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秦昭王立。魏冉是昭王之舅,他在任相期间,积极推行蚕食韩、魏,削弱齐、楚的外交战略,秦国的领地得到很大的扩展。秦昭王十二年,魏冉任用著名军事家白起为将,加紧向韩、魏攻伐。伊阙之战,秦大败韩、魏联军。这是韩、魏同秦交战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此时,齐国大有称霸天下之势,诸侯震恐,燕国就暗中联络各国准备联合伐齐。秦昭王看到这正是操纵各国削弱齐国的大好时机,于是在前284年,秦参加联合伐齐,联军分兵多路攻入齐国,齐国全面溃败,齐湣王也被杀死。遭受这场打击,齐国再也没有振作起来。
魏冉认为魏国是天下之“中身”,攻击中身首尾必救,不如击楚。前279年魏冉派白起大举攻楚,一举攻下郢都。楚顷襄王不得不迁都陈(今河南淮阳),楚国从此也失去了抗击秦国的能力。楚国既败,白起又转攻三晋。魏国在秦国的打击下,疆土被大量蚕食,失去了抵抗能力,到了昭王末年,能与秦国相对抗的只有赵国,秦昭王即位以来,魏冉主张通过蚕食政策达到兼并的目的,这种政策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综观秦昭王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成绩是最主要的。在不断对韩魏的攻伐中取得了大片领土,同时积极策划和参与削弱齐楚的活动,削弱了这几个国家的实力,从而在敌我力量对比上逐渐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对秦的统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范雎“远交近攻”战略的具体步骤是:先迫使地处天下中枢的韩、魏与秦结好,挟此以威逼楚、赵,使楚、赵屈服,进而慑服远方的齐国。远方的齐国依附后,秦国就可以放手兼并与秦接壤的韩、魏二国的土地了。韩、魏之中,范雎主张先取韩,因为“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也,譬如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秦要去心病,必先拿韩开刀。范雎还提出“勿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也”的战略。即注重以离间手段分化、瓦解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婚姻关系混乱。“始秦夷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