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板失踪-绝处逢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来源:《章回小说》2000年第04期

    栏目:企业生死录·名家新作·中篇

    整个仪电行业都不景气,作为其中的一个单位,小小的电子元件厂自然也不例外。厂长老徐为此忧心如焚。老徐经别人介绍认识了台湾商人林子达,林子达表示了合资的意向,老徐立即表示热烈欢迎。

    合资在意向阶段,俩人只是神交,达成共识。林子达决定亲临本市实地考察,以便最后定夺。合资从一开始双方就充满了不信任。林子达飞抵本市时,老徐让厂办主任去接机。厂办主任用马粪纸做了张大牌子,笔力遒劲地写上“林子达”三个字,在机场出口处兴冲冲地高举着。林子达看见了,却不动声色地绕了过去,直接打的到宾馆。厂办主任举着牌子一直到腰酸背痛,旅客散尽,心里着实恐惶,只得怏怏而回。厂办主任怕合资的事竹篮打水一场空,跟老徐汇报时就面呈忧虑之色。老徐是老法师,火眼金睛,不在意地说:“这个台巴子,贼门槛,做出无所谓的样子,想给我造成心理压力,好在谈判时增加筹码。别睬他!”

    第二天林子达又打的到厂里,见了老徐很热情地握手,双手捧上名片,说一口闽南的普通话,字字都是从舌尖和齿缝里挤出来的:“徐先生,久仰久仰,我是来随便看看的。台湾和大陆一衣带水,同祖同宗。支持你们大陆的改革开放事业,是我们台湾同胞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什么话?一开口就是“你们”“我们”,在台湾和大陆之间清楚地剖划出畛域,还口口声声说“支持”,分朋是来赚钞票,用那市民的话来说是“扮分”。老徐很想半真半假地嘲弄他几句。就在这时,他那只黄澄澄的名片盒子在他眼前熠熠闪光。这是纯金的。老徐顿时人矮气短。老徐本想把他放在下属的位置,杀杀他的威风。老徐是厂长,而他只能合资一个车间,是老徐麾下的一个类似车间主任的人物。老徐看着自己的名片盒,塑料的,透明的乳白已变成不透明的老黄。老徐竟说:“林先生,欢迎光临指导。”好像林子达是下来视察的上级领导。话一出口老徐就心里骂娘,复道,“林先生,让厂办主任陪你走走,我正忙着。”老徐指了指办公桌上成堆的报表文件。

    厂办主任把林子达带到总装车间。无所事事的工人们见来了个西装革履的老板,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继续着他们肆无忌惮的说笑。林子达考察过大陆许多工厂,完全了解亏损企业的窘迫状况。这时却故意做出大失所望的模样,回到厂长办公室,林子达指点车间、评论市场,得意洋洋,好像只有他才能扭转乾坤,挽回颓势。他把总装车间说得糟糕透了。老徐忍不住说:“你忽略了最好的资源,那就是工人,他们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创造出奇迹,同样也能在市场经济中重新崛起。”林子达接口道:“对,大陆工人最廉价,最好使。夏衍先生的《包身工》我也读过,那叫做罐装的劳动力,可以长久使用,安全地贮藏,就像食品的保鲜。”林子达告诉老徐一个公式:大陆的工资+日本的管理+港台的营销:最佳利润。林子达傲慢地说:“你们大陆以前一直在讨论谁养活谁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明确,是老板养活了工人。我不投资,这个总装车间能起死回生吗?”老徐冷冷一笑说:“你对大陆工人不了解。你把他们当兄弟姐妹,他们可以为你两肋插刀;你把他们当机器,当牛马,那他们就是火药桶。你不要以为他们吃惯了大锅饭、生性懒散。我敢断言,只要流水线一动,他们个个都是英难好汉。”

    盛宴款待是大陆。的生意之道。豪饮海吃似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风格。假如你要考察国有企业的效益,不妨把招待费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数。工厂已好久没有设宴请客了。老徐也好久没有赴宴了。老徐带着厂部和党委的两拨人马簇拥着林子达进入豪华的星级饭店。林子达向来把酒席看作战场、把酒客饭友看作敌人,所以他抱定酒席上不谈生意的宗旨。老徐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说合资、只说名胜古迹、风味小吃。有些人察言观色,竟说些猥亵的笑话。林子达精于此道,也就说台湾的色情业。渐而说到大陆的繁荣“娟”盛,口角生风、头头是道。林子达掉眼去看老徐,他倒也没有正襟危坐、甚至和一个漂亮的服务小姐说笑,很随便,很洒脱。林子达说:“你们这个城市真冷,我都想穿大衣了。我们台湾很暖和,再冷的天气穿一件毛衣也足够了。”林子达照例说到“你们”“我们”时用了重音。每个人都能从其间听出里面有着林子达的屈尊俯就,还有一种对立情绪。老徐了解他的做作。作为私人老板,他追求的是一已私利;作为国企的经营者,他维护的是工厂的利益,这就是“你们”“我们”的最根本的区别。老徐突然心有灵犀:假如自己做了老板,会不会有这种区别?老徐觉得自己很怅惘,有一种古怪而又神秘的力量摇撼着他,使他的信心和决心时断时续,隐约明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