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3-名人奇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谋圣”张良的千古之谜

    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张良。张良被誉为“谋圣”,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与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的14位圣人。

    有意思的是,历史老人在张良身上涂抹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张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谜团:张良的籍贯众说纷纭;张良“拾履得书”的故事流传了千载,他的智慧真的来自于神助吗?身处英雄辈出的乱世,张良为何不称王……2000多年来,张良的历史谜案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究,但时至今日,张良的身上依旧迷雾重重。也许,这就是张良的魅力所在吧!

    虽然张良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古籍对张良的籍贯却无明确记载,张良的身世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谜团,不但其出生年月不详,其籍贯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所谓“神州处处张良祠”,出于对历史俊杰的膜拜心理,人们都喜欢与名人“攀亲结缘”,古往今来,全国各地兴建的张良祠竟然达上百座之多!不但安徽亳州等地宣称是张良的故乡,在我们河南,郏县、新郑两地对此也有争议。前不久,省会的一家媒体还发表了大块的专访文章,言之凿凿地称张良的故乡在禹州市的张得乡,因张得是张良的爹,所以此地名叫张得……

    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张良是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字子房,其先人“五世相韩”,即张良的祖辈有5人先后担任过韩国的国相。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相韩41年,父亲张平相韩46年,共连续相韩87年,而新郑当时系韩国的国都所在地,张良家当在韩都新郑。张良的父亲张平卒于公元前250年,当时张良应当还很年少,因此,张良的出生地当在韩都。

    公元前230年,韩围被秦始皇消灭了,此时正值张良的父亲张平死后20年,有学者先生据此推断,在韩国灭亡时张良至少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了。韩国灭亡了,张家的大厦也随之轰然倒塌,因此张良对秦始皇无疑结下了国仇家恨。

    为报亡国之恨,张良遗尽家僮,弟死不葬,变卖家产,四处寻求天下勇士刺杀秦始皇。张良终于以重金求得一位力贯千钧的大力士,此人能舞动60公斤的大铁锥。等秦始皇出巡到阳武(今原阳县东南)博浪沙时,埋伏在此地的张良同大力士一起投掷大铁锤偷袭秦始皇的銮驾,可惜误中副车,没有砸中秦始皇的坐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上下连续10天大肆搜捕刺客。

    壮志未酬的张良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到江苏的下邳躲避了9年。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张良聚集了百余人参加了反秦的农民战争,投奔了刘邦。精通兵法的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最终消灭了秦国,为韩国报了灭国之仇。夺取天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成为名垂青史的不朽人物。

    因此,可以说,既然张良是韩国五世相门之后,张良的先世必然世居于国都所在地新郑,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居住。韩国灭亡时,张良家仅家僮就有300人,这样的大家族只能在韩都才有。据此推断,张良的出生地在韩都新郑。

    刘邦能够战胜强大的项羽,建立起辉煌的汉朝,张良功不可没。刘邦曾赞扬说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与萧何、韩信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汉初三杰”。

    有句名言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细读历史,很多人不免生出这样的遗憾:张良为何只是老老实实地屈居人下做谋臣,而不去称王?他的主子刘邦系痞子出身,为什么却能当皇帝?

    其实,张良不是没有为王的雄心,实际上他也有称王的机遇。陈胜起义之初,张良也曾聚众百余人,为何他不去称王,而一心要去投奔刘邦呢?因为在古人的脑子里,忠君忠主的思想比较重,这种思想也可能统治着张良。

    但是张良的城府很深,就像下象棋一样,常人只能看一步,张良却能看三步。张良对时事看得很透,历代君王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坐上王位的,而张良却不是这样的人。张良还有自知之明,他认识到自己没有做王的政治手腕,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充其量就是块做谋臣的“料”,他与刘邦只能是“帅才”与“将才”的关系。如果勉强为之,不一定会成功。

    同时,张良的胸襟也决定了他不会称王。当初,张良投奔刘邦的目的在于报国仇家恨,而不是求取功名。泰朝推翻了,张良目的也就达到了。平定天下论功行赏时,刘邦封侯,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作为封邑,但张良只要一万户,张良还说了一通肺腑之言,《汉书列传》记载的张良的这段话就足以说明问题:“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汉朝建立后,刘邦封包括韩信、张良、萧何在内的7个异姓功臣为侯,委以重任。但过了没几年,刘邦就不再信任这些昔日的功臣,找机会将这些人罢官夺爵,开国功臣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结局。不过,与众不同的是,“汉初三杰”之中,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还诛灭其三族;萧何也被治罪下狱,惟有留侯张良一生平平安安。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刘邦的疑心极大,张良陪伴皇帝左右还能够自保,这确实是一大奇迹!张良为什么能够在危机重重的宫廷斗争中得以善始善终,也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事实上,在功成名就之后,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是,张良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老却激流勇退,称病不上朝,过起了闭门谢客的隐居生活。在封侯之初,张良便向刘邦表示,从此以后想学习“辟谷”、“轻身”之术,抛弃人间世事,不食人间烟火,以求修道成仙。此后,张良便借口体弱多病,逐渐从官场中抽身,不再过问政事。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封侯之后,张良“乃学辟谷”,声称从此之后要追求修道成仙。“辟谷”就是不吃饭。刘邦的夫人吕后当年就很不理解张良的行为,劝张良说:“人生那么短暂,你何苦自找罪受呢?”

    其实,张良的这些作为都是表面现象,其实是“明哲保身”之举,这也是张良的一个计谋。以张良的聪明劲,他早就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明白这样的历史规律:历代君王在创业打江山的时候,正是用人之际,他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在此时会得到尊重和重视,君王可以和臣下一道同甘苦共患难去打天下。然而,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君主们却不能和功臣们一同分享胜利的成果去坐天下了,他便会怀疑昔日的功臣“功高盖主”,怕功臣会威胁他的王位,“卸磨杀驴”是必然的。历史上开国功臣大多数结局都很悲惨,善始善终者能有几人呢?

    对于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张良也早就看透了。所以,功成名就之后,张良见好就收,聪明地“拍屁股走人”,去学道,去游玩,闭门不出,逐渐“名正言顺”地从官场中退出,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种超脱之举,才使得张良与众不同地落得善始善终的结局。

    当初,张良曾劝韩信也要功成身退,可惜的是韩信不听劝告。直到人头落地之前,韩信才悟透张良的苦心。在被杀之前,韩信曾发出了那句流传千载的哀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应当说,“兔死狗烹”的结局张良早就心明眼亮了,这说明张良想得高远,看得透彻。张良之举虽说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但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张良也只能如此。

    张良能安然无恙,刘邦的老婆吕后也起了很大作用。有段时间,刘邦欲废掉吕后的儿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想保住儿子的王位,却束手无策,情急之下,她找到张良求教。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说:“当今天下有4位大贤人,皇上想见却见不到。太子若能请他们为上宾,皇上看见了肯定会对太子刮目相看,就不会废掉太子了。”吕后按照张良的计谋而行,果然使儿子的王位得以保全,吕后当然对张良十分感激。通过这件事情,颇有计谋的张良自然又多了一把“安全锁”。从这一点上说,还是张良的智谋救了他自己!华佗身世之谜

    华佗,中国三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与曹操同乡,并为其所杀。这位古代神医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历史上果真有如此神奇人物?史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佗本身就是个神话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印度佛教传说。这个故事与“曹冲称象”一样,都是印度的舶来品。但也有学者对陈寅恪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华佗确实是中国的神医。历史上的华佗到底是何样人物,看来也只能作为一个不解之谜留待后人去考证。

    华佗像第一个系统研究华佗神话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一身严肃,治学严谨的大学者陈寅恪。陈寅恪早在清华大学教学时,就曾撰文指出了华佗故事的来龙去脉。

    他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中,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华佗治病的故事,甚至“竹林七贤”的故事中的“印度”神话背景,一一予以缕析。

    陈寅恪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中指出,陈寿著《三国志》,下笔谨严。但像陈寿这样严谨的史学家,在其著作中,也常常将当时所流传的印度故事混入他的文论之中。而且混入和杂糅得相当隐蔽,不易被发觉。这为鉴别古史之真伪增加了困难。

    陈寅恪认为,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乃药之意。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所常见之语。“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相适应。“阿伽陀”省去“阿”字者,犹“阿罗汉”仅称“罗汉”一样。华佗的本名为“敷”而非“佗”,当时民间把华佗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他为“华佗”,实以“药神”视之。陈寅恪的意思很明显,“华佗”这个字和音的来源,来自印度神话,是当时中国的好事者将印度神话在民间传播,以致最后被陈寿等拿到了中国的历史之中。其实,华佗的中国名字只有两个,即“元化”和“敷”。

    陈寅恪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同。林梅村先生在《麻沸散与汉代方术之外来因素》一文中就支持陈先生的说法,他说,“agada”在梵语中的实际含义是解毒剂,多指丸药。麻沸散实为天竺胡药,“华佗其名或来自五天梵音,其医术有印度因素,则事在情理之中。”并称:“但只要认真观察华佗行医的社会环境,就不难发现陈说并非臆测。”

    陈寿在《三国志》第二十九卷的“方技传”中,记载了华佗治病的许多奇事。陈寅恪将其神话的来源予以追溯。他指出,华佗为曹操治病,纯属抄袭之作。断肠破腹之事也为抄袭之作。口吐赤色虫亦为抄袭之作。几乎可以这样讲,中国的这位神医元化(或敷),其神奇医术,绝大多数是从印度神话故事中抄袭而来的,本土并无此事。只是“赖佛成神”,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以致“真”到了中国人特别相信的地步。

    陈寅恪指出,华佗的事迹,实际来自印度神医耆域的故事。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治病时,对必须动手术剖开切除的,便让病人服下麻沸散,然后再破腹取出患结。病患如果是在肠子里,就切开肠子进行清洗,再把腹部逢合,在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便痊愈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完全长好。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耆域治拘闪弥长者儿子的病。

    再如,华佗治广陵太守陈登的病,他让陈登服了二升汤药,吐出了大约三升虫,红色的头还在蠕动,半截身子像是生鱼片。这个故事其实和神医耆域的故事也有类似之处。

    再比如,华佗为曹操疗疾以至致死的事,也和耆域的故事相似。“耆域亦以医暴君病,几为所杀,赖佛成神,谨而得免。”陈寅恪认为,华佗和耆域的际遇符合,尤其不能不让人有“因袭之疑”。

    陈寅恪认为,《三国志》中不但“华佗传”有佛教故事,而且曹冲称象的故事也有佛教背景。他认为,“巨象非中原当日之兽,华佗为五天外国之音,其变迁之迹象犹未尽亡,故得赖之以推寻史料之原本。”《三国志》的成书,据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算太久,而印度神话传播已非常之广,社会所受之影响已非常之深。所以像陈寿这样以严谨著称的史家也不能辨别其真假。

    陈寅恪认为,华佗(字元化,真名为敷)这个人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国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国谯县一带之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这位中国人从此走上了幸运大道,成了人们敬仰的神秘人物。

    关于陈寅恪先生的考证,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广东华联大学庞光华先生认为,华佗医术中含有古天竺(古印度)的分子可能是事实。但要说华佗这个名字为梵文“agada”的译音之说,恐怕不能服人。

    庞光华认为。梵文“agada”作名词时是香药之名,特指解毒剂,中译为药或丸药。音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但需要说明的是,梵文中的“agada”决不能省作“gada”。据《梵和大辞典》和《佛教语大辞典》可知,“阿伽陀”为无病、健康之意。

    而且庞光华指出,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对应的,华佗名佗,字元化,本身是相对应的。古书中“佗”当读为“施”。古书中施与德、泽、惠、仁相联。德与化相应,合则言德化。所以化与施相配。深合古人的心,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如此说来,华佗这个名字自然和印度神话扯不上边。

    史载华佗约生于108年,卒于208年,享年百岁许。《三国志·华佗传》称:华佗“游学徐士,兼通数经”,并且“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病亦行差”。

    在华佗死后1700余年的今天,这位神医的高超医术仍为今人所称道。从来没有人会怀疑他不是中国人。

    1980年,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部麻醉科教研室松木明知在日本出版的《麻醉》第9期,发表了题为《麻醉科学史最近的知见——汉之名医华佗实为波斯人》的文章。

    松木明知认为,华佗是波斯文XWadag的谐音,其含义为主或神。所以华佗不是人名,而是主君、阁下、先生的意思,引申到华佗个人的职业应是“精于医术的先生”之意。同时,他指出,波斯(古称安息,今之伊朗)国人经“丝绸之路”而东渐,华佗即经此路而游学徐上(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经丝绸之路入中原有据可依。

    李白一首诗歌曰:“胡姬貌如花,当炉笑东风。”所言的“胡姬”就是波斯人。据此,松木明知先生断言:“历来被认为中国人的华佗,实为波斯人。”洪秀全死因之迷

    清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61),正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在清军围攻下发发可危之际,大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死于城内天王府,年五十一岁。关于其死因,史学界有不同看法。

    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多数人认为,洪秀全是自杀身亡。李秀成是后期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洪秀全去世时,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天王府的情况当有较确切的了解。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洪仁玕是后期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被清军捕获后曾写下《洪仁玕自述》,其后半部分中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太平天国的对手、湘军首领曾国藩在同年六月二十三日(726)的奏稿中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同年七月初七日又奏称:“有伪宫婢者,系道州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郭廷以说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根据《李秀成自述》内容,认为洪秀拿“四月十九日(天历,即186461)服毒逝世”。但当时的学者对洪秀全自杀说,已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六十年代初,藏在曾国藩家中达一百多年的《湘乡曾八本堂·李秀成亲供手迹》正式影印发行,其中明确记述洪秀全是病死的:“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天历)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天王之病,因食咁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有学者指出,这一记述当是可靠的,因为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是经曾国藩篡改过的。曾陶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七月初七日条中说:“中堂(指曾国藩)嘱余看李秀成供,改定咨送军机处,傍晚始毕。”曾国藩把李秀成供稿呈送军机处时曾说:“李秀成之供词,文理不甚通适,而情事真确,仅钞送军机处,以备查考。”由此可知,曾国藩所出示的李秀成供稿,是被“改定”过的。由于他在此前的两份奏稿中,都谈及洪秀全自杀之事,所以把李秀成供词中洪秀全病死“改定”为自杀,当在情理之中。《洪仁玕自述》的后半部分中说洪秀全自杀,恐非洪仁玕本意,因为后半部分是由外人译出,原稿已失。外人在翻译时受《李秀成自述》刊刻本影响,是极有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洪仁玕自述》前半部分,是出自洪仁玕供词原稿,其中有“至今年四月十九(天历),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此说应较可信。幼天王洪福殡(洪天贵福)在“自述”中曰:“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二十四日(天历)众臣子扶我登极。”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五月初六日条记:“闻探报禀称,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甘八日病死(彼中之四月二十日)。”自从《李自成亲供手迹》发行后,大多数学者都确信洪秀全是病死的。“埃及艳后”的秘密

    在历史上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当中,“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这位埃及绝世传入凭借其美丽,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帝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物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然丽,考古学家近日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找到了“埃及艳后”当年亲笔签署的政令和她曾经居住的古城。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这位古埃及女王远非只靠美貌和情欲,而是靠智慧治国安邦的。

    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名的政令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荷兰历史学家彼得·万·明尼心细如发的话,也许谁也不会发现,德国柏林博物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是柏林博物馆内一具普通不过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馆的100多年间。从来没有引起考古学家或者研究人员的注意。

    当比利时草纸考西学家简·比根获得特别的批准对柏林馆藏木乃伊进行全面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木乃伊的布片里夹着一张古老发黄的草纸。明尼的心狂跳了起来,凭他的第一感觉,这绝对是古埃及某个时代的文件。当他小心翼翼地从木乃伊身上一点点剔出那片16开大小的草纸的时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获至宝的比根把这张宝贝纸片“请”进了特别鉴定室。只需借助普通放大镜,比根就识别出这是一份古埃及某个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还有收件日期。非常遗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发表在10月的考古权威月刊上,武断地认定其为埃及某个农民与“×先生”之间的普通合同。

    当荷兰历史学家万·明尼看到这篇研究论文后,立即察觉到可疑之处:光从发表的图片来看,这份文件绝非私人间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当即向出版社要来了放大的文件照片,当他把这张照片输入电脑时,明尼“在30秒钟内”就断定这是埃及王宫的文件。

    古埃及历史学家立即将文件抬头的年份换算了出来——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这不正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吗?考古学家们失声惊叫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文件的内容显然是手写的,而且从笔力来看,似乎出于一名男性官员之手。文件的具体内容,是埃及国王答应给罗马帝国大将军卡尼迪斯以优惠的商品进出口关税——允许他每年免税向埃及出口1万袋小麦,进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个娟秀的单词,显然跟文件内容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而且明显是女性的笔迹。

    当那个单词在40倍的专业放大镜下纤毫毕现的时候,明尼失声惊叫了起来: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国王签署法令时的希腊用语同意的意思吗?

    埃及国王、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大将军,加上女性鉴定——这不就是“埃及艳后”的亲笔签名吗?

    有关“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的。这也难怪,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恺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如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等,都曾将其描述为一个“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不过,却也有史书记载说,她的美“并不出众,也不惊人”。也有考古学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么高的话,恐怕世界史便会因此改写了。”

    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丽奥佩特拉更是被描绘成凭着色相诱使恺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恺撒遇刺后,她又吸引安东尼为其效力。可是天不从人愿,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丽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时年仅38岁。

    正因为“埃及艳后”有如此传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关她的历史文物的发现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特别是在考古学界。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署的政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考古学界为之振奋。对荷兰历史学家明尼的学术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深信,明尼发现的手稿绝对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署的,因为明尼的研究从来没有错过。大英博物馆希腊与罗马古董馆副馆长苏珊·沃尔克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名,因为文件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这是埃及艳后留下的唯一笔迹。”沃尔克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份手写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艳后”政治手腕的具体体现。

    根据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兼散文家普卢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中记录的史实,“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在恺撒死后,急欲求得安东尼的庇护,但却碰了一个软钉子。于是,克丽奥佩特拉马上把主攻方向转向安东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卡尼迪斯,以贿赂的手段最后买通了这位影响力非凡的罗马大奖。卡尼迪斯后来说服了安东尼,让他同意庇护克丽奥佩特拉,而安东尼也从此陷入埃及艳后的温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虽说普卢塔克把一切说得有声有色,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来没有发现可能证明这些史实的确凿证据。而这次发现的克丽奥佩特拉的亲笔签名文件,却是“埃及艳后”收买罗马帝国大将的铁证。

    不过,两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讨伐“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的行列,这位罗马帝国陆上兵团的总司令与奥古斯都指挥的海上力量联手,打败了“埃及艳后”和她的情人安东尼。

    另一位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表示:“这份文献的发现,说明‘埃及艳后’决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王位的。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

    实际上,在克丽奥佩特拉统治时代,古埃及仍保持着极度繁荣。今年初当美国考古学家戈迪奥和他的埃及同事潜入亚历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最后一个情人迈克·安东尼共筑的爱巢——亚历山大城。使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考古探险队,他们的惊人居鲁士发现,都证明了古埃及历史上那段仍然繁荣的历史,当然也证明了“埃及艳后”不仅是位美丽的女王,而且还是有着出众才干的女王。

    居鲁士之谜

    居鲁士是古代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创立者。他曾率领波斯人反抗米底贵族的统治,推翻米底王国,并征服了西亚和中亚广大地区,为世界上第一个地垮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在位29年(约公元前558~前529年),但最后究竟是怎样死去的,却始终是个历史之谜。据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居鲁士在占领巴比伦之后,转而向西北进军,以图降服中亚的游牧民族。希罗多德说,这是“蛮人”(非希腊人)所进行的“最激烈的一次战争”。波斯军队大部分战死,居鲁士本人也战死在疆场。战斗结束后马萨革泰女王托米丽斯为报子仇,用革囊盛满人血,然后在波斯阵亡者的尸体中间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将其首级割下放在她那只盛血的革囊里。斯巴达克南下之谜

    公元前73年夏天,罗马爆发了世界古代史上最为壮阔的奴隶大起义—斯巴达克起义。这年,位于半岛南部的加普亚角斗士训练所的奴隶们,为摆脱沦为角斗士的悲惨命运,决定密谋起事。在足智多谋的斯巴达克领导下,起义军屡败来犯的罗马官军,队伍迅速壮大。仅一年时间,起义军就扩大到7万多人。当起义军先后粉碎了罗马大法官克劳狄和瓦里尼的围剿后,斯巴达克曾经拟订了一个北上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历经20多天的激战,起义军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北上出境的计划此时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完成。但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克突然放弃原来的计划,下令全军调头南下!

    斯巴达克为何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的部下许多也跟他一样,曾经是罗马境外的自由人,因种种原因不幸沦为角斗士。返回故土、重获自由,这是多么大的双重诱惑!多少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在有关斯巴达克起义的史料中,也都没有人对此做出说明。学者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主要是因为客观形势变化所引起的,他当初制定这一计划时,看到了敌强我弱的形势。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主要是由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改变原计划,主要是因为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临时改变计划,是因为起义军不忍心丢下仍在罗马奴隶主皮鞭底下呻吟的角斗士兄弟。有人认为:对任何事情的分析,都不能陷入绝对主义的窠穴。斯巴达克之所以放弃北上出境计划,想必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也不是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不把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呢?究竟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单因素中又是哪一个因素?这个谜的最后解开还依赖于史料的讲一步发掘。恺撒被刺之谜

    公元前44年3月,恺撒正在全力准备对小亚细亚地区的帕提亚人的一场战争。在此之前早有一则许多罗马人都信奉的预言:只有国王才能打败帕提亚人。于是社会上流言四起,认为恺撒是在找一个公开称王的机会。在他出发之前,元老院准备在3月15日召开一个会议,密谋分子们决定在会上动手刺杀恺撒,其中的骨干就有恺撤的部将布鲁图和加两阿斯。当晚密谋分子之一的布鲁图来到恺撤家,居心叵测地极力劝说恺撒不要给人以指责他高傲的新口实,要求他去元老院亲自宣布取消这次会议。在布鲁图的再三劝说下,恺撒最后答应由其陪同前往元老院。在途中,恺撒遇到一位占卜师,据说此人过去曾警告他3月15日会有危险,恺撒本人不相信占卜,就开玩笑地对他说:“3月15日已经到了!”占卜师反驳道:“是啊,已经到了,但还没有过去。”恺撒进入议事厅后,密谋分子把恺撒团团围住,纷纷拔出匕首刺向恺撒。起初恺撒还存奋力抵抗,当他看到自己一向深信不疑的布鲁图也拿着匕首向他走过来的时候,他绝望地喊道:“布鲁图,连你也这样么?”在这之后,他便用衣服裹住了头,停止了反抗。早在恺撒打败庞培后,罗马就有“恺撒笑,庞培哭”的说法,而他倒下的地方,恰好安放着一尊庞培的雕像。那位占卜师难道真的能预知未来吗?恺撒死在庞培雕像旁真的只是巧合吗?这一切巧合将恺撒之死渲染得异常神秘。罗马皇帝克劳狄之谜

    克劳狄于公元前10年出生于罗马行省高卢的首府——鲁恩。他的父亲德鲁素斯就是这个省的总督。虽然出身高贵,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克劳狄是不幸的。他有生理缺陷,体弱迟缓、不善言谈、貌似痴呆,因而饱受歧视、冷眼和嘲笑,是奥古斯都家族有名的“丑小鸭”。公元41年1月21日,克劳狄的侄子、罗马帝国皇帝盖乌斯破近卫年在皇宫里刺杀。当时已经50多岁的克劳狄正好目睹这一切,吓得躲在窗帘后面簌簌发抖。近卫军发现后将他拖出来,见他又老又丑、胆小怕事,就恶作剧般地拥立他为皇帝。军营里的士兵们不断高呼着克劳狄的名字,元老院里却骤然一片肃静。元老个面面相觑,好长时间才缓过劲来。但是近卫军和士兵的意志不能违反,他们只得把皇帝惯有的一切权力和头衔,都授给了这个他们存内心难以接受的人选。第一个由近卫军拥直的、也是罗马史上惟一以“傻”闻名的皇帝克劳狄,就这样传奇般地上台了。

    根据史料记载,貌似痴呆的克劳狄皇帝,不但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在政治上也有建树。他当政后,以宽容、合作的姿态同元老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即使在当时,人们对克劳狄的看法也不一样,尤其是与克劳狄同时代的古罗马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的塞涅卡。他对克劳狄皇帝的描述、评价竟然前后截然相反,自相矛盾,由此引发后人长期的争论。在公元42年的一封信里,他称赞皇帝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但在后来的一篇讽刺文章中,他又把皇帝描绘成一个暴君、傻瓜。两方历史学界在20世纪上半叶掀起了对克劳狄个性特征、功过是非的再评价、再研究的热潮。1940年,斯克拉热的《克劳狄皇帝》出版了。作者认定:克劳狄在统治罗马时期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他绝非一个低能、愚笨的傀儡皇帝。前苏联的几位著名史学家也倾向于基本肯定克劳狄。他们认为克劳狄只是在晚年的时候,才因为智力不断衰退而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所左右。肯定克劳狄的人还比较一致地认为,塞涅卡等人有些言过其实。克劳狄于公元54年死去,死因不明,据说是被他第四个王子毒死的。这样,克劳狄从生到死,都是那样的不明不白。提比留“自我流放”之谜

    在通常人看来,皇帝是一国之尊,荣华富贵,权势显赫。可是罗马皇帝提比留的日子过得似乎并不顺心。他到了晚年虽然大权在握,可是却不愿意住在都城罗马,而是避居乡野,过着流放般的生活。这位行为怪异的皇帝,一直让人琢磨不透。公元26年仲夏的一天,提比留一行十来人一大早就急匆匆、静悄悄地离开了罗马。当时罗马人只知道皇帝此行要到卡普里岛,给“众神之父”朱庇特造一座神殿;他还要到诺拉给其养父奥古斯都建一座神庙。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提比留皇帝这次离开罗马城,竟一去不复返。他在卡普里岛隐居下来,直到公元37年去世。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提比留有心理疾病,他对别人的厌恶已经发展到了病态的程度。后来在近卫军长官塞亚努居心叵测的劝说之下,他毅然离开罗马,“眼不见为净”。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提比留“苦于经常的恐惧”,“感到无法再在被惊慌笼罩的城市里住下去”,因而出走。在提比留几次给罗马元老院的信中,就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从提比留的古怪行为来看,他可能是一个心理有点偏差的人。特别是年事越高,他的这种反常心理表现的越突出。亚历山大大帝英魂何在

    显赫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用10年时间进行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横跨三洲的庞大帝国。可是公元前323年,当他准备新的远征时,突然因病逝世了。他死于何种病症及其陵墓如今在何处,一直为人们所关心。一般都说是因为他行军途中患上疟疾,导致了死亡。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喝过酒后,气温突然下降,因此感染了疾病而致死。还有传说他是在宴会上喝了被下毒的酒,所以是死于一场阴谋而不是某种疾病,但更多的人相信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书上记载,在他死前是有一些预兆的。在行军路上,一个巫师曾经预言他在巴比伦会遭遇不幸,劝他不要去。这让他心神不宁,最终还是绕过了巴比伦。可后来他坐游船时,帽子却被风刮到了古亚述国王的墓上,他认为十分不吉利;去取帽子的水手回来时竟把帽子戴在自己头上,这让他更为恼火。这些巧合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不久他就病倒了,卧床11天后就去世了。他死后,遗体被运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埃及亚历山大城,埋葬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陵墓里。历史上先后有不少皇帝、国王拜访过他的陵墓,可后来由于城市衰败,它的陵墓居然再也找不到了。这让考古学者极感兴趣,他们费尽力气寻找,甚至找到了亚历山大父亲的陵墓,但是迄今也没发现亚历山大大帝的那座满藏珍宝的坟墓。伊丽莎白女王为何终身不嫁

    在1558年,伊丽莎白在英格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教徒的拥戴下,继承王位成为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自幼聪慧、美貌,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才思敏捷,博览群书,通晓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等国语言。在她统治期间,任用贤才,积极推进国家各方面的改革。她在位44年,带领大英帝国进入“黄金时期”,使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富强的国家,为英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她却终身未嫁,这引起人们对她的种种猜测。难道号称“嫁给了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从来没有过正常人的情欲吗?一生都未有过惊心动魄的爱情经历吗?

    1578年,伊丽莎白女王已经45岁,仍然待字闺中。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的四弟,年仅20岁的安如公爵向她求婚。据说伊丽莎白女王当时答应了求婚,但在即将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突然变卦。这次拒婚差点使伊丽莎白女王丧命。因为伊丽莎白是新教徒,在罗马天主教皇的眼里,她继承王位是不合法的,合法继承人应是苏格兰的玛丽·斯图亚特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是苏格兰詹姆士五世与法国盖斯家族的玛丽所生的女儿,也是英王亨利七世的曾孙。而安如公爵则是苏格兰女王的母亲玛丽·盖斯的外甥。伊丽莎白的悔婚,使玛丽·盖斯极其恼怒。她发誓要给伊丽莎白还以颜色。一袭来自法国的丝裙,毒死了伊丽莎白的女官。惊魂未定的伊丽莎白决定反击。她派亲信前往苏格兰引诱玛丽·盖斯,然后在床上杀了她。

    人们一直相传,伊丽莎白一世虽然终身未曾婚嫁过,但她一直都有个情人。这个神秘的情人就是当时大英帝国的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伊丽莎白与达德利是青梅竹马的玩伴。两人之所以没能缔结良缘,是因为达德利早已结婚(他曾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神秘死亡)。女王当然不能成为达德利的第三任妻子。美国的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曾公开展览过达德利写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一封情书。这封情书是达德利正在海上指挥英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交战间隙写给女王的。在这封情书中,达德利称伊丽莎白为“最最甜蜜的女王陛下”和“我最最亲爱的女王”。有趣的是,他两次将代表“最”的英文单词“most”中的“o”双写,变成了“most”,中间都空了一格,并在两个“o”上面加上“眉毛”,这样就成了一双“眼睛”。达德利在这里感谢“甜蜜的”女王给予他“最伟大的安慰”,落款“R·莱斯特”。这也是他给其他人写信从来都没有用过的落款。牛顿精神失常之谜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他50岁的时候,突然精神失常一年。这让后世的很多科学家极感兴趣,试图找出能合理阐释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由于牛顿长期用脑过度,精力和体力极度透支造成了精神崩溃。那个时期,牛顿的工作极为辛苦。40多岁的他就已经是满头白发,可能正是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了他的神经紊乱。但也有人看法不同。牛顿精神失常的前一年,他的母亲去世。这件事对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牛顿为母亲的死曾深感惭愧。他责怪自己身为人子却不能使母亲过上舒适的生活。母亲去世后很长时间,他都萎靡不振。这之后科学手稿意外被烧毁,可能直接促成了他的精神崩溃。另一种较新颖的观点认为:牛顿的精神失常是由于长期接触汞而造成的汞中毒。他们通过对牛顿头发的化验,发现其中有含量极高的汞。拿破仑死因之谜

    拿破仑在他亲手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垮台后,被英国人囚禁在孤岛圣赫勒拿岛上,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6年光阴,于1821年5月5日溘然长逝。当时的尸检结果是死于胃癌。拿破仑的家族有癌症史,且在被解剖时他的胃已溃烂,于是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信了这个权威性的结果。到了1982年,一个瑞典牙医宣布拿破仑是被慢性砒霜毒死的,几乎震惊了世界。这位拿破仑的崇拜者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包括关于拿破仑的论文和医疗记载,他发现拿破仑患病期间的症状完全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结果。而且他还找到了拿破仑生前赠送友人的几缕头发,那里面的砷含量也是远远高于正常人。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癌症专家塔尔多认为,胃癌患者后期都会严重消瘦。但是最后在圣赫勒拿岛见过拿破仑的人们留下的记录都证实,拿破仑非但没有消瘦,反而有些“发福”。此外,验尸报告也显示,拿破仑只有轻微的胃溃疡。

    拿破仑死后有人把他的头发剪下来保存。恰好另外有人保存了他活着时候剪下的几缕头发。几年前好事者对这两组头发进行化学分析,发现拿破仑死后留下的头发砷含量明显偏高,于是怀疑拿破仑是被人毒死的,但是反对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拿破仑头发里的砷来自保护剂,是由外部染上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对拿破仑的头发作了DNA分析,证明其中的砷不是来自外部,而是由身体吸收形成,“其含砷量之多显然是中毒所致”。

    支持拿破仑中毒而死的证据还有,拿破仑死后20年运回巴黎安葬,打开棺材时衣服都已朽成碎片,但尸体却完好无损。法国医药学院前院长葛奥认为,“除了砷中毒之外,很难找到别的解释。”

    国际拿破仑学会是一家非赢利的民间组织,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其主席加拿大教授魏德尔几年前就坚信拿破仑是被毒死的。如今科学家们使用最新科技证实了这一结论。剩下的就要由历史学家找出谁是凶手了。包公之死揭秘

    包拯(俗称包公),字希仁,是北宋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他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

    包拯墓葬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关于包拯当时在开封逝世时的情况,墓志铭上记载为:“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从以上记载可知,包拯从发病到亡故仅有13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还服用了“上遣使赐良药”。由于包拯生前敢于谏诤,不畏权贵,执法不徇私情,受到贪官污吏的仇视,又这样突发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关注,即包拯究竟是病死?还是服药后被毒死的?

    最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对包拯遗骨进行了研究。发现包拯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众所周知,古代的毒药主要有砒霜(砷)、朱砂(汞)等,它们都具有“剧毒”的性质,包拯遗骨中砷含量较现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生病时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药物的可能性,至于包拯遗骨中汞含量较现代人高,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人为保存尸体(防腐),在棺木中放入朱砂,由于朱砂对骨头的侵蚀和污染引起汞含量增高;另一种可能是包拯生前曾服用小剂量含汞药和食品。同步辐射的研究结果,排除了包拯生前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药物的可能性,但不排除服用小剂量含汞药物或食品的可能性。分析结果支持包拯属正常死亡的结论。林肯总统遇刺之谜

    带领美国人民从内战中走出来的林肯总统,却在和平时期遭遇了恐怖分子的袭击,于1861年4月15日不幸逝世。遇刺的当晚,总统正在剧院观看演出。凶手是悄悄混进他的包厢后开枪杀死他的。得手之后,凶手立即跳窗逃跑,但是他的脚受了伤,警察寻着他脚上留下的血迹找到了他。在双方冲突的时候,凶手被警察当场击毙。林肯在内战中领导北方人民战胜了南方分裂分子,因而招来了他们的嫉恨。战后,他们曾多次恐吓说要杀死总统。然而去剧院的当天,总统亲自指定的警卫推辞有事不去,并换了个一贯表现糟糕的警卫,据说还是总统夫人亲定的。事后证明总统自己指定的警卫当晚根本就逍遥无事。一连串的疑问让人怀疑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希特勒死亡之谜

    在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的时候,他们懊丧地发现没有活捉到希特勒,当时从希特勒暗堡里找出的那具尸体也被认为是一个替身。这让人们震惊不已,难道杀人魔王还逍遥于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希特勒的存亡问题成了人们聚焦的中心。有人说他1943年就在一场空难中丧生,后来只是找了一个跟他很像的人作为替身来稳定军心。这种说法也有道理,毕竟在1943年之后,善于雄辩的希特勒就再也没有发表过一次演讲;而且1943年之后的希特勒好像再也把持不了世界战局,他所具有的军事天才也好像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可是,如果真是找了替身,那这件替身案件的实情又是如何呢?没人知道。是谁处决了墨索里尼

    在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及其情妇克拉拉被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布处死。在科莫湖边科莫村外,墨索里尼被枪决了。第二天上午9时30分,墨索里尼的尸体被拉到法西斯诞生地——米兰,吊在最热闹的洛雷托广场。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观看这个大战犯的下场,是谁结束了这个罪恶的生命呢?从道义上讲,墨索里尼死有余辜,即使千刀万剐,亦不为过,但从法律形式上来看,他也应该像其他战犯一样,先上审判台,后上绞刑架,而不是上述的那种死法。

    由于在处死墨索里尼的形式上,国际方面与意大利游击队意见有所不同,使得如何处理墨索里尼也有了“内幕”之争。1943年,由于意军的一系列军事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墨索里尼的统治摇摇欲坠。1922年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三世曾经让墨索里尼组建内阁,如今也不得不考虑王室的出路了。7月25日晚,意大利对外宣布逮捕墨索里尼,并将他关押起来。与此同时,盟军也很快得知墨索里尼被抓的消息。他们通知游击队,要求他们将墨索里尼押送到米兰,交由国际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对此,游击队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意见产生很大的分歧:有人主张应该按照盟国的要求,让墨索里尼接受国际正义力量的审判;有人认为墨索里尼应由意大利人民亲自审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