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篇
开往槟城的火车
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总会把人的思绪搅得乱七八糟。
之所以选择火车,是因为价钱便宜。飞机票不好订,火车票却很容易。车厢里人很少,而且坐椅不像国内的火车坐椅那样拥挤窄小,车厢还散发着一种汗水和各种食物混合的味道。这里的坐椅很舒服很宽阔,椅背可以向后推,可以舒舒服服地小睡一会儿。
这一切,让我不禁对即将要旅行的槟城有了好感。
翻看这几天的照片,每一张都是无意之作,却有着机缘巧合的意味。这些都是我旅行的印记,每一张我都能讲出一段故事来。放下照片,我看向窗外心想,马来西亚应该也会让我收获颇丰吧。
独自上路,前往未知的地方,这种事情对我来说是驾轻就熟的。路上“捡”来的上海大叔和澳洲小萝莉早已经跟我告别,上海大叔回国,澳洲小萝莉自然是回到她最熟悉的地方。而我,又再次一个人踏上了未知的国度。
火车的晃动让我有了睡意,车厢里很安静,除了尾部有一对情侣在窃窃私语外,其他人都静悄悄的,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睡觉。困意来袭,我打了一个哈欠,小睡了一会儿。本来以为广播是会报站的,一会儿我肯定能被吵醒,于是连闹钟都没有定时,加上一路风尘疲惫,我直接就睡死过去了。
可我的想法大错特错——原来马来西亚的火车是不会报站的,需要自己去看。火车突然停止把我晃醒了。我揉了揉眼睛,向窗外一看,咦,这么眼熟?再看看自己手里拿着的地图,这不是槟城的招牌,槟城大桥吗?难道到了?我看见旁边的人也下车了。上车的时候我无意中听见,她们说去槟城的,于是我急忙也下了车。
这一下好险啊,如果不下车的话,真不知道这火车会把我带向哪里。
整理一下思绪,我在心底对这座城说:槟城,我来了!欢迎我吧!
我的心跳突然加速——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总是带着无限的期待和兴奋感。载着我来到这座城市的火车又轰隆隆地带着其他乘客向他们想要去的目的地启程了。我转身迈出了在马来西亚的第一步。
看看自己手上的地图,我决定先去槟城的首府,也就是乔治市。一打听才知道要坐轮渡才能过去,好在码头就在附近,走着就过去了。坐轮渡的价钱实在叫我惊讶——人民币一块五,相当于坐一次市内公交车。哈哈,未免太便宜了点儿。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我抵达了乔治市,但是因为下雨了,只能先找住的地方。
不知道自己少了哪根筋,我竟然鬼使神差地住进了tune hotel。三百块钱一天的价格,对于我这个大四的学生而言,的确是奢侈了点。但没办法,既然住了进来,那就好好享受算了。下雨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我于是一直窝在酒店里,不愿意出门。tune hotel的确比一般的酒店要好,干净美观,非常舒适,虽然有点儿小贵,但还是值得的。
早上起来不得不出门了,第一站便是历史博物馆。它简直就是一个历史的再现,让我突然觉得自己穿越到了某一个时代。这里有小娘惹,有满桌子的娘惹菜,还有古风建筑的楼阁。触摸着这些古老的气息,我仿佛置身梦境中,一颗年轻的心顿时老去,成了百年前的一个老头,摸着花白的胡子,看着自己的子孙在膝下玩耍。那时的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年轻喜欢漂泊,倘若老去,便寻一个最终的归宿,慢慢沉睡吧。
雨夜里的laksa
我讨厌下雨,连绵不断的雨丝打在身上,一片潮湿,让人心情不爽。
到了槟城才知道,十一月份正值马来西亚的雨季,于是十分悔恨来错了时间。打车去预定的酒店tune hotel,和一个女孩子抢出租车,在异国他乡我本来准备发挥自己的绅士精神,把车让给她,没想到这个女孩子竟然用流利的中文跟我说:“上车!”
我们惊奇地发现订的是同一家酒店,于是欣然同往。在酒店安顿完毕,我才发觉自己已经有六个小时没有进食了,而外面恰好雨停,于是摸着空空的肚子准备出去找点东西吃。可是在附近转了好几圈,店铺都关着门——不营业?白天竟然不营业?这是哪门子的事啊。一路上都听闻槟城是“小吃之城”呢,竟然都不营业!于是我只好在一家十分不起眼的便利店里买了一个面包。无功而返,下雨心情郁闷,再加上肚子空空,让我对这个城市便增添了几分“仇恨”。
回到酒店,看见遇见的那个女孩子正站在前台和服务员说着话,我向她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没想到女孩子竟然走近我说:“没吃着好吃的吧,晚上我带你去。”
后来我才知道这女孩已经是第五次来槟城了,她叫Gracie,说晚上带我去个好地方。反正我心情全无,也就随她吧。夜幕降临的时候,Gracie敲开了我的门,带我出了酒店。tune hotel旁边就是新世界,从广大八爪鱼天桥向北行,右手第二个大路口进去,一个热闹非凡的“汕头街”出现在我的眼前。
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天气没有那么热,这里的小吃摊位,有露天的,也有不露天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小吃,我肚子里的馋虫立马全部出动。我们找了一个露天的摊位(虽然是露天的,但是看上去干净卫生),胃口大开的我,刚准备胡吃海塞一番,便听见Gracie对服务员说:“两份laksa,咖喱laksa和Assam laksa。”
我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Gracie给我解释说,马来西亚的美食,laksa是必不可少的。laksa叫做叻沙,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文化的地道食品,通常用作面条的汤底,材料十分丰富,有虾米、蒜茸、香茅、椰汁等,据说要煮上好几个小时呢,然后配上米线或是米粉上碟。当我们期待已久的laksa上来之后,我已经是口水直流,感觉laksa像是意大利面,但是比意大利面晶莹剔透一些,焦黄色,吃上去又不显油腻。Assam laksa是用鱼熬出来的,带着一些酸味,美味非凡。
看见我狼吞虎咽地把满满一碟的面吃掉,坐在对面的Gracie笑了起来。她拿出镜子来给我照,我这才发现满嘴都是黄黄的油,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在“汕头街”还有许多的露天小吃,可是我只能买一点儿,因为肚子的空间实在是有限啊。
陪着偶遇的女孩,走在湿漉漉的街上,喝着果汁,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思绪万千。雨夜,人生充满了无数的奇遇,不走出门,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许青春就是这样的两次,一次是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走到八爪鱼天桥下时,Gracie突然跑开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种绿色细条的东西,有着浓浓的青草味,这是一种名叫珍露的甜品。Gracie说这家店做得最好吃了,刨冰淋上椰浆和黑糖好吃极了。
我们吃着甜品,肩并肩走回了酒店。此时,月亮那么亮,照亮了两个在外游子的心。
或许有的朋友会把我和女孩的这段邂逅说成是爱情,但旅行经历足够多的人自然知道这不是爱情,这只是两颗孩子般的心在异乡的暂时靠近,而后,在对方的心中各自留下最美的身影而已。数日之后,便是分别。
沙发上又过了一夜
第二天还未睁开眼睛,大脑已经告诉我,要开始一天的旅程了。看看时间,竟然已经将近十点钟,来到槟城以后有些贪睡,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我收拾了一下,退了酒店走出来,本来想步行一段时间,四处看看,游荡一番,可是天气实在太热了,不一会儿的工夫,衣服都湿湿地粘在了身上,难受得很。我看见周围有许多穿梭自如的三轮车,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大上海,只不过这里的三轮车是电动的。不等我招呼,有一个车夫就跑了过来,用一口流利的中文问我要不要坐车。我连价钱都没问直接坐上了车子,然后才知道原来三轮车是观光旅行必备的“神器”。
听车夫说,这里只有三轮车可以穿梭自如,步行太热,而打车的话看到的风景就会少一点,所以价钱便宜,还能观赏风景的三轮车在这里很受欢迎。车夫带着我把“老城区”和小印度的风情都领略了一遍。
路过“小印度”的时候,店铺里传来激情澎湃的印度小调,让我的心一下子愉悦起来。
走到街的尽头,我只能下车,因为车夫说只有刚刚那段路可以行驶三轮车。老车夫还算实在,收了我5马币,还算不错,最起码我坐在上面享受得很。听说这里有一座着名的圣乔治教堂,我就在旁边卖果汁的店铺买了一杯苹果汁,顺便向店家打听怎么走。如果只是问路,人家未必告诉你,或者含糊不清地敷衍两句,让你找来找去更浪费时间。
好在我的方向感不错,加上槟城的路标也十分清楚,由康沃斯要塞走过莱特路,然后拐弯向西走,一直西行走到皮特尔路的交叉口,一座有着白色尖塔的教堂就出现在眼前了。我顿时感到原本浮躁的心,在这座教堂面前,一下子和平了许多。
步入教堂,就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似乎这里真的有西方的耶稣和圣母似的,尽管我并不是一个基督教的教徒。
马来西亚曾经是殖民地,遭过英国葡萄牙等国家的侵略,所以它们汇聚了东西方的特色,积聚了许多东西方的混合文化。圣乔治教堂的墙壁是一尘不染的白色,似乎象征着一种美丽的幻想,象征着人的心灵也要如同这白色的墙壁。一根根白色的圆柱,支撑着神圣的十字架,高贵典雅,整个教堂呈现出肃穆的神色,神圣而不可侵犯。这座教堂是槟城唯一获得国家遗产保护的建筑,地位显而易见。
离开圣乔治教堂,天色暗了下来,街道上的行人开始多起来。也难怪马来西亚人喜欢夜间出来找好吃的,白天的天气实在让人没有什么胃口。夜幕的降临为圣乔治教堂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我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离开了。
晚上在哪里过夜,成了我当前的主要问题。国际酒店实在太贵了,没法去。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也许是因为晚上天气有些转凉,不至于把衣服都粘在身上,所以我还是很喜欢走路的,但不知不觉脚也酸了。不行,我要找个地方落脚了。
靠近码头的地方有一家love lan inn,看上去似乎挺适合背包客。我走了进去,这家老板直接说没有房间了,把我拒之门外。可是我实在太累了,便请求老板再看看是不是有漏掉的房间。他连看也不看,直接说没有。我只好走了出去,可是这么晚了要去哪儿呢?
“喂,你可以睡在那里。”是刚才那个老板的声音,蹩脚的中文听上去有些好笑。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店里的沙发,于是二话没说,谢过老板就过去了。心里暗笑着,这老板还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呢。于是这一晚就睡在了沙发上。
年少轻狂,睡沙发又如何呢?
照相,发呆,做三天富人梦
并不柔软的沙发,没有影响我的睡眠,相反,我睡得很好。一夜的好睡眠卸去了我满身的疲惫,但愿没有因为太累打呼噜吵了店里的人,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有些罪孽深重了。
第二天醒来,我再次谢了老板,并询问店员可以去哪里游玩。他们说,来到槟城,寺庙自然是不能错过的。寺庙?真匪夷所思啊。我们中国的寺庙可是千千万万呢,何必大老远跑到这里看寺庙呢。不过,他们说的肯定有什么道理,还是去一趟吧。
寺庙,极乐寺是必去的。我在槟岛码头,搭乘101巴士就可以到达,在马来西亚还有许多免费的观光巴士,把这些观光巴士充分地利用起来,可以省下不少的钱。
我打开窗子,看着外面的景观,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让人心旷神怡。车里很安静,基本上没有人说话,只有几个兴奋的游客在指指点点地聊着外面的景观,不过分贝也很低。摇摇晃晃的巴士让我几乎睡了一个回笼觉。巴士最后停在了鹤山脚下,到了这里就可以拾级而上,一览观光区了。
真正来了这里,我便觉得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个地方的寺庙都有各自的特点,比起国内寺庙的低调和肃穆,这里的寺庙用“金碧辉煌”这四个字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寺庙不是金色就是大红色,金色也是那种耀眼夺目的金色,感觉像是用金砖堆砌而成,十分高调。本来想要许个愿的,可是我转头一想,万一愿望实现了,不能回来还愿岂不是很糟糕,佛祖可不是能得罪的,于是拍了许多照片就走了。下山的路上我开始嘲笑自己,还说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也这么迷信。
重新坐上101,下一站是土生华人博物馆,也就是郑景贵的故居。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有很多人留在了南洋,在当地结婚生子,他们和当地人生下的孩子,男孩叫,女孩叫娘惹,想必电视剧《小娘惹》大家都看过吧。据说好多电视剧都来这里取景,《小娘惹》就是,还有《色戒》……只看门口就可以想象里面是多么奢华:粉绿的墙面,金色的门廊,中西合璧的辉煌,无处不见精致高贵,感觉像进入了梦境一般。
我用相机记录下了我所能记录的一切。趴在粉绿的栏杆上,向下俯望这座奢华得如同宫殿一般的地方。一百多年前,这里的和娘惹是如何生活的?是不是过着王子和公主一般的生活呢?想到这里,突然感觉自己仿佛穿上了古式的装束,此时此刻便是一个富甲一方的,坐在大红色檀木椅上,身穿白衣黑裤的佣人端上点心和茶,我抿一口茶,古老的唱片机咿咿呀呀地唱着小调,不远处的餐桌上摆放着地地道道的娘惹菜,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了声音。
可是睁开眼睛,一切都不在了。有一些游客在四处观看,有的拿相机记录一切,有的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我看着不远处愣愣地出神,就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是无限的奢华,住在这里的人们在享受富贵之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如今也成了人人可以参观的公共场所呢?
人生总是如此奇妙,世事难料,永远不知道前方发生什么,甚至你走的这条路,原本是平坦的大路,也许下一秒就会有一块砖头把你绊倒。照相,发呆,做三天的富人梦,我依然前行,去探索往后的青春岁月,看看还有什么在等着我。
躲过了西贡的小偷,没逃过
吉隆坡的扒手
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一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就像一只贪睡的猫,总是打着哈欠,睡也睡不醒。原来这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热、闷,自然为睡觉创造了绝佳的条件。离开了槟城,我坐上了开往吉隆坡的火车,火车的舒适感和火车票的廉价,让我对吉隆坡充满了好感。
最能体现一个国家风貌的,自然是首都了。就好像去中国一定要去北京爬长城似的,来马来西亚,吉隆坡不容错过。
下了火车,踏上吉隆坡的土地,新鲜感扑面而来。但隐约又有点儿不安全感,究竟来源于哪里,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双子塔曾经是世界第一高的摩天大厦,来到吉隆坡,双子塔不能错过,所以我的第一站就是双子塔。上了地铁,花了1.5RMB就到了。这里的地铁和北京基本差不多,人多得能挤死人,买票都要排队,比起空荡荡的火车,简直是天差地别。到了KLCC站下了地铁,我才发现人多的好处——不用自己去问路,跟着人流走就可以了。来这里的人基本都是去双子塔的,我跟着人流一直来到了双子塔下的SURIA商场的最底层,这里的繁华如同北京的西单。
和我一起的是一个香港的男孩,看上去和我年龄相仿。在地铁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他告诉我,在SURIA的负一层服务台,可以凭自己的护照领一张打折卡,吃饭、买东西都可以享受不少的折扣。我没有买东西的打算,如果不是觉得特别有意义,基本上都没有买什么纪念品。但是却对这张卡充满了好奇,于是也领取了一张。而我就在此地和那个男孩分别了。
双子塔的宏伟,令我感到心胸豁达,不愧是世界第一,虽然后来被台北101大楼超越,但也是实至名归的“危楼高百尺”。
夜幕悄悄降临,虽然还没有黑透,但是灯已经全部打开,两座高高的大楼直冲云间,中间相连,就像是西方星座里的双子座。因为灯光的映射,双子塔玲珑剔透,威武万分,让我想起托塔天王的玲珑宝塔。双子塔的宏伟正显示出这座城市的雄心勃勃。
这个时候我感到有些口渴,想要买些水喝,才发现钱包不见了。我的钱包一直放在口袋里的,是为了方便买食物和水,没想到竟然被偷了!躲过了西贡的小偷,竟然没躲过吉隆坡的扒手,真是叫我哭笑不得。那么应该不是在地铁里丢的,应该是去办理那张打折卡的时候被人偷的,我竟毫无察觉。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为什么刚踏上吉隆坡的土地就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好在钱包里只是一些零钱,银行卡身份证之类的重要物品,我向来放在背包里,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我登上了双子塔,站在塔上俯瞰吉隆坡,将一切尽收眼底,顿感视野一片开阔,丢钱包的失落一下子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有站在这里,我才彻底明白为什么吉隆坡被称为世界建筑博览馆,那些鳞次栉比的建筑物一个个高耸云间,高低错落有致,像是一个个在比美的美人,尽显自己婀娜多姿的一面。
我很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来到了吉隆坡,能用自己青春的目光去丈量这座城市,感谢自己还年少,能把双脚踩在这块土地上。都说站得高看得远,真想站在双子塔上看看自己未来的模样。
这一年,我23岁,我站在世界第一的双子塔上,看着自己未知的未来。
坐上开往新加坡的顺风车
听了当地人的建议去了中国美食城,中国美食城又叫做马来西亚的唐人街,在那里感触了一下乡情,继续自己的旅行。
一个卖艺术品的华人小姑娘告诉我说,有一个中央艺术坊挺不错。我顺着她指的方向,一路来到了中央艺术坊。百度了一下这个地方的历史,中央艺术坊竟然是战前吉隆坡的一个大型菜市场,战后经过一轮的翻修,才成为今天的艺术文化中心,这个变化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不过想想,北京的798以前还是一片废弃的工厂呢,如今已经是北京旅行必去之地了,想到这儿,我便接受了这里原来是菜市场这个事实。
艺术坊和798有颇多相似之处,有很多小商店,贩卖一些小玩意,像古董、纪念品。一些纯手工的小东西,走到前面还有一个露天的小舞台。今天没有演出,不过地上还有一些彩纸的碎片,不久前应该举办了一次小小的演出,可惜我没这个眼福。
一直走到尽头,无意中发现有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起初我以为是一些民间艺人,后来才发现是巴士总站,这些人在等车。天色还早,有巴士总站我也不愁回去了,就趁着天亮再转转。
邂逅印度神庙绝对是个意外,神庙大门上罗列着各种神仙,像是十八罗汉似的,只不过我并不认得是什么神灵之类。神仙中有骑马的,弹琴的,还有交谈的,各种神态和动作都塑造得惟妙惟肖,让我十分喜爱,于是多停留了一会儿。
再往前走,竟然看见了关帝庙,还真是惊奇。出门在外,总是对家乡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情感,要么鼻子一酸,要么眼泪直飞。典型的中国式建筑,红柱子,门框上两只龙也感觉像是中国的工匠做出来的,因为和国内的相比,实在找不出什么差别。
就在这里,我遇见了一对夫妻,三十出头的年纪,从衣着打扮上来看,两个人必定出自富贵家庭,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原来他们是华人。两个人由于上次旅行在这里许了愿,没想到愿望实现了,没办法只能回来还愿了,关帝老爷的大恩大德他们可是记在心里头了。
这对夫妻在新加坡定居一年了,也许是还没适应过来,总是想家,所以见了中国人特别兴奋。妻子说,有一次看见一个到新加坡旅游的小姑娘,非要人家住到她家里去,吓得人家小姑娘差点报警。
和他们聊了聊马来西亚,我也说了自己这几天的感受。当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大四的学生,准备到世界各地玩转一下时,他们立即露出了钦佩的神色(让我觉得自己好了不起)。丈夫提出让我搭乘他们的车去新加坡,我简直喜出望外,因为我下一站正好是新加坡,这样一来,可以省下不少钱,还可以向这对夫妻请教一些经验。
上了去往新加坡的顺风车,我不禁感叹,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偷我钱包的小偷毕竟还是少数。还是那句话,世事难料,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自己会发生什么事。
新加坡,我来了,等着我!
吃货篇
吃乌龟,我没有听错吧?
昨天雨夜的laksa让我回味无穷,晚上睡觉时,嘴里感觉还有laksa的味道,突然间就改变了对马来西亚美食的看法。只是不知道,明天等待我的会是什么呢?
第二天的行程排得满满的,时间有限,我只去了几个着名的景点,跑了一天,脚都酸了,正趴在电脑前整理今天拍的照片,敲门的声音传来了,不用想也知道是Gracie。我兴致勃勃地打开门,不等她说话,就问:“今天又有什么好吃的?”
Gracie咯咯地笑了起来,“那就走吧。”
我很乐意前往,对今天的美味十分的期待,没想到Gracie出门就带我上了槟城巴士101。我心想这必定是要去一个远点儿的地方,虽然有些累了,但我依然精神十足,没办法,人类是永远无法阻挡美食的诱惑的。
我们在环岛下了车,然后上下车道,北关环岛直落bahang,经过右边的警署,一个很不起眼的露天海鲜餐馆呈现在眼前。我顿时有些失望,这个Gracie带着我跑了这么远,竟然来吃海鲜,我们国内的海鲜也非常出色啊,干吗跑到马来西亚吃呢。Gracie看出了我的疑惑,但并没有说话。
反正来都来了,吃就吃吧。我们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了下来。为了发扬绅士精神,我把菜单交给了Gracie。她倒不客气,和服务员说了好一会儿。而我只是看着身边的人,还别说,这个地方生意很是火爆。后来Gracie告诉我,这个地方是当地人的秘密,一般的游客是不知道的,而且这里的海鲜绝对新鲜。
菜上来,我惊愕地发现竟然是一只乌龟!
“好啦,这是马来龟,吃吧。”Gracie很开心地拿起了筷子。
吃乌龟?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没有听错吧?只知道乌龟是大补,经常出现在中医药方里,但竟然还可以烹而食之?我宿舍里还有一只小乌龟呢,养了整整三年了。今天它的同类居然上了我的餐桌,而且还要塞进我的肚子里?
见Gracie吃得开心,我也动了筷子。吃在嘴里,的确是肉鲜味美!我贪婪地吃着,边吃边说Gracie小气,就点一只,还这么小个。Gracie说,这种乌龟是马来西亚特有的,叫马来龟,一般用来吃或者观赏,不过现在越来越少,还是少吃点儿,也许以后就没得吃了。
马来西亚的海鲜素来闻名,除了马来龟之外,还有一种虾叫做老虎虾。只听这名字就霸气外露啊,龙虾也没多大,这虾竟然冠上了老虎的名字!在马来西亚吃海鲜,老虎虾是不能错过的。
我们吃得饱饱的,于是要了两杯凉茶,享受着晚风的吹拂,别是一番滋味。Gracie突然发出了一句感慨:“美食美景,到底还能享受多久?”
我心里咯噔一下,是啊,美景在不断地被破坏,美食也在渐渐消退。就说这马来龟吧,据说以前数量颇多,现在因为被人们发现了它的美味而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后代来到这里,会不会只能用耳朵“尝一尝”马来龟的味道了呢?
我叹了一口气,在这美好的夜色里,感慨自己正值青春年少,而又愿意出来闯一闯,还能品尝到马来龟的美味,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个世界上错过了多少的风景。
中国城果然到处都是美食
从槟城到吉隆坡,一般人都会选择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可是我听从Gracie的建议,坐了火车。Gracie的建议很简单,因为中国城在火车站附近,在吉隆坡一定要去一趟中国城,那里的美食绝对让你“惊艳”。
我买了卧铺,43马币的价钱让我觉得赚到了,比坐飞机可是便宜了不少,省下的钱还可以多买些东西或是看看景点什么的。
下了火车,吉隆坡火车站的冷清让我有点儿不适应,国内春运时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平时人数也不少,而这里却难得看到几个人。
出了火车站,走了不到十分钟,一座古香古色的中式牌楼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上面有三个大字。我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来,是“茨厂街”三个字,好绕口的名字啊,感觉像是翻译出来的。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里是19世纪中期,华人甲必丹叶亚来在这条街开设木茨厂而来的,至于木茨厂是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走入牌楼,让我一下子有种回家的感觉。这里可真热闹,到处都是小摊,卖首饰的,卖工艺品的……我站在边上看了看,一个小姑娘买一个发卡,竟然砍去了三分之二的价钱!
走了一会儿,我实在是累了,加上下了火车一路过来还没吃东西,于是还是去找吃的,先填饱肚子再说。
走到卖小吃的地方我才知道Gracie为什么极力推荐我来这里了——在成都四处可见的乐山冷串串、龙抄手、夫妻肺片,哈尔滨大红肠,山西担担面,还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还有一家专门吃四川火锅的地方……天啊,这简直就是小中国嘛,积聚了所有中华民族的美食。不知道是思乡心切还是怎么的,我在一家很小的店里吃了一碗饺子。逢年过节,我们中国人都会吃饺子,尤其是一家团圆的春节。在这个异国他乡,吃一碗家乡的饺子,是不是别有一番情味呢?
我要了一碗羊肉馅儿饺子,饺子包得不错,小巧玲珑,做得很地道。一碗饺子下肚,我竟然有些热泪盈眶了。掐指算来,我已经在外面飘荡了不少日子,不知道家里人过得好不好,不知道宿舍的兄弟是否还在为了考研和就业的问题焦头烂额。
旁边有一家做梅花糕的地方,看上去没有国内的做得好,我要了一个蓝莓口味的,边吃边走,因为是新做的,一口咬下去把嘴烫着了,引来很多人的注意,我尴尬地笑了笑,继续走自己的路。
大连的铁板鱿鱼一直是我的最爱,在这里竟然也能吃到!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和兄弟们一起出去,别人都喝了不少的酒,只有我一个人吃了二十多串铁板鱿鱼。
都说马来西亚三分之一是中国人,他们平时的烹调方式有很多都是从中国流传过来,再根据当地人的喜好,添加了不少的原料,改良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这一点而感到骄傲。
走出中国城,我站在马路上,转过身,远远地看着这座名叫中国的小城,心里五味杂陈。在异国他乡,能走到一个让我有回家感觉的地方实属不易。不过,它只能是一个心灵的驿站,短暂的停留,让我流浪的心得到片刻的安宁而已。
年轻的心不能停留,唯有前方才是自己的目的地,我还是低下头,继续赶路,尽管不知道明天的自己会在哪里。是满脸的疲惫,还是旅程的愉悦,我充满期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