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实际上是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通过蒋介石屠杀中国人民,建立亲美独裁统治的战争。但是,尽管美国投入了几十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由于这场反动战争激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开始一二年后,胜负天平就向人民一方倾斜了。蒋介石的独裁政权出现了瓦解崩溃的局面。为了抢救这条行将被人民战争汪洋大海吞没的大船,蒋介石只能依靠美国加大援助来挽救失败。
1947年7月4日,国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国务会议在蒋介石主持下,通过蒋介石提出的《厉行全国总动员,以戡平共匪叛乱案》。同日,公布实施。
5日,行政院长张群为实施全国总动员发表讲话。他说:“总动员的意义是集中全国的意志与力量,一方面扫除建国的障碍,一方面提高全民的警觉性。”6日,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他说:“今日剿匪工作,就是继续对习抗战未完的任务”,“必须急起直追,统一意志,集中力量,军民一致”,“毫无保留地贡献一切”。
18日,国民政府颁布《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纲要》共18条,规定:“戡乱”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关人力、军粮、被服、药品、油煤、钢铁、运输、通讯器材及其他军用物资,均应积极动员;政府对于日用品之交易价格,各业薪俸工资及物资流通、资金运用及金融业务,均得加以限制或管理;对于粮食、燃料、纺织、冶炼及有特别需要之工厂,得由政府加以管理。
美国政府虽然知道蒋介石政府的腐败无能,但为了阻挡中国人民的胜利,防止在亚洲建立的美国战略军事体系被打破,还是决定加大给予蒋介石政府军事、经济多方面的援助。
1947年7月2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派大使衔特别代表魏德迈来华调查战况。下午5时23分,抵达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机场。同行者有财政顾问任金斯、政治顾问斯普鲁斯、工程顾问屈莱克赛、经济顾问华葛、新闻顾问华生等。
23日上午,魏德迈和蒋介石及其夫人晤谈达一个小时。下午,拜会行政院长张群。24日,顾问团召集美国驻华大使馆高级职员及在华海陆军将领开会,听取政治、经济、军事汇报。25日,魏德迈再次和蒋介石会谈20多分钟。
以后,魏德迈和各方面人士广泛接触,为美国对华政策和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辩解。并在中国各地到处活动,其间又和蒋介石密谈二次。24日,魏德迈一行离开南京飞往东京。
在离开中国前,德魏迈发表声明:“余深信中国共产党如属真正爱国,且以国家之福利为前提,则于致力实现其理论时,将自动停止使用武力”,“以和平方式代替数月来可悲之暴乱与破坏”。
但美国人呼吁中国共产党人停止战斗,自己却源源不断地给蒋介石输送来大量的杀人武器。12月,美国国会刚刚通过1800万美元的对华贷款案,1948年2月17日,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国务院正式建议以5.7亿美元的巨资给蒋介石政府稳定政权。蒋介石政权则以出卖大量国家主权加以交换。7月3日,王世杰和司徒雷登代表两国政府在南京签署《中美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协定共12条,主要内容有:美国政府按照1948年援华法案之规定,对中国人民及政府予以经济援助;中国政府需推行一种有力的自助计划,以在中国境内创造较为稳定之经济情况并改善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务关系;美国政府承允援助中国,向中国政府或中国政府所指定之任何人、机关或组织提供中国政府所申请及美国政府所核准之援助;中国政府承允采取或维持必要措施以保证有效和切实使用其可利用之经济资源,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维持货币的稳定以及增进与他国间贸易;美国政府依本协定供给之货物在用于支援中国改善其消费及价格管制之努力时,对其计划是否成功不负责任;美国政府供给之货物在中国出售之价格,由两国政府商定;中国政府对美国政府因其本国缺乏或可能缺乏某种资源而需要中国所产物资移转于美国时,无论其用于何目的,将予以便利;中国政府对于依照本协定在中国所负职责之美国经济合作特别代表团及其职员将视为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之一部分。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1950年6月30日。
1948年8月5日,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出卖中国农业主权的《中国农村复兴中美联合委员会协定》。协定规定:联合委员会由美国总统委派的毕范宁、穆懿尔和国民政府人员蒋梦麟、晏阳初、沈宗瀚5人组成。协定规定:该会有权“拟定”和“督察”实行各项农业计划;还规定在该会的美国委员及美国职员,须“视为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之一部分”,享受治外法权、免税法等特权。
尽管美蒋加紧勾结,美国援助不断增加。但是,蒋介石发动内战却丧尽人心,天怒人怨,迅速失败。
1948年8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部发表《半年来战局总检讨》,提出新的反共军事决策。“军事上于东北在求稳定,在华北为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则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攻打匪主力”。文中以大大缩小的数字承认半年来国民党军损失官兵217552人,关内关外共放弃县城89个。
从1948年10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反攻,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相继展开。国民党军队在前方连吃败仗,后方国民政府极度腐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连国民党《中央日报》也在1948年11月4日发表社论《赶快收拾人心》。指出:国民党政权日益失去人心,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腐败。那些“享有特权的人享有特权如故”,“那些靠私人或政治关系而发横财之辈,不是逍遥海外,即是倚仗豪强如故”,致使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社论指责国民政府只看重军事,而毫不注重政治改革。认为最根本的关键是收拾人心,政府必须先做几件大快人心之事来振奋沉闷已久的人心。社论最后呼吁:“赶快收拾人心,只有这一个机会了。”
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令蒋介石不寒而栗。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乞求美国援助。
1948年11月9日,蒋介石致函美国总统杜鲁门,言称:“我以反对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进袭与侵入之民主共同防卫者之资格,要求你迅速给予并增加军事援助,并发表关于美国政策之坚定的声明,支持我国政府从事奋斗之目的。当此在华北、华中正展开重要战斗之际,此一声明足以鼓舞军民士气,并巩固政府之地位。”希望美国不要停止插手中国内战。
但世界舆论包括美国舆论都反对美国继续插手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12月5日,美民主远东政策委员会在纽约主持召开不干涉中国的群众大会,要求美政府停止对蒋介石的一切援助。
杜鲁门政府也不是不清楚中国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发展。三大战役后,1949年初,中国北方基本上都被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几百万大军饮马长江,准备解放全中国。而蒋介石的几百万军队基本上被消灭殆尽。蒋介石紧急向美国求救,希望再帮助他在江南训练和武装100万军队,妄图凭借长江天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以期出现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的“南北朝”局面。
美国政府也不甘心就这样被中国人民赶出中国大陆,杜鲁门政府决定再给蒋介石最后一次援助。1949年3月1日,美国经济合作总署中国分署团长莱普汉向美国国会提出援助国民政府的新计划,要求每个月给国民政府2千万美元的援助。为期1年,共2.4亿美元。25日,美参议院外委会通过援华法案,延长期限至明年(1950年)2月15日至,动用已拨予国民政府而尚未使用之5800万美元款项。同一天,美经济合作总团紧急拨款160万美元给南京国民政府应急。尽管美国援助蒋介石付出巨大的力量,可是,这个腐败政权的倒台却快得连这笔钱还未用完就到来了。
二、企图依靠国际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图谋的破产
到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事上一败涂地,已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他便打起依靠国际势力来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中国共产党前进步伐的主意。
1948年11月26日,南京政府再次改组,孙科出任行政院长,吴铁城任副院长并代理外交部长。28日,司徒雷登拜访吴铁城时,吴铁城表示时局已到了崩溃边缘,探询请求美、英、苏、法四大国出面调停是否可行。司徒雷登一边为他打气,宣称美国决心反共,并准备给予国民政府以多种援助,另一边则认为“国际调停”很困难。尽管司徒雷登实际上已经拒绝了蒋介石的调停要求,但蒋介石还不死心。1949年1月8日,他电令吴铁城分别照会美、苏、英、法四国驻华大使馆,其中称:南京政府“一贯致力于寻求国际和国内的和平……从未放弃冲突仍可结束的希望”,“尽速恢复和平成为当前的急务”,而“现代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互相依赖”,欢迎各国“可使中国的和平早日恢复的任何建议”,并已准备通过调解“开始与中共谈判”。在国民政府发出这份照会后,美国政府马上探询英、法、苏三国政府的意见。但这三国都表示无心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这样,美国政府在1月12日复照称:“美国政府殊难相信在当前形势下,按中国政府的建议,试图充当调解人,能达到任何有益的效果。”正式拒绝了蒋介石要求国际干涉请求。国民政府的四国干涉计划失败。
此后,国民政府还不甘心,又策划由联合国出面干涉中国内政。1949年2月9日,澳大利亚外长伊瓦特正式提出由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战的建议。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表示,他将研究“关于联合国作为调停人来干涉中国内战的问题”。国民政府头面人物纷纷呼应。行政院长孙科称:“联合国之调停,实为获致我们国内和平之唯一实用途径。”
国民党政权的这种引入国际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遭到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1949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关于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谈话”,其中指出:“任何外国政府或联合国组织都绝对无权干涉中国的内政。澳大利亚外长关于由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建议是荒谬的、侮辱中国人民的。”南京国民党卖国政府在其1月8日向美、英、法、苏四国政府要求干涉失败之后,仍在梦想新的国际干涉。但是任何这一类的企图,无论其出于何方及采取何种名义都只能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在中国人民的排山倒海般的革命狂潮面前,帝国主义始终未能组织起联合的国际干涉。
但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横行了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对被中国人民彻底赶走是很不痛快的,他们知道无法根本阻挡中国革命的胜利,但还是想给中国人民制造威胁。1949年4月21日,当人民解放军举行渡江战役、南下解放全中国时,英帝国主义的4艘军舰竟向解放军渡江部队开炮,造成我军伤亡200余人。在我军的有力反击下,3艘英舰带伤逃往长江口,“紫石英”号搁浅被解放军俘获。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艾德礼竟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进入长江行驶”。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下院提出派航空母舰到中国进行报复。4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严正斥责英国军舰的暴行和丘吉尔的狂妄叫嚣。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不要帮助中国人民的敌人打内战。英国政府为了使“紫石英”号军舰获得释放,曾和解放军渡江部队举行了11次会谈,但并非真心承认错误,而是故意拖延,在觅得机会后以中国民用轮船为掩护逃出长江。
渡江战役后,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逃到广州,随后上海、杭州也相继解放。蒋介石“恳请”各国使节南迁广州,但几乎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南迁使馆去广州。蒋介石急力电令国民政府驻外使领馆,要他们向驻在国呼吁不要承认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政府。首先从印度传出将承认新中国的意向,蒋介石立即电令驻印大使去找尼赫鲁做工作,阻止承认“中共政权”,但尼赫鲁不明确表态。蒋介石又向英、法、荷兰等国电询这些国家的态度。但这些国家的态度还是不很明确,并未做出“不承认新国”的承诺。蒋介石特别看重美国的态度。为了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阻止美国和新中国发生联系,蒋介石先后派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胡适等一大批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去美国活动。这批人到美后,先后和前国务卿赫尔、马歇尔、现国务卿艾奇逊以及国务院的外交官、国会议员、新闻记者广泛接触,宣传中国大陆已经被赤化,纳入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哀告“美国总统保证不承认共产党中国”。从美国的对华政策来讲,敌视仇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态度并没有改变。虽然在1949年中有几个月美国感到蒋介石政权腐败透顶,中国革命势不可挡,反对中国革命的步伐有所调整,减缓了对蒋介石反动政权的支持力度。但美国政府当时执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遏制政策,对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坚持维护中国主权、民族独立的中国共产党抱有很深的敌视态度,对美国丧失了对中国的控制、影响极不甘心。因此,美国不会承认新中国,而想从各方面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
南京解放以后,中共中央派清华大学毕业的董华任南京军管会外事处处长。董华在南京曾经善意友好地和他的老校长、美国驻国民政府的大使司徒雷登(该人长期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号称“中国通”)进行过接触。但是,就在司徒雷登也准备到已经解放的北平去看一看时,美国政府的新的对华政策已经确立,这就是不承认新生的中国。所以美国政府急电他下旗回国,动身的日子是1949年7月18日,驻上海的总领事也与司徒雷登同机撤走。后拖延至8月2日,司徒雷登率领美国大使馆人员离开南京。8月24日,美国在上海的总领事馆宣布关闭。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0月21日,八位原驻国民政府的大使,其中有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大使由南京经上海到了香港。11月30日,蒋介石的“陪都”重庆解放,他只得逃往成都,12月7日,蒋介石又宣布迁政府到台北。10日,蒋介石逃离成都,飞往台北,最终结束了他在中国大陆长达22年的统治。而美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也把大使馆迁到台北去,继续执行违背中国人民意愿的错误对华政策。尽管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暂时还没有改变他们的错误的对华政策,并在以后的岁月中还有很多损害中国人民的错误行动,但是,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彻底倒台,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屈辱、黑暗的半个世纪永远过去,代之而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中华民族光明、灿烂的新的下半个世纪,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