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间,我又不知多少次往返北京和台北。短短的300多天,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无论是我的生活还是事业,又发生了诸多改变。小玥儿和小希箖又都长高不少,玥儿转眼间就像个大姑娘了。有时候真的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有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又回到自己小时候住过的院儿里;又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看着巴黎街边的橱窗,在协和广场上坐着吃三明治;又回到奥运会期间的兰会所,回到许多个夜晚,我和哥们儿朋友们在那儿相聚、畅谈、把酒言欢……
回想起来,8年来,我好像有1/4的时间都在空中。以前一上飞机就睡觉,自从决定写这本书,我渐渐养成了在飞机上想事儿的习惯。书中的很多段落是我在飞机上先想,下了飞机到家后再慢慢整理的。
《生于1981》这个书名是出版社的编辑想出来的,我当时还有些疑问,“1981年”又有什么特别的?后来顺着这个思路想,我还真发现了一些线索。1981年是个承上启下的年份,它是改革开放初期,又是80年代的开端;那一年前后,我家赶上了宏观经济的末班车,又适逢下海经商的热潮;出生在那一年的我,虽然是个80后,但很多想法其实和70年代的人更相似。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将过去好好梳理一番,并且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谈谈自己些许拙见。可是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的很多经历其实都和出生、成长的时代紧密相关。于是我在写这本书时就融入了一些野心,希望能在写自己的事儿的同时,写写自己出生、成长的那个年代,如果能让一些读者感到有共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会被刻上时代的烙印,但当下的时代越来越多元,年轻人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样,因而对每件事的体会可能不像我出生那个年代那么强烈。在那个连计算机都没有,更别提网络的时代,很多事都比现在更被人当成“事”,一项国家政策,一种生活习惯,甚至是一首流行歌曲,都会强烈地撼动我们那代人的生活,并在记忆里留存很久——越是体会到自己的人生和整个时代的联系,越是会感觉自身的渺小。
所以这本书里杂糅的东西不少,有自身的经历,也有一些我对某个事件,乃至某个时代的看法,可能我骨子里依然有“集体主义”的倾向,对社会、国家,总是有挥之不去的牵挂。而当下的很多年轻人就会更“自我”一些,更关注自己生活的小世界。也正因如此,我才意识到1981年,那个80年代的开头,真的同时又是某个时代的结尾。很多东西,在那个节点之后就好像坐上了高速列车,变化得太迅猛,所以我才希望能通过文字记叙一些什么,留存一些什么。
写到现在,当过往的脉络逐渐清晰,我又忽然萌生了展望一下未来的念头。就请看到这里的朋友们,再容我唠叨几句吧。
我用这本书的不少篇幅写了台湾问题,除了它本身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外,我想可能很多东西是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尤其是大陆的朋友们不太了解的,我愿意借由这本书和大家分享,但台湾问题又是个太敏感又复杂的问题,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就连台湾当地人的构成都能写一篇论文了,很多事不好一言以蔽之。每当写到台湾问题时,我都感觉很难拿捏分寸。一方面,我的家人都在台湾,我有很多台湾朋友,我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台湾能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台湾又存在个别人,他们的做法实在让我看不过去。有时写到情绪激动时,心中有些感慨,真想一股脑儿倾泻而出,但又怕无意间让自己的朋友误会,于是我又总是告诉自己——保持冷静。
其实很多事无须多言,台湾这几年的经济状况好不好,老百姓的生活幸不幸福,都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事。台湾的经济在前几年沉入谷底,去年虽然因为美国市场的拉动稍微回暖,但老百姓还是穷得一塌糊涂。企业出走,人才外流,服务行业乱象丛生,我觉得这些都没有必要逃避或否认,而是应当面对现实。只有真正接受现状,意识到问题,才能触底反弹。
说完经济,再说环境,前几年觉得北京雾霾严重,台湾空气好,可是近一年北京的空气情况倒是比往年好些了,治理初见成效,台湾的雾霾指数却节节攀升。如果解决的方式总是像“反核运动”那样高喊“用爱发电”的口号,我想再过五年、十年,台湾的环境问题还是不会解决,经济问题也是如此。
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促统声音,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很多事情,或许身处当下的我们不管怎样去说、去呼吁,力量都比较微薄,是非对错,似乎总是各有各的道理。但时间、历史往往会逐渐改变一些东西,过滤一些东西,确定一些东西,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会明白。若干年后,我们回头再看,很多事都会变得明朗,但我们为什么要走那么多弯路,消耗掉很多精力,一定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豁然开朗呢?
有了孩子后,我考虑很多问题时都会想到他们的将来,他们未来要接受怎样的教育,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想,如果我们在做决策前,都能考虑到自己的下一代,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如果我们都能暂时抛开个人利益得失,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我们的决策会不会更加周全,更加完善?
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努力让家人生活得平安舒适、幸福快乐是我最大的目标。而一个人站得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当我们处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时,如果能够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如果能真真切切地考虑到老百姓的幸福,我想,至少未来的台湾会逐渐回归到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中,未来还是希望满满!
衷心地感谢各位耐心地读到最后,也感谢我老婆、玥儿和小希箖,是他们一直给我力量,让我更有动力奋斗。再次由衷地感谢大家!
2018年8月台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