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非预算控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制度与程序控制

    一、监督与检查

    监督与检查可以说是一种最古老、最常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其具体形式是上级对下级执行计划、命令的过程和对状况进行实地检查,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二、报告制度

    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报告制度。报告是用来向负责实施计划的主管人员全面地、系统地阐述计划执行进展情况,将存在问题与原因,目前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预计还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希望上级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的信息传递方式。

    三、程序控制

    程序是一个组织中对某种活动处理流程的一种描述、计划和规定。制定程序,有助于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定程序,有助于节约管理活动的开支,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制定程序,有利于提高下属的积极性。

    第二节 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意义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质量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产品的质量;二是工作的质量,两者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质量控制既指管理中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控制,又包括对工作质量的控制。

    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产品质量控制运用的主要是数学方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质量数据可分为计量值数据和计数值数据。计量值数据指可连续取值的数据。

    三、ISO9000系列标准简介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往来和技术经济合作,保证购买者利益,规范厂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行为,保证产品质量,避免质量风险。

    第三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中的几个概念

    (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为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管理者的成本责任,提高管理者的成本意识,制定成本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成本效率的管理工作。

    (二)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指管理者具有自觉地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收益进行挂钩考虑的习惯,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成本效率的能力和提高成本效率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三)成本责任

    成本责任指各部门各个管理者必须承担的职务责任,是根据他们的职务和地位,授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和使用资源的权力。

    二、成本控制方法

    (1)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

    (2)根据原始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

    (3)差异分析。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就会发现差异。

    (4)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