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你会怎样
有一个女孩,在18岁之前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每天就在艺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她谈话,问她:“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回答。
老师又接着问她:“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她摇摇头。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想想,十年以后你会怎样?”
老师的话很轻,但是落在她心里却变得很沉重。她脑海里顿时开始风起云涌。
沉默许久后她说:“我希望十年以后自己能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老师问她:“你确定了吗?”她慢慢咬紧嘴唇:“是。”而且拉了很长的音。
“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十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一张专辑。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你还要有很棒的音乐作品开始录制了。”“23岁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20岁的时候开始作曲作词,并在演戏方面要接拍大一点的角色……”
老师的话说得很轻松,但是她却感到很恐惧。这样推下来,她应该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她现在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想过,仍然为演个小丫鬟、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她觉得一种强大的压力忽然向自己袭来。
想想十年后的自己——当她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整个人都觉醒了。从那时起,她就始终记得十年后自己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毕业后,她对于角色开始很认真地筛选。渐渐地,她被大家接受了,同时也尝到了成功的欢乐。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师和女孩谈话的十周年,她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必然,她居然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这个女孩就是如今红遍全国、驰名海内外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周迅。从1991年到2008年初的17年,周迅已拍摄各类题材的影视剧37部,成为32种知名品牌形象代言人。她已获得过45个影视歌奖项,百花奖、金紫荆奖、金像奖、金马奖她都先后一一问鼎,她的歌曲也深受广大歌迷的喜爱。毫无疑问,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周迅牢记老师的话,孜孜以求、奋斗不止的结果。
读书不怕惊雷贯耳
德国黑森州有一个城市名叫富尔达,位于富尔达河东岸,中世纪就是一个传教中心,后又成为欧洲的重要学术中心。其现代纺织业和服装业发达,是重要的银行和金融中心。
布劳恩出生在富尔达市的一个商人家里。他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6岁中学毕业后,即顺利地进入玛尔堡大学就读。由于自幼发育不良,他个头儿长得不高,在玛尔堡大学时,一位教授竟对他说:“你还年幼,在我们这里可以多读几年,留几次级也没有关系。”
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矮个子少年,却年年在各科考试中稳拿第一名。其后,他又转入著名的柏林大学深造,每次考试仍然把那些高高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抛在后面。布劳恩的成绩优异并不是凭借天赋,而是他有一套较好的学习方法。他善于读书,也善于休息。每当读书时,哪怕是惊雷贯耳,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他把整个精力都倾注到字里行间去了。他的同学常常说:“布劳恩读书时,你最好别去叫他,因为不管你怎么叫,他也不会听见的。”
每当读书累了,他便合上书本,出去活动活动,或是打球,或是和朋友谈心。待精神恢复后回来再学。
布劳恩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是运动场上的一名全能运动员。
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后,他一如既往,工作起来总是那么严肃认真。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期间,凡是他经常来往的地方,到处都挂满了电线,像自己家里及朋友住宅旁的树上,甚至学校的旗杆顶上,都挂有他架设的电线,后来弄得妨碍了交通,警方不得不出面干涉。
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阴极射线。圣诞节到了,夜晚同事们照老规矩玩了整整一个通宵,他却没有参加。他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压根儿就把过圣诞节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正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也正是在这个人们狂欢的圣诞节之夜,他成就了大业,为人类发明了电报技术。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右臂没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儿。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滚动两下,终于伏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动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又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是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我撅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就不一样了……”
此后又来了几个乞丐,我家的砖就屋前屋后地被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他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他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一个乞丐;因为当年你叫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拯救自己的人
有一个生意人,他把全部财产都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但是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个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他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当他找到作者并说完他的故事,那位作者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流浪汉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完蛋了,我该怎么办?”
作者停了几秒钟,接着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
听到这番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上帝的份上,快带我去见这个人吧!”
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有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流浪汉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自己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了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
几天后,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他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起来很成功的样子。
“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一份年薪三万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还预支一部分钱给我,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
他还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要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上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处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装满的瓶子
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水用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问他的学生:
“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的学生们。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里。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启示?”
班上一阵沉默,然后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这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幸存者
一天,一支探险队在考察溶洞时有五个人被困在洞中。他们尝试了各种逃生的方法,都失败了。洞外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估计需要十来天才能打通。而此时他们的干粮、水都已用尽,无法维持到救援成功的时刻。
饥荒、恐惧、绝望……就像这洞中的黑暗团团包围着他们。他们将身边能吃的东西,如皮带、皮鞋、衣料,甚至洞中的土,都弄来吃了。再也没有其他可吃的东西,他们只好偎依在一起,相互安慰着。死亡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队长詹尼福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年轻、能干、活泼,大学毕业后来到探险队,被大伙推选为队长。
大伙奄奄一息,如果救援不及时,五人将面临死亡。面对这种无奈局面,詹尼福左思右想,终于做出了一个痛苦决定:与其大伙同归于尽,不如牺牲自己,维持他们的生命。此刻他想得最多的是帕娅,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们相爱已多年,如果他死去,帕娅将悲痛欲绝。然而,他除了牺牲自己救队友之外别无选择。
当詹尼福准备把这个决定说出来时,他忽然有一个想法,想考验一下四位队友,看谁能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
于是他对队友们说:“我们必须牺牲一人用他的血肉来维持其他队友的生命,不然……你们……谁愿意牺牲自己,奉献出躯体,你们谁愿意……”
他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死一般寂静。他打亮了火机,看到的是队友们一张张恐惧的脸。
明天,詹尼福决定自杀,自己的血肉能供队友将生命维持到后天或更长时间,等救援队的到来。詹尼福为自己高尚的决定感到振奋。
这一夜,他睡得很香,梦中帕娅给他端来了牛奶、面包。睁开眼,他第一个看到的是帕娅,仿佛是在医院里,一位医生后面站着两名年轻的护士。
“詹尼福,亲爱的。可吓死我了,你总算活过来了。”帕娅激动地吻着詹尼福。
原来,就在詹尼福决定自杀后睡着的那一夜——被困陷的第九天夜晚,救援队调集大量人力才打通了洞,但只有詹尼福活了下来。
其他四人因怕被队友们吃掉,手持石头做自卫状,在极度惊恐中死去。
雕与沙漠
雕住在沙漠里。沙漠里没有泉水和森林,雕于是飞得很高,在高空盘旋,为要望见它所要望见的东西。它望见东方有渺渺茫茫无边无际的大海,北方有郁郁沉沉连绵千里的森林,西方有柔媚多姿忽飞忽舞的彩霞,南方有像平铺着天鹅绒一般的绿地。
雕于是往东海去汲水,去时五千里,而晚上必须回沙漠住宿,同时也是五千里。
雕往北方森林去采伐树枝,来回也各有五千里,晚上也回沙漠住宿。它往西方和南方去旅行,每天都飞一万里,晚上同样回沙漠住宿。
雕这样实在太忙碌、太辛苦了,所以东海说:“这么急急忙忙,又何必呢。多在我头上飞翔一会儿吧,看看我的领土,浏览浏览这儿的风景。我的领域可不小,还有很别致的岛屿和各种稀奇古怪的龙鱼海兽。你爱暴雨吗?等一会儿,它们就来了,也够你瞧的。晚上,在海边的无论哪一个岩穴里,你都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
但是雕回答说:“再见!我明天再来吧。”它汲了水,在海上飞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北方的森林也说:“朋友,多留一会儿吧!天晚了,就住一夜再回去吧。你中意我这里吗?这里没有什么别的好处,就是从古以来还不曾有一个人走遍过我的境界,还能算是个大国哩。这里的人民也还朴实,很可以同住的,他们只有一种脾气,就是男子喜欢跳舞,女人爱好音乐。你愿意见见他们吗?我可以介绍你和夜莺相识。我真希望你在这里多留几天,在我这里过夜,一闭上眼睛就是无穷的森林的梦,无论看见夏天的深绿,冬天的白雪,都不会有一个尽头的……”但是雕同样回答说:“再见!我明天还要来。”就衔起一根枝条,在森林上面兜了一个圈子,便径直飞回去了。
西方花一般的云霞,对雕使尽了具有诱惑的婀娜的媚态,说道:“多陪我舞一会儿吧,我们就这样舞着舞着,一直舞上西天去,不再下来吧。哎,和你在一块儿,我是多么快乐啊!”
但是,雕和一切匆忙的旅客一样,同西方的彩霞齐飞了一会儿,就说:“再见!你是多么美丽啊!”
南方的绿地,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天本人一样,对雕说:“你怎么总是匆匆地在空中飞翔一会儿就走呢?下来吧,和我讨论一个问题:阳光加劳动加爱情,是不是等于生活?”
雕说:“是的,我懂得春天了。但是,再见,我会再来的!”
雕晚上睡在沙漠中自己的窝里,常常因为白天的兴奋,长久不能入睡。那时雕就对自己说:“的确,我成了一个事务人了,好像无所谓地忙个不休。但是,我难道不爱东方、北方、南方和西方吗?它们都是那么优美啊。可是,我也实在舍不得晚上在沙漠怀里休息的那种滋味和早上在它上面盘旋的那种快乐呀。所以,这是真的:我已经有心要带大海的水、森林的枝叶、西方的彩霞和南方的春天到我的沙漠里,于是我将要更加忙碌不休哇。然而无论怎样我总要这样做,而且我总能完成我的计划的,我所爱的沙漠总有一天会产生泉水和森林的。虽然这个实际的目的,看起来好像是荒唐的幻想,但是,这是实在的,我自己想想都高兴。”
雕于是继续地往返奔波,并不以此为辛苦。
巴西总统的第一任老师
2002年10月27日,卢拉当选为巴西第四十任总统。这位工人出身的劳工党员,三岁在街上擦皮鞋,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进厂做工,只读过五年小学。
在21世纪,能以如此卑微的身份登上总统宝座,是非常罕见的。许多传记作家都想揭开卢拉的成功之谜。前不久,卢拉总统前往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视察。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读完后,一位同学怯怯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大胡子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
卢拉总统深思了片刻,在课堂上简短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放学回家,在准备开门的时候,钥匙找不到了,当时我的爸爸在贝伦码头,妈妈去了一个叫蒂若卡的地方,他们星期天才能回来,怎么办呢?于是我转到房子的后面,想从窗户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坏玻璃就无法进去。就在我准备爬上房顶从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你想干什么,小伙子?’他问。
‘我的钥匙丢了,我没有办法从门里进去了。’我说。
‘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他说。
‘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我回答。
‘不会吧?’他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给打开了。当时,我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我妈妈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
你如果问我,谁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博尔巴先生。”
卢拉总统和同学们告别了,这个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当这个故事传遍整个世界时,也许不会再有人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但善于以生活为师的人当选为总统感到惊奇了。
不要相信命运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里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个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的时间呢?”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说什么就尽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说:“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着钱,嘴里连连感激地说:“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离开,这时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眼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心中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那可是头条新闻啊!”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便可怜巴巴地说了下去:“当时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已经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盲人吃了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威尔逊先生。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地推开盲人的手,举起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乐羊子求学
古时候有个叫做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妻子常常跟乐羊子说:“你是一个七尺男子汉,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将来好做大事,天天待在家里或者只在乡里四邻间转悠一下,开阔不了眼界,长不了见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不如带些盘缠,到远方去找名师学习本领来充实自己,也不枉活一世啊!”
日子一长,乐羊子被说动了,就按照妻子的话收拾好行李出远门去了。
自从那天和乐羊子依依惜别后,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记挂他在异乡求学的情况,但她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织布干活儿来排遣这份心情,好让乐羊子安心学习,不牵挂自己和家里。
一天,妻子正织着布,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她过去开门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兴极了,忙将丈夫迎进屋坐下。可是惊喜了没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才刚刚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乐羊子望着妻子笑答:“没什么事,只是离别的日子太久了,我对你朝思暮想,实在忍受不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啊织啊,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错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离开家去求学,整整过了七年才终于学成而返。
好好挺着
“好好挺着!”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正在一家银行贷款。那年,我才18岁,刚接到一所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时,父亲正病重,已在床上躺了一年。弟弟和妹妹还小,都在中学读书。于是,我这个长子便在万般无奈之下捏着村里的证明到区银行去借钱。
接待我的是位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伯。他接过我的证明,略微一看,便抬起头细细地打量我。我的心中不由得惶惑起来,慌乱之中的我只穿了一条旧短裤与一件红背心,还赤着脚。
良久,他才淡淡地说:“你就是那个刚考上大学的?”
我轻轻地“嗯”了一声,便低头装着看自己的脚丫。
那位老伯放下手中的证明,摸着花白的头发在窄窄的室内踱起步来。我慌了,心想这回准借不到钱。以前我曾听别人说过,现在向银行借钱,要先给红包,再给回扣,还要找经济担保人。可是我哪来的钱给红包,给回扣,找谁做担保?我想伸手去拿回证明,因为我事先已想好:万一借不到钱,我便不去读书,而去广东打工。我不相信我不能靠自己的双手来养家。“别动!”一声轻喝吓了我一跳。老伯慢慢地踱过来,轻轻按住我的手,问道:“借多少?”“起码要3000元。”我知道自己的学费要2000元,弟弟和妹妹至少要600元,便轻轻地说。“3000元?能要这么多?”老伯惊疑地看着我。“是的,我们三兄妹都读书。”老伯便不再说什么,坐在桌边签写着一张发票。
当我捏着一叠钱正准备走时,那位老伯突然走过来,站在我的面前,目光定定地望着我。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用力地摇了摇,说:“小伙子,千万要好好挺着,以后的日子还很长。”那时,正是八月下旬,天气很闷热。我望着门外火辣辣的阳光,再看看手中的钱和那位老伯,泪便滚了下来。进了学校,办理好一切手续后,我便骑着一辆租来的单车吱吱呀呀地在城里转悠了几天。终于,我找到两份打工的差事:替别人守书摊和当家庭教师。每周有三天的下午,从一点到五点,我替别人守书摊;每周三、周五、周日,我给一个初二的学生辅导功课。
书摊的摊主是个很和善的老头。他说他已经摆了近十年的书摊,准备不摆了,可是他听完我的境遇后便雇了我,说还想再摆几年。我照看书摊很是认真。时间久了,老头便夸我这样的人难得,准会有出息。
可令我伤心的是,那个家教学生的母亲却很刁蛮,她不管自己女儿的功课底子如何,一定要求我将她女儿的成绩提高到某种程度。她还说拿了钱就得办事,就得办好事。
委屈的我在一个雨后的中午与书摊的老头说起这件事。老头听了,良久才抬起昏花的眼睛,说:“再忍一忍,挺一挺吧,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呢!”没想到在异地他乡,又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对我意味深长地说出这个“挺”字。我不禁流下一滴热泪,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挺着。
大二时,父亲的病慢慢好了起来。这时弟弟和妹妹也相继接到大学与中专的入学通知书。那天,又是盛夏,我再次赤着脚,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去那家银行借钱。当时,我的贷款已达万元,银行的领导不想借了,让我去别处再想办法。
我没说什么,我知道我无法可想。我找到了那位曾给我签过借据的老伯。他没说什么,只是将我带到银行主任那儿,然后说:“借给他吧,我做担保。”
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再一次流了出来。我知道这万元的巨款若用我毕业后那二三百元的工资,就是还到猴年马月也还不清,我更知道届时银行将会对提供担保的人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没容我再想下去,老伯便牵着我走了。他又一次摇摇我的肩,说:“小伙子,好好挺着,以后的日子还长呢。”
是的,以后的日子还长,我该好好挺着。两年前的某一天,当我和弟弟、妹妹还清最后一笔贷款时,这个信念又一次坚定起来。是的,不管日后的路途如何艰险,不管生活的风雨如何鞭打我稚嫩的双肩,我都不会妥协。我要选择坚强,好好挺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