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3-神奇动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恐龙之谜

    大约在两亿年前,地球的南北两极没有皑皑白雪,赤道带上也无漠漠黄沙,植物欣欣向荣,动物生生不息。主宰这个迷人世界的就是庞大的爬行动物——恐龙。这些当时地球上的主宰者究竟是变温动物还是恒温动物?它们有智力吗?

    恒温动物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恐龙既然属于爬行动物,自然是变温(冷血)动物。但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恐龙是恒温动物。凡变温动物,能量转换速率低,因此骨骼上的血管密度相对较低,钙磷交换的场所——哈弗斯氏血管也较少。当它们冬眠时,由于生长变得缓慢,就会出现疏密不等的、与树木年轮相似的生长环。而恒温动物则没有这样的生长环。科学家发现,恐龙的骨骼中有较丰富的哈弗斯氏血管,但却没有生长环,这证明恐龙很可能不是变温动物,而是恒温动物。恐龙的智力

    恐龙有智力可言吗?现在许多新发现证明,恐龙并非以往描述的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智力。恐龙和哺乳动物一样,食肉的总比食草的智力要稍高一些。比如植食性的雷龙是恐龙中有名的庞然大物,但它们智力较低,行动迟缓,灵活性很差。而肉食性的恐爪龙则具有相对较高的智力。以恐爪龙为例,这种貌不惊人的小个子,站起来只有1米多高,从头到尾也不讨35米,但它的后肢掌上装有恐怖的大利爪,遇到猎物时,借助利爪,一击而中,动作十分迅猛。恐龙公墓

    在世界一些地方,大量恐龙遗骸集中在一处,人们把这些地方称为恐龙公墓。这些公墓中的恐龙通常仅为一种,但有时也有多种。恐龙公墓往往是恐龙突然遭遇某些自然灾难而被迅速埋葬形成的。这是恐龙留至今天的最有价值的遗产之一,因其发现的数量很少,所以一旦被发现,便引起世人瞩目。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

    四川自贡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集中地之一。在其市郊的大山铺一带,侏罗纪的陆相地层较为完善,恐龙化石就埋藏在这里的侏罗纪早、中期陆相地层中。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的化石富集区达17万平方米,共分为3~4个小层。仅在两个8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就发掘出恐龙个体化石近百个,完整和较完整的骨架30余具。在这个化石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属新种,在国内外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极为罕见。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公园

    艾伯塔省恐龙公园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的雷德迪尔峡谷之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的集中地。人们在这里发现了60多种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姿态万千,或卧或立,有的像是在追捕其他动物,有的呈奔跑的样子,有的则仰头向天,嘴巴大张,像是在嘶叫。恐龙灭绝之谜

    许多年来,恐龙灭绝的确切原因一直没能搞清楚。但这个秘密至今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又一个颇具特色的解释,许多解释本身就像恐龙灭绝一样奇特、惊人。白垩纪气候说

    美国地理学家认为,恐龙灭绝是由于北冰洋的泛滥而引起的。在白垩纪时期,北冰洋四周被大陆包围,与其他海洋隔开,这时北冰洋的水是淡的。在6500万年前,北冰洋的淡水突然涌出,通过格陵兰和挪威之间的那条开阔的通道,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其他海洋,冲淡了其他海洋里的海水。由于海水含盐量的降低,气温猛然下降了10℃左右,并且降水量减少了一半。这突出其来的变化使大量不能适应的动、植物被毁灭。紧接着,干旱又进一步摧毁了许多植物和动物,其中就包括巨型的爬行动物——恐龙。古生物学家们支持这一观点。恐龙身躯巨大而脑量甚少,几吨重的恐龙脑量不足500千克,两者比例很不协调。因此,恐龙行动迟缓,很难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一旦寒气袭来,它不能像有些小型爬行动物那样随处可以挖洞穴度过寒冬,只好挨冻而死。小行星撞地球说

    科学家们在意大利考察6500万年前的沉积岩时发现了异常现象:这种岩石的含铱量比它年轻或年老的岩石几乎高出30倍,在丹麦类似年代的岩层里,铱的含量比其他岩层高160倍。迄今为止,地球上已有3000多处地方记录到了铱含量的异常,其中有海地、丹麦、意大利、西班牙、中国、新西兰、美国等。事实告诉我们,铱含量异常的确是全球性的,地球自身的发展过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起因。科学家们解释说,当时一块直径144千米的巨大陨石与地球相碰,激起了数百米高的尘埃。这些尘埃遮天蔽日,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太阳光无法照射到地球表面,造成长期的黑暗和寒冷,导致了大批生物包括恐龙的灭绝。恐龙复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常引发人们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无论是“恐龙公园”,还是丰富多彩的恐龙展览,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毕竟是往日的遗骨和人工技术的影像再现。能否通过遗传物质DNA分子来复制恐龙,让它们重现于自然界?这有可能吗?

    人工复制的设想

    澳大利亚科学家维德尔认为,从理论上来说,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可以无性繁殖出恐龙或其他已绝迹的动物。他十分肯定地说,大洋洲塔马尼亚虎就有可能通过重组DNA片段的遗传基因来“复制”。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古生物学家乔治·波纳尔博士就已经提出这种设想,他认为可以通过修补DNA分子使史前动物再生。要制造恐龙,必须把恐龙的DNA移植到雌鳄的受精卵细胞内并在雌鳄体内发育,直至卵细胞的周围长出坚硬的卵壳。雌鳄产下这种卵,通过孵化,新生的“人工恐龙”就会降临大地。

    戟龙再造恐龙的超级实验

    要使绝灭的恐龙复活,最大的难题是没有任何恐龙的DNA。不过,波纳尔认为,在化石中找到处于休眠状态的恐龙DNA是有可能的。例如,在琥珀化石中保存的吸有恐龙血的苍蝇、蚊子等昆虫,它们的身体内有恐龙的血细胞,从中可以提取制造恐龙所需要的遗传物质——DNA。柏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已获得了几项突破性进展。例如,在一种已灭绝的斑驴身上验证了DNA分离和繁衍技术,并成功地培育了从琥珀中分离出来的菌类细胞。如果这一试验能成功的话,人类便可以目睹恐龙的真面貌了。

    鸟的祖先之谜

    1861年,人们在德国南部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动物化石。该动物的头部类似蜥蜴,两颚长着锯齿,细长的尾巴是由许多尾椎骨串连而成的,骨骼类似爬行动物,但身上又长着飞翼和羽毛。这正是一块古鸟的化石。人们把形成这块化石的古鸟取名为“始祖鸟”。始祖鸟

    据科学家们考证,始祖鸟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大约有15亿年。这种古鸟具有爬行类动物向鸟类动物过渡的形态。它身上有爬行类动物的许多特点:有牙齿,尾巴是由18~21个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前肢有3个分离的掌骨,指端有爪。但它又有羽毛和翼,且后足有四个脚趾,三前一后,这些是鸟类的特征。所以动物学家们把始祖鸟的户口上在了“鸟纲”下面的“古鸟亚纲”里。始祖鸟真的是鸟类最早的祖先吗?如果是,它又是怎样飞翔起来的呢?树栖理论

    1984年,国际始祖鸟会议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埃希塔特召开,这儿正好离始祖鸟化石出土的地方不远。在这次会议上,科学家们对始祖鸟的进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始祖鸟的祖先原来是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人们把这种观点称为“树栖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沃尔特·博克教授是这一理论的首创者,他认为树栖的爬行动物先是借助于滑翔,在树枝之间窜来跳去,后来滑翔逐渐演变成用翅膀飞翔,真正的鸟类开始出现了。鸟类的祖先鸟类的定向航行之谜

    我们知道,罗盘是在12世纪发明的,300年后哥伦布才靠它横渡了大西洋。但是早在几百万年以前,鸟类就已经若无其事地进行环球飞行了,而且在夜间也依旧能赶路。它们是靠什么来确定方向的?北极星?太阳?风?气候?地磁?它们的方向意识又从何而来?利用地球磁场定向

    不少科学家认为,一部分飞禽是靠地球磁场来定向导航的,信鸽导航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它自己的地磁场强度和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科氏力(地球在转动中出现的一种惯性力)。磁场对于地球生物,就像空气、水一样,是不能缺少的。谁都能感觉到空气和水,可是谁也感觉不到身边存在着磁场。这是因为生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这一物理环境因素。可是信鸽不但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地的磁场强度和科氏力的大小,并且能随时识别磁场强度和科氏力的细微差异,它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准确无误地飞回家的。遗传密码所决定的本能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来解释。鸟类的迁徙习性可能是由史前时期觅食的困难所造成的。那时,为了寻找食物,鸟儿不得不进行周期性的长途旅行。这样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各种迁徙习性就被记录在它们的遗传密码上,然后经过核糖核酸(RNA)分子一代一代传下来。因此,那些很早就被它们父母遗弃的幼鸟,在没有成鸟带领、也没有任何迁徙经验的情况下,仍然能成功地飞行千里,抵达它们从未到过的冬季摄食地。鸟类的飞行绝技

    在长期的飞行生涯中,鸟类练就了一套硬功夫,无论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还是飞行距离等方面,都表现得异常出色。例如,雨燕的飞行速度约为320千米/小时,简直像疾风一样。而对秃鹰来说,7000米的高空不过是正常的飞行领域。鸟儿是怎样练就飞行绝技的呢?翅膀的构造与特殊骨骼

    优越的生理条件使得鸟类可以在另一个生存空间施展本领。鸟翅羽毛的构造巧妙运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当它们上下扇动或上举下压时,能推动空气,利用反作用力向前飞行。另外,鸟类羽毛的间隙构造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减少飞行时遇到的空气阻力,有的还能起到除震颤、消噪音的作用。把鸟类送上蓝天的还有它们特殊的骨骼。鸟骨是优良的“轻质材料”,中空质轻。据分析,鸟骨只占鸟体重的5%~6%;而人类的骨头则占体重的18%。由于骨头轻,翅膀极容易带动起来,加上鸟体内还有很多气囊与肺相连,因而十分有利于减轻自重、增加浮力。高空飞行之谜

    我们知道,高空与地面的自然条件相差甚远,每增加一定高度,气温、气压以及空气中氧浓度的变化都很大。在这种环境下,高寒和缺氧会给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但某些鸟类却能跨越那些被人类视为生命禁区的高空。原来,鸟类和人类样,在缺氧的情况下能进行“过度换气”,而且效果倍增。在6000米的高空,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1/2。鸟类在此高度飞行时,能将呼吸频率增加5倍,吸氧量增加2倍,脉搏频率增加1倍,动脉和静脉中的含氧量增加2倍。这样,鸟类肺部和心脏的效率能增加15~23倍。过度换气的作用是使肺快速吸进更多的空气,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氧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特别是大脑。由于鸟类在过度换气时不会发生脑血管收缩现象,所以可以战胜人类认为难以承受的极限。

    猛禽的奥秘

    猛禽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猎食动物之一,拥有巨大的翅膀、尖利的爪子和一只钩状的嘴。它们最有杀伤力的部位是脚爪。强有力的脚爪可以撕开动物坚韧的皮,在半空中抓住鸟,甚至在水里捉到鱼。猛禽除了它的同类和人类以外,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的。猛禽中包括秃鹰、鹰、隼、秃鹫等。秃头“清道夫”

    秃鹫的别名是”清道夫”,因为它以各种动物的腐尸为食。秃鹫的长相很奇特,这是由于它的头颈部有一块地方是裸露的。原来秃鹫在吃动物的尸体时经常把头颈伸到尸体里面去,如果头颈处长满羽毛就很不方便。所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秃鹫的头颈部位就渐渐变得裸露了。此外,秃鹫裸露的头颈也便于消毒。秃鹫会毫不留情地把裸露的颈部暴晒于草原炙热的阳光下,如此一来,病菌也就在秃鹫身上呆不下去了。所以,尽管秃鹫长得很难看,但它的秃颈却是对它“清道夫”生活的一种保护。鸟类“滑翔机”

    在山崖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旷野的上空,常有老鹰在空中滑来滑去,它不扇动翅膀,就像悬在空中似的。老鹰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这是因为在陆地的上空,常常有比较稳定的热力上升气流。老鹰的翅膀较宽,很适于利用这种平稳的热力上升气流来滑翔。不过,只有当上升气流足够支持老鹰的体重时,老鹰才能够滑翔。山崖以及与之相接的没有树林的空旷田野,是经常有热力上升气流的地方。所以老鹰就选择这一带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以利于起飞翱翔。老鹰的飞行器官很适于这种静力的翱翔。因此,我们常常见到老鹰在晴朗的天空中滑翔,历久不息。鱼在水中生活的奥秘

    鱼类以水为家,在水里来去自如、浮沉随意。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里?它们靠什么来调节自己在水中的行动?它们如何感受水中的世界?鱼身上为什么会长满鳞片,这些鳞片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鱼鳔升降机

    鱼的肚子里有一个白色的气囊——鳔。鱼通过肌肉的收缩,使鳔缩小或胀大。当鱼要浮起来时,肌肉放松,鳔内充满了气体,空气比水轻,鱼受到的浮力大,就能浮起来;当鱼要下沉时,肌肉收缩,鳔内气体减少,鱼所受的浮力随之减小,鱼就沉下去了。在鳔的作用下,鱼还能够依据水域的不同深度和不同压力,放出或吸进空气,以调节身体的密度,达到与所受水的浮力接近的程度,从而保持在水中停滞不动的状态。特殊感受器

    鱼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侧线。如果你注意观察鲫鱼,就会发现在它身体两侧中间的一行鳞片上,各有一条由许多小孔组成的虚线,这就是侧线。鱼的侧线其实是一条细细的管子,一头埋在皮下与神经相连,另一头按一定间隔穿过鳞片通达外界。鱼类就是靠着侧线来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除了能感知险滩湍流外,鱼的侧线还能感觉到水中浮游生物及一些小鱼、小虾的游动,从而准确觅食。

    鱼鳞的秘密

    除少数无鳞鱼外,大部分鱼的身上都布满了鱼鳞。鱼鳞的形状很多,有大有小,一般可分为盾鳞、列齿鳞和硬鳞三种形态。盾鳞,顾名思义,鳞片的形状像盾牌,鲨鱼的鳞就属于此类。列齿鳞是表面上有许多细小的齿状突起物的鳞。硬鳞是磷片与磷片之间由纤维连接、排列紧密的鳞。鳞是鱼对水生生活的一种适应。全身布满鱼鳞的鱼,微生物难以侵入其机体,从而有助于抵抗疾病的感染,保护身体。鱼类的体色之谜

    我们常见的鲤鱼背部是暗黑色,体侧是暗黄色的;草鱼体色是茶黄色;链鱼是银白色;青鱼是青黑色。它们的腹部一般为灰白色,也就是常说的“鱼肚白”。这些淡水鱼的体色都不鲜艳。可是我们在水族馆里所见的一些热带鱼却非常艳丽,体色多变。这是怎么回事呢?淡水鱼的保护色

    动物为了适应栖息环境而产生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叫做保护色。淡水鱼背部的青黑、灰黑、黄绿等颜色深于腹部的灰白色,其实就是一种保护色的体现。因为从水中往上看,水面白亮,白色的鱼腹不易被深水中的大鱼发现;从上往下看,水的颜色深,天空中捕食鱼类的鸟也不容易发现背部颜色同样深的鱼。因此淡水鱼的体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海水鱼的保护色

    同样的道理,热带鱼拥有丰富艳丽的体色也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结果。如生活在红珊瑚礁附近的某些鱼,全身都是深红色的;生活在水质清澄区域的玻璃鱼,全身透明,体内的骨骼、内脏都一览无遗。还有一些会变色的鱼:比目鱼平时侧卧在海底泥沙上,身体也呈赤褐色,当海底土质颜色起变化时,它的体色也随之改变,甚至还会变出斑点来;石斑鱼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由红变绿,由黑变白,由黄变红,同时身上的斑点、条纹也忽明忽暗地变幻着。据观察,这种鱼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出六种不同的颜色。昆虫是什么

    昆虫纲的动物占整个动物种类的2/3以上,数量相当多,种类也千差万别。有一些动物貌似昆虫,但实际上却不是,例如蜘蛛。可是,你知道蜘蛛为什么不是昆虫吗?昆虫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昆虫的特征

    昆虫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由许多环节组成;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还有一个“口器”;胸分前胸、中胸、后胸三节;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气门和外生殖器。上述特征是确定昆虫的标准。有一些昆虫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由于长期适应,部分器官会退化。如跳蚤的翅膀就退化了,但其他特征都与昆虫相符。蜘蛛的身体只分两部分:头、胸合为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腹部。它没有触角、翅膀,有4对足。这些特征与昆虫并不一致,所以它不属于昆虫类。昆虫的蜕皮

    所有的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都要蜕几次皮。昆虫的表皮并不同于我们人类的皮肤,而是一种细胞的分泌物,不会增长。当昆虫的身体长大时,这层表皮就显得太小了,以至于会阻碍昆虫的生长。此时昆虫就会蜕去这层旧表皮,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层新表皮。新表皮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能溶解于水的柔软蛋白质。其中一部分蛋白质后来在新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变成不溶解于水的硬的蛋白质。于是,当昆虫长大一些后,原来柔软的新表皮就很快变硬了。

    昆虫界的飞行家

    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杰出的飞行家。蜜蜂飞行时,四片翅膀是一齐振动的,而蜻蜒的两对翅膀却是分别扇动的。蜻蜓飞行时虽然翅膀的扇动次数少于其他昆虫,但速度却快得多。例如蜜蜂每秒钟扇翅250次,飞行45米,而蜻蜓每秒钟扇翅38次,飞行9米。蜻蜓的飞行速度那么快,它那薄得透明的翅膀能经受得起高空振颤吗?蜻蜓又为什么喜欢“点水”呢?蜻蜓的“翼眼”

    蜻蜒的细长身子和四片平展透明的翅膀,使它看起来很像一架小飞机。蜻蜒是昆虫世界中公认的飞行高手,当它追捕小虫时,速度还会大大超过9米/秒。如此高速的飞行对它那看似柔弱的翅膀毫无破坏力的原因,就在于蜻蜒翅膀的前缘末端有一块“翼眼”。它使蜻蜒的翅膀加重,消除高速飞行所带来的震颤。科学家受到蜻蜒“翼眼”的启发,在飞机机翼的前缘末端焊上一块加重装置,从而消除高速飞行给飞机机翼带来的振颤,避免了机翼折断的危险后果。蜻蜓点水与水虿羽化

    蜻蜒在水面上飞翔,尾尖紧贴水面,一点一点地用尾尖点水,这就是俗话说的“蜻蜒点水”。蜻蜒真的是在随便“点水”玩吗?不是的,这是雌蜻蜒在产卵。卵排出后,在水草上孵化出幼虫——水虿。水虿要在水里过很久的爬行生活。少则一年,多则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蜻蜒成虫。蜻蜒是著名的益虫,专吃蚊子、苍蝇、蚜虫等害虫,而蜻蜒的幼虫水虿更是除害虫的能手,它专吃蚊子的幼虫“子孓”。水虿是用位于肠部的鳃来呼吸的。它的尾部末端能吸水。每当遇到危急情况时,它就从尾尖猛射出一股水流,霎时,它就像喷气式飞机一样,突然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往前飞奔。水虿的外形有点像蜘蛛,肚子很大。当它要羽化成成虫时,会攀到水草上,不吃不喝。羽化时,水虿又短又胖的肚子变得又细又长,原先叠在一起的翅膀也逐一展开,终于变成了一只像小飞机似的蜻蜒。蝴蝶的神秘迁飞

    蝴蝶是鳞翅目中锤角亚目(又称蝶亚目)昆虫的统称,是昆虫中最美丽的类群。全世界约有14万种蝴蝶,以美洲最多,中国约有1300多种。蝴蝶能进行长途迁飞,甚至能成群结队地越洋过海。据统计,全世界曾有200多种蝴碟发生过上千次迁移飞翔。蝴蝶迁飞之因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蝴蝶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生存环境,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与遗传和环境有关。例如大菜粉蝶在成虫羽化时,如果它寄生的植物不能为它提供较佳的食物来源,它就会迁飞,去寻找合口的美味。相反,如果它寄生的植物能满足它的需要,它就不会迁飞。另外,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蝴蝶的个体发育,致使蝴蝶幼虫发育成一种迁飞型的成虫。他们发现,光照周期、温度、种群密度、食物条件的不同,都会使成虫在生理和飞行能力上产生明显的分化。这就使得迁飞型蝴蝶获得了生理条件上的可能性。蝴蝶的“喷气发动机”

    弱不禁风的小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航行3000~4000千米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因为仅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是飞不了那么远的。一些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时使用了先进而节能的“喷气发动机原理”。他们使用高速摄影机摄下欧洲黄粉蝶飞行的情况,发现这种粉蝶的翅膀在飞行中竟有1/3的时间是贴合在一起的。它们巧妙地利用自己翅膀的张合,使前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空气收集器,后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漏头状的喷气通道。粉蝶每次扇动翅膀时,喷气通道的大小、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形状和长度以及收缩程度,都有序地变化着。两翅间的空气由于翅膀连续不断地扇动而被从前向后挤压出去,形成一股喷气气流。一部分喷气气流的能量用以维持飞行的高度,另一部分喷气气流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则用来加速。蝴蝶就是利用这种“喷气发动机原理”漂洋过海的。夺命的蝴蝶

    大家都很喜欢蝴蝶,因为它们长着色彩艳丽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丽动人。蝴蝶是一种昆虫,和那些凶猛的野兽相比,它们非常非常的弱小。然而,自然界中却有一种能吃人的恐怖蝴蝶。蛇蝎美蝶

    一次,一支由10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到巴西北部山区进行动物习性考察。一个雨后天晴的下午,一名叫哈尔德的队员在途中掉队了,到傍晚的时候,队员们才在路边草丛中找到他的尸体,在尸体周围飞翔着一群颜色艳丽的蝴蝶。经医生检查,哈尔德是被蝴蝶咬死的。难道小小的蝴蝶还真能咬死人?为了解开这个谜,考察队员们进行了调查。根据那一带山民的介绍,这种美丽的蝴蝶是巴西北部山区独有的,以食肉为生。遇到兔子、山鼠等小动物时,它们就三五成群追啃蚕食;碰到牛或羊等大动物,它们则数以千计地联合起来,进行围攻叮咬,直到把对方叮死,分食完毕为止。蝴蝶吃人的秘密

    蝴蝶咬死人,的确称得上是奇闻。为了进一步进行研究,考察队员们捉住了几只蝴蝶,将它们和老鼠关在一起。当蝴蝶攻击老鼠后,他们就对死老鼠的尸体进行化验,终于把这个谜揭开了。原来,这种蝴蝶的唾液里含有一种剧毒物质。当它们咬了人或动物后,这种剧毒物质就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先使人或动物失去知觉,然后致死。因此,考察队员们把这种蝴蝶称为“吃人蝴蝶”。动物的“求爱”

    动物是如何求爱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1985年9月发生在美国的一件怪事。旧金山对面的理查森海湾附近每天晚上都可听到一种怪声,周围的居民被这怪声烦得要死。后来人们发现唱歌的原来是蟾蜍,它们正在呼唤雌性蟾蜍前来交配。用叫声求偶的动物除了蟾蜍外,还有蛙类、蟋蟀等。

    鸣声示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有名的宋词,描写雨后蛙鸣,颇为美妙传神。但作者始料不蛙类用鸣声向同事示爱及的是,他描写的居然是雄蛙的求爱仪式。原来蛙类求偶时,喜欢“大家一齐来”的方式。雄蛙集体蹲在河流或池塘里,鼓起腮来呱呱大叫,用叫声吸引雌蛙来到交配产卵的地点。某些种类的青蛙,当一群雄蛙在一起大合唱时,还有一个合唱指挥,领导大家一起呱呱大叫。雄蟋蟀在求爱方面更是工于心计。它首先在地面上营造一个有两条入口隧道的巢穴,然后蹲在两条隧道交叉处,用前翅互相摩擦发出一种颤音。隧道的特殊形状正适合把声音扩大,这种自制的“扬声器”播出高于原音的立体声求偶曲,吸引从洞口经过的雌蟋蟀。比美与格斗

    有的动物通过展示自己的美丽来求偶,这在鸟类中比较显著。以孔雀为例,雌孔雀的相貌较为丑陋,羽毛颜色朴素;而雄孔雀却恰好相反,它不仅拥有色彩斑斓的羽毛,而且还有长长的尾巴。雄孔雀求爱时,会昂首阔步,竖起尾羽,张开成扇形,阔约15米,同时发出响亮尖锐的叫声,呼唤雌孔雀注意它独一无二的美丽。与孔雀的情况类似,鹿中更为漂亮的也是雄鹿,它身披光彩外衣,头顶妩媚鹿角,而雌鹿却没有这些。那么雄鹿为什么长角呢?原来这是与其他雄鹿争夺雌鹿的武器。每当秋末冬初,鹿角刚好硬化,两只雄鹿展开激烈格斗,胜利者将获得自己的配偶。体格健壮的雄鹿获得佳人倾心后,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了。

    动物的“婚恋”奇闻

    人间的婚恋有万象千态,而动物的“婚恋”也同样无奇不有。动物界中有像人类一样情深意重、生活美满的和谐伉俪。例如,美洲鹦鹉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是动物界最忠贞的情侣,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互相帮助。人类在婚配前,男方往往会送给女方彩礼,殊不知动物界中也有同样的习俗呢!动物的“彩礼”

    雄性野蜘蛛寻偶时,需要送礼物。它出发前必须抓到一个俘虏——苍蝇或蚊子,然后用丝把俘虏缚成一个沉重的包袱,历尽艰辛,直到找着一个雌性野蜘蛛,才把包袱卸下来,算是给新娘的见面礼。雌性野蜘蛛接受礼物后,才肯把爱情献给它。这可算是一桩名副其实的“买卖婚姻”了。有一种飞虫叫牛虻,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绝大多数是昆虫。雄牛虻在向雌牛虻求婚时很郑重,先用自身的分泌物做一个小篮子,再把小昆虫盛到篮子里当礼物馈赠对方。有些雄牛虻捉不到小虫子,就送个空篮子或在篮子里装个假礼物前去骗婚,雌牛虻往往上当受骗。浪漫的求婚

    同送彩礼的动物相比,另外一些动物似乎更重视“精神文明”,它们的求婚方式是唱歌和跳舞。最动听的情歌当然属于鸟类了。巨嘴莺到了发情期,雄鸟便从早到晚不停歇地歌唱,雌鸟若对它有意,便会发出“喳喳”的声音,雄鸟见状就会马上飞向雌鸟。它们用身体互相摩擦表示亲近,其缠绵之状很是动人。舞蹈是白鹤的重要求婚方式之一。雄鹤向雌性求爱时往往采用独舞的方式:先是昂首挺胸站在原地,然后张开双翅,接着扇动翅膀,双足跃起离开地面……动物的“优生优育”

    在生存竞争中,动物也很注重“优生优育”,以便孕育培养出强健的后代。为此它们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式,例如优胜劣汰的择偶方式,想方设法避开分娩期的恶劣环境等。它们甚至懂得“近亲婚配”的恶果。比如老鼠虽然繁殖力极强,但却从来不会“近亲婚配”。优胜劣汰制度

    野骆驼的“婚姻状态”为“一夫多妻”制。冬天是它们的婚配季节。众“新娘”只会留下一头最健壮的雄骆驼来当“新郎”,而其余的雄骆驼则被迫退出。为了争当“新郎”,雄骆驼之间少不了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斗。胜者独占众“新娘”,而那些“败军之将”若因不服气,或因妒嫉,偏偏不肯离去时,众“新娘”便会群起而攻之,将它们轰走。由于交配的雄骆驼身体最健壮,因此生下来的小骆驼都非常结实。明智的生育计划

    在埃及的尼罗河两岸栖息着非洲象,它们能够根据食物的多少来决定自己的生育,确保后代的正常生长。尼罗河的一侧长着茂密的森林,食物供应十分丰富。生活在这里的母象认为环境优越,得天独厚,所以每4年便会产一胎小象。可是尼罗河的另一侧却是另外一种模样:气候条件差,食物很贫乏。那里的母象从保持供需平衡出发,生育一胎要相隔9年之久,真不失为明智之举。非洲的母羚羊如果在分娩时遇上了寒冬腊月,它能极其巧妙地将小羊的出生时间推迟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动物认亲之谜

    在动物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同一种动物中,血缘关系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同一血缘的个体,相互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助互爱。那么,动物是怎样识别亲人的呢?鸣声辨亲疏

    崖燕大群大群地在一起孵卵,峭壁上会同时挤满几千只葫芦状的鸟巢,密密麻麻。但用不着担心老崖燕会认错自己的子女。对它们来说,雏燕的叫声就是它们的识别标志。在美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岩洞里,栖息着7000万只无尾蝙蝠。它们的居住地极端拥挤,以致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推测,母蝙蝠喂奶时,不可能只喂自己的亲生子女,而是盲目地喂首先飞到自己身边的小蝙蝠。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美国生物学家麦克拉肯和他的助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从洞里正在喂奶的800万对蝙蝠中抓走167对,随后对每对蝙蝠的血液进行基因测定。结果发现,约有81%的母蝙蝠喂的正是自己的子女。麦克拉肯带着照明设备在山洞里又进行仔细的观察,他发现,母蝙蝠在喂奶前,先要发出呼唤,再根据小蝙蝠的回答来判断是否是自己的子女,还要进一步用鼻子嗅嗅,在确认是自己的子女后才喂奶。气味是身份证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有些动物通过气味和所分泌的激素来分辨亲缘关系。蜂群里有专门的所谓“看门蜂”,由它控制进入蜂巢的蜜蜂。在一起出生的蜜蜂(一般都是同胞兄弟)可以通行无阻,而其他地方出生的蜜蜂则难以入巢。“看门蜂”的任务,就是对进巢的蜜蜂进行审查,它以自己的气味为标准,相同的放行,不同的拒之门外。蚂蚁也是以气味识别本族成员的。蚁后给每只工蚁留下气味,有了蚁后亲自签发的”身份证”,工蚁才能自由出入蚁穴,否则就会被咬死。

    鱼类身上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激素。鱼当了父母亲之后,体表常常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之为”照料外激素”的化学物质,幼鱼嗅到后,便自动保持在一定的水域里生活,以利于亲鱼的照料和保护。动物的记忆力

    我们一直以为记忆是人类独有的功能,然而,一系列的事实证明某些动物确实有惊人的记忆力。比如,老鼠能走出迷宫;蚂蚁能找到回家的路;海龟、蟹群、蟾蜍能准确无误地重复前辈的路线去产卵。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是先天的本能还是后天的记忆?是参照了环境的特点,还是根据气味信息?海龟回老家

    海龟有一个很神奇的特性。在生殖季节,雌海龟会爬上当初它诞生的海岸产卵。如绿海龟,每年3月产卵季节到来时,它们便结群从巴西沿岸向全长只有几千米的小岛——阿森松岛远航。这个小岛位于南大西洋上,距巴西有2200千米远,但海龟却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它。产卵后,它们又长途跋涉几千千米返回巴西。海龟这种“回老家”的本领由何而来?科学家认为,小海龟在孵化出生的那一刻,就将它周围环境的种种细节,包括附近海水的特殊化学特质、海滩的气味等资料全部记住了。长大成熟后,它们在记忆的带领下,顺利返回出生地,孕育下一代。蚂蚁不迷路

    在晴朗的天气里,群体生活的蚂蚁常要外出寻找可吃的东西,它们为了找吃的东西有时得走很远的路。从很远的地方再回到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小小的蚂蚁却有一套杰出的认路本领,不会轻易迷路。科学家在研究蚂蚁时发现,它们的视觉非常灵敏,不但能通过陆地上的景致来认路,而且能借助天空中的景致来确认路线。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移动,对于蚂蚁来说,都是可以用来辨认方向的。除了依靠眼睛外,蚂蚁还能根据气味来认路。试验证明,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在归途中只要沿着这种气味走,就不会误入歧途。动物的特异功能

    动物的感官依其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有的感官退化了,而有的感官则进化成特异功能。例如,鸟类的五官以视觉的发展最为突出。在天空高飞的鸟,竟然能发现地面上爬行的蜥蜴或甲虫。另外,动物的嗅觉和听觉也都十分敏锐,有着异于人类的惊人之处。灵敏的嗅觉

    狗的嗅觉器官非常复杂。与人的嗅觉相比,狗的嗅觉器官好比一支交响乐队,而人类的嗅觉器官可能只是这个交响乐队中的一种乐器。一只德国狼狗有22亿个嗅觉细胞,人类只有500万个。实验证明,德国狼狗侦察气味的能力高出人类100万倍。经常在空中生活的生物,无法将气味留在地面上形成踪迹,但是到了求偶季节,蝴蝶可以单凭气味就能吸引数千米外的伴侣。雌蝴蝶身上的全部香液加起来也不过才1/1000毫克,而它只要喷出其中的一部分散发在空气中,14千米外的雄蝶就能嗅到香味。可见,蝴蝶的嗅觉也是相当灵敏的。有趣的听觉

    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出神入化。蝙蝠凭着这个系统可以准确地测出途中的食物和障碍物的位置。蝙蝠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全盲,大多数蝙蝠能在微弱的光线中看到物体,而在全黑的地方就要靠高频率的尖叫了。蝙蝠的尖叫声其实是一种超声波,人类很难听到。凭着声波的回音,蝙蝠们就能测出前方障碍物的准确位置。利用这套回声定位系统,蝙蝠们可以成群出动,飞来飞去却互不相撞,也不会撞上其他障碍物。动物的绝妙防身术

    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天灾、天敌、疾病等等。尤其是弱小动物,需要随时防备天敌的侵犯,与之做斗争以求得生存。可以说,动物的防敌之术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伪装诈骗术

    东南亚的一种蜘蛛能为自己制造替身。当它捕捉到飞虫以后,就用蛛丝将飞虫层层缠绕,缠到飞虫的大小与它本身相仿时,它就把飞虫放到蛛网的显著位置上。那些以蜘蛛为食的飞鸟前来觅食时,常常会错把蜘蛛的替身当做目标,蜘蛛因而保全了性命。大洋洲伞蜥擅长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来吓退来犯之敌。伞蜥一般身长1米左右,一受到惊吓,它颈部满布刺状鳞片的褶皮就会鼓起,形成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圆盘,身形突然显得增大很多。同时它还大张其口,露出鲜黄色的口腔,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这使得敌人以为它是一种凶狠的动物,因而逃之夭夭了。北美洲枭目蝶的翅膀上长着一对像大眼睛似的圆点,可以吓退天敌。这种形似枭眼的圆点居然还有像眼球一样反光的光斑,奥妙至极。放臭熏敌

    放屁虫的自卫术可谓是“惊天动地”了。在遇到袭击时,它会爆出一声巨响,随即向前来袭击的敌人喷出混合着过氧化氢及醌醇的臭液。待敌人从巨响和臭液中清醒过来时,放屁虫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臭”名昭著的臭鼬,也会用毒液袭击敌人。这种毒液是一种名为硫醇的硫化物,奇臭无比,中了这种毒液的动物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以后只要再碰上臭鼬,必定对它避而远之。可见,毒液的威力还是不小的。动物的神奇再生术

    相对于人类来说,一些低等动物的生命力竟要顽强得多。当人类想尽方办法寻找异体移植的可能性时,这些低等动物却拥有令人惊羡的再生能力。它们不需要从其他同类那里寻找替代物,自身便可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完全恢复受伤之前的状态。断尾保命

    许多人对壁虎的神奇逃生术并不陌生。当壁虎被敌人抓住尾部时,它会突然自动断去尾巴,趁敌人发愣之时匆忙逃走。这种出人意料的逃生术成功地挽救了许多壁虎的生命。与壁虎类似,蜥蜴也具有同样的逃生方法。在遭受危险时,蜥蜴往往自行断除尾巴。断尾虽然脱离了身躯,却能在短时间内继续抽动不已,用以迷惑敌人,而蜥蜴却趁机逃走。蜥蜴尾部断口处的肌肉会在一瞬间收缩、硬化,防止断口处流出血液,并生成细胞块。这些细胞块组织具有一种叫做“再生芽”的生长细胞,这种细胞以极快的速度分裂、生长,所以蜥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长出一条新尾巴。蜥蜴与壁虎只有尾巴可以再生,而有的动物如螃蟹和蚯蚓可以再生脚或躯干。断脚再生与残躯复活

    螃蟹的脚虽然多达8只,可它还是十分爱惜自己的每只脚。只不过这种爱惜并不是体现在拼命保护每只脚上。相反,在搏斗中伤到脚的螃蟹,会迅速将自己的脚折断,断折处则会立刻分泌出一种透明的体液覆盖着伤口,使伤口凝固。不久,从断口处会长出新的脚来。螃蟹以这样的方式,保持了自己脚的完美无缺。无论是螃蟹、蜥蜴还是壁虎,它们的再生能力都是局部性的。切掉它们身体的其他部位,再生能力并不能得到体现。然而自然界中还存在一些动物,具有惊人的全身再生能力。这些动物通常更加低级,其中的典型代表是蚯蚓。如果将蚯蚓切断后保留两截断体,你会发现不久之后一条蚯蚓会变为两条。有头的半截会长出尾来,而有尾的半截又会长出头来。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让人类羡慕不已。动物尾巴的奇特功能

    动物身后大都长有一条尾巴。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尾巴可有可无,可实际上动物一旦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动物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无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动物的尾巴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吧。尾巴是游泳器

    夏天,站在澄清的鱼池旁,你可以看到鱼的游泳姿态:或倏忽远逝,或骤然停游,或跳跃腾空,或返身转向……真是游姿多变,自由自在。鱼儿究竟靠什么游泳呢?科学家试验证明,鱼类是靠鳍和尾来运动的。如果断其胸鳍,鱼就前沉;

    若把背鳍切除,鱼便后沉;假如把尾巴(即尾鳍)割去,鱼就失去方向,不能前进。这一试验证明,尾巴才是推进鱼体和使鱼儿转向的主要器官。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嘴兽,虽然属于哺乳动物,却同爬行动物一样是卵生的。它的前后肢的各趾间有蹼,游泳时起“桨”的作用,其尾巴扁平而宽阔,几乎为体宽的2/3,游泳时当“舵”用。此外,鲸类和海牛的尾末都有一个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既是它们的有力推进器,又是它们极妙的升降舵。尾巴是武器

    产于非洲尼罗河上游的尼罗鳄在世界鳄类中大名鼎鼎。这种鳄的个头很大,一般体长4~5米,大者可达8米,重约1000千克左右。它生性凶暴,又长又粗的尾巴是相当危险的重型武器。当见到牛、羚羊、鹿等哺乳动物在河边饮水时,它会突然将铁鞭似的尾巴向上一扫,把这些动物打入河里,然后张开大嘴,饱餐一顿。在无脊椎动物中,也有用尾巴作为武器的。蜜蜂和胡蜂是大家熟悉的昆虫,它们的腹部尾端有螯针,与毒腺相通。如果人扰乱了它们,或者捣毁了它们的蜂巢,它们就会用螫针螫人,并将毒液注入到人体,使人中毒。蝎子的尾部有一对毒腺,在行走时,张着双螯,翘起尾部,遇到猎物敌害就用双螯钳住,尾端勾转将尾刺刺进对方身体,注入毒液。动物的奇异视觉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构造的双眼。它们眼中的世界各不相同。例如,青蛙只捕捉运动着的昆虫,因为它的双眼只能看见运动着的物体。面前没有活动的物体时,青蛙眼中只是一片灰白色的屏幕。视觉不好的动物不止青蛙一种,狗也是“睁眼瞎”。为什么警觉的狗竟被说成是“睁眼瞎”呢?连视力超群的鸟也有视觉“盲点”,这是为什么呢?没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

    狗用来追踪猎物的重要器官其实并不是它的眼睛,而是它的鼻子。同青蛙一样,狗的眼睛只能看清楚移动着的物体。狗在追捕猎物时,如果猎物突然屏息不动,那么猎物在狗眼中的影像便消失了。任何静止不动的物体在狗的眼中都是一片空白。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之中,只有人类和少数几种猿猴具有感色细胞。这种感色细胞生长在视网膜上。细胞在接受光线的刺激之后,产生化学作用,把颜色的刺激传送到大脑。青蛙和狗的眼睛都不具有这种细胞,因而在它们的眼中,世界一片灰白,毫无色彩。不过,有些动物虽然能辨别色彩,但却对之视而不见,比如鸟类。视而不见

    鸟类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虽然能够辨别某些色彩,却又对很多物体视而不见。鸟类在空中高速飞行,在森林中来回穿梭,需要对飞行环境有清楚的认识。它们在寻觅食物和栖息于树枝上时,对食物和树枝的远近位置都相当了解。这种距离判断是通过颜色传递给大脑的。鸟类对物体视而不见并不是说它们的眼睛看不到静止的物体。由于鸟类经常在空中和林中进行高速飞行,来不及仔细观察身边的环境,一些不重要的环境总是一闪而过。因此在鸟类的眼中,这些无关的环境便被忽略掉了,剩下的只是环境中的重要部分。例如一只追逐昆虫的鸟,它的眼中只看到昆虫和昆虫逃跑的路径,至于其他物体,虽然处于它的视野之中,却视而不见。揭开动物休眠的奥秘

    动物的休眠包括冬眠和夏眠两种。冬眠是动物对冬季气温低、食物少等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夏眠则是动物对炎热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如沙蜥、草原龟会因夏季温度过高而进入休眠时期。动物为什么会进入休熊眠状态呢?它们的身体在休眠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呢?冬眠的动物

    像青蛙、蛇等动物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到了秋冬季节,气温降低,为了适应低温条件,它们只好潜入水底或躲进洞穴、缝隙中休眠,将体内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以所积累的脂肪为营养物质缓慢使用,来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不同的动物在休眠时期的状态也不尽相同。青蛙、蛇等变温动物在整个冬眠时期基本上都不吃、不喝、不动、不醒,直到天气转暖。所以如果强制性地改变外界环境的温度,它们会随之发生体温变化,并产生一系列反应。如夏天把青蛙放进冰箱,它会冬眠;将冬眠着的青蛙带入温暖的室内,它会随之苏醒,告别冬眠状态。而刺猬、熊等恒温动物在冬眠时能自行调节体温,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苏醒过来,然后再继续呼呼大睡。它们不会随外界强制性的温度变化而进入休眠状态。对极限温度的适应性

    休眠时,动物的生命活动减缓,通常表现为停止取食、不活动、昏睡、呼吸微弱和体温下降等。休眠前,这些动物都要为增加体内脂肪积极觅食,以备休眠期和苏醒时期的需要。动物对高温与低温的忍受力都有极限。高温对生命体有破坏作用,低温则使动物的机体组织冻结,细胞结构被破坏,最后因代谢作用停止而死亡。动物的冬眠与夏眠正是动物对极限温度的适应性表现。动物的防震高招

    在大英博物馆里有一个独特的陈列品。一块34厘米厚的捕鲸船船板中间,嵌着一根长30厘米长、圆周为127厘米的箭鱼之“箭”,船被戳破了,“箭”却完好无缺。箭鱼头上的“箭”为什么不怕撞击呢?还有,“森林医生”啄木鸟每天都要敲打树干,它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呢?箭鱼的防震器

    科学家们对箭鱼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箭”的基部骨头呈蜂窝状结构,孔隙中充满了油液,好像是多孔的冲击波吸收器。箭鱼的头盖骨结构相当紧密,又跟“箭”的基部连成一体,所以使箭鱼能够经受很强的冲击力。这真不愧是一个天然的防震器。这种结构被科学家所借鉴,后来在设计制造航天飞机时得到了应用。动物的天然防震器不只独此一家,啄木鸟那构造特殊的头部也是名副其实的高效防震装置。不会得脑震荡的啄木鸟

    啄木鸟的嘴每天要敲打树干500~600次,嘴啄树木的冲击速度是2080千米/小时。当啄木鸟的头部从树上弹回时,减速的冲击力大得惊人——约有1000个重力常数。要知道,一辆汽车如果以56千米/小时的速度撞在一堵砖墙上,其力量也不过是10个重力常数而已。奇怪的是,啄木鸟从来不会因此而得脑震荡,头颈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原来,啄木鸟的头部构造与众不同:脑子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在脑子的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这样一来,通过流体传播的振动波也就得到减弱;头部强有力的肌肉系统,能起吸震和消震的作用。另外,啄木鸟的头部和它的“钢凿铁嘴”,总是一前一后地作直线运动,从不作侧向运动。根据啄木鸟头部的奇特构造和运动方式,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安全帽和防撞盔,可以避免因突然的旋转运动造成的脑损伤。不怕寒冷的熊

    北极熊又名白熊,分布于北极及其附近国家,以冰岛、格陵兰岛、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的一些海岛上居多。能在地球上极寒冷的地方生存的动物,一定有它适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生存方法。那么,北极熊是如何抗御寒冷,将极地当成乐园的呢?抗寒的体毛

    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典型表现在北极熊的体毛上。北极熊身体表面的毛分两层:外层是针毛,较粗糙,毛管透明,能把照射到身上的阳光全部吸收。内层是短而密的绒毛,毛与毛之间充盈着空气,令吸收的热量不致散发,并能保持体温。所以北极熊能抵御北极地区的严寒。北极熊毛色雪白也是它对北极寒冷生活的适应性表现。纯白的毛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有利于它猎捕食物。这正是北极熊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保护色。冰上防滑的奥秘

    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人都知道,冬天下过大雪后,路上一旦结冰,就滑不留足,稍不当心,就会跌跤。北极一带常年天寒地冻,北极熊在茫茫的冰原上奔跑时为什么不会滑倒呢?秘密就在它的脚掌上。原来北极熊的脚底长有一层密密的毛,而非光滑的肉掌。这增大了脚掌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它在奔跑时不会摔跤。这也是北极熊对北极寒冷生活的适应性表现。不怕寒冷的企鹅

    秋风渐起,许多候鸟在繁殖地的气候即将变冷时,纷纷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而在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却安然地生活着不怕冷的鸟类——企鹅。可是,企鹅为什么能不畏严寒呢?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抗寒之谜

    企鹅是鸟类世界中适应于严寒水域生活的鸟类。它们全身披覆着像鳞片形状的羽毛,又浓密又厚实。由于双翅已经转变成发达的鳍脚作为划水用的工具,企鹅也因此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企鹅有着惊人的调节新陈代谢的能力。它的机体组织能十分协调地使用自己的能量。它用血液来协调身体活动的各个部分,包括心、脑、肌肉等,而其他组织的活动则十分平缓。这使它们即使生活在冰冷的南极水域中,也依然能够维持正常的机体机能与活动。企鹅坚硬、光滑的“羽被”,肥厚的脂肪层,独特的机体代谢能力,令它们成为了居住在极寒地区的独一无二的鸟类。企鹅的爱情

    企鹅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曾有生物学家花了10多年时间对近千只企鹅进行观察研究,发现80%以上的企鹅始终维持原配,甚至有一对企鹅共同生活了11年之久。企鹅常用对歌的方式求偶。在唱歌时,企鹅伴随着有趣的动作,一会儿相互扇动着翅膀,一会儿把扁平的长嘴向上昂起。生活在南极的阿德里企鹅,其求偶方式更加独特。雄企鹅求爱前要挑选一些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很难找到的卵石作为见面礼。有的雄企鹅甚至会到邻居那里去偷取。求偶季节一到来,它们就把卵石虔诚地奉献给雌企鹅,然后退几步站在一旁观望。一旦雌企鹅认可了,它们便会用卵石在背风处筑起洞房,开始产卵育儿。动物界里的“数学家”

    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一个学科。如果有人对你说,有许多动物也精通数学,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事实上,大自然中确实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数学家”。天才的数学家兼设计师

    每天上午,当太阳升起与地平线成30°角时,蜜蜂中的“侦察员”就会去侦察蜜源。回来后,它用“舞蹈语言”汇报信息,于是蜂王便派工蜂去采蜜。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蜜蜂的计算能力非常之强,派出去的工蜂不多不少,恰好都能吃饱,保证回巢酿蜜。此外,工蜂建造的蜂巢也十分奇妙,是严格的六角棱锥柱形体。令人惊讶的是,组成蜂巢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是70°32′。经过数学家的计算,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称得上是”天才的数学家兼设计师”。蚂蚁和丹顶鹤的算术

    蚂蚁的计算本领也十分高超。英国科学家亨斯顿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在蚁群发现这三块食物之后,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处的蚂蚁有28只,第二块有44只,第三块有89只,后一组差不多都较前一组多一倍。看来蚂蚁的乘、除法算得相当不错。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地迁徙,而且排成“人”字形。这“人”字形的角度永远是110°左右,如果计算更精确些,“人”字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丹顶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44′08″,而世界上最坚硬的金刚石晶体的角度也恰好是这个度数。这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契合”呢?海豚的奥秘

    海豚真的很聪明吗?解剖学的证据表明:海豚的脑又大又重,大脑半球上所形成的沟回又多又深,脑部十分发达,简直不逊于另一类被人们公认为聪明的动物——灵长类动物。聪明的海豚在海洋里是怎样生活的?关于它们有什么趣闻呢?游泳健将

    海豚是海洋里的游泳健将,最高游速可以达到40~50千米/小时。海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大大降低阻力。但游泳时,身体表面与水流仍会产生摩擦。当阻力增大时,普通船只靠螺旋桨等推动力的帮助克服水流阻力。而海豚又是怎样消除这种阻力的呢?原来,海豚的皮肤大有文章。它极富弹性的皮肤表面分为表皮和真皮两层。在真皮上,生有布满孔道的海绵状物质。海豚游泳时,整个皮肤能够随着水流做起伏运动,这样能够消除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涡流,从而使阻力大大下降。所以海豚无需花费多大力气就可以游得很快。海豚的“声呐”探测力

    声呐是一种在水下利用回声来定位、测量距离和探测目标的设备。海豚的“声呐”探测能力很强。它能够在几米以内发现02毫米粗细的金属丝和10毫米长的小鱼。而且海豚的“声呐”能识别目标的性质。人们在海豚面前放置一条真鱼和一条假鱼,蒙上海豚的眼睛,结果发现海豚毫不犹豫地向真鱼方向游去。这一特点是人类所发明的声呐设备无法相比的。科学家发现,海豚头上长着的鼓包(叫额瓜)里有一种油质物,它能像光透镜聚光一样汇聚声波,把海豚发出的超声波汇聚成一个狭窄的波束,所以海豚的“声呐”具有很高的分辨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