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小丑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如戏。每一个故事,必有一个小丑。每个人也都会经历小丑的时期。荧幕上的小丑聒噪不休,也是对人的一种警醒。人们总是能够与小丑惺惺相惜,或许是因为实在有太多人也都习惯了强颜欢笑,被迫说不喜欢的话,讨好不喜欢的人,而真正内心的感受,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而小丑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大多卸去了包袱,活得自我,活得洒脱。

    【没有根的人】

    有人告诉我一个新词,叫highmover,指的大概就是像我这样从年轻时就离开自己的家乡,出去看外面的世界,然后一直在更换城市的一类人。现在看到家乡或者故土这种词汇,还是会特别触动,也最怕被人问起。我辗转过那么多城市,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于是只好以上一个长居的城市做故乡。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国人安土重迁,同乡情谊看得很重,尤其出门在外,结识新朋友时一定会问到的便是故乡。而每次看到各式各样的同乡会,都会不知所措:该不该参加呢,该参加哪里的呢,该以怎样的身份参加呢?至于籍贯则更是可笑,我不知道中国人户口上的那个籍贯是从何而来,那个城市或许是我祖辈居住过的地方,可是对于我却只是地图上一个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城市。

    我出生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小县城,一个养育过我可惜没什么感情也不太愿意去回忆的地方。那里也是父亲燃烧青春的地方,隔几年还是会回去一趟。好在老人还健在,维系着这一份细若飘絮的单薄情谊。只是每次回去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仿若我从未属于过那里,我听不懂他们的方言,看不懂他们的习俗,进入不了他们的世界。

    上小学时父亲工作变动,于是迁到厦门。说来这还是一个意外,那个时候父母在厦门工作。有年夏天,我跟弟弟只不过去厦门过暑假,本打算开学就回去,但真到了九月开学的时候,母亲却万般舍不得,其实那个时候的经济条件本是不允许我们留下的。但母亲还是咬着牙挤出钱来给当地的小学交了赞助费,于是我便开始了在厦门上学的生涯。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要跟父母在一起,每一日都是无忧无虑地开心,哪懂得什么离家的感伤。

    再过了两三年,全家又迁移至广东,好在此后再无变动,一住就是十年。懂事以来,这也算是住得最久的城市了,自然感情最深。但即使是对城市的每一处都熟悉到不行,即使无论从语言到文化到交际圈,都已经彻底跟这个城市融合,总还是会有那么一刻,忽然感觉到自己跟那些自幼生长于此的朋友是不一样的。而他们口中的那些最是平凡无奇的关于童年的回忆,对我而言却羡慕到不行。

    后来又来到北京,一晃就待到第四个年头。从前在家的时候看张元、王小帅、姜文的电影,爱惨了那个有米兰、毛毛、李坚的城市,不顾劝阻,心心念念要来北京,也忘了天南地北有着这样远的距离。父亲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小时候随他东奔西走,七八岁的时候就挤过三天三夜的火车,因此走过很多地方。偏偏又生了这么个爱折腾的我,至于之后会安定到何处,当下的我还的确给不出答案。所以有时候会觉得,或许这就是宿命吧。

    对于城市变动这件事,小时候接受起来反而更加容易。我本来也是不喜欢跟周围人保持太近关系,自恃适应力也不差,又贪图新鲜,喜欢挑战,换一批同学跟朋友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值得悲伤的事情。反而是长大了,越来越患得患失,城市也好,人也好,都不敢投入太厚重的感情,生怕哪天又不得不离开,增加彼此的伤感。于是不管到哪儿,都抱定了过客的心态,这样也好,以游客的身份在一个城市住久了,不敢对城市有主人般的要求,还总是能发现这个城市赋予的新的惊喜。

    选择了这种过客的身份,也就相当于斩断了自己的根。没有根的人,便没有了庇护,随风飘荡。熟络地以老乡的身份大谈家乡的风物,有一整个大家族的亲朋好友,随便走在路上也能碰到几个熟人,这对于我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说后悔有些夸张,羡慕倒是真的,不知道百年归去之后,会不会还是游魂一个。

    【食得咸鱼抵得渴】

    广东话里有一句俗语叫“食得咸鱼抵得渴”,字面意思大概是说,如果你要吃咸鱼的话,就必须要忍受得了渴。咸鱼极咸,多吃必渴。但你贪吃咸鱼的味道,等到口渴之时,不要埋怨别人,自己要能顶得住。

    选择了自由,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独身。你渴望说走就走、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愿因迁就对方而改变一丝一毫的生活作息,可是爱情本就是双方互相搭配,磨合出最和谐的生活方式,任一方的一味忍让都不会有结果。既然自由与爱情不可兼得,因贪心妄图改变,也大多会失败。而一旦选择了,就必须要经受住失去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后果。为了成全爱情,也许就放弃了洒脱和自由,当然也会得到知心知底、同甘共苦的伴侣。为了继续自由,也许就耽误了一生良伴,但也因此收获了独自在路上的坚强。无论怎样选择,都是自己的决定,都有得到,都会失去,都不应后悔。

    选择了奋斗,就必然会失去假期和睡眠。能量是守恒的,时间是有限的,无论是想要获得耀眼的名利,还是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跟力气去奋斗,自然也就意味着失去休假、补眠的时间。失去的是光洁的皮肤、闲适的心情,也失去了跟家人团聚的机会、跟朋友逛街的欢乐,但也会换来更快速的职业晋升、更丰厚的薪水报酬。无论得到哪种,都不必羡慕,更不必为失去感伤。

    特别赞同蔡康永的一句话,不过是讲明星的。他说:“演艺圈带来的名利收入远超过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毕竟我们没有治你的病、救你的命),那么多出来的这些钱付的是什么?我觉得那就是要买断艺人所有人生的内容—发胖也好,离婚也好,脸上长痘痘也好,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被大众消费的,要不然,真的没有立场得到那么多。”

    其实这个道理适用于其他很多事情。我们现在得到的远远超过我们付出的,所以偶尔失去些什么,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要敢于承担。这种品质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岭南人身上的特点。父亲生意场上的朋友在二○○八年时遇到金融危机破产了,家境一下从云端跌至谷底,本来住别墅开跑车的人,被迫把车子房子都卖了,住楼房挤公交车,也一句怨言都没有。他说,当初做生意就知道肯定会有风险,既然进来了就想到也许有这一天,终究还是没躲过,这是犯错的代价,虽然一切都没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身边有女生放弃了一个众人口中的“高富帅”“绩优股”,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家世平平、白手起家的男友。之后经历风雨不断,日子过得并不平稳,周围很多人都替她感到遗憾,她自己却并不后悔。食得咸鱼抵得渴,他的温柔体贴打动了她,她爱他,也相信他的未来,因为爱和信任,所以不惧怕忍受当下的艰苦。

    从前也曾不甘愿过,贪心地希望能够在得到的同时又逃过失去的劫,但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对于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得到跟失去必定是统一的,要得到,必定要忍受失去。选择了,就不应害怕承担后果。

    【衣带渐宽终不悔】

    深夜读书,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从前忽视,如今却感慨倍深的是纪晓芙、杨逍与殷梨亭的纠葛。纪晓芙跟杨逍的一段情缘,虽开始于意外,也有不少被迫的成分,但是她却敢于面对,即使这段感情不容于世,不容于师,她却不后悔。后来惨死于灭绝手下,她临终托孤,拜托张无忌把女儿“不悔”送去父亲杨逍那儿。不悔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即使颠沛流离,不得善终,也不曾有一丝悔意。

    至于殷梨亭,十余年前与纪晓芙订有婚约,为纪晓芙所负,心中却一直欺骗自己,坚信纪晓芙是被迫的。六大门派远征光明顶,力战明教五行旗那次,前仇旧恨,公事私事一齐涌上心头,他正要一剑刺死“光明左使”杨逍,杨不悔飞奔过来叫止他。他一下就凝剑不前,再定睛细看时,不禁“啊”的一声,全身冰冷,只见这少女长挑身材、秀眉大眼,竟然是纪晓芙,他险些晕倒。杨不悔却在他面前一字一句地告诉他,她母亲临终前都不曾后悔,得知纪晓芙之死及真相,他心中激愤,难以平静,羞愤之下独自冲下山。后来碰上歹人受了重伤,昏迷之中又看见杨不悔,拉住她不停地唤着纪晓芙的名字。好在这份深情最终竟然打动了杨不悔,成就了另一段姻缘。

    初读《神雕侠侣》之时,年岁尚早,只沉醉于古墓中的情深缱绻,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如今再看再思,却发现无双、绿萼、程英、襄儿,无一不是人世间美好的女子,却都被辜负了。后来在《倚天屠龙记》里,看到灭绝师太告诉张无忌,她的师父、郭祖师的徒儿叫作风陵师太。到底还是“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而在《神雕侠侣》里爱慕郭襄的那个少年张君宝,虽至百岁,仍是童男之体。此中百种纠结,直教人一声叹息。

    感情一事,变数太多,就算有善始无善终,能做到不悔二字,也算是不辜负了。

    分分合合,其中悲喜,冷暖自知。一九九八年与周星驰分手的莫文蔚,与冯德伦因戏而识,互相欣赏,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九年后,莫文蔚在台湾为新专辑举行小型音乐会,其间突然宣布分手,有感而发地说:“有缘做情侣是很难得,但做朋友都不错。”那首送给冯德伦的新歌《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里,有这样一大段歌词:“其实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你爱我也不容易吧,但是你并不问代价。抱歉我原来还没亲口感谢你,给我力量不惧怕,我笑意里那些泪水和我的歉意耶,到底可不可以稍稍去弥补,种种不如你期望的酸楚,如果我惊觉我爱你并不够。”分手后他们仍旧一起出席活动,莫文蔚说:就算不在一起了,他还是最懂我的那个人,还是我最好的朋友。

    前些日子看《西游?降魔篇》,看着舒淇在月光下唱《一生所爱》,同样的一首歌,歌词却不同了。脑中浮现的是许多年前《大话西游》里朱茵的红唇媚眼、巧笑倩兮,又柔弱又坚强。她悲伤地说:“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朵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那一幕的决绝跟凄凉,竟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多年驱之不去。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时候他们是真的有情。让人欣慰的是,《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很好。周星驰后来上柴静的《看见》接受专访,采访时他还是用帽子遮住白发,说到这个年纪,懒得染了,但也不愿意让人看见。在与马云对谈中,他提到最多的词是“时间不多了”。当柴静问起成家立业时,他苦笑说自己已经没机会了,他评价自己的人生“我一直运气都不好”。

    与之对应而让人倍加感慨的是,在此前,黄贯中发过这样一条微博:“知道为何我一直倒霉,做任何事情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吗?因为我的‘运气’全部都用在她的身上了。”那个她,自然指的是朱茵。这两个男人,都是有才气有福气却走得都不算太顺遂的人,所谓的运气,便是能够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吧。至尊宝说:“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十八年前周星驰电影中的这段台词几乎家喻户晓。十八年后,他却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世间总有太多无可奈何,我们也一路都在错过。得到抑或失去,遇见就是幸运,拥有过便是福祉,才因此尊重每一位故人,不后悔每一段情感。毕竟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小丑人生】

    常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就知道有一类被唤作“综艺咖”的人。了解的人都知道,台湾的娱乐节目极其发达,那些以跑通告谋生的人根本算不上什么明星,而且大多都是谐星丑角,靠着在各类游戏谈话节目中的大胆搞笑健谈搏出位。说像小丑或许有些夸张,但的确是有些类似从前在马戏团里的小丑,使劲耍宝用尽所有力气只是为了博得看客一笑。所以即使后来以《康熙来了》成功上位至台湾综艺圈一姐的小S最喜欢的歌还是那首《小丑》,那首歌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眼泪已涌在笑容里,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是多少磨炼和多少眼泪,才能够站在这里,失败的痛苦,成功的鼓励,有谁知道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献给你。”

    综艺界最是残忍又无情。小咖明星们因为没有杰出的外表,没有强大的唱功,没有专业的演技,只能在一个个通告中跑来跑去,跟各种人抢话筒,只要能多在这个舞台上待一分钟,早就把面子丢到一边,用尽所有办法。也正因为门槛低,所以充满各种变数,江山代有才人出,人走茶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避免被遗忘,多少人哪怕是用抹黑的方式也要引起话题留住版面,只是为了让观众记住。

    在周星驰的电影里,主角常常都是一些小丑似的小人物。在星爷的成名作《喜剧之王》里,星爷饰演的尹天仇是一个一直醉心戏剧,想成为一名演员的社会底层人物,平时除了跑龙套以外,还会在街坊福利会里开设演员训练班,唯一的财富就是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被初恋男友出卖的舞小姐柳飘飘在妈妈桑的带领下来找尹天仇学习做戏,日子一长,相处下来,柳飘飘对尹天仇情愫渐生。在某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尹天仇看着床边美若天仙的女子,体内一直和自尊相融合的自卑感开始作祟,生活的穷困让他根本不敢去承受这样一个女子,于是他退缩了。跟美式大片里泛滥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在故事的结尾,尹天仇没有逆袭成功突然被命运眷顾,最终还是不出所料地失去了男主角的机会。小人物还是小人物,谁也没能翻身。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仁慈的星爷还是给了爱情一个美好的结局。

    人生如戏。每一个故事,必有一个小丑。每个人也都会经历小丑的时期。荧幕上的小丑聒噪不休,也是对人的一种警醒。人们总是能够与小丑惺惺相惜,或许是因为实在有太多人也都习惯了强颜欢笑,被迫说不喜欢的话,讨好不喜欢的人,而真正内心的感受,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而小丑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大多卸去了包袱,活得自我,活得洒脱。反而是纠缠在尘缘琐事里的普通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小人物身份,纠结一生,闷闷不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