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义-余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类社会生活是以分配和占有各种社会资源为基本内容的,这不仅意味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否公正是人人关注、人人关心、人人重视的问题,而且意味着分配正义问题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分配正义的历史。

    人类社会有分配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的历史记忆,也有分配正义难以得到维护和实现,甚至遭到肆意践踏的历史记忆。进入社会状态之后,人类为维护和实现分配正义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分配正义的实现状况总是难以达到令他们满意的程度。在历朝历代的人类社会中,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总是相对的,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则总是绝对的。这一事实让人类不得不经常性地思考:分配正义到底是什么?

    分配正义是人类参与社会资源分配活动的核心价值诉求。人类对分配正义的不懈追求说明他们总是希望政治权利、物质财富、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公正分配,但由于不同的人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有着不同的期待和需要,这种“期待”和“需要”有时甚至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因此,人类的分配正义诉求通常是难以统一的。个人对分配正义的诉求表达的是个人追求分配正义的声音,它反映的主要是个人的分配利益需要,通常会被打上“自私利己”的烙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不得不借助于“社会集体”的力量和声音来维护分配正义。社会集体维护分配正义的根本途径是设计和安排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但由于社会制度毕竟是人为建构的产物,它必定与人类一样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社会集体借助于社会制度维护分配正义的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令人满意。分配正义在人类社会的实现状况永远难以达到让人类满意的程度。

    人类社会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分配正义。人类在分配社会资源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公正性只能是一种相对真理。作为相对真理存在的分配正义是有缺陷的,但它毕竟是真实的,因而仍然是值得人类追求的真理。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配正义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善,并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善。人类追求分配正义就是同时在求真和求善。

    人类总是立足于不圆满之中追求圆满,总是立足于不完善之中追求完善,这使得他们的存在具有其他存在者无法获得的意义和价值。正是由于分配正义总是难以达到完满的理想状态,人类才会不断地向往、追求和维护它。人类对分配正义的向往和追求永远是一种进行时态,但这恰恰是人类不断向往和追求分配正义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因为如此,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他们的分配正义诉求。分配正义是指引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盏明灯。它若近若远,有时甚至若明若暗,但总是在引导着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脚步。人类所能享受的分配正义总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它以某种方式存在,人类就会坚持不懈地向往和追求它。人类对分配正义的向往、追求和维护可能永远是一项未尽的事业。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71],那么,“解放思想”无疑是催生这一“关键选择”和“重要法宝”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之初,解放思想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还没有深入人心,许多人对改革开放抱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30多年过去之后,事实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172]。在这种喜人的背景下,有些人或许会问:解放思想是否已经过时?对此,党中央作出了明确回答:“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173]显然,只要中国要向前发展,改革开放就必须持续推进,解放思想就不会停止。

    当然,当今的“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之初的“解放思想”有着根本区别。在“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解决改革开放的合理性问题和合法性问题,而是要用合理的思想观念进行导航,以确保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社会实践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必须强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和谱写辉煌篇章的主体,他们也最有权利或资格从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社会发展成果中受益。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不断增加和丰富社会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这些成果能够惠及积极参与和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要旨之一是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74]在当今中国,强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就是强化追求和维护分配正义的思想观念。

    时下被人们热议的“中国梦”无疑首先是当代中国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提“中国梦”,以之说明当代中国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和坚强决心。从此以后,“中国梦”在我国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成为中华儿女共同表达其民族复兴理想的一个词语。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自近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的一个民族理想。自晚清开始,由于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因此而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必须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艰难而曲折,至今尚未完成。中国大陆与台湾目前还未统一的事实就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时代背景下,以“中国梦”来阐明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和强烈愿望能够对当代中国人起到明志、励志的作用。

    不过,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首要内容的中国梦必须建立在中国社会得到良好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不仅仅指当今中国社会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指当今中国社会应该得到很好的管理,生活于其中的人民能够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梦”既应该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也应该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个人幸福的惠民之梦。

    确保当代中国人拥有个人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把“分配正义”确立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梦”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梦想,而是一个可以变成现实的伟大理想。“中国梦”的编织和实现应该既是一个展示当今中国蓬勃发展之大好形势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够让当代中国人从社会发展中普遍得到实惠的过程。在当今中国变得日益强大的过程中,中国人应该能够从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个人幸福。其中最重要的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应该确保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能够建立在分配正义基础之上。

    “中国梦”的实现旨在将我国变成一个幸福国度,旨在将我国变成一个人人向往、人人热爱的地方。要将我国变成一个幸福国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必须确保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性或正义性。当今中国应该是一个公正国度,因为只有公正的中国才能成为人人向往、人人热爱的国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将分配正义作为“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来看待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中国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已经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一个宏伟社会理想而存在,而且在于它是一个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理想。如何实现中国梦?既然分配正义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维度,那么实现分配正义的途径必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

    分配正义的实现离不开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更离不开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分配正义必须同时基于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公正的社会制度。这一客观事实不仅揭示了分配正义得以实现的途径,而且说明“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同时依靠两个途径,即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也就是说,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以及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必然也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两个途径。

    作为个人的幸福之梦,“中国梦”的实现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而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又是由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状况来集中体现的,因此,分配正义的实现状况是个人的幸福之梦得到实现的实际体现。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分配正义维度,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个人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使其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活动基于合理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基础之上;同时,个人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行为还必须在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的支配下来进行。借助于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来实现分配正义,这不仅仅能够为个人提供一种基于“公平正义”的个人幸福,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个人的幸福之梦提供一种稳定的、持久的、有力的制度保护。

    作为个人幸福之梦的“中国梦”需要有两个支撑: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个人幸福的要义和内涵,他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往往也是合理的。一个人可能因为拥有良好道德修养而获得基于分配正义的个人幸福,也可以因为得到公正社会制度的保护而获得分配正义意义上的个人幸福。事实上,一个人的最大幸福莫过于他能够生活在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里。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不仅仅制约个人的行为,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一种强制性准则,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确保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能够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享有最广泛的平等主体性,能够为所有个人平等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提供均等的机会,并能够使所有人能够平等地承受社会资源分配所产生的相关义务或责任。公正社会制度是个人幸福之梦得以实现的最有效途径。个人需要在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引导下来实现他的幸福之梦,更需要在公正社会制度的保护下来实现他的幸福之梦。

    “中国梦”必定有圆满实现之时。什么是“中国梦”圆满实现的标志?作为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中国梦”圆满实现的标志是我国综合国力达到足以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主权完整的程度。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惠民之梦,“中国梦”圆满实现的标志在于中国建成分配正义社会的事实。

    建构分配正义社会是整个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宏伟理想。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建构一个分配正义得到充分实现的理想社会,但是这种理想一直为许多人所热烈追求。建构分配正义社会是人类从古到今就有的一个梦想:“它是一个古老的梦想,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的男女。它有时是通过一种新的宗教得到表达的,有时是通过有远见和思想高尚的政治家或哲学家来传达的,有时是通过普遍民众反抗暴政的自发行为来表现的:试图建立一个公正社会的尝试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它没有因为遭到讥笑或过去的失败而受阻。”[175]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资源分配问题充满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因此,“社会生活充满分配正义问题”。[176]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社会生活就不可能停止,人类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也就不可能停止。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历史。

    在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过程中,人类既不得不面对新分配正义观与旧分配正义观、新社会制度与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也不得不面对分配正义状态只能在人类社会逐步得到改善的现实。不可否认,人类至今还没有建构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社会,但人类社会的分配正义状况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在当今世界,由于分配正义观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人类理想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人类来说,建构分配正义社会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但人类一定会朝着这一理想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毕竟只有在分配正义社会里,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才能得到公正分配,而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今中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问题还相当紧迫,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的分配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公,但这不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努力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障碍。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要看中国社会是否正朝着越来越公正的方向发展。要成为一个分配正义社会,当今中国任重而道远,但这毕竟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目标。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今中国需要在各个方面显示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的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公正的事实。当今中国朝着分配正义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过程,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及其谋求个人幸福的惠民之梦得到实现的过程。分配正义社会建成之时亦是“中国梦”得到圆满实现之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