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温暖人间-一碗泡面的启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大二的女儿回来了。随着岁月的更迭,我越来越感觉到,女儿是家的天使,有她在家的日子,无疑多了几份快乐和温馨,多了几份家的味道。这是因为,女儿不在家的时候,我在农村上班,中午不能回家,妻子的午饭,饥一顿,饱一顿,显得索然寡味。女儿放假回家了,我们也开启了假期模式,久别的午饭,重回餐桌,其情陶陶,其乐融融。

    妻子有事出差,女儿说,她要给我做一顿午饭,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娇滴滴的女儿,十八岁前,没洗过一次碗,没帮过一次厨,更没做过一顿饭,那时一心只读“圣贤书”,全力以赴追求所谓的“成绩”,让女儿在分数的追逐中绞杀个性,使女儿在苛责声中遭受痛苦。再加上,我们山一般的期望值,使整个家庭倍感压抑,由此导致女儿自理能力一再缺失,使女儿对家务劳动漠然视之。这样破天荒的事,又怎么不使我感到惊讶,感到惊喜。

    女儿说,她要做泡面,要我辅助她,我欣然答应。我心里想,一碗泡面,几分钟就搞定了,还至于兴师动众嘛。女儿首先要准备食材,在我的帮助下,我也算开了眼界,平时里很少吃方便面,但看到女儿给方便面准备这么多辅料,多少让我始料不及。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于在孩子面前指手画脚,我们习惯于用固化思维看待孩子,习惯于用自己经验指导女儿的未来,但我们真正放手让孩子们做主时,才发现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急功近利,使女儿多少想法湮灭于萌芽,多少梦想破碎于现实,多少美好揉碎于红尘。

    女儿首先要洗菜,每一样菜,洗得格外仔细;绿色的油菜洗了两遍,怕有农药;平菇用淡盐水清洗,这好像是她妈妈的绝招;木耳清洗两遍,怕有沙土;打在碗里的鸡蛋,要反复搅匀。我这个帮厨小工,看着她有板有眼的操作,彻底傻眼了。这是我那个少不更事的“宝贝”女儿吗?这是我那个上大学前什么也不会做的女儿吗?这是那个因为高考不如意而郁郁寡欢的女儿吗?这是妻子始终牵挂自理能力差的女儿吗?因为我们强加给女儿的太多,包括个人的想法、梦想和荣耀,包括女儿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包括别人的看法、世俗的评价,我们走得太快,但走得又太远;我们期望的太多,但失望却如影随形,使我们已经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的初心。有时候,我们活得其实有些许虚伪,甚至有些自私,我们没有真正从女儿的角度去考虑,女儿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女儿喜欢什么?女儿想要的未来是什么?

    女儿把所有的原料焯熟,一个个整齐地摆在小碗里备用;把康师傅泡面也煮熟了,捞出来备用。等到水开了,女儿把打好的蛋花倒进开水里,把方便面的调料倒进锅里,然后把准备好的食材一一放入,最后倒进去煮好的方便面,就算大功告成了。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虽然女儿动作不够协调,火候掌握尚欠缺,但是做得很认真、很仔细、很精致。期间,由于女儿循规蹈矩,我也有些不耐烦,但我一再告诫自己:静心等待吧,耐心等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反思女儿的成长过程,我的急躁对女儿的成长毫无益处,甚至伤害过孩子。我知道,没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成长更重要,静待花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几分钟的泡面,为了让女儿一展身手,等一个多小时也算不了什么。而且,我也坚信,以女儿这样的做事态度,女儿的加工泡面,在一个父亲的眼里,不亚于世界上最好的美味。

    女儿只做了一碗泡面,却让我浮想联翩,几多反思,几多感慨,一起涌上心头。我们那么多放心不下,我们那么多头头是道,在真真切切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女儿正在成长,这种成长没有了宠溺的土壤,没有了不厌其烦的说教,有的是女儿的自主实践和勇敢前行,有的是女儿怎样真正找到那个最好的自己。我也知道,女儿终将成人,终将面对生命中的风雨,而我们是给女儿的那把“爱之伞”,真的能够遮风挡雨吗?

    受之伞莫如自己会撑伞,倾之于心莫如教会奔跑。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伞固然很重要,但也要学会自己面对,父母的那把伞不可能陪伴一生一世;而没伞的时候,要教给孩子学会含泪奔跑,直面风雨人生,才可能见到人生的彩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