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1月,我经长丰县吴山镇,寿县刘岗镇、炎刘镇、双庙镇,由一个叫白洋淀的地方过东淝河,前往寿县安丰塘镇。愈接近东淝河,愈觉得地面低下,感觉里已经失去海拔,地面贴着水平面了。这里的土地似乎既不沙,也不淤粘,倒像是有点酥。路右的村庄,真有那种乡土气!不新也不旧,黑黑的,在暖和的冬天里,让人想起“家”和“狗窝”这样的词。人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贫贱的生活也自有其况味。
路左堆着稻草,这里地势低洼,种水稻比种小麦聪明。几个男孩子在稻草堆边玩,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站在玩耍的男孩子和稻草堆之间,黑黑的,像路边的村庄,但长得却俊俏,身材也高挑着呢。她将会嫁去哪里呢?与哪个家伙进行基因的交换融合呢?真是让人焦虑的事情!我一时冲动地想,如果还是远古蛮荒的时代,我一定会去竞争交配权呢!真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动和不宁。
东淝河的白洋淀渡口倒并不很宽。这里是东淝河入瓦埠湖的河口。从这里往下,也就是往北,水面南北长50多公里,东西宽仅约5公里,过寿春古城后,水面又约束为河道,注入淮河。渡的东边无人无车,只我一人一车。渡的西边却是人多车多,都三三两两地等渡船过河。渡轮要价有点贵,20元。过了河还要倒着上岸。上了岸看见高堤上几间平房一个红砖旧院,像个公家场所。往堤上盘的是石砟子泥路,路边立着一个水泥牌,上书“白洋淀”三字。上了土堤,路旁一间临时草房的房门口,似乎坐着一个老婆子、一个黑瘦男人。如此而已。
淮北颍上。在颍河河东去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家乡管台子和鲍庄子,然后由颍河东的一个渡口过颍河,往颍河西的建颍乡,去看管仲姥姥家所在的管谷村。这里的河面、河堤和河景可就整齐宽展多了。那是夏天。过了渡,因为刚下过暴雨,对岸的河堤老烂了!好不容易滑下河堤,却见一片稀泥洼水阻挡,对面10多米处,就是干爽爽的村村通水泥路。憋了口气,捏紧方向盘,豁出去,冒险踩油门冲入泥洼,发动机一阵怒吼,还好,没熄火,上去了,和D欢呼一声,继续前进。
北淝河的渡口由河北淝河镇的王家渡口,往河南的李嘴子。现今的北淝河,因为黄河的冲泛,以及后来的治理,已经分为两段,上中游的来水,都改入澥河经漴潼河入淮去了。五河县沫河口是北淝河的入淮口,那里河道切得较深,又曲折蜿蜒,却不甚宽展。王家渡口的水面、河滩,那叫一个宽!真是养眼、养心、养性!这一段的北淝河,水禽翻飞。上了渡轮,却看不见对岸在哪里。渡轮在曲曲弯弯的水道里走,10元钱,走了很远很远。这是大水结呢,念头里总如是想。北水都沉静厚实得很。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水氛围里,才言为心声,说得出“上善若水”那样的话来。
西淝河的渡口还一直没有去过,心里一直期待着。现在的桥越建越多,说不定哪天,没去的渡口,就都没了。
渡口总是铺满了野趣。看看我们生活中过度的人工化!渡,相对来说,都是“野”的。在那里,我们或多或少能恢复一点“野性”。
2013年2月15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