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摘录-清热药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清热药第四节清热解毒药②

    射干

    【药用】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

    【临床应用】1.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

    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

    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2.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

    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

    合应用。

    【处方用名】射干、嫩射干(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射干能降逆祛痰、破结泄热。本品目前临床上除用为消痰、利咽的药物

    之外,在鳖甲煎丸中还用以消症瘕、除疟母、通经闭。别名为乌扇。

    2.本品配牛蒡子或黄芩,则清热利咽;如配麻黄,则消痰平喘。

    【方剂举例】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射干、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紫菀

    、款冬、生姜、大枣。

    治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射干消毒饮《张氏医通》:射干、玄参、连翘、荆芥、牛蒡子、甘草。

    治咳嗽音瘖、咽喉肿痛。

    山豆根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

    【临床应用】用于咽喉肿痛等症。

    山豆根功能清热利咽,治咽喉肿痛属于热毒者,常配合射干、银花、

    连翘、板蓝根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肺热咳嗽及黄疸等症。

    【处方用名】山豆根(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山豆根苦降泄热,主要用于咽喉红肿热痛属于实火肺热者。

    2.根据实践经验,本品用一般剂量,对胃无刺激性;如剂量过大,易致呕

    吐,如用至一两,能引起中毒而发生呕吐、腹泻、胸闷、心悸。

    3.山豆根的来源尚有多种:

    ?防己科缠绕性藤本植物蝙蝠葛的根茎,主销华北,东北各省;上海地

    区亦曾经用过。

    ?豆科木蓝属的多种植物如多花木蓝,和?木蓝及宜昌木蓝等的根,在

    江苏、湖北、河南、山西等应用较多。

    【方剂举例】山豆根汤《验方》:山豆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僵蚕、薄荷

    、赤芍、归尾、山栀。

    治咽喉肿痛。

    马勃

    【药用】本品为马勃科马勃菌的子实体。

    【性味与归经】辛,平。入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

    【临床应用】用于热邪火毒郁滞所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失音,肺热咳嗽等症。

    本品能清肺利咽,用治咳嗽失音、咽喉肿痛,常与银花、山栀、薄荷、

    牛蒡子、玄参等同用。

    【处方用名】轻马勃、净马勃(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八分至一钱五分,煎服,须包煎。

    【方剂举例】清咽消毒饮《疫喉浅论方》:马勃、银花、犀角、连翘、板蓝根、人中黄

    、黄连、山栀、牛蒡、元参、薄荷、绿豆衣。

    治疫喉腐烂。

    橄榄(附:金果榄)

    【药用】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树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化痰。

    【临床应用】用于肺胃热壅所致的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及癫痫等症。

    本品有清肺利咽、化痰的功效,故可用于上述诸种病症。据文献记载,

    本品尚可用于鱼骨鲠喉。

    【处方用名】橄榄、青果(用新鲜者)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多者可用治二两,洗净,生食嚼烂咽汁,或煎服。

    【附药】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金果榄的块根。形似橄榄,故名。性味苦寒。功能解

    毒、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疮痈肿毒。一般用量为一

    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清音丸《上海中成药》:橄榄干、寒水石、桔梗、大青叶、甘草、飞月

    石、薄荷脑、冰片。

    治咽喉肿痛,瘖哑声嘶,口干舌燥,咽不下利。

    白毛夏枯草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及肺热咳嗽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

    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

    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

    2.用于热疖肿痛等症。

    本品性味苦寒,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凉血消肿,用治热疖痈肿等症

    ,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

    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筋骨草、白毛夏枯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

    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

    名。

    2.白毛夏枯草一药,在过去中药店有售,因临床医生很少应用,故上海地

    区一般中药店即不再备货供应。现草药店有售。

    3.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用本

    品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点地梅

    【药用】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用于风火赤眼,跌扑损伤,以及咽喉肿痛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治风火赤眼,常与菊/花、桑叶等配

    合应用;治跌扑损伤,可与当归、川芎、落得打等配合应用;治咽喉肿

    痛,可单位应用,也可与筋骨草、板蓝根、胖大海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点地梅(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点地梅别名叫喉咽草,在上海地区草药店又称白花珍珠草。本品味甚苦,在

    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咽喉肿痛,而以治疗慢性咽喉痛的效果较好。

    一枝黄花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除痛。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

    本品苦凉泄热而辛散,可用于感冒发热;又善于清热解毒,对咽喉肿

    痛等症,也可应用。

    2.用于毒蛇咬伤,疮疡肿毒等症。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可消肿除痛,对于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等症,

    皆可应用,一面煎汤内服;一面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此外,对于鹅掌风、灰指甲、脚癣等病症,可煎汤浸洗患部。

    【处方用名】一枝黄花(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爵床

    【药用】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咸,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截疟。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以及水肿等症。

    小青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可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咽痛,可与蒲

    公英、白英、野菊/花、枇杷叶等同用。本品又有利尿退肿作用,可用

    于小儿肾炎水肿,可每天用鲜草一至二两,煎服,连续服用,肿退后

    ,再根据辩证,服药调治。

    2.用于疟疾等症

    本品有截疟作用,治疗疟疾,可单用本品一两(或鲜草三两),煎服

    ,于疟发前3~4小时服下。

    3.用于疔疮痈肿,扭伤肿痛等症。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有活血止痛功效,对于疔疮痈肿,或扭伤肿痛

    等症,既可煎汤内服,有可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爵床、小青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鲜草一两至三两,煎服。外用适量。

    人中黄

    【药用】本品为甘草的加工品。取两端有节的嫩竹筒,在其一端钻孔,将甘草粉从孔

    内装入,压紧,以融化的松香将孔封固。冬月浸粪坑中四十余天,取出,用

    水漂清,悬临风处,阴干,破竹筒取甘草,晒干备用。

    【性味与归经】甘、咸,寒。入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热病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暗,或高热发狂,以及咽喉肿痛、丹

    毒等症。

    本品以甘草为主,经加工制成,具有清火解毒的功效,对于上述各种实

    火热毒的病症,可配合清热解毒药物如石膏、黄连、连翘、玄参等同用。

    【处方用名】人中黄、甘中黄(漂清,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方剂举例】人中黄丸《张氏医通》:人中黄、苍朮、桔梗、滑石、大黄、人参、黄

    芩、黄连、防风、香附。

    治温疫诸热毒。

    人中白(附药:淡秋石)

    【药用】本品为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之薄片或块片,洗净干燥而成。

    【性味与归经】咸,寒。入肝、三焦、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等症。

    本品着重清热解毒,对于咽喉肿痛,或牙疳口疮等症,可配合黄连、

    黄柏、儿茶、青黛、冰片、硼砂等要,研末外敷。

    2.用于咯血、衄血等症。

    本品又能祛瘀止血,对血热所引起的咯血、衄血等症,可配合侧柏

    叶、大蓟、小蓟、藕节炭等凉血止血药同用。现在临床上本品以外

    用为主,较少用于内服。

    【处方用名】人中白,中白(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附药】淡秋石: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

    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滋阴退热

    。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二钱,

    煎服。另有一种咸秋石,系用食盐与泉水煎熬而成,功用与淡秋

    石相似。

    【方剂举例】人中白散《外科正宗》:人中白、孩郧茶、冰片、黄柏、硼砂、薄荷、

    青黛、黄连。

    治小儿走马牙疳,口疳,牙龈腐烂臭黑,脓耳。手“月廉”窗、腿上

    窗、痔疮。

    白头翁

    【药用】本品为毛艮科植物白头翁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治痢。

    【临床应用】用于湿热或热毒引起的痢疾。

    白头翁为治痢要药,因它既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又能入于血分而凉血,

    故临床主要用于热毒痢、痢下赤白,或有高热的症候,常配合黄连、黄

    柏、秦皮等同用。

    【处方用名】白头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煎服。

    【按语】1.白头翁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药,单用较大剂量,即有效果。常用成方白头

    翁汤,即以本品为主药,配合黄连、黄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

    疾,也可用治菌痢。

    2.毛艮科白头翁的茎叶与根作用不同,具有强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时

    必须注意。又全国各地作为“白头翁”使用的有多种植物,如蔷薇科植物

    委陵菜、翻白草等,也能用治痢疾,建议在处方使用原植物名称。

    【方剂举例】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

    治热痢下重。

    马齿苋

    【药用】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酸,寒。入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治痢。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或热毒引起的痢疾。

    马齿苋为治痢疾要药,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配合辣蓼等药同用。

    2.用于热毒疮疡。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而消痈肿,可用于热毒疮痈,单味煎汤内服,同时

    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马齿苋(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用一两至二两;新鲜者可用二两至四两,煎

    服。外用适量。

    【按语】马齿苋为治菌痢的要药,以用新鲜者效果较佳。本品在近年来应用范围有所

    发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结核及化脓性疾患等。由于本品原可做蔬菜食用,

    即使大量应用也很安全,故是一味值得重视的药品。

    鸭胆子

    【药用】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鸭胆子树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大肠经。

    【功效】治痢,抗疟。

    【临床应用】1.用于久痢、休息痢。

    鸭胆子为治休息痢的要药,凡冷积久痢,乍轻乍重,或愈后复发,

    大便乍红乍白,或硬或溏者,均可用本品单独服用。

    2.用于疟疾。

    鸭胆子单独应用,又能治疗疟疾,有抗疟作用。

    此外,本品外用还能敷治赘疣、鸡眼。

    【处方用名】鸭胆子、苦参子(去壳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以胶囊或桂圆肉或馒头皮包果吞服

    。治痢,每次用十粒至十五粒,每天服三次,连服七天。治疟

    ,每次七至十二粒,每天服三次,连服五天至七天。外用适量

    ,去壳打烂敷局部。

    【按语】1.鸭胆子一药,在本草文献方面,使载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原为治

    冷痢久泻的要药。近人根据前人对于冷痢症状的描述,用治阿米巴痢疾

    ,疗效颇好。并且由于本品能治阿米巴痢疾,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故又试用本品杀灭疟原虫,在临床上用治疟级,也具有很好疗效。

    2.本品对肠胃道有刺激作用,凡脾胃虚弱者禁用。

    【方剂举例】鸭胆丸《医编》:鸭胆仁、文蛤、枯矾、川连、朱砂为衣。

    治冷痢。

    解毒生化丹《衷中参西录》:鸭胆子、三七、金银花、白芍、甘草。

    治痢疾失治,气血两亏,肠中腐烂,所下之物,色臭腐败。

    橄核莲

    【药用】本品为爵床科植物橄核莲的叶或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痢疾、腹泻,咽喉肿痛及肺热咳嗽等症。

    本品味甚苦,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急

    性扁桃体炎及急性支气管炎等病而见热性症候者,可单味应用;也

    可配合清热药如金银花、黄芩等同用。上海市售成药“抗炎宁”糖

    衣片,即是用本品制成的,每次吞服四至六片,每天三至四次。有

    些地区将本品制成注射用针剂,专供肌肉注射。

    2.用于疮疖肿毒,蛇虫咬伤等症。

    本品用于疮疖肿痛,蛇虫咬伤等症,可配合蒲公英、野菊/花等药,

    一面煎汤内服,一面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可解毒消肿而除痛。

    此外,本品在临床上又可用于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等疾患。

    【处方用名】一见洗、穿心莲、橄核莲(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本品味甚苦,胜过黄连,入煎剂,一般用

    量不宜过大,如剂量过大,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故以研粉装入

    胶囊或扎成片剂吞服,较为方便,又可节约药物,每次吞服三

    分至六分,每天二次至三次。外用适量。

    小飞蓬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

    【功效】清热解毒,止泻。

    【临床应用】用于痢疾,腹泻不止。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并有止泻作用,对于细菌性痢疾及急、慢性肠炎,

    可单用本品一两(鲜草用一两五钱),煎汁加糖服;也可配合马齿苋、

    辣蓼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小飞蓬(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鸡眼草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黄疸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并有利湿作用,配合茵陈、金钱草、田基黄等药同用

    ,治疗湿热黄疸等症。

    2.用于腹泻、痢疾。

    本品有利湿止泻作用,对于腹泻、痢疾都可应用。临床常配合马齿

    苋、车前草、辣蓼等同用。

    【处方用名】鸡眼草、蚂蚊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

    叶下珠

    【药用】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微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

    【临床应用】1.用于腹泻、痢疾。

    本品有解毒止泻的功效,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一

    两,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一两同用。

    2.用于风火赤眼及夜盲症。

    本品清热平肝而明目,故可用于风火赤眼及夜盲症。在治疗夜盲症时

    ,可用鲜草一两至二两,加鸭肝二、三个同炖汤,熟后,吃鸭肝及汤。

    【处方用名】叶下珠(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绿豆(附药:绿豆衣)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

    【临床应用】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暑、除烦、解毒等功效,故可治上述诸症。民间在夏季常

    用绿豆煮汤冷饮,以解暑热。

    此外,本品又可用以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

    汁候冷,频频饮服。

    【处方用名】绿豆(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四两,煎服。

    【附药】绿豆衣:本品即绿豆的种皮。性味甘寒。功能解热毒,退目翳。它的清热消

    暑作用,比绿豆较好。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绿豆饮《证治准绳》:绿豆、黄连、干葛、甘草。

    治误服热毒之剂,烦躁闷乱,做吐狂渴者。

    七叶一枝花

    【药用】本品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入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解痉。

    【临床应用】1.用于热毒疮疡、恶疮、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应用,治热毒疮

    疡;与鬼针草等同用,治毒蛇咬伤。

    2.用于癌肿。

    七叶一枝花用于癌肿,常与石见穿、半枝莲、夏枯草等药配伍应用。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小儿高热惊风抽搐。

    【处方用名】七叶一枝花(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七叶一枝花原名为蚤休,又名重楼,俗称草河车。但上海地区中药店所售

    的蚤休(草河车),原植物为蓼科的拳参,故为了避免品种混淆起见,只

    称本品为七叶一枝花。

    2.本品清热解毒的功效颇好,用于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系取它苦寒降泄的作

    用,以达清热定惊的目的。

    半枝莲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开头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热毒疮疡,毒蛇咬伤,以及肺痈等症。

    半枝莲用治痈肿疮疡,有解毒、消肿作用;用治毒蛇咬伤也有良好的

    解毒作用;可单独应用,或配合清热解毒药同用,既可内服,也可外

    用,用治肺痈,可配合鱼腥草、开金锁等同用。

    2.用于肺癌、以及肠胃道癌症。

    本品用于肺癌,常与蜀羊泉、寻骨风、鱼腥草等配合应用;用于胃肠

    道癌症,常与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八月礼、半边莲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利尿、祛瘀止血,可用于腹水及损伤出血等症。

    【处方用名】半枝莲(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半枝莲一药,原名开头草,别名为狭叶韩信草,一般在开花时采全草入药

    。因它的小花交互对生,集成偏侧总状花序,形如牙刷,故俗称牙刷草。

    2.本品原用于毒蛇咬伤及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肝炎、肝肿大

    、肝硬化腹水、癌肿及吐血损伤出血等症。

    白英

    【药用】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祛风湿。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等症。

    白英味苦微寒,功能清热解毒,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

    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腹水等症。

    白英有利尿作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

    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

    3.用于风湿痹痛。

    白英有祛风湿作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

    近年来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

    癌肿等症。

    【处方用名】白英、蜀洋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

    龙葵

    【药用】本品为一年生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微甘,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利尿。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等症。

    龙葵有清热解毒和散结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可配合土牛膝、筋骨

    草、大青叶等药同用。治疗外科痈肿疔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内服可配合地丁草、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兼有利尿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泽泻、木通

    等药同用。

    近年来在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癌肿,可配合蛇莓、白花蛇舌草、白英等

    药同用。

    【处方用名】龙葵、龙葵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煎服。

    【按语】据古代文献记载,服食本品可解劳少睡。现在临床上试用本品作为避倦防睡

    药,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疗效,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蛇莓

    【药用】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临床应用】用于痈肿疔疮,瘰历结核,癌肿,蛇虫咬伤,水火烫伤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并能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可配蒲公英、

    地丁草、野菊/花、夏枯草等药同用;用于癌肿,可配合白花蛇舌草、

    七叶一枝花等药同用;用于水火烫伤,可配虎杖根同用。

    【处方用名】蛇莓、蛇果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白花蛇舌草

    【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

    【临床应用】1.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等症。

    本品与红藤、败酱草等同用,可用治肠痈;与银花、连翘等同用,

    可治疗疮疖肿毒等症。

    2.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与山栀、黄柏、茵陈等同用,治湿热黄疸;与白茅根、车前子

    、茯苓等同用,可治小便不利等症。

    近年来,本品又用治各种癌症,疗效待进一步观察。此外,还可用于肺

    热咳嗽、咽喉肿痛击毒蛇咬伤等症。

    【处方用名】白花蛇舌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二两,煎服。

    凤尾草

    【药用】本品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寒。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痢疾、腹泻、小便淋痛不利,湿热带下等症。

    本品有清热利湿之功,用于痢疾、腹泻,可配合辣蓼、马齿苋等药

    同用;治疗小便淋痛不利、湿热带下,可配萹蓄、瞿麦、海金沙、

    碎米荞等同用。

    2.用于咽喉肿痛,尿血,便血,痔疮出血等症。

    本品功能凉血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可配大青叶、板蓝根等药同用

    ;用于尿血、便血、痔疮出血,可配侧柏叶、大蓟、小蓟、藕节炭

    、蒲黄炭、等药同用。

    3.用于胃肠道癌肿。

    临床上有以本品配合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等药,用于胃癌、肠癌

    等症。

    此外,本品又可配合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蒲公英、金钱草等药,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处方用名】凤尾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尿路感染方《中医普及教材》:凤尾草、蒲公英、萹蓄、车前草。

    治尿频、尿急、尿道涩痛。

    猪殃殃

    【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猪殃殃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疮疖肿毒,肠痈腹痛,癌肿,蛇虫咬伤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疮疖痈肿,可配合蒲公英、地丁草等

    药同用;用于肠痈腹痛,可配合红藤、大黄等药同用;近年来临床

    上又试用于癌肿或白血病,常配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马

    蹄金、忍冬藤、枸杞根、丹参、黄精、等药同用。又本品可治蛇虫

    咬伤,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并煎汁内服。

    2.用于水肿、小便淋痛不利。

    本品又能利尿消肿,用于水湿肿满或小便淋痛不畅等症,可配合杠

    板归、车前草、海金沙、金钱草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猪殃殃(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外用适量。

    天葵子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瘰历,乳痈,疮疡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临床常与象贝、牡蛎、夏枯草、

    玄参等配伍治疗瘰历;与蒲公英、鹿角霜等配伍治疗乳痈;与银花、

    连翘、地丁草等配伍治疗疮痈等症。

    2.用于肝癌、乳癌、淋巴肿瘤等症。

    天葵子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因此,近年来用于肝癌、乳癌、淋巴肿瘤

    等疾病,临床常与七叶一枝花、八月礼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天葵子(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藤梨根

    【药用】本品为弥猴桃科植物弥猴桃的根。

    【性味与归经】酸、涩,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各种癌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临床常与野葡萄藤、半枝莲、半边莲、白茅根

    等配伍,使用于各种癌症,尤其对于肠胃道方面的癌症应用更多。

    2.用于风湿骨痛,以及黄疸等症。

    藤梨根能祛风除湿、利尿,可配合寻骨风、络石藤、防己等用于风湿

    骨痛;配蒲公英、田基黄等治黄疸。

    【处方用名】藤梨根、弥猴桃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猪胆汁

    【药用】本品为猪的胆汁。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肝、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肺热咳嗽、百日咳、湿热黄疸等症。

    猪胆汁的清热解毒作用比较显著,为临床所常用。如用治肝火上炎、目

    赤肿痛,以及小儿百日咳,都可单用本品隔水蒸熟饮服;用治老年慢性

    支气管炎,也可配合白花蛇舌草、平地木等同用。此外,据报导对黄疸

    传染性肝炎也有一定疗效。

    【处方用名】猪胆汁(用新鲜的胆汁或煎熬成膏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炖服,胆汁膏每服三分。

    【按语】动物的胆汁供药用的颇多,如鸭胆汁治百日咳;羊胆汁用治肺结核;蛇胆汁

    用治目疾、风湿痛;熊胆汁用治肝热目赤、热摁抽搐等。但是,青鱼胆有毒

    ,不宜服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