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谈举行的背景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就缓和远东紧张局势问题发表声明:“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当时的形势是:中美之间经过几年的反复较量,美国的侵略威胁受到挫折,紧张局势缓和。在万隆会议后中美间存在着台湾问题、排斥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禁运问题。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表示中国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的态度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对中国的僵硬政策在国内外都遭到严重批评,美国的做法不得人心,国际舆论对美国拒绝同中国谈判的批评很多。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联合国组织干涉中国内政,这种手法也没有能够得逞。如前面谈到在危机期间,1955年1月,在美国策动下产生的安理会“新西兰提案”企图将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内政问题按“国际冲突”处理,这种企图没有得逞就是一例。中美之间首先存在美国侵略敌视中国而产生的台湾问题这样的大问题。1954年12月2日,美台缔结了“共同防御条约”,虽然最初建议来自台湾。1953年10月台湾“外长”叶公超以美菲条约为范本拟好一份双边安全条约草案。核心是“保证安全,反攻大陆”。开始,美国不愿意签,怕被拖住。但考虑剑在远东加强反共力量,控制台湾,尤其是奠边府弃守后,美国把印度支那的变化看作共产主义的扩张,特别是1954年台湾海峡危机爆发,解放军炮轰金门、国民党军空袭大陆的一些目标后,美台达成妥协,美国还是同意签订,只是不得到美国同意不能进攻大陆,美国负责维持台湾军事基地。这项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重大侵犯。也存在一般关系争端,如侨民问题。
由于美国使用军事威胁、政治压力都无法迫使中国政府改变政策,中国的坚决斗争又使美国处境被动,所以不得不改变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的政策。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经英国代表介绍,中美双方有过接触,商谈侨民问题。虽然未达成协议,但是用谈判解决中美双边问题的方式出现了。
2.会谈的经过
1955年7月13日,美国经英国外交机构向中国表示愿意进行大使级会谈。7月25日双方发表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新闻公报。第一次会谈于8月1日在日内瓦举行。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是驻捷克大使乌·阿·约翰逊。中方提出两项议程是:(1)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2)关于双方有所争执的其它实际问题。美方同意中国的议程。
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是一年前中美领事级会谈未解决的问题。1949年10月—1954年6月已有1485名美国人离开中国,对此中国政府一向持合理态度。关键是:中国有5000多留学生在美国,其中不少要求回国的中国人受到美方的百般刁难、虐待,美方不让他们回国。从8月1日到9月10日40天里举行14次会议,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为:双方在各自国家内的平民享有返回本国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措施协助;中美分别委托印度、英国协助。这是会谈中达成的唯一一项实质性协议。
此后转入第二项议程,中国方面提出两个议题:(1)取消禁运;(2)准备中美外长会议,讨论缓和与消除中美在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但是美国政府不想改变对中国的武力侵略和威胁的敌视政策,不愿意从台湾地区撤出美国的一切武装力量,以利和平解决中美争端。因此一直拒绝对这两项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为欺骗世界舆论,混淆是非,11月10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在台湾地区除了单独和集体防御外,中美放弃使用武力。
中国政府的基本主张是:中美双方不使用武力,而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但是,在中美两国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的问题,绝对不能同中美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国内问题混为一谈。美国侵占中国领土台湾,是中美之间的国际争端;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中国政府虽然曾经一再声明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但这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中央政府同台湾地方当局协商的问题,而决不能成为中美会谈的题目。
所以,美国主张的实质是企图混淆中美两国在台湾地区的国际争端同中国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国内问题。把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的内政问题包括在中美声明所涉及的范围之内,以干涉中国内政,束缚中国的手脚,使美国得以长期霸占台湾。至于美方提出所谓单独和集体防御问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于美国来说,根本不发生防御问题,相反中国领土已经遭受到武力侵略和威胁。美国要求在台湾地区有防御的权利,其目的就是要求中国承认美国有权霸占台湾,使美国侵略合法化。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为谈判取得进展,作了相当努力,但美国坚持在台湾有所谓“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的侵略逻辑,实际上使第二项议程无法进展。对达成协议的第一项议程美国还在进行破坏,阻挠中国侨民返国。并在1957年12月1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第73次会议上,突然提出由不是大使的约翰逊的助手马丁为美方代表,擅自降低谈判级别,破坏双方已达成的协议的规定。由于美国采取这项行动后故意拖延,使大使级会谈长期停顿下来。直到1958年台湾海峡又出现紧张局势后,中美大使级谈判才得以恢复。
中美大使级会谈由于美方坚持其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未能就两国间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取得任何进展。只是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成为保持某种接触的途径,拖而不断。从1955年8月至1970年2月长达15年时间里,共举行了136次会谈。中国同美国的会谈意义何在?在这场尖锐的外交斗争中,由于中国始终坚持两项基本原则:美国政府保证立即从中国领土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其一切武装力量;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和平共处。但是中美大使级会谈有其特别的意义,主要是:(1)会谈的举行表明美国反华政策的失败,并使美国强迫其盟国反华越来越困难。(2)中国政府希望和平的形象为世界人民所认识,由于中国政府掌握真理、正义,并认真、富有诚意地进行谈判使得美国的各种阴谋、策略无法得逞,并在世界舆论面前暴露了美国不愿意缓和紧张局势,不愿意改善两国关系的真正意图。再一次证明中国执行的是和平的外交政策。(3)要回一批人材,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著名科学家如吴仲华、钱学森等回到了祖国。(4)中美之间保持一条接触渠道,有利于减少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的危险。
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和在国际组织中对中国合法权利的阻挠
尽管美国不承认新中国,但并不能抹杀这个存在,不得不被迫承认这个客观事实。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沿海岛屿军事行动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显露了“两个中国”的想法和做法。
最早公开提出“两个中国”论调的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有可能由共产党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而由国民党中国参加安理会。”从1953年11月以后到1955年,美国在外交活动中提出过多种方案:(1)“台湾独立论”,主张中国和台湾都参加国际组织,由中国保证台湾安全;(2)“联合国托管论”,主张将国民党踢开,由联合国托管一段时间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3)“一个半中国方案”,主张承认中国对台湾地位有“宗主权”,在此名义下,使台湾成为保有独立外交权力的自治领,在联合国中,中国、台湾都有席位;(4)“两个继承国方案”,鼓吹中国、台湾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会员国中的继承国,由台湾拥有安理会席位,中国则在联合国大会占有席位。这些论调实质上是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分裂中国,阻挠中国的统一。
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国的企图没有得逞,便加紧制造“两个中国”阴谋。中国的严正立场是:(1)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为国际上所承认,国际条约所肯定;(2)坚持凡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台湾国民党政权断绝外交关系;(3)坚决反对美国武装力量侵入台湾海峡地区,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及其附近岛屿;(4)坚决不参加任何会出现“两个中国”场面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一直排斥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权利和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恢复在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坚持长期的斗争,并逐渐赢得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支持。
三、粉碎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战争冒险政策
1.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
1958年夏,由于美国在世界上到处插手,形势比较复杂。在中东,集结兵力,美国纠集英国,于7月15日在黎巴嫩登陆,英国两天后出兵约旦。美英威胁7月14日伊拉克推翻费萨尔王朝的革命,镇压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扩大势力范围。在远东,支持蒋介石集团进行战争挑衅。5月,美国把在台湾的“军事援助顾问团”、“美台协防司令部”等十七个不同统属的侵略机构合并在一个指挥系统下。蒋介石集团把它的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集结在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并加强了对大陆的骚扰和破坏。8月7日,蒋介石集团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次日,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叫嚷美国海军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登陆,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给在金门、马祖等岛屿上骚扰大陆的蒋军以惩罚性打击
从8月23日起,福建前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猛烈炮轰金门岛,这是完全属于中国政府内政范围的事情。但是美国竟利用这种情况,在台湾海峡地区集结大量兵力,进行公开威胁。8月23日,杜勒斯声称,如果中国人民要解放自己的领土金门、马祖,他就“担心这会构成对这个地区和平的威胁”。第二天,美国国防部声明,命令第七舰队和美在东亚其他部队采取“预防性措施”。8月2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重申美国将不放弃它已经承担的以武力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责任”。9月4日,杜勒斯扬言要把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侵略范围扩大到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与此同时,美国积极调兵遣将,到9月上旬,已经集中了航空母舰7艘、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40艘、潜水艇4艘以及大批飞机。9月8日,美蒋海军在台南进行海滩登陆联合演习。美国对中国人民的疯狂战争挑衅造成了对亚洲和世界和平最严重的威胁。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美国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决心粉碎美国任何侵略挑衅。9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6日,周总理发表声明:“如果美国政府悍然不顾中国人民的再三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干涉,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美国政府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全国军民行动起来,10天之内有3亿人民举行了空前反美大示威。9月7日,中国福建前线部队给予美舰开始为之护航的蒋舰以严惩。9月8日、11日、13日,对金门及蒋军运输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猛烈炮击。
中国人民的反美斗争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阿联、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都声明支持。在帝国主义集团内,除了李承晚、岸信介外,没有一个美国的盟国敢于公开支持美国的玩火行为。英国一再表示和此事无关。法国外长表示法国并不直接牵连到金门局势中去,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条约组织等都表示没有任何义务卷入。在美国国内,美国人民坚决反对,同时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吵也为之增加,美国政府在国内外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3.在两条战线上的激烈斗争
美国陷于孤立的形势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政策。杜勒斯9月9日表示,美国政府已给中国驻华沙大使一份照会,准备随时恢复大使级会谈。9月15日,中断达9个月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但美国并不愿意和平解决中美争端,而是蓄意干涉中国内政。一方面,玩弄停火阴谋,企图把中美之间的国际争端同中国人民解放自己领土的内政混淆起来。另一方面,加紧增兵,调飞机,调导弹营,妄图用武力迫使中国人民屈服。
对于美国的阴谋,中国人民非常了解。9月20日,陈毅外长发表声明:紧张局势是美国对外侵略造成的,消除的关键不是“停火”,而是美国军队撤出台湾。中美之间没有打仗,谈不上停火。至于中国人民同蒋介石集团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也未造成国际紧张局势,这是中国的内政。
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美国政府面临的形势是:武力干涉不能奏效,如果真的作战,军事上不能取胜,世界舆论坚决反对。因此,改变政策,准备从金、马等沿海岛屿尴尬局面中脱身。美国开始散布从金门撤退的舆论,并起劲地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在战争威胁政策失败之后,又设下了一个狡计。这就是:企图以迫使蒋介石集团撤退金、马的军队,来诱使中国同意美国的“停火”建议,也就是换取中国承认美国永远霸占台湾的权利,以实现其“两个中国”的阴谋。计划是:第一步,用撤退金、马蒋军把台湾和大陆完全孤立起来,以便加强对蒋介石集团的控制,制造“两个中国”;第二步,利用联合国托管台湾,踢开蒋介石,而把台湾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战争基地。美国认为这样既可以使美侵占台湾披上一件“合法”外衣,又可以缓和它的盟国的反对,拉上一些国家分担责任。此计有所透露后,引起蒋介石的极大不满。
为了粉碎美国把台湾同中国大陆分离的政策,促使美蒋矛盾进一步发展,中国决定暂时不消灭国民党在金、马的驻军,宣布从10月6日起在没有美国人护航的条件下,暂停炮击7天。
此时,蒋介石集团一面强迫劫运金门部分居民,一面加紧运输军事装备,而所谓“大陈式撤退”又喧嚣起来。为执行中方策略,促使美蒋矛盾的发展,10月13日,中国宣布暂停两周炮击,使金门军民得到充分供应以利固守,并指出:这是对付美国人的,这是民族大义,必须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的。
而美国人却把这与美国所要求的停火混为一谈。在大使级会谈中,曾企图以此为先决条件,遭到中国代表的驳斥:中国的内战已经进行了好多年,并没有造成国际紧张局势,只是美国对中国内战进行干涉之后,才使问题变成为美国干涉中国事务,造成国际紧张局势。中美未发生战争,并不需要讨论停火。至于中国政府同蒋介石集团的停火二则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但美国政府想用事实上的停火为借口,来逼蒋撤军。杜勒斯、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先后到台湾压蒋,让他下令撤退国民党驻在金门、马祖的军队。但10月20日,因美军舰艇又为蒋军护航,中国恢复炮击,使美国利用中国停轰金门来实现其阴谋的想法遭到失败。美蒋会谈中,虽然蒋被迫同意重返大陆的手段是三民主义而不是使用武力,但蒋介石也没有同意美国的要求。
为揭露美国的阴谋,促进美蒋矛盾发展,10月25日,中国国防部长宣布:在不引进美国人护航的条件下,双日不打炮,以利蒋军长期固守。单日可能打炮,蒋军机船不要来,以免受损。希望蒋介石不要屈服于美国压力,随人俯仰,最后存身无地,被人丢到大海里去。
此后,美蒋矛盾进一步发展,美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终于在12月10日宣布自台湾部分撤军。
由于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正确地、适时地采取了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用意在粉碎美国企图制造的“两个中国”阴谋。结果美国连它的第一步孤立台湾都没有能够实现,而它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国、企图永久霸占台湾的阴谋却大白于天下。在美国企图从金、马脱身,以改善其战略地位时,中国巧妙地利用美蒋矛盾,使其战略意图破灭。美国扩大侵略到金、马,实际上是自己制造绞索往自己脖子上套,只要它不把一切武装力量撤出,就无法摆脱被动状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它头上的绞索就将越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