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独宠少夫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婚之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场暴风雨下得急,却并不快。

    雨停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七的夜。

    这场雨把安诗诗困在房中一日一夜,给她本就糟糕的心情,再添上几分阴霾。

    饶是雨淹了京都城,十月初八,该嫁的人还是要嫁,该娶的人还是要娶。杏儿一夜没敢深眠,方卯时,她便穿上陪嫁丫鬟该穿的红衣裳,点上油灯,借着昏黄的烛光,在铜镜前将头发一丝不苟地梳起后,戴上两朵红色的绢花,摇醒了浅眠的安诗诗。

    卯时的京都城,天色还是暗的。

    安诗诗睡眼朦胧地看了一眼昏暗的天,刚要冲杏儿埋怨发火,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喜娘笑吟吟的喊门声同时响起:

    “小姐可起来了?”

    “已经起了,劳烦喜娘您在外面稍等片刻。”杏儿应一声,拿出大红衣裳来,递到安诗诗手里,低着头怯声道:

    “奴婢伺候您穿衣吧。”

    喜娘的到来,让安诗诗把心里的不忿咽回去。她像是一个木偶一样,动也不动,任由杏儿给自己套上繁琐的衣裳、穿好鞋袜,又被杏儿搀扶到梳妆台前,杏儿这才给喜娘打开门。

    喜娘身边跟着两个丫鬟,她一进门,便喜滋滋地朝安诗诗走去。因嬷嬷提过醒了,所以她瞧见安诗诗一头短发,并未流露出吃惊的神情来,反而把丫鬟手里托着的假发包拿出来,一样一样地摆到安诗诗面前。

    一同摆到梳妆台上的,还有点翠金钗、凤冠、以及各式首饰。

    安诗诗昏昏欲睡地闭着眼,任由喜婆和丫鬟给自己洗脸、擦脸、梳头、化妆。

    除了杏儿,其余人都是伺候人伺候惯的,动作轻柔得很,也只有在梳头时,喜婆偶尔揪头发的动作,会让安诗诗眉头一拧。

    卯时末,天色泛青,渐渐有了光亮。

    喜婆拿梳子沾水,在安诗诗已经十分平整的头发上又梳了两下,将最后一点儿头发也梳的服帖了,才满意地放下梳子,把镜子捧到安诗诗面前,满意地问:

    “小姐,您看如何?”

    安诗诗懒懒地睁开眼一看,瞧见镜子里的人梳着高高的鬓。她的那些杂乱的头发被喜婆巧妙地藏在了假发包中,不把头上的那些物件拆看,任谁也看不出,她的如瀑长发已经没了。

    “呀!”安诗诗惊叹一声,她手抚上自己的鬓发,欣赏地看着喜婆,惊喜道:“好巧的手!”

    喜婆含笑颔首,受了安诗诗的夸奖。她将桌上剩余的物价儿拿到托盘上,福了个身:“凤冠重,快到吉时时,老奴再过来给小姐您戴上,老奴先退下了。”

    她前脚出了闺房门,后脚胖夫人便带着嬷嬷,端着早膳过来了。

    安诗诗脸上妆容画的细致,怕碰掉妆,胖夫人拿来的早膳没有什么汤汤水水,都是精致的小糕点,配着一碗羊奶,碗里搁了根木制的吸管。

    今儿是大喜日子,早几日,安丰禄便央求宋琅和宋太后在这一日去将军府中,孙显荣双亲远在边疆,便由他们代替孙友志,成为两位新人要拜的“高堂”。

    也因为此,早朝歇了一日。

    雨虽歇了,天还是阴沉的天。一场急雨,给京都渡了一层寒气,安丰年大清早穿戴好衣裳,刚打开门,便被扑面而来的寒风吹了个哆嗦,他又回去换了件薄袄,才放心出门。

    他出门得早,出门时,安歌还在梦乡中。似是知道安歌不会跟着自己去安府,故而他叫也没叫安歌,揣着一大一小两个锦盒,径直出了门。

    安丰年到安府时,安府里的客虽不能说人头攒动,却也络绎不绝。胖夫人和安丰禄穿得极其庄重,笑吟吟地站在府门口,迎接着诸位宾客。

    瞧见安丰年下了马车,胖夫人默默翻了个白眼,勉强挤出副笑脸来,跟安丰年客套两句,让人把他给请进去。

    安丰年十分熟稔地把贺礼放到门房里,瞧见前来拜贺的客,拣两个眼熟的迎上去,哈哈笑着说着尴尬的场面话。

    他不觉尴尬,尴尬的是那些不想和安丰年有牵扯,却因着安丰禄的颜面,不得不笑脸相迎的人。

    安丰年说着笑,一路朝安诗诗的闺房里走,他还没到安诗诗闺房前,眼尖的嬷嬷便急忙凑上来把他拦下,同时问:

    “怎不见堂小姐?”

    安丰年哈哈笑道:“她一个姑娘家,不宜抛头露面,我便让她在家里待着了。”

    嬷嬷点头,若有所思地应着,又问:“二老爷您这是要去哪儿?宾客都在前厅里,后院都是女眷。”

    “我去瞧瞧诗诗。”说着安丰年抬脚朝后院走,嬷嬷再度挡在面前:

    “男女有别,这个时候二老爷要去见小姐,怕是不太方便。”

    “我是她叔伯,去瞧瞧我侄女都不行了?”安丰年讶异地一指自己,蛮横地继续朝里走,他蛮横,嬷嬷比他还要蛮横。

    只见嬷嬷一叉腰,再次挡住安丰年的去路:“这是老爷的吩咐,我们做奴才的,不敢违抗。二老爷您要是真想见,先去请示老爷吧!”

    安丰年瞪嬷嬷一眼,嬷嬷不甘示弱地回瞪过去,然后他哼一声,甩袖转身回了前厅。

    前厅里客人熙来熙往,这些客只是小部分的客。

    安丰禄和孙友志都是京官,两家联姻,不知有多少官员前来拜贺,其中大多数都去了将军府,光是今日去的人,怕都能把将军府的门槛给踏平。

    来安府的,则是一些和安丰禄私交甚好的人,大家互相都算认识,倒也不比过于客气。

    安诗诗坐在床上,她背倚着墙,身上盖着床薄被,身后垫着松软的鹅毛枕头,合眼小憩着。

    今日是她的大婚之日,但显然,她并没有多么激动。

    安府的喧嚷,从前厅传到后院里来,安诗诗听着那些喧嚣,在想,将军府里可也是如此热闹?

    距离吉时,仅剩半个时辰了,再有半个时辰,她便被孙显荣从安府里接出去,用八抬大轿抬进将军府的人,过了今晚,她便不再是安府里的大小姐,而是将军府里的少夫人。

    外面的宾客熙攘,安诗诗又想到,今儿是她的大婚之日,她唯一的胞弟安长林却还在镇远城里,安丰禄甚至没把她要成婚的消息告知安长林,心里又有些不快。

    安长林虽然是安诗诗的兄弟,但自幼时,安长林便被胖夫人送去了镇远城,故而姐弟俩素日来并无多少交集,没有交集,便也谈不上感情。

    她在床上又坐了两炷香的时间,喜婆便回来了。

    喜婆低眉顺眼地走到安诗诗面前,恭敬说道:“吉时马上就到了,小姐,咱们把凤冠戴上吧。”

    安诗诗一伸手,杏儿慌忙走过去,把她扶到床边,然后半跪到地上,替安诗诗穿好红袜红绣花鞋,将她扶到梳妆台上。

    喜婆拿梳子沾水,再帮她理了一遍头发,才双手托起凤冠来,小心地把凤冠戴到安诗诗头顶上,凤冠用金簪固定好了,花好月圆的红盖头才盖到头顶。

    红盖头一盖,大门外适时响起噼里啪啦鞭炮声。孙显荣穿着喜庆的婚服,胸前绑着大红花,喜气洋洋地从高头大马上跳下来。

    他先冲安丰禄和胖夫人行了个礼,两位“老人”笑着应了,才被簇拥进了安府大门,在另一个喜婆的带领下,径直朝安诗诗的闺房里走。

    大婚本是一件喜事,但胖夫人一瞧见安诗诗蒙着红盖头,被孙显荣用红绸牵着,从闺房里出来,鼻子突然酸起来,一层雾气便蒙上眼睛。

    安诗诗不敢低头,她怕一低头,头顶的假发包便被会沉重的凤冠追下来,她垂着眼睛,看着脚下的路,迈着莲步,一点一点地跟着孙显荣,穿过抄手回廊,走过安府。

    京都里,成亲时的俗礼许多,他们把这些俗礼一一做遍,就在出安府大门时,孙显荣看一眼身边体态玲珑的人,心思一起,突然一把将安诗诗抱起。

    安诗诗惊呼一声,双手赶紧搂住孙显荣的脖子,红着脸,小声嗔着:“你快把我放下。”然后在四周一片叫好声中,被孙显荣抱进了花轿中。

    她在花轿里坐稳了,孙显荣重新骑上高头大马,冲安丰禄言语一声,迎亲的队伍便从另一条路,绕上一圈,往将军府里走。

    看着那顶红轿逐渐远去的影儿,胖夫人拭着眼角的泪,担忧道:“如果以后诗诗在将军府里受到委屈可该怎么办。”

    她这话,安丰禄便分外不爱听。

    “有我们在后头给她撑着腰,谁敢给她委屈?”说着安丰禄转身朝府里走,顺道让门房关上府门。

    府门即将关拢的一刹那,安府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呼。

    “且慢!”

    安丰禄诧异回头,便瞧见京都衙门的张府尹带着几个衙役,到了门前,他回过头去,讥笑道:

    “张大人来道贺也太会赶时候了,迎亲的队伍刚走,要道喜,张大人你往将军府里去吧。”

    张府尹扯出抹笑,从怀里摸出一道皇令来:

    “有桩案子,怕是要劳烦安大人您跟我往京都衙门里走一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