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站起来
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条件有限,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个小男孩每天都提早来到学校,将锅炉打开,好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到温暖。
但有一天,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校时,发现有火苗从教室里冒出。他们急忙将这个小男孩救出来,但小男孩的下半身已被炉火灼伤,整个人完全失去了意识,只剩下了一口气。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复了知觉。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听到医生对妈妈说:“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烧得太厉害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实在很渺茫。”
勇敢的小男孩不愿就这样被死神带走,他下定决心要活下来。果然,出乎医生的意料,他熬过了最关键的一刻。但等到危险期过后,他又听到医生在跟妈妈窃窃私语:“其实保住性命对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伤害,就算活下去,下半辈子也注定是个残废。”
这时小男孩在心中又暗暗发誓,他不要做个残废,他一定要站起来走路。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无行动能力,两只细弱的腿垂在那里,没有任何知觉。出院之后,他妈妈每天为他按摩双脚,过了几年,仍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即便如此,他想要站起来走路的决心也未曾动摇过。平时他都以轮椅代步。有一天,天气十分晴朗,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他望着灿烂阳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尽力将身体移开轮椅,拖着无力的双脚在草地上匍匐前进。一步一步,他终于爬到篱笆墙边,接着他费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扶着篱笆站了起来。抱着坚定的决心,他每天都扶着篱笆练习走路,一直走到篱笆墙边出现了一条小路。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努力锻炼双腿。
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每日持续的按摩,他终于能用自己的双脚站起来,然后走路,甚至跑步了。
后来他不但能走路上学,还能和同学们一起享受跑步的乐趣。到了大学时,他还被选入了田径队。一个被火烧伤了下半身的孩子,原本一辈子都无法走路、跑步,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跑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成绩。这个人就是葛林·康宁汉博士。
摔倒了再爬起来
德国队尤其擅长在家乡人面前比赛田径、体操和赛艇。在柏林奥运会比赛的最后一天,26岁的冯·旺根海姆在为期三天的马术比赛中表现异常神勇,得了一枚金牌。
德国人有注意细节的风俗习惯。德国骑手就曾经在一个特别仿照奥林匹克赛场建造的训练场上训练,三分之二的规则都仿照开幕式的花式骑术表演赛。特别要当心的是第四个障碍——越水池,那是一块极不平坦的地面,深洞、浅滩、跨栏和水池,令人心惊胆战。许多选手到这里都极度苦恼,其中也包括冯·旺根海姆。
骑着库菲尔斯马,冯·旺根海姆充满自信地接近栏杆和水池,但是马却失足了,把冯·旺根海姆抛下了马背。他的左臂在落地时错了位,剧痛难忍,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完成比赛,那么德国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所以尽管如此,他仍忍着剧痛勇敢地再次上马,并且成功地越过了剩下的32个障碍物,毫无差错的表现令人惊叹。他的英勇,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与伙伴协作的智慧,使德国队能够将比赛推向第二天的高潮——在人头攒动的露天体育场前举行骑马跳跃障碍运动。
一般说来,冯·旺根海姆短期内不能再骑马了,但是与其看到整支队伍被淘汰还不如坚持到底。他进入体育场时左臂还打着吊带,但就一会儿的工夫他又坐在了马上,撤去吊带后绑着夹板的手臂露了出来。在场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但这平静的气氛很快就被打破了。当急速接近一个急转弯时,冯·旺根海姆全力地用双手勒住马,但此时骑手的左臂已经无法发挥作用,马嘶叫着,倒向后方并压在了已经负伤的冯·旺根海姆身上。在群众的帮助下,冯·旺根海姆很快从马背下爬了出来。那些热情的德国人都不敢相信,冯·旺根海姆又再度骑上了马并又一次毫无差错地完成了剩下的动作。德国队赢得了这枚金牌,在座的十万名观众都站起来为他喝彩,几乎没有再适合的赞美之词。
残疾冠军
一个残疾人和健全的人共同参加体育比赛,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就是这种不公平,成就了乔治·易瑟的神话。如果你承认自己处于弱势,那么你就真的无法超越别人,更不能超越自己。但是如果你能够用不认输的精神去战胜自己,那么战胜别人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说一位残疾人获得了奥运金牌,可能你并不会对这样的消息感到吃惊,因为你会解释成为“残奥会”。但如果是在残奥会产生之前,一位残疾人获得了冠军,你会不会感到惊奇?也就是说,这位残疾人和其他身体健全的人共同竞争,获得了奥运会的最高荣誉。
这位冠军就是乔治·易瑟,他以自己的举动照亮了奥运赛场,也感动了全世界。
乔治生于1871年,在一次不幸的遭遇中,他的左腿被火车辗过后截肢了,但是这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在装上木腿之后,他来到了圣路易斯,准备参加最高水平的体育比赛。
在圣路易斯奥运会,他代表康考迪亚·特那瑞恩俱乐部,摘取了多枚奖牌,其中有三块金牌。易瑟在各种器械上展示了他的非凡的力量和敏捷,这些才能是身体健全的对手都难以比拟的。他摘取了长鞍马冠军和双杠冠军,获得了爬绳比赛的胜利;他还在鞍马和混合项目中获得第二名,在高低杠项目中获得第三名。
虽然易瑟后来的职业生涯无人知晓,但他仍代表康考迪亚·特那瑞恩俱乐部参加了1908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运动会和1909年在美国辛辛那提举行的全美国运动会。
可以说,他和贝多芬一样都是不会向命运低头的人。
不能倒下去
有一群大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无忧无虑,和睦安乐。
然而,即使这样,病魔还是不肯放过它们。一夜之间,整个象群都患上了可怕的疾病,而且是传染性的疾病。
“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只要我们努力战胜病魔,我们的生活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幸福的。”为首的大象不断鼓励大家。经过一番痛苦而难熬的拼争,象群中绝大部分成员都挣脱了病魔的纠缠。可是,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象,由于抵抗力比较差,一直没能恢复过来,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住了。这可急坏了大家,因为象是不能倒下的!对象族来说,一倒下,就会因为巨大的内脏间的压迫而损伤自己。倒下,就意味着置自己于死地。这就是大象从来都是站着睡觉而不肯躺下休息半秒钟的缘故。
“我们不能让它倒下,一旦倒下,它就没命了!”首领大象招呼大家说,“我们要多给它鼓励和支持,让它一定要坚持下去。”
于是,就在小象即将倒下的那一刻,大象们开始行动了,它们两个一组轮流换班用自己的身体夹住小象的身体,支撑住这危在旦夕的生命。
“孩子,再坚持一下,只要再坚持一下,你就会没事了。”
小象已经快撑不下去了,但它看到前辈们如此帮助自己,便用尽全力支持下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命运抗争。
于是,奇迹发生了,在大象群体的呵护下,小象慢慢恢复了元气,不但完全病愈,还练就了坚强的意志。
于是,奇迹发生了,在大象群体的呵护下,小象慢慢恢复了元气,不但完全病愈,还练就了坚强的意志。
拿破仑救人
拿破仑很喜欢打猎,他常常一个人到山里寻找各种有趣的猎物。他的聪明才智加上他高超的打猎技巧,几乎每次都能让他满载而归。
有一次,拿破仑又外出打猎,他奔跑了一个上午,又渴又累,就来到附近的一条小河喝水。他走到小河边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不小心落水的男孩正在挣扎。那个小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朝拿破仑高呼救命。拿破仑看了看这条小河,河面并不宽,孩子完全没有危险,是他自己吓坏了,以为河水能把他淹死。拿破仑想,这是教育自己子民成长的好时机。于是,他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水里的男孩,大声喊道:“听着,孩子,你如果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
小男孩听了更害怕,自己已经被淹个半死了,好不容易上帝派来了一个救助者,竟然要开枪打他!可是看看那个人严肃的模样,男孩知道向他求救是无用了,现在自己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不知道那人什么时候会对自己开枪。
于是,男孩就一边流泪一边拼命划动手脚,心里还在哭喊:“上帝啊,你这是给我派了一个什么样的救命人啊?”
小男孩拼命地奋力自救一番后,终于游上了岸。他抽泣着问拿破仑:“上帝不是派你来救我吗?为什么你不肯向我伸手,还要开枪打我?”
拿破仑笑了:“我的孩子,我没有救你,你不是也没被河水淹死吗?回头看看那条小河,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记住,孩子,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因为自己的能耐可以救你一生,别人的能耐却只能救你一时。”
男孩听了,懂事地点点头。
蝴蝶总理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什么都听不见。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孩子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来,他能流利地讲话了。
1993年10月,他参加全国总理大选。他的对手居心叵测地利用电视广告夸张他的脸部缺陷,然后写上这样的广告词:“你要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但是,这种极不道德的、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的却是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同时,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赢得了选民极大的同情和尊敬。他说的“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再次获胜,连任总理,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蝴蝶总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适合自己的鞋
一个男孩子出生在布拉格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里。他的性格十分内向、懦弱,没有一点男子气概,非常敏感多愁,老是觉得周围环境都在对他产生压迫和威胁。
男孩的父亲竭力想把他培养成一个标准的男子汉,希望他具有风风火火、宁折不屈、刚毅勇敢的特征。
在父亲那粗暴、严厉且又很自负的斯巴达克式的培养下,他的性格不但没有变得刚烈勇敢,反而更加懦弱自卑,并从根本上丧失了自信心,致使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灾难。他在困惑痛苦中长大,他整天都在察言观色,常独自躲在角落处悄悄咀嚼受到伤害的痛苦,小心翼翼地猜度着又会有什么样的伤害落到他的身上。看他那个样子,简直就是没出息到了极点。
看来,懦弱、内向的他,确实难以改变。
因为他的父亲做过努力,却毫无希望可言。
然而,令人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男孩后来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就是奥地利的卡夫卡。
卡夫卡为什么会成功呢?因为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穿的鞋,他内向、懦弱、多愁善感的性格,正好适宜从事文学创作。在这个他为自己营造的艺术王国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他的懦弱、悲观、消极等弱点,反倒使他对世界、生活、人生、命运有了更尖锐、敏感、深刻的认识。他以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压抑、苦闷为题材,开创了一个文学史上全新的艺术流派——意识流。他在作品中,把荒诞的世界、扭曲的观念、变形的人格,解剖得更加淋漓尽致,从而给世界留下了《变形记》《城堡》《审判》等许多不朽的巨著。
是的,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不可随意逆转的,就像我们的双脚,脚的大小无法选择。
别再抱怨你的双脚,还是去选取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吧!
最重要的动作
一个十岁的日本小男孩,在一次严重的车祸中不幸失掉了左臂,但他下决心学习柔道。
男孩天资聪颖,进步很快。可让他迷惑不解的是,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教练却只教了他一个动作。
男孩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忍不住了,便问道:“老师,你能不能多教我一些动作?”
“记住,孩子,这对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动作。”教练回答他。
男孩似乎并不是很理解这些话,可也不敢违抗,于是他继续刻苦地练习那个枯燥单一的动作。
几个月后,教练带男孩参加了第一次比赛。令男孩吃惊的是,他轻而易举地就赢了前两场比赛。
第三场看起来有些困难,但过了不长时间,对手就很奇怪地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就在这个时候,男孩利用他唯一知晓的动作,很迅速地又赢得了一场比赛。
还没有回过神来,男孩就一路顺风地进入了决赛。
这一次,他的对手全是些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老手,男孩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裁判考虑到继续下去男孩有可能受伤,打算暂停一下。可是教练却阻止了他。
“不必暂停,让他继续。”教练坚持道。
比赛继续进行着。突然,对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这样一个断臂的对手面前,他稍稍放松了警惕。于是男孩趁机用他唯一的战术压住了对手。男孩终于赢得了决赛,成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回去的路上,男孩再一次鼓起勇气,说出了深藏已久的疑惑:“老师,我怎么能仅用一个动作,就赢得了这次比赛?”
“有两个原因,”教练答道,“首先,你掌握的那个动作是柔道中一个最困难的动作。其次,对于你,这个动作唯一的防御方法,就是对手必须抓住你的左臂。”
秘密花园
一个星期前,女儿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在途中,疲惫地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
一到卡罗琳家,我便说:“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布,我留在这儿吃饭。只等雾一散开,马上打道回府。”
“可是我需要你帮忙。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开出来好吗?”卡罗琳说,“至少这些我们做得到吧?”
“离这儿多远?”我谨慎地问。
“三分钟左右。”
十分钟以后还没有到。我焦急地望着她:“你刚才是说三分钟就可以到。”
她咧嘴笑了:“我们绕了点弯路。”
我们已经来到了山项,覆盖着像厚厚面纱似的浓雾。值得这么做吗?我想。
到达一座小小的教堂后,我们穿过它旁边的一个小停车场,沿着一条小道继续行进,雾气散去了一些,透出灰白而带着湿气的阳光。
这是一条铺满了厚厚的老松针的小道。茂密的常青树罩在我们上空,右边是一片很陡的斜坡。渐渐地,这地方的平和宁静抚慰了我的情绪。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就在我的眼前,就在这座山顶上,就在这一片沟壑和树丛灌木间,有好几英亩的水仙花。各色各样的黄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浅黄到柠檬般的深黄,漫山遍野地铺盖着,像一块美丽的地毯。
是不是太阳倾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山坡上?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丽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它们品红色的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像闪动着的宝石。一大堆的疑问涌上我的脑海: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和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园?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么建成的?
走进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屋,我们看见了一行字:
我知道您要什么,这儿是给您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第三个回答开始于1918年。
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语。我震撼于刚刚所见的一切,几乎无法说话。“她改变了世界。”最后,我说道,“她几乎在50年前就开始了,这些年里每天只做一点点。因为她每天一点点不停地努力,这个世界便永远地变美丽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以前早有一个理想,早就开始努力,只需要在过去的每年里每天做一点点,那我现在可以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呢?”
卡罗琳在我身旁看着,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梦想的凳子
他都快八岁了,但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是算得一塌糊涂。父亲把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拽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说,上学去吧。
父母一天到晚想着他能有一个正经营生。有一年秋天,他蘸着黑墨水,在自家的围墙上画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高树,还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邻居说,这孩子画得不赖,将来当个画匠吧。他以为,他将来能当走村串户的画匠了,就有意无意地留心看画匠干活。那年,有一个人给他大舅家画墙围子,也画了一处山水,还题了“桂林山水贾天下”,他明知道那个“贾”字错了,但没敢讲出来。
就在他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当画匠的时候。父母又发现了他的另一个“长处”。
有一次他和隔壁春四家的小子,剪下许多猫猫狗狗的纸样,拿着手电钻进鸡窝里“放电影”。在浪费了好几节电池之后,父亲去公社找放映队的人,看能不能给他谋下一个营生,哪怕打打杂,报报片子什么的都可以。后来公社倒是给了他们村一个名额,不过,不是给了他,而是给了村支书的儿子。
眼看当画匠无望,又当不成放电影的,父母盘算着该让他回家种地了,并计划着要为他定下邻村的一个女孩作妻子。就在这时候,他竟然又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父亲一下子发了愁,上吧,非但会误了田地的活,而且还会误了邻村的女孩,更要紧的是,村里边从来没有谁考上过大学,于是坚信自己家的祖坟也不会有这根草,父亲说,别上了。母亲见他支支吾吾的,说:“上吧,走一步算一步。”
上完高中,他考上了一所三流的专科学校。他的人生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毕业了,回老家教教书,或许一辈子就这样没有波澜地过完。然而,上大二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那时,学校办着一份自己的报刊,有一个副刊,一个月出一两期的,他常常见有同学的文章在上面发表。他想,在毕业之前,自己要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在校报的副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他开始疯狂地写东西,写完后,就拿去让教写作的老师看,稍有得到赞许的,就投给校报编辑部。到后来,老师也不愿意给看了,他就埋下头来自己琢磨。他为此看了许多的书,也浏览了不少报刊。然而,投给校报的许多稿件,都如泥牛入海。
他不想把这些凝着自己心血的文稿扔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向本市的日报社投去几篇,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文字竟然出现在了本市的日报上。再后来,他的名字相继出现在了省内外的报刊上。从此以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勤奋了,因为他发现,他还有着一项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才能。
这个人就是贾平凹。这是他在一次笔会上讲出来的。讲完后,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被别人安排着过完一生的,被安排着学哪门技术、被安排着进哪个学校、被安排着在哪个单位上班……却从来没有直正自己为自己安排一件事情去做。人在这时候,最需要有一条凳子,你站上去,才会发现,你还有着许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才能和智慧。而这条凳子,就是突然闯进你心中的一个想法、一个念头。
最后,他笑着说,没有这条凳子,你永远看不到梦想,更别说拥有它。
四个人与一个箱子的故事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这四个人是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他们是跟随队长马克格夫进入丛林探险的。马克格夫曾答应给他们优厚的工资。但是,在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马克格夫不幸得了病而长眠在丛林中。
这个箱子是马克格夫临死前亲手制作的。他十分诚恳地对四人说道:“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也不离开这只箱子。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麦克唐纳教授手里,你们将分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我想你们会送到的,我也向你们保证,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你们一定能得到。”
埋葬了马克格夫以后,这四个人就上路了。但密林的路越来越难走,箱子也越来越沉重,而他们的力气却越来越小了。他们像囚犯一样在泥潭中挣扎着。一切都像是做噩梦,而只有这只箱子是实在的,是这只箱子在撑着他们的身躯!否则他们全倒下了。他们互相监视着,不准任何人单独乱动这只箱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未来的报酬是多少,当然,有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丛林。四个人急忙找到麦克唐纳教授,迫不及待地问起应得的报酬。教授似乎没听懂,只是无可奈何把手一摊,说道:“我是一无所有啊,噢,或许箱子里有什么宝贝吧。”
于是当着四个人的面,教授打开了箱子,大家一看,都傻了眼,满满一堆无用的木头!
“这开的是什么玩笑?”约翰斯说。
“屁钱都不值,我早就看出那家伙有神经病!”吉姆吼道。
“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在哪里?我们上当了!”麦克里斯愤怒地嚷着。
此刻,只有巴里一声不吭——他想起了他们刚走出的密林里,到处是一堆堆探险者的白骨,他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只箱子,他们四人或许早就倒下去了……巴里站起来对伙伴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王子的雕像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儿子。这个小王子长得非常可爱,也很聪明。
在王子小的时候,国王常常抱着他,很高兴地说:“我的儿子这么聪明,长大一定会是一个伟大的国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子慢慢长大了。王子长得很英俊,可是他的背却是弯的——也就是说,王子是一个驼背!每个见到他的人都会说:“多么英俊的王子,只可惜是个驼背……”
王子也因此十分自卑,他觉得没脸见人,所以他的头越来越低,背也越来越弯。
国王为了王子的驼背非常发愁,悬赏说如果谁能治好王子的驼背,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可是许多有名的医生试过之后,都束手无策。
一天,来了一位雕塑家,他对国王说他能治好王子的病。
国王不太相信,但想想,让他试试也无妨,就答应了雕塑家。
雕塑家花了几天几夜,为王子塑了一个雕像。这是多么完美的雕像啊——英俊的面庞,挺拔的身躯,坚毅的眼神……“你塑的是我吗?”王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您,尊敬的王子殿下!”雕塑家回答。他看到王子的眼里闪过异样的眼神。
雕塑被摆放在王子的宫门前,每天王子都可以看到自己的雕像。每当看到雕像时,王子都会不自觉地挺直自己的背。
过了一段时间,王子感觉自己的背直了好多;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子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背不驼了,挺拔的身躯就和那座雕像一样……后来,王子继承了王位,他真的成了一位伟大的国王!
信念的价值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奏效。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增值。”
将愿望保持25年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他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中学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七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为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