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火命之人,不宜草木,所养花草也大多夭折,唯有这三绿长盛不衰,着实是美丽的意外。
三绿之中,对蕨类印象最深。蕨类生长在南方更显其本性,叶片华滋,和善温婉。
深山湿潮之地常常见到蕨类,旺盛的新绿中透着玉石温润的光。生在岩石缝隙,泉水、溪流、河岸边际,或古木、枯树、朽木根部。
蕨类虽喜阴,但追寻阳光。它们总探着身子,面向太阳。宛若邻家初长成的姑娘,见了生人,浅浅低头,面色红润,透着羞涩。
龙井村深处就长着那样的蕨。
我和朋友第一次到龙井村时,徒步穿越森林,空气高氧,路面湿滑,蕨类长遍山林,姿态万千。
直到月亮升起,繁星高挂,我们还未停下。脚踩的蕨,泛着浅白的月光,照亮远途跋涉的人。
那个夜晚,蕨类遍地,清风飞过耳际,水面泛着银光,草木绿得轻盈。
龙井村初探记得的并非绿茶与红酒,而是那处处可见的蕨。因为它比龙井村的茶更绿,也更铺天盖地。
再见就是千佛山的蕨了。在千佛山,到水流淙淙的峡谷,水边蕨类遍生。那些被山泉滋润的蕨类,丰美华滋。
那姿态一下让人想起潮湿的龙井村的蕨,它们相隔遥远,却神韵颜容一致,美若处子,不可方物。
南方相似的物候滋养出来的花木,与北方确有不同。伏牛山深处天地岭山巅见过一样品种的蕨类,气质、姿容却大不同。
邙山也能寻其踪迹,但品貌不佳,纤维粗糙,组织老化,但也昂扬,却让人看了难过。
无论生在何方,蕨类都表现出顽强,生命力旺盛。
蕨类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它的足迹遍布全球,地球的南方与北方,都有它的身姿。能让自己个长满地球的植物,一定生性平和,胸怀宽广,有容乃大。
蕨类的人生格局没有地理的限制,也鲜有气候的限制,它的眼光是世界。它很谦卑地把自己放在低处,自信地生活。
这个古老的生物,胸怀智慧。
蕨类因其自身的包容与博大,家族繁盛。
它的很多种属是人类的朋友,可观可食可疗疾。曾在张家界喝过一碗小米粥,用当地的蕨做小菜,清脆爽口,香甜迷人。喝了马上让人神清气爽,食物是有治愈力量的。
草木的味道、性能,都能对人起作用。精油、草药、鲜花以及菜蔬粮食,被人筛选出来的无不对人类有实际用处。
蕨类家族里,个人最喜欢的是铁线蕨。
铁线蕨叶子小巧柔软,气质温暖清逸。铁线蕨好看又好养,与其他蕨类一样,无论怎么待它,都阻挡不了其内心的繁茂。
铁线蕨遗传了蕨类的优良基因,对外界不奢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乐活自在。
蕨类是最早的陆生植物,根据进化论,越早存在的植物对外界的要求一般比较低。可以说蕨类是一类不太关注外界、注重内修的草木。
蕨类不管外界给了什么,只管自己无悔地奉献。世代繁衍,让家族庞大,生命力旺盛,一直生机勃勃,永远绿下去。
蕨类不衰的秘密与动力源于自身。唯有回归自我,才能突破自我。蕨类蓬勃的生命,就是最生动的实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