观念,也就是说缺少财商观念,这种观念本来天生就有,只是被自己忽视了。
财商可以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和学习得以改变,改变你的财商,可以连动地改变你的财务状况。
财商是一个人最现实需要的能力,也是最被人们忽略的能力。可以想象,一个漠视财商的人,一定是现实感很差的人。
财商并不仅是人们现实的唯一能健康发展的智能,而且是人为观念和智能中的一种,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财商常常被人们急需,也被忽略。财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关的。
对财商教育的重视,并不意味着赤裸裸的追求金钱。很多人虽然拥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却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
因此大多数时,我们不是缺少钱而是缺少一种观念。
许多终日为钱辛苦、为钱忙碌的上班族,都曾有过一些共同的体验,眼看着成功人士穿着高级服饰、住在豪华别墅、开着名轿车而羡慕不已。然而在欣羡之余,他们可能曾经想过:“是什么因素使得他们能够拥有财富,而我却没有?”
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有47%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炒作股票或房地产”是贫富差距拉大的主因;其次是“个人工作能力与努力”(34%);第三是“家庭原因”(19%)。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主因并非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由于运气、机会等不公平游戏的结果。
的确,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是“股票与房地产”、“个人工作能力与努力”、“家庭原因”,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人们习惯将贫穷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的因素,例如:制度、运气、机会等,或者用负面的说词,为自己无所作为作解脱。
他们认为有钱的人大多是因为投资房地产或股票而致富,而造成财富增加的主因是因为“拥有适当的投资”(如投资房地产和股票)。
那么我们更深入一步提问,为什么他们拥有资金来投资房地产和股票,他们又是如何操作使他们能够不断赚钱的?到底那些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他们何以能在一生中累积如此巨大的财富呢?
以往人们更多的是根据财富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但往往只能看到结果,而不能预先作出相对准确的评估。财商(FQ)则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来衡量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和创造财富的智慧。
什么是财商呢?罗伯特·清崎认为,财商(FQ)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事实上,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都是一种指导人们行为的无形力量。而财商,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的。
罗伯特·清崎不仅提出了财商的概念,而且还发现了一种提高财商的方法。他发明了一种名为“现金流”的纸板游戏,教人们迄今为止只有富人所知的金钱游戏。
阿利希·韦兹先生,年龄50岁,是一个家具经销商,他的年度总收入为1025万美元。阿利希·韦兹先生拥有的净资产,按财富方式来计算,预期为5022万美元,但他是一个财富积累的能手,他的实有净资产为100万美元。
另一位罗伯特·哈维先生51岁,是一位大学教授。他上一年度的收入为1075万美元,比阿利希·韦兹先生略多。罗伯特·哈维先生的实际净资产多少呢?他的预期财富水平又怎样呢?福特先生的实际净资产是2325万美元,按财富方式来计算,预期为4836万美元。按照我们的定义,罗伯特·哈维先生财商较低,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怎么所有财富还不如一个家具经销商多呢?实际上,阿利希·韦兹先生的净值将近罗伯特·哈维先生的5倍,我们可以考虑下面的两个问题:
维持一个教授及其家庭中级消费水平生活方式需要花费多少钱?
维持一个家具经销商及其家庭中级消费水平生活方式甚至蓝领阶层的生活方式需要花费多少钱?
很明显,罗伯特·哈维先生作为一个教授,要花多得多的家庭收入去维持和展示他们家庭较高的中级水平的生活方式。
哪一种品牌的汽车才能与教授的地位相称呢?毫无疑问,是豪华汽车。谁每天都要穿高质量的服装去工作呢?谁需要去参加一个或多个乡村俱乐部呢?罗伯特·哈维先生,这位低财商者,比起那些高财商者,有着强烈得多的消费偏好。
低财商者大多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他们强调消费,贬低那些构筑财富大厦的关键因素,最后所得的结果就是,高财商者成为拥有财富的人,而低财商者却总是为钱而困惑。
在创业的道路上,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财商。
3.经济社会必须培养财商
一直以为,一个人能拥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应该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就像鱼和熊掌很难兼得那样。不过,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做个现代人,光有智商和情商还不够,在精神与物质的对峙中,财商也是硬道理,如果不具备相当的财商,不掌握金钱运转的规律,你就没有准备好进入等待你的现实世界,因为在这个社会里,会赚钱比会省钱更受到重视。尽管人们对财商的认知程序,还不及智商那么头角峥嵘,也不像情商那样受人追捧,但在网络经济和风险投资的围逼下,人类创造价值的灵感,似乎已悄悄活跃起来。
其实,一个人财商的高低,应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反映,在投资领域里争当赢家,不仅要靠丰富的知识面、敏锐的判断力,对待金钱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从某种角度说,人们用怎样的心态和情感去发掘财富,则是理财成功与否的关键。
财商就是“财务智商”的简称。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在生活中潜能发挥的程度。
②掌握与经营事业有关的知识,包括: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经营策略等。虽然智谋型投资者并不是律师,但是他们会依据法律,按投资项目和潜在利润采取制定投资策略。他们常常会利用不同的法律、法规,以极小的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③是否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投资理念和价值观。
④经营能力,包括:营销策划能力、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财商与情商紧密相连,大多数遭受财务痛苦的人是因为他们的情感控制着他们的思想。作为人类,我们都有相同的情感。决定我们在生活中做不同的事情和拥有不同的东西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情感。例如,恐惧感能使一些人成为懦夫,同样的恐惧感可以使另一些人变得有勇气。不幸的是,在金钱方面,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被限定为财务方面的懦夫。
那么,高财商的人和低财商的人有什么区别呢?根本区别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同,因此造成了他们生活的巨大差异。
所有的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是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自我怀疑,从而阻碍了自己的前进。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很少是由于缺乏技术性信息,更多的是由于缺乏自信。
一旦我们离开学校,我们之中大部分人就会意识到,仅仅有大学文凭或好分数是远远不够的。在校园之外的现实世界里,有许多比好分数更为重要的东西,常常听到人们将这些东西称之为“魄力”、“勇气”、“毅力”、“胆识”、“精明”、“果决”、“才华横溢”等。不管怎么称呼,这都是比学校分数更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未来的因素。
在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当中,既有勇敢、聪明、泼辣的一面,也有畏惧、愚昧和胆怯的一面。过分的畏惧和自我怀疑是浪费我们才能的最大因素。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往往是依靠勇气而不是聪明去领先于其他人的。
培养财商既需要有专业知识,又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如果畏难情绪太大,往往会压抑才能的发挥。
高财商者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①他们在经济上独立自主。然而,他们基本上是采取一种舒适但不奢侈的生活方式。
②他们拥有自己的住宅,但几乎没有欠债。他们在其他许多人出卖住宅时,买进自己的住宅。
③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他们有承担风险精神,即使前方困难重重,艰难不断,他们都能继续奋斗下去。
④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按平均算,他们每两年要到国外度假一次。他们几乎没人会觉得有必要每天早晨三四点钟起床干活,以增加财富。他们不是工作狂,他们有很多的时间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
⑤他们是适宜的目标制定者,他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多数成功者对生活的需求有明确的信念,他们会选择最有利的捷径去追求目标。任何困难都不能将他们打倒,他们将以百倍的勇气和耐心顽强地继续下去并积极改善条件,直到获得成功为止。
⑥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积极的态度和十足的信心。他们大多数人都热爱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正如一位美国大富豪所说:“这不是一种劳动,而是做一件自己喜爱的事。”这些人从工作中享受着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快乐。他们在工作时完全投入,能够阻挡其他任何事情的干扰。成功的人似乎永远不怀疑他们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一旦目标达成后,更加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⑦他并不是事事都“自己动手”,而是试图充分利用别人。他们当中那些愿意事必躬亲的人,其财富明显少于平均水平。
⑧他们的富裕并没有以损害他们的正直为代价。事实上,他们相信,他们的正直非常有助于他们的成功。他们有完整的人格,愿帮助他人成功。一位企业家说:不管作任何交易,他都小心翼翼地对待对方,崇尚公平原则,使对方感到快乐。这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⑨他们工作时会十分专注,他们会集中精力,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获取最大的回报。
⑩他们非常重视花时间安排他们的投资,经常要向税务顾问请教。
○11他们为自己打工,他们看到了其他人所忽略的经济机会,他们愿意承担具有良好回报前景的经济风险。他们知道,一个人是否愿意承担经济风险与他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少投资一些在股票市场上,更多地投资于他们自己的方面,如他们的事业、他们有专长的业务、他们个人的生意,等等。
○12他们具有很强的领导才能。他们善于和别人沟通,具有把自己的想法推销给雇员和供应商的能力,具有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挑剔的客户的能力。他们培养了良好的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他们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征求他人的意见,不会与别人结怨,也不会让别人不满。他们团结着一批负责、能干和有支持力的人。
○13他们为社会提供了急需的产品和服务。但他们不随大流,无论是做什么生意,什么投资,他们都用自己的大脑分析和判断。
有一段关于理财的幽默:有一个砍柴人和一位学者乘着小舟,漂游在河中,闲着无聊,试着作猜谜游戏,二人约定,如果学者输了,就付10块钱给砍柴人,反之则由砍柴人付给5块钱。樵夫问:“什么东西在河里重1000斤而在岸上仅10斤?”学者苦思不得其解,遂付出10块。转问对方谜底,樵夫答:“我也不知道。”并找还学者5块,学者愕然。
智商、情商、财商,三位一体,几乎可以诠释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学问。樵夫也许胸无点墨,学者也许满腹经纶,但并不能成为衡量其心智的砝码。樵夫敢于跟学者比脑筋,就心态而言,早已不战而胜,说明其情商很高;出一道子虚乌有的偏题,迷惑学者,考倒对手,可见其智商也不低;先是搅混目标利润,再来演绎欲擒故纵,一进一出,居然平白赚得5块钱差额,其财商更是异于常人。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需培养一定的财商,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生存。
4.把学到的知识转化钱
将知识视作财富,或许是犹太民族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的重要原因。知识固然属于自己的劫不走的财富,但它毕竟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要将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就得靠智慧。智慧就是一个人运用、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一个人或许满腹学识,但他不一定是智者。就像一个古代的智者,虽然他懂得的知识不多,但他是令今人仰慕的智者,而我们不是。
犹太人很懂得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在他们看来,只有你能够创造财富,你才懂得智慧,也就是说能赚钱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你是个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可你却不能用你学到的知识去赚钱,那你顶多就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绝不是智者。相反,如果你是个穷光蛋,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你能够靠自己的本事一夜间成为富翁,犹太人还是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们认为你真正拥有了赚钱的智慧。犹太人热爱智慧,那么他们所说的真智慧又是什么呢?
犹太人有则笑话,谈的是智慧与财富的关系,他回答了这个问题。
两位拉比在交谈“智慧与金钱,哪一样更重要”。
“当然是智慧更重要。”他们都这样认为。
“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为何要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却不为有智慧的人做事?大家都看到学者、哲学家老是在讨好富人,而富人却对有智慧的人摆出狂态。”
“这很简单。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人却不知道智慧的重要。”
在这个故事里,拉比认识到金钱的价值。他说得对,有智慧的人是知道金钱价值的,智慧是不应该和金钱相脱离。没有金钱的智慧是没有用的智慧,简直没有什么价值。而智慧和金钱相组合,智慧的价值才现实显露出来。如果金钱是衡量智慧的价值尺度,那么,智慧的价值又怎么体现呢?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懂得金钱价值的,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获取金钱,用自己的知识来创造社会财富。
有位叫阿巴的外科医生非常着名,他给人看病是收费的。而当时人们的观念是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收费是不应该的。医生们于是在大街上摆上一个箱子,向路人募捐,人们纷纷指责这位医生,但是阿巴告诉他们:“不收费的医生是不值钱的医生。”这里也可以看出,知识和金钱是统一的。所以,世上就有那么多的成功人士是名利双收的。
在中国,有一些古语,赞颂读书的好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说读书最好了,最有用,读书能够挣钱,可以娶到漂亮的太太。古装剧也有才子佳人戏,“落难公子中状元,富家小姐后花园”的故事,说的也就是穷人读书升官娶有钱人家的漂亮小姐的事情。这似乎已经成了中国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读书、重视教育。
然而,在实践中,也免不了有对读书人的百般嘲讽,“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读书为什么又不好了呢?因为读书不能给人带来财富,对落难书生来说,失魂落魄就是他们的写照,他们既没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也没有非读书人所拥有的谋生的手段和勇气,所以就百无一用。时代变化了,我们对“读书人”的认识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读书人”就应该把自己所读的书,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转化为一种能力,转化为一种创造财富的方式。
首先来讲一个大学毕业生把智力化为财富的故事:
王某才大学毕业几年,他现在已经拥有一间手工皮革饰品工厂、一间自有品牌专卖店和几家加盟代理店。王某投资生产手工皮革饰品可以追溯到大学期间,那时他还在成都某高校的设计专业学习。一天,他从皮革市场上花100元钱买了一张牛皮,用这块牛皮做了两个挎包,因为设计新颖,周围的同学就以每个58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后来他又用利用剩下的边角料又做了两个小钱包,以每个3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学。他的第一笔生意就这样赚了76元。
王某大学毕业后被成都一家设计公司聘用。他负责公司会展现场布置的颜色搭配。时间长了便觉得工作循规蹈矩,发挥不了他的才华。他很怀念在大学期间自己设计加工手工皮革饰品的时光。王某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工作上,一直干下去会束缚自己才能.大学期间的那些皮革饰品的专长也会荒废,他决心辞职,依靠自己在制作手工皮革饰品的专业设计技术到深圳创业。
过了几个月,王某卖掉了自己刚刚买的新电脑.怀揣着一万多块钱来到深圳。到深圳后,他就把深圳的皮革饰品市场跑了个遍。后来惊喜地发现,在深圳从事手工皮革饰品制作的厂家几乎为零,在深圳市场上销售的皮包几乎都是外地生产的,而且并非纯手工制作的皮革饰品。王某认为,深圳这个城市更新快,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年轻人追求时尚和品味,手工皮革饰品肯定是一个商机。
在对深圳手工皮革饰品市场调查中,王某结识了一些在深圳专门做皮革生意的行家。他们对王某所制作的手工皮革制品很感兴趣,于是提出从他那里订货。王某非常珍惜这次的机会,他花3000元订购了牛皮和一些制作工具,自己动手缝制了30多个精美的手工皮包,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为自己的产品起名为“草人部落”。
王某的第一批货卖得很好,钱赚到了,产品也渐渐在深圳的皮革制品行业打开了销路。王某意识到商标对一个产品的重要性,他着手去注册“草人部落”。然而他还是迟了一步,过完春节从老家返深圳的王某发现,“草人部落”被他的一个销售商家抢注。
王某重新设计自己产品的品牌名称,王某就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了“牧马屯”的商标,开始真正的创业之路。他建起了自己的手工皮革饰品工厂,刚开始的两个月整个工厂就靠他和女友两个人支撑,他既是工厂的老板同时还是设计师和工人,女友则管理财务。初期他的产品大都是供应给深圳的一些皮革制品的销售商,随着产品知名度不断上升,生意也越来越好,不少外地的商家直接找他订货,他的手工工厂也慢慢地成长起来,现在工厂招了十多个工人专门负责加工,王某真正地做起了“老板”。
由于工厂刚起步,一般提供给代理商或批发商产品价格也不敢太高,每件商品只能从中赚取20%的利润。靠这两成利润虽然可以维持工厂的生意,但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今年年初,王某开始有了开个品牌专卖店的想法。原本他看好深圳华强北商业圈,但昂贵的租金让事业刚刚起步的他望而却步,于是他选择了租金便宜点东门的白马服装城。小店开张不久,他惊喜地发现,东门这一带聚集了不少香港人,有一定消费能力又追求个性的深圳本地人也是这里的常客,他的产品在这里卖得很好,平均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000元,节假日生意更是能成倍上涨。
专卖店的生意越来越好,王某慢慢开始着手发展加盟店,目前他在重庆、广西已经有了两家加盟店,不少台湾的商家也慕名到他这里订货。一个成本几十元的牛皮钱包,批发给商家的价格是100元,他可以从中赚取20%的利润,而摆在专卖店零售则可以买到250元钱左右。一个月下来,零售和批发的销售总额能达到七八万元,月利润3万元左右。
王某就这样充分发掘自己专业技能的含“金”量,瞄准市场,发挥自己艺术设计的专长,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为自己创造了财富,走出一条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众人皆知的格言。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力量”的现实性就更加突出了。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也常常有人抱怨自己满腹的学识和才华没有施展的空间,离成功太遥远。光有学识是不够的,你还差点知识成“金”的能力。
这种能力你该怎么修炼呢?
首先还是学习。学习可以磨炼人的心性和思维,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让你处于一种不断更新进取完善的状态中。学习也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不断地应对新形势。知识丰富头脑,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真正有知识的人就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在实际的生活中,创造出他所能创造的价值。
其次是思考。所谓“思考”不单是指对知识的理解、咀嚼,更是指对环境、对变化的一种反应。这种本领就需要在社会“大熔炉”中获取。这种思考得益于自身应对各种机会和挑战,得益于对实践经验的认识与领悟。
光有学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你把它转化为成“金”的能力。
5.发挥财商,就能够创业成功
虽然钱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挣钱的途径却可以截然不同。
不同的挣钱方法源于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技术技能、不同的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的性格类型。一种赚钱的方法不一定比另一种好,每种职业都有优点和缺点。在每个职业中获得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财商,高财商能够使你用更敏锐的眼光去选择最适合于你的生财之路。
丹尼尔·格鲁曼的《情商》一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总能获得财务上和事业上的成功?他的答案是情商比智商更有影响力,因此那些敢于承担风险、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人会比那些因害怕风险而不犯错误的人做得更好。太多的人以优秀的分数毕业,而情感上却并没有准备好去承担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如此多的老师并不富有,原因就是他们在“惩罚犯错误的人的环境”中工作,而且他们自己通常是情感上害怕犯错误的人。
可以肯定的是,创业不一定需要有多么高层次的教育背景。许多成功的创业者在还未获得大学学位就离开了学校。这些人中有通用电气的创始人托马斯·爱迪生;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CW的创始人泰德·特纳;戴尔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米歇尔·戴尔等。入学教育对于获得传统职业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人们如何创造巨额财富却并不重要。金钱的产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途径,除了靠体力劳动挣钱外,还有其他一些更有效的挣钱方法。
不同观念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人们在以他们的思想塑造他们的生活道路。
谁能想到,资产达310亿美元且闻名于世的惠普公司,当年是以538美元在一间车库起家的呢?
1938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看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看到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的窘态,忽然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为别人创造工作的机会。
于是,他俩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路,决定合伙开创自己的事业,两人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公司以两人姓的第一个字母合为名称。
刚开始时,迎接他俩的是挫折:研制出的音响调节器推销不出去,试制出的显示器无人问津。但两人毫不气馁,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改进,四处奔波去推销,还好,他们研制的检验声音效果振荡器有了几个买主。到了第二年总算没有白干,赚了1563美元。
他们深知,创业固然比受雇于人的名声响、气魄大,但付出的辛劳、代价更大,也更多。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挖空心思,苦心研制,试验推销……终于使惠普公司变成了美国电子元件和检测仪器的大供应商。这对黄金搭档也有了分工:惠尔特专心于新技术的研究发明,至今惠尔特仍活跃于科技领域,普克德担当起了企业管理的重任。
创业的可贵,在于永不停步,永远进取。20世纪70年代初,普克德一眼就看中了当时还处在幼年时期的微电子工业,认为微电子是工业的未来。于是普克德决定在“硅谷”创业,以微电子工业作为惠普的发展方向,1972年,惠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持计算器,后来,这成了微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惠普又研制出激光喷墨打印机。时至今日,惠普在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方面仍是全世界微电子工业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
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正是这种宏大的人生座右铭,赋予了他们非凡的智慧,非凡的毅力,非凡的苦干精神,从而也形成了他们傲视一切困难、不惧任何风险的品格。然而,造就他们成功的另一条件是他们所具有的财商,如果没有高财商,他们就不会有魄力去自己创业,更不会在事业中积累和创造财富。当你选择独立创业以后,需要进一步了解自己将要如何投入。
个人企业与一般工薪阶层有所不同。在个人企业中,你要始终头脑灵活并需要不断地制造卖得出去的东西,熟悉财务上的周转金,能够做到节约,与人很好地相处。
如果只是受雇于人,你可以有时间与同事们聊聊工作以外的事情。而在个人企业中,你必须不断地从事生产才能有收入。
受雇于别人的公司,薪水会有保障;而在个人企业中,即便你已经开始赚钱,也不能确定什么时候能有收入。你需要财务上的周转资金,而且必须存款以防账款过期未入。
受雇时,你可以毫无节制地使用文具用品,因为你没有必要考虑其来源问题;而在个人企业中,你将懂得节省开支,注意省钱,小心地使用各种设备,以防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你必须耐心等待修理人员修好。这时你将明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因为现在你花的是自己的钱。
当你是个雇员时,如果还没有想到下一步要做什么,老板会立刻告诉你。而在个人企业中,你必须每时每刻有着新的计划,决不能有丝毫惰性。
在创立个人企业之前,与工薪时期作个比较,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个人企业创立开始就相当艰辛,你要努力地工作,在你尚未踏入这个领域之前,请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个人企业里你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安全感。无论是在开始创业时,还是开始投资时,很多人都会诚惶诚恐。有些人会因缺乏准备、资金、精力以及对生意的敏感度而使企业以失败告终。个人企业就像是赌博,其赌注大小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下注之前,必须有所准备,尤其在开始时不要太过乐观,这样结果真的亏了,心理上也能承受。
——地位。如果你有一辆公司的车,人们总是把你想得比拥有一辆私人轿车的人更重要。
——财富。许多人经营个人企业相当成功,而且赚了很多钱,但是也有一些人赚钱极为有限。为了生活得相当有水准,你必须不断地工作。任何有质量的生活背后总是艰辛的劳动。
——家庭。无论你是在家赚钱还是在外赚钱,都应与家里的人更为接近。但实际上,你不可能真正地与家人有更多的时间相处交流,你必须用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来经营你的企业。
尤其在刚创立个人企业时,你会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以尽快创造财富。
——休假。你可以休假,但休假越多就意味着收入减少。
在你还是工薪阶层时,即使是放假了,你仍然有薪水:而在自己的个人企业中却没有。一旦你创立自己的企业后,就会明白自己根本不存在休假的机会,你会尽心尽责地为自己的企业工作。
人们都知道,所谓资产是能够往你的兜里装钱的东西,即能够以比你投资或购买时更高的价格自由地卖给他人的东西。如果你建立了成功的企业,通常你就会有更多的资产。而你学会了创立成功的企业,那么你将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创造资产的能力。
亚瑟是一个拥有5家文具店的经营者,他经营文具店生意的起因是在上学期间在大学里的文具店打工,掌握了一些文具销售和进货的渠道,他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渐渐地对文具店管理也熟悉了。
毕业以后,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就自己开了一家文具店,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很快,他在市中心几个学校附近都开起了分店,后来一家更大的文具连锁店的生意扩展到这个城市并打算出高价购买他的文具店。他接受了80万美元的出价,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然后他买了一艘游艇,将其余的60万美元交给专职基金经纪人就周游世界去了。
当一年后他回来时,经纪人已经将他的资产增至90万美元,于是他再次出航,并返回南太平洋的小岛上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亚瑟建立了企业又出售了企业,他不断地在周游世界,他有时会回来检查他的财务报表,然后又起航。
对大多数人而言,创办企业是最冒风险的求生之路。但是如果你能生存下去并不断提高技能,那么你获得财富的潜力将是无限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