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基于关系实在论的探索-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Negroponte N., 1997, Internet is Way to World Peace, CNN Interactive, Nov.25, 

    [2]本书所讨论的中国民族主义,从地域上说,主要指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并不谈及台湾、香港、澳门的民族主义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主义;从议题上看,本书基本不讨论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针对汉族与国家的民族主义。

    [3]Michael Tsin, Book Reviews-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98, vol.57, no.3, p.841.

    [4]代表作有:Christopher Hughes: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Routledge, 1997.Christopher Hughe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 Routledge, 2003; Peter Hays Gries, China's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Maria Hsia Chang, Return of the Dragon: China's Wounded Nationalism, Westview Press, 2001; Margaret Sleeboom, Academic Nation in China and Japan:Framed in Concepts of Nature, Culture and the Universal, Routledge, 2004; Edward Friedm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in Socialist China, M.Sharp, 1995; Lowell Kittmer And Samuel S.Kim(eds.),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5]C.X.George Wei and Xiaoyuan Liu edited, Chinese Nationalism in Perspective: Historical and Recent Cases, Greenwood Press, 2001; Suisheng Zhao, A Nation -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Leong H.Liew and Shaoguang Wang edited, Nationalism, Democra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Routledge, 2004; Baogang He, Yingjie Guo,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6]直接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为论题的博士论文还没有见到,硕士论文则有:李中方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原因》(2005年),韩雪青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限度》(2004年)。

    [7]列维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盛洪:《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9]在杜赞奇的看来,复线的历史观指的是历史并非直线进化的,历史表述根据当下的需求,从过去和当下寻找自己的意义支持,不同的历史表述之间有冲突,但是最后取得优势的历史话语会反过来影响人们对此的认知。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柯文在其《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指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出现了不同于50年代和60年代的新趋向。他把这种趋向称之为“中国中心”的历史方法,这一趋向是由于“研究中国近代问题的主流模式从文化逐渐转向了历史”。柯文指出,这一研究重心的转移,是对费正清、列文森等所代表的中国研究的“社会文化”方法的批判和抛弃。费正清等人把传统中国和近代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误解视为两者冲突的终极原因,而柯文则认为,文化尽管可能有其整合的或“本质的性质”,但只有历史才有解释过去和现在的力量。这一新的趋向取代了费正清代表的专注于静止对比的传统—现代性模式,中国成为内部充满动力和变化、复杂而多样的中国,很难再把中国的所有现象简化为处于一条发展轨道之中。杜赞奇也指出,采用中国中心方法的学者放弃“文化”与“传统”的中心视角,转而强调历史——特别是强调过去的塑造力量,因而对中国历史记录更公正合理。

    [11]Preface, in Baogang He and Yingjie Guo,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12](政治文化研究网),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王联老师所建立的个人网页也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

    [13]参见王小东《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id =6396。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14]Edward Friedman, 1994, Reconstructing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A Southern Alternative to Mao-Era Anti -Imperialist Na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3, No.1, pp.67-91.

    [15]徐贲:《九十年代中国学术争论和国族认同》,《世纪中国》,, 2001年5月9日。Margaret Sleeboom, Academic Nations in China and Japan, Routledge, 2004.

    [16]Zhao Suisheng, A Nation - 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7]卡拉汉:《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陈志敏、简军波:《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国际问题论坛》2004年第36期。

    [18]朱学勤:《从明儒困境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此文为斯德哥尔摩大学“面对新千年的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2002年5月,原载《书屋》第八期,.

    [235]详细情况参见:。

    [236]《网络民族主义发轫 百万签名递交日本驻华大使馆》,2003年9月19日,.

    [237]代表作有:魔鬼教官:《民族主义——温室里疯长的罂粟》,这一篇文章在网络上相当有影响力,该文对网络中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尖锐而不乏洞见的批评。对网络民族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的还有,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参见其文章《“网络民族主义”和“对日新思维”不太可取》。杨奎松从教育等角度探讨了极端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即以往中学、大学教育,特别是政治宣传长期误导的一种结果:第一是没有实事求是地讲述历史,把爱国问题简单化、概念化;第二是忽视了对学生世界眼光和和平、民主思想及其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与熏陶;第三是过分强调了“斗争哲学”的威力,过分渲染了以武力威胁、战争解决问题的作用。详细分析参见《瞭望东方周刊访谈: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

    [238]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于2003年9月23日《国际先驱导报》。该文指出:“2003年民族主义呈现出的最显著特点是:以网络为平台,发表爱国主义言论,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以网络为‘根据地’,集结志同道合者并采取反对日本右翼的具体行动,故而可称为‘网络民族主义’。”

    [239]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2004年12月31日(新年特刊)《南方周末》。

    [240]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241]杨奎松不同意记者的说法——中国网络上民族主义汹涌而至,详细内容参见前引《瞭望东方周刊访谈: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

    [242]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43]从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政治哲学看,他认为大国崛起所引发的冲突是可以预见的。关于米尔斯海默的思想,参见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有意思的是,2004年米尔斯海默曾来华与众多中国学者交流,来华之前他认为目前的中国很像二战前的德国,而来华访问后他认为目前中国更像一战前的德国。

    [244]在中国国内各种网站中,每当出现爆炸性新闻和事件后,便会有大量与事态相关的帖子、新闻评论和调查。

    [245]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16-17.

    [246]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47]Mark Warschauer,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Internet, MOTS Pluriels, No.19, October 2001.

    [248]关于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关系的论述,参见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49]Margaret Wertheim, Space, Spirit and Self, MOTS Pluriels, No.19, October 2001.

    [250]这一分类参见青三瑠妙《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大众民族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51]关于民族主义被贬义化的论述参见张三南《“民族主义”贬义化倾向》,载于《国际论坛》2002年第2期。其实,很多人将民族主义视为危险的或将民族主义总体上贬义化的倾向表明了他们对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国内学者对民族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极端民族主义、病态民族主义上,如朱学勤先生认为民粹主义和病态民族主义是“五四”以来的两个精神病灶,并称之为“庆父”,参见《五四以来的两个精神“病灶”》,载于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2]赵士林、彭红等讨论了网络上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参见赵士林、彭红编著《网络传播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98~100页。

    [253]国外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中国政府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国内外网站,屏蔽网站的原因很多,民族主义是原因之一。参见Jonathan Zittrain and Benjamin Edelman,Empir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Filtering in China,。

    [254]Suisheng Zhao, In Search of a Right Place?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与赵穗生的观点不一样的是,笔者以为,后冷战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民族主义和大众民族主义的国家主导的特征在不断弱化。

    [255]Geremie R.Barme, To Screw Foreigners is Patriotic: China's Avant-Garde Nationalist, in Jona-than Unger edited Chinese Nationalism, M.E.Sharp, 1996, pp.183-208.

    [256]民族先驱网:。

    [257]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58]国内探讨自由主义者与民族主义的融合的有,秦晖、徐贲、杨支柱、高全喜、何家栋、王绍光等人,他们的文章可以参阅《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一书和以下网站(该网页是北大一位老师所选择的民族主义的有关资料,包括一些讨论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文章),(政治文化研究网编辑有一系列有关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文章)。据说,有一些人还在北京大学非正式地讨论过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结合的问题。

    [259]搜狐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您知道什么是“愤青”的问题时(单项选择),总数4377张投票中有48.96%的投票显示“知道”,31.87%的投票回答“我就是愤青”,“没听说过”的只有6.81%,“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有12.36%。参见 。这是作者2005年11月25日检索的结果。

    [260]参见: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2001-2005, 。

    [261]《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11月推出《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愤青”调查:爱国还是误国?》,2005年11月《瞭望东方周刊》推出了《中国愤青们的真实生活》,搜狐网站在2005年1月11日推出《爱国还是误国?寻找中国真正的愤青》的网页,对中国愤青现象进行了更详尽的讨论。

    [262]王晋燕:《美国愤青看中国崛起》,《环球》2005年第18期。

    [263]冯一刀:《愤青是愤青,民族主义者是民族主义者》,刊登在“博客中国”网(Blogchina.com)上,;及搜狐网的《爱国还是误国?寻找中国真正的愤青》。

    [264]参见:, 2005年11月25日检索。

    [265]参见:, 2005年11月25日检索。

    [266]赵金、闵大洪:《对话闵大洪:网络舆论 民意表达的平台》,-10/22/content_2115745.htm.

    [267]参见《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11月推出《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愤青”调查:爱国还是误国?》。

    [268]林晓珊:《另一种声音:从互联网看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青年研究》2004年第12期。

    [269]参见:, 2005年11月25日检索。

    [270]“张邦昌”:《“爱国”粪青们爱的是强权,而不是民族正义感》,见天涯网站之关天茶社:

    [271]罗志田对胡适展开了新的研究,他指出胡适是一个深具民族主义意识的自由主义者,参见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以笔者自己的经历看,本人在本科阶段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每当读到中国被动挨打的各种材料时,痛苦不已,直到对那些材料非常熟悉后,那种痛苦感才减弱。

    [272]关于日本书化民族主义中的“我族周边主义”的分析,详见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刘克申译,第89~90页,商务印书馆,2004。

    [273]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与冲突》和《共生理念的社会学解读》,载于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4]以贝克和吉登斯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苏国勋先生指出二者所说的自反性的意思是,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知识通过概念把握对象时,也把与概念相反的意义赋予对象本身。参见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20页。其实,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实践而言,中国这一概念也显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某种程度的融合,因此郑永年将中国的传统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小传统指的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大传统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笔者看来,这里的小传统就折射出自我被他者所塑造的特征。因此,中国本身就具有了“西”的特性了,这意味着自我蕴含他者的意义,从而使得中国概念和中国认同具有自反性。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2.

    [275]格林弗雷德在论述俄国的民族主义时使用了这样的概念,在俄罗斯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先是采取了亲西方的道路,但没有成功,但后来选择了西方思潮中比较边缘的社会主义,从而被称为反西方的西方主义。参见Liah Greenfeld, 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sm,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222 -274。郑永年在分析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时也采用了类似的论述,只不过他使用的是西化的反西方(anti-westernization with westernization),用来表示在西方有反中国的传统的同时,中国也有反外国但又不断师法西方模式的过程。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6]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7]在西方学者中,尼采最早对“羡恨交织”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德国哲学家谢勒更为详尽地探讨了该概念,格林弗雷德(Greenfled)用这一概念来分析民族主义者的社会心理。参见 Liah Greenfeld,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sm,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15-17.

    [278]中国人对美认知的数据变化可参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两个调查报告:"What the World Thinks in 2002" 以及 "U.S.Image up Slightly, but Still Negative: American Character Gets Mixed Reviews", -press.org.

    [279]张剑荆:《草根民主还是民族主义?》,。

    [280]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77~78页。

    [281]转引自曾坚明《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载《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

    [282]冯鹏志:《深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第39页。

    [283]赵金、闵大洪:《对话闵大洪:网络舆论 民意表达的平台》,-10/22/content_2115745.htm.

    [284]2005年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参见 

    [285]民族主义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复杂的现象,参见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刘克申译,第89~90页,商务印书馆,2004。

    [286]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于2003年10月《南风窗》,-436148.html.

    [287]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原载于《国际先驱导报》,-09-19/26/348499.html.

    [288]蒋亚平、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抑或转型》,2004年4月,该文尚未正式发表。转引自赵金、闵大洪《对话闵大洪:网络舆论 民意表达的平台》,-10/22/content_2115745.htm.

    [289]郭良:《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

    [300]吴建民:《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做到爱国》,-04-22/26/566103.shtml.

    [301]有人认为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族主义已经走向了成熟,但那主要指网民在讨论问题时的理性表现,参见王小东《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族主义走向成熟》,

    [302]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对网络作了乐观分析,他认为互联网将有利于世界和平,并能消灭民族主义,参见 N.Negroponte, "Internet is Way to World Peace", CNN Interactive, November 25, 1997, , "Beyond Digital", Wired 6, December 12.1998, -12.html.

    [303]在这一点上,亨廷顿的《我们是谁?》与本书所提出的类似问题具有不同的内涵,因为美国与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性迥然不同。

    [304]王小东:《走在中国主流思想界的前面——回顾与展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载于《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

    [305]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第11页。

    [306]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34页。

    [307]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308]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台北)杨智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第3页。

    [309]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第160页。

    [310]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4,第2页。

    [311]前引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第52~59页。

    [312]前引平森《德国近现代史》,第41页。

    [313]前引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第12页。

    [314]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第284页。

    [315]在现代主义者那里,赫尔德往往被视为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鼻祖,而卢梭则被视为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但也有学者认为赫尔德的文化民族思想其实只是政治概念的另一种表达。如果遵照这一逻辑则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其实也是政治民族主义。在这里,政治与文化的概念界定成为区别两者的关键。Kai Nielsen甚至认为,所有民族主义都是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民族主义,不存在完全的文化民族主义概念。(Kai Nielsen, Cultural Nationalism, Neither Ethnic nor Civic, in Ronald Beiner edited, Theorizing National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p127)。法国大革命被认为缔造了近代政治民族主义的典范,它不同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但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民族主义十分复杂,海斯在其民族主义鸿篇巨制中区分出了不同的类型。而且,文化民族主义在法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也出现过,如受到意大利马志尼领导的“青年意大利”运动的影响而在文化领域出现过“青年法兰西”,不过他的影响小要小得多。

    [316]这里的历史主义,不是指民族主义的历史主义,而是指经济学和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

    [317]前引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12页。

    [318]前引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284页。

    [319]前引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第23~49页。

    [320]徐锦中、曹跃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路》,《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这两种思路都遭到杨思信的批评,参见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第23~49页。

    [321]陶东风:《现代化的两难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危机、民族化与现代化》,?id=1006。

    [322]为什么传统文化复兴与文化民族主义在逻辑上存在相通性?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复兴鲜明地体现了国人在文化层面反思民族的构成、民族特性的彰显、民族利益的维护和巩固问题。

    [323]其实,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都可以见到传统的接续,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某一时期,传统文化曾遭到沉重打击。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确实离不开传统的接续,而后冷战时期官方推进传统文化仍然是在这一政治链条之中。从中国的案例看,割裂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全方位抛开前者是难以推进现代性的建设的,传统是现代的底基,而不是整体否定的对象。

    [324]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2003年12月10日,

    [325]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最初由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详细论述参见Joseph S.Nye,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Program, April 13, 2004. 中国学者周庆安认为,孔子学院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参见《孔子学院:语言、文化和友谊的使者》-botschaft.de/chn/ssxw/t272647.htm.

    [326]-01/13/content_4047461.htm.

    [327]批评文章参见宋志坚《公祭孔子的新闻解读》,2004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

    [328]当然,这种延续是在断裂下的延续,因为新中国建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传统文化持打压态度(“批孔”、“破四旧”)。也就是说,在现代性国家与社会的建构过程中,中国传统往往成为现代的对立面,在很长时间内现代意味着“反传统”。因此,尽管当下出现传统文化复兴,学界也往往用“接续传统”的说法,以说明某些传统对现代性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两者是可以包容并存的。

    [329]关于这些文化工程的简要介绍,参见中国侨网,

    [330]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995年1月),.

    [353]譬如,就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而言,它们之间在何种程度、何种状态与领域下是拒斥关系,或吸纳关系?如何拒斥、如何吸纳?有没有普适性的文化?如果有的话,它如何与区域性文化相处?中国文化中有多少是普适性文化?人们对这些问题充满了争议,不同答案关联着不同类型的文化民族主义。

    [354]Todd Munson, Selling China: www.cnta.co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The Journal for Multimedia History, Vol.2, 1999。吉野耕作也探讨过基于文化遗产的旅游业可能包含了不同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参见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第62~63页。

    [355]之所以体现了国族与阶级性的张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范式,“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这一口号显示了其国际主义的立场。在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中,民族国家的利益至上是第一准则。

    [356]王小东关于“逆向种族主义”的论述,参见王小东《我为什么坚持反对逆向种族主义的立场?》,.

    [384]参见乐黛云《文化自觉与社会和谐》,2006,

    [385]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id=993。

    [386]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

    [387]朱人求:《经济全球化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2003年12月2日《光明日报》,。

    [388]朱人求:《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三个代表”的文化哲学诠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0期。

    [389]张小平:《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位置》,

    [390]汤一介:《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2006年10月24日,

    [391]“798”是对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遗产的成功翻转和挪用,由东德引进的厂区变成了今天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消费的新空间,这里的改变充满了创造活力和能量。

    [392]前引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第65页。

    [393]前引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第65页。

    [394]《孟母堂事件》, ?castid=210733。

    [395]苏国勋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0~11页。

    [396]前引苏国勋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第40~42页。

    [39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新华出版社,1998,第129页。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中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中国许多学者驳斥其观点,特别是儒教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相结合以对付西方。这一学术行为本身就具有学术民族主义的特征。

    [398]王缉思教授在给博士生上课时说过一番值得玩味的话,他说,“文明冲突论”出台后,包括他在内的中国学者积极应战(他主持出版了一本文集),经过多年的反思后,他觉得如果这一学术论战发生在现在,自己便不会直接参与论战了,因为这样的论战反而扩大了“文明冲突论”的传播、提升了亨廷顿的地位,对这样的论战应该冷处理(作者只记得大意如此)。

    [399]李寒秋:《在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天下主义之间》,?id=7554。

    [400]陈明:《〈原道〉十年自述》,《原道》第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98页。

    [401]关于晋江精神的探讨,参见裘思《晋江精神探索》,人民出版社,1995;巍子熹、傅家栋、施永康、陈文亮:《晋江的实践与启示——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有益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402]张梦玥:《汉服略考》,原载于《语文建设通讯》(香港)。转引自汉网论坛,?boardID=42&ID=58970&page=1。

    [403]维基百科,“汉服”词条,”。

    [404]参见《汉服执著、汉服运动》,

    [405]参见《汉服执著、汉服运动》,

    [406]罗雪挥:《“华服”之变》,2005年9月5日《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3期)汉服专题。

    [407]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三联书店,第27页。

    [408]天汉网不仅包括推动汉服复兴,还包括其他计划,譬如“民族传统礼仪复兴计划”、“民族传统节日复兴计划”,这些计划都是大众文化民族主义的。

    [409]《孙家正谈汉服运动:我不清楚什么能代表中国服装》,央视国际,2006年5月25日,

    [410]参见《学者联名倡议选择汉服作为北京奥运礼服》,。题为“汉服作为北京奥运礼服可行吗”的网络问卷调查中,总票数为39111票,其中选择“可行,穿汉服可体现本国的文化魅力”的占63.71%;选择“不可行,汉服宽袍大袖,作为礼服多有不便”的占26.28%;选择“不好说,关键在于让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占10.01%。

    [411]参见《汉服复兴,有何不可》,

    [412]中国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或与之交往表现出中国人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谨慎。在一次与加拿大学者的学术交流中,加拿大学者倡导中国发扬传统的“王道外交”(目的之一是冲击美国的新帝国外交),而作者的一个韩国师弟对此持谨慎态度,他不希望中国再使用“王道外交”,在他看来,王道外交意味着韩国生活在中国的影子里。

    [413]孙立平关于断裂的分析与论述,参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14]从严格意义上讲,跨国公司、跨国NGO等不能算外部他者,因为它们的组织和行为是跨国界的,不能简单地使用国界标准来衡量它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