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夜晚,在这个即将倒闭的书店,这里曾经是我茶余饭后的归宿,给了我欢乐,给了我宁静,享受文字的愉悦,畅游风花雪月之中,度过了几多落寞的时光。随着目光的游移,我看到在角落旮旯里,有一本叫《纳兰词》的书,站在书店的空地,粗略地翻阅,又浏览品读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粗读这首词的时候,恰恰又引起我心灵的共鸣,人与人之间,初见的美好,如同夏日小扇,如影随,爱不释手;而再好的友谊,经过世俗的纷扰和时光的打磨,光环褪却,真心相邀,似有嗔怒,也有责备,但温婉含蓄,怒而不怨,彰显士人之风骨。于是像宝贝一样买回家,再细细品读,顿觉如品香茗,于是与《纳兰词》缘结今生,成为我的“枕边经典”。
那一夜,注定要留在记忆,注定在生命中留存。对于买来的新书,一般在当夜要尽量地品味翻阅,这是多少年雷打不动的习惯。那一夜,我知道了青灯黄卷的执着,我也知道了自己的肤浅和苍白,了解了纳兰性德其人其事,认识了这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惆怅的男子,一个多情而深沉的公子,一位风流自赏的书生,在他“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的轻柔勾勒中,在他“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相思相望中,在他“昏鸦尽,小立恨因谁”的深深思念中,他自然是“心字已成灰”,而我却是“睡眠已尽失”。在静静的长夜里,我辗转反侧,似乎真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了。
我知道,多少人把“人生若知如初见”精心描摹,延伸其意,刻在脑中,写在心里;多少人把它当作古老的爱情箴言,争先传唱,绵延不断。人们自然会想起纳兰性德,他生于康熙重臣明珠之家,他自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秉承满族“以骑射为本”的民族特色,同时好学上进,“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鼾声相和”,他的身世与天资,决定了他诗词中的“贵族气”,其中必然散发着贵族的声音和情怀;再加上自己的聪颖和才华,给康熙皇帝做贴身一等侍卫,使他行走在富贵之中,在凡夫俗子看来,他必然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享有了完满人生的一切条件,他完全可以踌躇满志鸿运齐天了。
每一个人出生后,就拥有自己的一棵树,我们可以意气风发地长成苍天大树,也可碌碌无为地以长成灌木或小树;我们可以追逐不休硕果满枝,也可以开成一树葳蕤蔚为壮观;但每一棵树下的影子,却是我们永远走不出的自己,却需要我们一生去品读。纳兰性德这棵树,扎根于肥沃的土壤,浸润着高贵的血统,面对自己的那个影子,那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自己,即使再卓尔不群,但同样需要亲情的呵护,需要爱情的滋润,需要友情的支撑,更需要岁月的见证和洗礼;我们可以战胜任何的艰难险阻,而唯独不能战胜的是自己的内心,而纳兰性德的一生,又是怎样与自己的影子博弈,又如何如影随形地走过波澜壮阔的一生呢?
在皇恩的浩荡中,他贵为八旗子弟,生在富贵之家,身处花柳繁华,但“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鬓心只凤翅,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那是一张熟悉的脸,也是一张美丽的脸,更是一张魂牵梦绕的脸;他们两小无猜,秋千上的童年,风筝里的梦想,表妹最后却被选入皇宫,从此只有“相逢不语”,咫尺天涯。皇权就是天涯,满腹才华的纳兰,他又怎能忘记那个童年的玩伴、少年的诗友、毕生的爱侣!上天可以赋予天才智慧,而不能完全为天才制造幸福,如果有时候真的赐给了幸福,结果往往是形成陌路,劳燕分飞而已。纳兰和表妹每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是浩浩皇权在上,偏要分离两处,真可谓“相思相忘不相亲,天为谁春。”于是,在第一任爱妻卢氏死于难产后,纳兰的内心浪迹天涯,到处流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仿佛已经不属于孤独的诗人,由此产生了千古名篇“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毫无疑问,纳兰性德的内心是丰满的,天才词人注定是孤独的。但满腹才华的曹寅走入他的世界后,文采斐然而风流倜傥的两人成为了人生的知己,这样的知己,已经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心里。经过世事更迭,两人神交日久,惺惺相惜,彼此欣赏,曹寅有“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这位贵为相府公子的“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呢?还有自己的知己吴兆骞走了,这位经历了艰难困苦22年的江南才子,在纳兰性德处心积虑的救出之后,还没有敞开心扉的交谈,还没有陪伴自己多少孤寂的岁月,就身染重荷撒手人寰了,于是只有“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也许是天妒英杰。我想起了“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想起了“大漠沙如雪”的李贺,想起“站在桥上看风景”的卞留念,想起了“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徐志摩,想起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汪国真……纳兰性德,出生于富贵之家,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困。风华正茂之时,三十一岁的他匆匆离世,对于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他无心一顾;与心爱的女人“相逢不语”,与心仪的女人生离,与知己亲友的死别;在寂寥落寞中,在愁风苦雨中,他抱病与好友一聚,明知道,酒乃穿肠毒药,但还是以杯中情谊浓,一醉,然后一病不起。三十一年的人间烟火,三十一年的繁华灿烂,三十一年的落寞孤独,随着醒时的忧愁、醉中的呻吟、病中的痛苦,留下三百多首存世的诗词,留下“清词第一人”的冠名,留下“纳兰词”这个照耀文坛的品牌,“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语),决绝的、头也不回地离开人间。
“为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我知道你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王国维语),我知道自己学养肤浅,并不能走进你的世界,提炼你的精髓,感悟你的境界,凝视你的灵魂,但你却在这个夜晚走进了我的内心,让我心绪翻滚,难以入睡。读一本书,不是因为一景一物,也不是因为一人一事,而是因为在书中找到那个影子,找到那个走入内心深处的影子。那个影子,无法用脚步去丈量,也无法用三十一年去衡量,它留给世间的,不是刹那的烟火,而是亘古而永恒的锦绣繁华。
唐兴爱的照片和简介
作者简介:
唐兴爱,生于七十年代,甘肃武威人,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甘肃省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教育,勤耕不辍;喜欢文学,笔耕不断。《当代校园文艺》签约作家,《西部人文学》签约作家,22万字教育专著《追寻教育的脚步》由光明日报社出版,数十万字作品散见《德育报》《甘肃教育》《未来导报》《兰铁日报》《武威日报》《西凉晚刊》等纸质媒体和《中国诗歌网》《1号文化网》《作家荟》《东方文韵》《当代诗人》等网络媒体平台。作品入选《中国爱情诗选》、《2016悦读佳作选》等,《谢谢你,让我走进你的生命里》在“海河杯”全国散文大赛中获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