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铜钟婆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定古城紧靠着滹沱河。在很早的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浑浊的河水翻滚着大浪头,冲来了檀条、柜箱和椽子,连几丈高的带根大树也裹在水里打滚。后来河水慢慢退了,河滩上留下了很多人和牲畜的尸体。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人们看到河滩上有一个东西在发光,月亮明,它也明,月亮暗,它也暗。大家议论着、猜测着,都害怕了,是不是鬼出现了?

    第二天,几个胆大的人凑到一起,决定去看个明白。他们壮着胆子走近一看,嗨,原来是一口大铜钟!这口铜钟高过人头,三四个人抱不过来,黄灿灿的,耀得人睁不开眼。

    这消息立时在正定城内传开了,知府派了几十个精壮民工,将大钟拉到了开元寺。和尚们非常高兴,募来民工,为这口大铜钟修了一座钟楼,吊在楼顶。老法师在楼前焚过香,派一名胖和尚撞钟。那胖和尚撞了一下,大铜钟的响声又短又哑;又撞了几下,还是那样。老法师好不扫兴,马上找来当地的工匠察看。工匠摸了半天,最终也没说出个缘由来。

    老法师无可奈何,只得呈报知府。知府不相信,又出了告示:谁能修好正定城开元寺里的大钟,赏银一百两。告示贴出后,许多能工巧匠先后来到寺里,但没有一个能将钟修得好的。

    一晃三年过去了。有一年冬天,正定南关的一个乡民赶着毛驴车进城卖菜,快到南门时,见道旁站着一个老婆婆,满头银发,飘然若仙,两眉间那颗红痣特别引人注目。老婆婆向乡民问安,请求搭车进城,乡民问她进城干什么,她说:“我去找丈夫。坐你的车,一定给你捎脚钱。”

    老婆婆坐着车到了开元寺门口,对乡民说:“如果我不出来,就到钟楼上找我。我若不在,你就撞钟,一撞钟我就出来了。”

    老婆婆进寺里去了,乡民在门外等呀等呀,等得不耐烦了,便进寺里,到钟楼上去找,可连老婆婆的影子都没有,他便用力撞起了铜钟。这一撞不要紧,大铜钟“嗡嗡——当当——”如滚滚惊雷,直震得古柏上的浓霜“哗哗”落地,直惊得乌鸦“呱呱”盘飞。而且,层层砖塔角上的小铜钟也被震得摇摆起来,和着大铜钟的余音,响遍正定古城。

    老法师瞪圆了眼,知府翘起了须,百姓们走上街头,互相询问声响的由来,连正定城四关八村的乡民都停止了劳作,惊奇不已。

    三年不响的大铜钟今天忽然响了,人们好不欣喜,男女老少赛跑似的奔向钟楼。只见那个卖菜的乡民张大着嘴,两眼直勾勾地愣在铜钟前头,他完全惊呆了,见人盘问,才如梦初醒,恢复了常态,于是便把敲钟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老法师马上命和尚找老婆婆,可是和尚们寻遍了整个寺院,还是连老婆婆的影子也没找到。

    这件事当天就传遍了正定城。那几天正是庙会,有一个卖皮货的山民听了,说道:“你们说的这个老婆婆,面容、年纪都像我们家乡那位白发铜钟婆婆。三年前她被水淹死了,死后常常在当地显灵。”

    听的人都甚感奇怪,问这问那,卖皮货的山民索性从头讲起:

    “我家住在滹沱河上游的一个山坳里,每年闹水灾,人们吃了不少苦。这里住着两位铁匠,一位姓张,一位姓李,为了拦阻洪水,两人组织民众修筑了大河堤。有一次,突然来了山洪,把河堤冲了个大缺口,当时人手少,堵不住,他俩忙派人到各山沟敲锣喊人,大家齐心协力,总算把缺口堵住了。两位铁匠想,决了口再到处喊人,总不是好办法,于是便发动当地山民献铜,然后两人各铸了一口大铜钟。他俩在河堤上支了两个架子,一个在西,一个在东,相距十几丈远。两口大铜钟就吊在架子上,张铁匠对人们说:“一口钟响,大家赶紧加高河堤;两口钟一齐响,大家就马上集合堵缺口。”这办法真顶用,自从安了大铜钟,我们山坳再没有挨过大水淹。”

    “张铁匠有个儿子,生得膀宽腰圆,红红的脸,方方的下巴,下巴上有一颗黑痣,笑声像铜钟响。为了铸大铜钟,他把自己心爱的练功铜槌都献上了。李铁匠有个女儿,生得圆肩细腰,白白的脸蛋,两道黑黑的眉间长着一颗红痣,笑声像银铃响。为了铸大铜钟,她把自己心爱的铜手镯都献上了。这两人打小跟父亲摸惯了铁锤、铁钳,是父亲打铁的好帮手,两人又是青梅竹马,于是长大后便结了姻缘。后来,两位铁匠相继去世,小夫妻继承了双亲的家业,又承担了敲钟报警的差事。夫妻俩为了及时报警,将家搬到河堤边,他俩升起红红的炉火,为庄户人家打镐头、镰刀、粪叉,有了空闲,便跑上大堤擦拭铜钟,你擦一个,我擦一个,有时两口子合擦一个,妻子擦着擦着就唱起歌来:‘月儿亮光光,大河流水长,菜畦绿呀柿子红,铁锤响叮当。滹沱滚滚浪,浪飞蓝天上,大堤高高铜钟亮,大灶红呀金谷香。’妻子欢快地唱着,丈夫幸福地听着。我们山里人都爱听她的歌,那时我们叫他俩铜钟大哥、铜钟大姐。”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铜钟大哥成了铜钟公公,铜钟大姐成了铜钟婆婆。几十年里,两人为百姓报了多少次警啊!人们都打心底里感激他俩。那两口大铜钟也怪,别人要偷偷去撞,声音又哑又短,他俩要是去撞,就特别响亮。有人听见过,他俩在钟边叙话时,铜钟还‘嗡嗡’作响呢。人们都说几十年的擦拭抚摩,他俩的心都熔到铜钟里了。”

    “三年前的一天,老天爷下起了阴雨,铜钟婆婆生了病,铜钟公公细心服侍她。那天早晨,铜钟公公听到河里的涨水声,急奔大堤,铜钟婆婆挣扎着起床,随后跟出门去。铜钟公公刚奔到铜钟下面,谁知一个小山似的浪头铺天盖地而来,铜钟公公和那口大钟一下子就被恶浪卷走了。铜钟婆婆披散着白发拼命地朝另一口铜钟跑去,一边跑一边喊:“老头子——撞钟!”她还没跑到跟前,那钟就自己‘嗡嗡’地响起来,等她跌跌撞撞跑上大堤时,那钟声更响了。”

    “铜钟的响声震动了所有的山民。铜钟婆婆披着湿漉漉的白发,望着滚滚咆哮的河水,扬起手,拖着长声喊她丈夫,大铜钟也‘当当当’地响着……忽然,铜钟婆婆看见她丈夫抱着大铜钟浮上水面,向她挥了挥手,又马上沉下去了……大铜钟不响了,铜钟婆婆不喊了,只听到‘哗哗’的雨声和呼啸的潮水声。人们跑到大堤上,看见铜钟婆婆和大铜钟神奇地飞向河中,箭一般地追赶铜钟公公去了。”

    “山民们先后赶到,大家有的堵缺口,有的沿河追着去救铜钟公公和铜钟婆婆。缺口倒是很快被堵住了,可是铜钟公公和铜钟婆婆两位老人却再也没有找到。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堤上常常传来铜钟婆婆隐隐约约的叫声:‘老头子——撞钟!老头子——撞钟!’人们都为铜钟婆婆伤心落泪,她一定还没有追上自己心爱的丈夫……”

    卖皮货的山民伤心地说:“现在这个老婆婆说是来找丈夫的,我看她准就是那个铜钟婆婆!她托卖菜人敲响大钟,其实是在喊她的丈夫啊!真希望他们两口子现在能团聚啊!”

    在场的人都被这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大家一致决定,就把这口大铜钟叫作“婆婆钟”。

    (杨阳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