砣村已经远去的圣人们-水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东人对眼有无数种解释,已经超出了人身体的某个器官。当年山上的土匪人管山下的内线叫匪眼。在民间还有一个特殊职业叫跟梢儿的,是有人托付给另外的人,替他看住那可疑的人。跟梢儿的叫法有些俗,后来就改叫眼线。还有在山上挖参的一伙人,如果发现了参秧子,便不急着把它挖走,用一红绳把它系上,便叫参眼。其实参眼不是指参而是指发现这棵参的主人。砣村有特殊的人物叫水眼。砣村虽然地势洼,一到夏天涝的时候多旱的时候少。但开春儿的时候却一两个月见不到雨水,加上砣村地处双鱼山的风口,种地的时候苗就很难出来。没有办法,砣村人就靠两种办法在地里下种,一是从一里地之外的稗草河挑水,然后才能坐秧;再一个就是打井取水。在砣村打井不容易,一是地下几尺深以后就是黄泥,黄泥沾锹,挖起来很费劲;一是砣村地下的水线很稀,不易看出。有时挖了半个月的井也挖不出水来,这是挖井的时候偏离了水线。这种时候就是劳民伤财,因为挖井的时候要摆破土宴席,宰一头猪,猪身子给打井的汉子们吃,猪头却不能吃,要到一里外的祈水庙给龙王爷上供。如果半个多月井挖不出来,一头猪白杀了,还搭了半个月的给劳工们的饭钱和工钱。所以谁家要打井就必须要找个水眼来看地下的水线。水眼原来叫水眼爷。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本事。水眼爷要有仙气,要经常在梦中与水王爷对话,水王爷又不是龙王爷,据说他是龙王爷的表弟,本事要比龙王爷大。在砣村只有一个人沾这水王爷给他的仙气,他看水线一看一个准。他叫杨如耙,也叫杨耙子。杨耙子从二十五岁成仙,今年也不过四十几岁,经他指点出的水井四五十口,井里的水都旺着。杨耙子成了水眼爷,其地位不在族落长之下。杨耙子不轻易地给人看水线,先是要看这个人家是不是很善,当然他也要斟酌请他的人给他多少洗眼钱。大户人家可以出一千块大洋,小门小户的最少也得出三百、五百块大洋。杨耙子从来不与人家讨价还价,请他的人家赏多少他就接多少。杨耙子干的最露脸的事,是被当年民国的阜城县县长白玺把他请到县衙,让他在阜城县城看出四口民用水井来。这也是县长白玺任职期间讨政绩的一大举动。因为阜城县县城人口一万多人,却只有两口井。这两口井从来没有同时溢水的时候,井水常常是喝着有些苦涩。杨耙子在县城走了足足有三四天,就指出了四处有水的地方。这杨耙子也果然有仙气,县城为挖井大动干戈,招募四十个大汉挖井,每个大汉要能驮起两百多斤重的石碌碌。挖井的汉子每天吃白馒头,粉条炖肉管够。破土那天整个县城一片爆竹声,白县长一身中山服,头发梳得锃亮,骑在一匹枣红马上,在县城四口井的破土之地巡回走动。民众一见白县长就使劲拍巴掌,有的还给县长磕头。此次看水线杨耙子名声大振,因为不到六天的时间,四口井都冒出了很旺的水。井砌完了,白县长就招待杨耙子吃饭。在饭桌上白县长问,你这水眼爷也给我争了气,说说看,要钱还是要官。要钱赏你一万块大洋。要官本县课税局的局长就让你当,这可是个肥差。杨耙子说,不要钱也不要官,要个名声就够了。

    白县长说,那可不行,你名声有了,我白县长可遭人骂了。然后就让县府衙门硬塞给了杨耙子一万块大洋。

    杨耙子凯旋归乡,当年将后村大财主秦百发的二闺女秦小凤娶到家。又过几年秦百发病故,杨耙子把岳父发送后,年底又把河西万福屯的大地主万守财的老闺女万桂枝又娶到家。

    也许是杨耙子的两房妻妾总打架,就折了杨耙子的仙气,那一年杨耙子给人看水线时就栽了脚。这个人不是个大人物,却是一个惹不起的人物。他是双鱼山后唐家屯的唐大烟袋。唐大烟袋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在大山里种了整片的罂粟,又支起两口大铁锅整天熬大烟膏子。他们哥三个把熬制得非常精致的大烟膏子送到省城哈尔滨,哈尔滨有一家专门卖大烟膏子的黑店,他们给唐大烟袋三个儿子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山前山后都知道唐大烟袋虽然不是个大地主,却家里也有座金山。唐大烟袋把杨耙子请来并不是为了自己家打井,他要给唐家屯打两口井,一是因为唐家屯都是亲族,这些年也没沾多少他的光,他要让亲族们知道他唐大烟袋眼里还有族人们;二是因为屯子里也有几个不能小看的人物,一个是外姓人石保宗的儿子石小迁,在县衙有职位,究竟干啥的唐大烟袋也不清楚。还有一个本家族的人唐光烈,在江北香木镇开诊楼,在县城名声很大……唐大烟袋打井也是为了让他们对自己产生好感,怕他们把三个儿子在山上熬大烟的事给捅出去。民国期间,对禁鸦片很严厉,哈尔滨去年立秋时在荒山嘴子砍了十一个人的脑袋,其中有六个是贩毒的。

    唐家屯地处不是平川地,其实是在山坡上,所以在这里找水线很不易。地下虽然没有黄泥,但红石岩也有一丈多厚。唐大烟袋雇了十几个壮汉去挖井,挖了八天也不见土层湿润。上丈尺一量已经二十多丈深了。唐大烟袋就打发人又把杨耙子叫来,这次杨耙子栽了,但杨耙子也是有说辞的。他说,水线是有的,只是这条水线被前面的阴气给拦住了。唐大烟袋也不知杨耙子说的阴气是何物,杨耙子就让唐大烟袋随他向东走,原来村外确实有一块坟茔地。杨耙子就找到了借口,说,阴气源于此处。唐大烟袋看了半天坟茔地,其实这是老龚家的坟茔地,龚家也不是外人,是唐大烟袋的岳丈家的坟茔地,自然是不能搬迁的。唐大烟袋就有些愠怒,说,当初你看水线的时候就没有看看四周吗,看来你对我们堂家屯的这两口井根本也没放在眼里,这井不打了。杨耙子说,风水的事情要依靠阴阳两仪,还要看两仪生出的五行,五行才凸显出八卦来。这是阴阳出了问题。于是他就妥协说道,唐老爷这口井用的工钱由我来出,我在另给你找出水线打一口井,如果再打不出水来水,我杨耙子这辈子就再也不操水眼爷的名声了。

    杨耙子这些年家里的家风浑浊,也蒙上了他的慧眼。他在唐家屯是彻底栽了。一连看了两口井均没有打出水来。唐大烟袋与杨耙子的岳丈万守财多少也有些交情,也没更多地怪罪杨耙子,只是连一顿饭也没留杨耙子吃,杨耙子就讪讪地离开了唐家屯。第二天,杨耙子又打发人给唐大烟袋送去两桶好酒,一条十斤重的咸马哈鱼,并又书写了一幅字画,乃是屯村先人杨举人的一首诗——

    一叶轻舟过大江

    未见江流走波浪

    漩水一折生福祸

    只需慧眼看蹉跎

    年底杨耙子无疾而终。杨耙子只有一个儿子,他临终那年儿子也只有四岁。年轻的万桂枝也觉得疑惑,江北的毛十六先生已经扶过了脉,他无病无疾怎么能走了呢。几日后万桂枝在杨耙子的书案上发现了一幅字,是写给他儿子的:

    我儿擎喜,长大读书万万不得看水眼,水眼爷很难有一双洁净之目,切记。

    砣村此后就没有再出水眼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