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醒来的时候
我却追念我过去的梦
梦里的甜蜜呀
却是醒来时候的哀痛
当飘泊异乡的时候
我却追念故乡的风光
故乡的欢乐呀
却是我现在的惆怅
当我孤独的时候
我却追念伊人的温柔
伊人的深情呀
却是我孤独时候的烦忧
1933年5月
生存之境
覃子豪由于后来去了台湾并于一九六三年病逝在孤岛,所以他的诗不太为当今青年人所知。其实他成名很早,以后在台湾诗坛也有很大的影响。这首诗是他在北平中法大学读书时所写。
处在青春躁动时期的诗人,自然属于多梦的季节,因此他在“醒来的时候”喜欢追念那些“过去的梦”,这也属常情。问题在于“梦里的甜蜜”却成了“醒来时候的哀痛”。这种诗句如果当做“为赋新词强说愁”来理解,也许不一定有多大意义。如果这确实是在生活中有所体验而写下的诗句,那么也许就需要仔细辨析一下。比如那个“梦”字,这究竟真王是梦呢,还是暗指诸如“理想”之类呢?或者是兼而有之,是由真梦的逝去而联想到理想的失落呢?这样一想,也许这一节诗便多了几分耐人寻味之处。
由于诗人这时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学,所以这一节写游子思乡的真情,可见“故乡的欢乐”成为“现在的惆怅”是很自然的。从这一节诗也可以读出,他的“惆怅”也只是由于追念起昔日“故乡的欢乐”而引起的。那么,如果诗人“现在”也很欢乐,这种“惆怅”还有没有了呢?这当然属于诗外的话题,但是在诗中流露出的“惆怅”,大体上是由于“现在”也不太得意之故。在青年时期呈现出的心态多变而不稳定,包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毕竟带有这一时期的稚气,它同“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沧桑之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于最后一节诗,写对爱情的追念情真意切,以“伊人的深情”状“我孤独时候的烦忧”,可以说是取得了鲜明对比的艺术效果。
如果把这首诗的三节内容加以概括,不妨称之为青春梦、思乡曲、初恋情,诗人正是在这三种情结中抒发了他的躁动不安的青春心态。虽然这首诗因诗人年龄与经历的限制而缺少一点深沉和沧桑之感,但跃动在诗行间的感情却是非常真切的,不失为一首优秀的诗篇。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