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郭威差人来到,向李太后呈上奏章,说自己被诸军所迫,班师南回,并且受到将士们的一致拥戴,但自己始终不忘汉恩,愿意奉汉室宗庙,侍奉太后。一介女流,多次经历巨变,只有在宫中悄悄流泪,没有别的办法。
窦贞固、苏禹珪已经与王峻、王殷等人来到七里店,迎接郭威。郭威一到,四人立即在路旁屈膝跪拜。郭威下马,与他们寒暄了几句,窦贞固等人就呈上一篇劝进文,上面有文武百官的署名。郭威喜不自禁,表面上却很是谦逊,口口声声说不奉太后诰敕,不敢擅权。窦贞固等人请他即刻入都,郭威总以不奉诰敕为托词,留驻门村。那天傍晚,窦贞固等人回朝,将一切报明李太后,不知他们用什么方法胁迫李太后,拿到了一道诰文,立即在第二天黎明,带着诰文去了郭威的军营。郭威拜受诰敕,便称孤道寡起来。
转眼新年就要到了,郭威仍留驻门村,打算等新年来到的时候入都,即位改元,做一个新朝天子。徐州节度使刘赟还不知道这些事,命右都押牙巩廷美、教练使杨温,据守徐州,自己与冯道等人西来。沿途的仪仗很是显赫,就像天子出巡一般,左右都称他万岁。刘赟得意扬扬,昂然前行,到了宋州,便在府署留宿。
第二天早上起来,听见门外有人声鼎沸,不知道是什么变故。刘赟急忙关门登楼,凭窗俯看,见有许多骑士气势汹汹,环集在门外,为首的将官扬鞭仰望,英气逼人。刘赟吃惊地问道:“来将是什么人?为什么在此喧哗?”将官应声答道:“末将是殿前马军指挥使郭崇威,如今澶州军变,朝廷特派郭崇威前来护驾!”刘赟答道:“既然如此,可令骑兵暂时退下,你自己来见我吧!”郭崇威低着头迟疑起来。刘赟派冯道出门,与郭崇威叙谈了片刻,郭崇威这才下马进门,跟随冯道登上楼,向刘赟谒见。刘赟拉着郭崇威的手,抚慰了几句,接着眼泪就流下来了。郭崇威说:“澶州虽有变动,郭公仍然效忠汉室,不要太担心!”刘赟稍稍放心了一些,郭崇威于是下楼。
徐州判官董裔进来对刘赟说:“郭崇威此来,看他的言谈举止,一定没安什么好心。外面谣传,说郭威已经称帝,陛下如果继续前进,不免凶多吉少!陛下有指挥使张令超护驾,何不与他商量商量,叫他乘夜挟持郭崇威,夺了他的部众,明天掠取睢阳的金帛,北上晋阳,召集士兵,再行东下。想郭威此时,新定京邑,一定没有时间派兵追袭。这可是唯一的出路啊!”刘赟还在犹豫不决,董裔叹息而退。刘赟夜不成寐,辗转筹思,才觉得董裔言之有理。天明以后,他便急忙宣见张令超,哪知张令超已被郭崇威收买,不肯进见。
冯道入见,奉上一封信,是郭威写给刘赟的,大体说了一下兵变的事,召冯道先回去安抚都中百姓,留下王度、赵上交护送刘赟入朝。刘赟也知道是郭威欺负人,一时却不便说破。冯道竟然开口辞行,刘赟伤心地说:“您是三十年的老相,德高望重。如今郭崇威夺去朕的卫兵,朕危在旦夕,还要仰仗您了!”冯道支支吾吾,只说等回京后,安抚了兵变,再来复命。刘赟的部将贾贞在一旁,瞪着眼看着冯道,并举起佩剑示意刘赟,刘赟摇摇手说:“不得草率!这事与冯公无关,不要怀疑冯公。”冯道乘机告辞而去,连夜走了。很快,李太后的诰命传到宋州,郭崇威令刘赟拜受。诰命降授刘赟为开府仪同三司,封湘阴公。
刘赟受诰后,面色如土。郭崇威更是毫不留情,立即逼迫刘赟赴任,不准在府署逗留。董裔、贾贞替刘赟打抱不平,硬与郭崇威理论。郭崇威竟麾动部众,拿下二人,枭首示众。可怜这位湘阴公刘赟,鼻涕眼泪流成了河,无可奈何地搬出了府署。随后,郭崇威派兵监守刘赟,限制他的自由。王度、赵上交奉郭威之命,回了都中。
王峻等人助纣为虐,派申州刺史马铎率兵来到许州,监视节度使刘信。刘信是刘知远的堂弟,曾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知远临终时,杨邠等人派刘信镇守许州,不准他入都,刘信号哭着离去。刘承佑嗣位,刘信仍任原职。杨邠等人被诛以后,刘信召集将佐,设宴庆贺,还说:“我还以为老天瞎了眼,叫我三年如履薄冰。主上孤立,差点儿落入贼人手中。今天有幸天日重开,贼臣伏诛,乐得与诸公畅饮数杯!”不久,邺军入都,刘承佑被弑,刘信又慌张得不得了,寝食难安。随即听说要迎立刘赟,他立刻命儿子去徐州奉迎。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马铎竟突然领兵入城,刘信再也经不起折腾,只好自尽了事。马铎派人回去复命。
王峻、王殷等人已为郭威除去二患,便于正月五日,迎郭威入都,一面胁令李太后下诰,把汉室传国御玺,送交郭威,郭威敬谨受诰。郭威受诰后,接收传国御玺,便进入大内,被服衮冕,亲临崇元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随后,新天子下诏,改元大周,改汉乾佑四年为周广顺元年。
第二天,郭威临朝听政,命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任许州节度使;提拔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做徐州节度使;前澶州节度使李洪义,任宋州节度使。又过了一天,上汉太后尊号,称为昭圣皇太后,让她徙居西宫;命人择日为故主发丧。丧期已定,周主郭威亲自到西宫成服,祭奠举哀,辍朝七日。追谥故主为汉隐帝,并且遵照古制殡灵七月,然后派前宗正卿刘皞,护着灵柩,送葬许州。
五代诸朝之中,汉朝最短,先后两主,仅有四年。汉前开封尹刘承勋,于周广顺元年去世,被追封为陈王。汉太后又延寿三年,于周显德元年在宫中病逝,葬于汉高祖的陵墓中。
说完了汉事,再来详细介绍一下郭威这个人。郭威本是邢州尧山人,父亲名简,曾担任晋国顺州刺史,死于战乱。郭威那时年仅几岁,跟着母亲王氏前往潞州。母亲中途病逝,郭威全靠姨母韩氏抚育。潞州留后李继韬招募壮士,郭威那年刚刚十八岁,应征入伍。他一向要强,不肯落后别人半步。李继韬非常欣赏郭威的勇敢,即使他逾法犯禁,也经常宽大处理。一次,郭威在街市上游玩,看见一个屠夫横行霸市,不由得愤怒起来。于是让屠夫割肉,稍有不满意,就把屠夫大声呵斥了一顿。屠夫挺着胸脯,很不服气地说:“你敢刺我吗?”话音未落,郭威的刀已经刺进了屠夫的胸膛。众人大惊,拥着郭威去了官府。李继韬不忍心杀他,叫他逃亡去了。
后来,朋友李琼给了郭威一本《阃外春秋》,他得以粗通兵法。郭威娶了同乡柴氏为妻。柴氏家道殷实,把嫁妆换成钱,给了郭威,叫他再去从军。郭威来到汉高祖麾下,后来积功发迹,代汉为帝。追尊高祖璟为信祖,妣张氏为睿恭皇后;曾祖湛为僖祖,妣申氏为明孝皇后;祖蕴为义祖,妣韩氏为翼敬皇后;父简为庆祖,母亲王氏为章德皇后。
夫人柴氏早已去世,追封册为皇后,谥曰圣穆。继室杨氏也早已病逝,第三个妻子是张氏。郭威出镇邺都时,留下张氏居住在都中,后来被刘铢所杀。儿子青哥、意哥,侄子守筠、奉超、定哥,孙子宜哥、喜哥、三哥,也同时被杀。郭威顾念前情,追封杨氏为淑妃,张氏为贵妃;儿子青哥赐名为侗,追封太保;意哥赐名为信,追封司空;守筠赐名为愿,追封左领军将军;奉超封左监门将军;定哥赐名为逊,封左千卫将军;宜哥封左骁卫大将军,赐名为谊;喜哥封武卫大将军,赐名为诚;三哥封左领卫大将军,赐名为<;讠咸>;。
家属以外,郭威还晋封故旧。高行周晋封为尚书令,仍封齐王;安审琦封南阳王;符彦卿封淮阳王,派回原镇;王殷加同平章事职衔,任邺都留守,典军如故;前太师冯道为中书令、弘文馆大学士,以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前宰相窦贞固为侍中,兼修国史;苏禹珪为司空、同平章事。追封杨邠为恒农郡王,史弘肇为郑王,王章为琅玡郡王。召回郭崇威,令他做洋州节度使,兼检校太保;曹威为荆州节度使,兼检校太傅。郭崇威避周主讳,省去威字;曹威改名为英。郭威的养子郭荣,听说已经有人镇守邺都,表请入朝觐见皇上。郭威下旨叫他不必来朝,调任郭荣为澶州节度使,兼检校太保,封为太原郡侯。
河东节度使刘崇是刘赟的生父,听说故主遇害,打算发兵南下,接着又得到刘赟入嗣的消息,欣然说道:“我儿子做了皇帝,我还有什么要求呢?”于是按兵不动,只是派人去郭威那里探明虚实。郭威年轻时曾在颈上文了一只飞雀,当时人称郭雀儿。郭威对河东来使说:“郭雀儿要做天子,也用不着等到今天了!”指着自己的脖子给来使看,“世上哪有文身的天子?请你转告刘公,叫他不必多疑。”
来使当即辞行,返报刘崇,刘崇更加高兴。只是太原少尹李骧进言说:“您不要相信郭威,我看他的志向很大,将来一定会自己称帝。请您速速带兵翻越太行,占据孟津,等徐州殿下即位,然后再回来,这样才不会有事。”刘崇拍案大怒道:“你想要离间我们父子吗?快快推出去斩首!”李骧大喊:“我真是瞎了眼,来替愚夫谋事,死了也是活该!只可怜家有老妻,我愿意与她同死!”刘崇听了更加愤怒,竟令属吏抓来李骧的妻子,将两人一同处斩。后来,刘赟被废,被囚禁在宋州,刘崇派徐州押牙巩廷美,奉表周廷,请求将刘赟调回藩镇。这道奏章,却把刘赟送到冤死城里去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