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河南省三河尖、往流镇、朱皋、大寺和谷堆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逐渐热晒起来。道路两旁即将云散的集市上,一只白毛长长、脏乱热燥、无人呵护的宠物狗,正迈着小碎步,颠颠儿地穿过滚烫的马路。哦,它的岁月,在淮河以南的中国乡村,改变得如此彻底,如此入乡随俗,如此世俗和有中国特色。我进入大田,用手摸一摸正在“秀”穗的冬小麦。用“秀”来表示小麦的抽穗、灌浆,是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就普通使用的“习惯用法”,这和新世纪以来的“秀自己”“秀技艺”“秀形象”,一脉相承。农户门前有几位乡妇村姑坐着剥蚕豆,一位穿红色短袖衫、束腰面白的姑娘引人瞩目。而生过孩子的妇女在暮春始热的天气中,则显得腰身粗壮、厚乳鼓突、行动笨重、邋遢而不讲究,找不到一丁点江南小女子的婉约。渡口边到处都开了嫩黄和粉红的野花,温热而香。淮河流域所有的道路基本又恢复了正东西、正南北的概念,或者说我脑海里正东西、正南北的概念在淮河流域又逐渐而完全地恢复了。这种概念在南方是比较缺失或者是极易被忽视的。北方的方位感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地理的选择:战争、平原或微丘需要也易于进行方位的辨别;而南方的山区,就完全不同了,山区既无法直线通行,人文也未能延约俗成。大寺、谷堆两县交界处的白露河,人迹绝踪,岸树如云,恍若野境。桥北不远处卧一只无人扁舟,桥南却有一只大白猪,摇晃着尾巴,试图进入深得发绿的陡河中,真是生动!

    2012年4月29日 河南省罗山县小香港宾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