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注释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这位安萨利与笔者并非同宗同源,因此谈不上是亲戚。

    【2】埃米尔:原意为“受命的人”“掌权者”,是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呼。——编者注。

    【3】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他凭借小说《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编者注。

    【4】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城市,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编者注。

    【5】莫德·戴弗(1867—1945):英属印度作家,著有著名传记《赫拉特英雄:边境传奇》。

    【6】原文有误,应为“同盟国”。——译者注。

    【7】阿曼努拉没有提及他的第一任妻子,两人是包办婚姻,但未办理离婚手续。

    【8】特利·萨瓦利斯(1922—1994):美国电视与电影演员、歌星、喜剧演员,以光头造型闻名,美国电视艾美奖得主。

    【9】营业之初,西洛的生意相当惨淡,主要生产百吉饼,但阿富汗人更喜欢本国那种拖鞋形状的扁形全麦面包。不过,随着口味的改变,西洛至今仍在运转。

    【10】即便是阿曼努拉这样的民粹主义者,也丝毫未曾削弱王室的权力。

    【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阿富汗的“黄金时代”,长发披肩、身着奇装异服的放浪青年沿着“嬉皮之路”,一路穿越欧洲、土耳其、伊朗,来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编者注。

    【12】2008年,达乌德及其家人遗体被发现。此时,距离1978年达乌德死于政变已过去了30年。——编者注。

    【13】一种土制燃烧弹的别称。——编者注。

    【14】事实上,阿富汗境内遗留至今的地雷主要出自“圣战士”之手,内战期间,地雷成了各种武装斗争的杀伤性武器,被不加区分地投放到阿富汗各地。地雷数量之大、分布之广,使阿富汗成了当今世界上受到地雷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编者注。

    【15】切·格瓦拉(1928—1967):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编者注。

    【16】布热津斯基: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鹰派战略政治理论家。——编者注。

    【17】铁尔梅兹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苏尔汉河州首府,位于阿姆河口北岸,是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交通要道,与阿富汗有大桥相连,是1979—1989年苏联进军阿富汗的主要陆上通道。——编者注。

    【18】迈克尔·克莱尔:全球安全专家和防御分析家,是研究全球冲突的权威,著有《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石油政治学》。——编者注。

    【19】关于奥马尔哪只眼睛受伤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编者注。

    【20】拉巴尼、马苏德领导的伊斯兰促进会,势力集中在阿富汗东北部,杜斯塔姆领导的伊斯兰民族运动集中在西北部,哈利利领导的伊斯兰统一党集中在中北部,故而从地理上称之为“北方联盟”。——编者注。

    【21】原文the Cypress group有误,应为the Cyprus group。——编者注。

    【22】美国历史上最经典的美食杂志,2009年停刊。——编者注。

    【23】希尔夫人原名佛罗伦萨·温奇(1790—1853),丈夫是罗伯特·亨利·希尔将军。第一次英阿战争期间,希尔夫人与众多英军士兵、妇女、儿童被俘,在被关押的9个月里,她每天写日记记录在狱中的经历。1843年,她出版了《阿富汗蒙难记》,这是一部关于第一次英阿战争的经典作品。——编者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