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与考据-《明文选》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经国大业,不朽盛事,文章草草,亦期千古。牛山之泣,岘山之叹,悲从中来,其致一也,爽鸠氏之乐可以休矣!前人每欲以“立言”名世,得失寸心,因寄所托;情动辞发,彬彬君子。纵难学究天人,成一家之言,亦足睥睨百代,逾年寿而无穷。盖白驹过隙,羊胛早熟,华表千年,空传鹤梦。笔补造化,其功或与日月争光;自出机杼,其声或同金石掷地。腹笥便便,故尔厚积薄发,陈言务去;神思邈邈,因之以少总多,词必己出。刻意效颦,拘于绳尺,或令生意尽失;师心自任,机锋侧出,亦觉矫枉过正。

    有明文章,汗牛充栋,林林总总,文随世变。食古不化者有之,芽甲一新者有之,淹有众长者有之,别出心裁者有之。昌歜羊枣,性有偏嗜,或神游于晔华温莹之中,或思驰于江湖魏阙之外。五音繁会,流派纷呈,此消彼长,几近三百年。其间固有不变者存焉,无论尊程朱、尚陆王,儒学之教谆谆,沾溉文士,融道德文章于方寸,潜移默化,厥功伟矣。故虽末世浇离,金令司天,钱神卓地,泰山妇人之哭日盈于耳,而水西桥畔,犹能抛洒西北神州之泪,哀郢之思,亦时寄之于篇什也。亭林《日知录》有所谓“亡国”与“亡天下”之辨,情见乎辞。明社既屋,而天下实未亡者,徒以有此千古士气也。

    承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编室主任周绚隆兄及诸君子垂青,命余作《明文选》,战战兢兢,夙夜匪解,无奈绠短汲深,犹多瑕疵。又幸遇责编葛云波兄学富心细,丹黄烂然,郢斧生风,补苴罅漏,匡正颇多,庶免乎大雅之讥焉。蒇事之际,思绪万千,卷末爰书数语,聊以寄慨云。

    是为记。

    乙酉季夏赵伯陶记于京北天通楼

    (原载《明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