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人类文明遗迹-科希斯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科希斯坦就是英国人统治时期的“亚吉斯坦”(Yagistan),[1]它不属英国统治,过去周围的许多政权也没有统治过这一地区。它是喜马拉雅、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的真正分界地。上游的印度河水由东向西奔流而来,然后转弯向南流去。崇山峻岭间斜坡上形成新的扇形冲积平地,当地人在那里建造了一直通到山顶的梯田。梯田布满了整个斜坡,有时一直延伸到构成高高的河岸的有限的平地上。两边有好几条河流汇合了融化的雪水或泉水奔流而下,并冲下了鹅卵石和大圆石,在喀喇昆仑公路上形成山体滑坡。旁边的山谷以及山上的梯形斜坡构成了不知名部落的居住点,他们拥有悠久的历史。他们都自立为王,组成部落和语言群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通过建立在地域中央的堡垒来辨认,堡垒是他们安全生活的保证。巴夏姆就处在这一地区的中心,是道路和文化的汇合点。巴坦(Pattan)意为城市,现坐落在印度河岸边。巴坦的标志是一座古老堡垒的遗迹,包括防御墙、一些住宅区和水塔,从印度河拐弯处的喀喇昆仑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在这里的一次偶然发掘中出土了一条非常重的金腰带(重约16公斤)。其横断面呈矩形,腰带的一面有一些平行的线条,其他三面刻有人像和动物。动物包括牡鹿、马、公羊、北山羊、鹿、山羊、兔子和老虎。在鸟类中,鹰最突出。人类显然是猎人。老虎正在扑向弱小的动物或人类。上面没有家禽,也没有发现任何印度的影响。动物的风格好象与横越帕米尔地区的西徐亚艺术有联系。戴着有代表性的帽子的人证明了这种联系。腰带现保存在白沙瓦博物馆。我们从印度河两岸的戈米拉(Komila)或达苏(Dassu)再次过河。然后,沿着印度河左岸来到过去最难走的地区,因为河流在那里要穿过多个大峡谷,但现在开山筑路,已经变得容易走了。在戈米拉,我们首次在河岸边加油站下方的一些圆石上见到岩刻。不幸的是圆石爆裂,岩刻遭到严重损坏,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佛教雕刻。

    在印度河对岸,一条可以通行吉普车的小道通向一座精致的木结构清真寺,清真寺的顶已经没有了,但精美的雕刻柱子还站立着。旁边是一处墓地,那里有经过雕刻的木棺。从前,旅行者在去巴布萨尔、吉拉斯和吉尔吉特的旅途中都要步行通过萨巴特(Sapat)平原,因为在那里过河非常艰难。在戈米拉的那边是坎迪亚(Kandia)河谷,从那里发掘出了青铜器时代的器物。过去,这个河谷穿过兴都库什山脉通往斯瓦特。斯坦因曾从斯瓦特来到这里。

    [1]意为“英雄月亮域”。——译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