砣村已经远去的圣人们-寒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第07期

    栏目:中篇撷英

    杨百钟已经老了,他拿着宰猪刀的手已经发抖了。在砣村杀猪宰羊的都算手艺人。砣村管这些手艺人不直呼其名,只叫他们百年来传下来的绰号,按说杀猪宰羊应该叫屠夫,而砣村却叫他们寒手,这也是有来历的。当年屯村出了一个举人,这个举人叫杨望石。他三次进京参加殿试未果,后来便做了汤县的县丞。他在县丞的位置上干了四五年,原本是要升任县令的,只是他没能向衙门打点。就背负着举人的牌号回乡做了私塾先生。杨举人除了做私塾先生还是有名的诗人。到了民国的时候,杨举人的后人为他在省城的宝荣堂书局石板印刷了杨举人的诗集三卷本,书名叫《石枕百咏》,顺便说一句,杨举人的字号叫石枕闲人。杨举人写诗不写风花雪月,更不写江山大川,只写普通人。庄户人家的五行八作农耕狩猎皆可入诗。他有一名诗叫《寒手》,诗云——

    人间正道苦寒生

    一把屠刀不血腥

    寒手送畜阳关道

    黄粱几枕梦东风

    当年砣村人对杨举人很崇拜。杨举人教私塾没有成大名,但他的诗和字却成了大名。省城当年有个大书豪,精于书法。他看了杨举人写的字,搓手惊叹:有王羲之的神韵,更有米芾筋骨,举人的书体乃书中有画,画中有诗。后来杨举人被省城那个大书豪请去,请他为省城一个大的祈雨坛题写牌匾,此后杨举人名声大噪,请他书写牌匾得出五千两银子。几年的时间杨举人用他写字赚来的钱买了70垧地。后来又盖了杨家大院,字誉为举人大院。杨举人在砣村为杨家添了彩,变成了杨氏家族的神明。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砣村人常常会说,当年杨举人曾经说过什么什么。杨举人把屠夫说成是寒手,是对屠夫的雅称。

    砣村无论从事什么行当都是世袭的,包括杀猪宰羊的寒手也是如此。杨百钟的父亲杨北辕就是当年的寒手,他的绝技是一刀下去牲畜便倒地,他从来在屠宰的时候不补刀。他说,人宰杀牲畜已是造孽,如一刀断它致命处,它便踏着梦境升天,如果补刀是让牲畜背着伤残去另一个世界。到了杨百钟这一代更是把他父亲的手艺发扬光大了,他使用的屠刀不再是那种又宽又扁的利刃,而是又窄又细的短刀。牲畜在死了的时候会无声无息。多年来逢年过节是要宰猪宰羊的,但在砣村却听不到牲畜们的惨叫,这也是杨百钟做寒手的最高境界。

    杨百钟不再杀猪宰羊了,而他的儿子却不继承他的手艺。他的儿子叫杨少浦,小时候杨百钟对他说过,如果你好好读书的话就不让你继承我的手艺,如果你读不好书的话就必须要把我的手艺传下去。杨百钟的话是有道理的,杨百钟为砣村人杀猪宰羊一概不收钱,但杨百钟杀完猪羊要把猪羊的零碎拿走,这些零碎包括一挂肠子、一块血脖肉,有大方的人家还会给他几块骨头。逢年过节杨百钟的仓库里有几口大缸,那里面装的都是牲畜的头蹄下水和血脖肉,这些东西如果拿到市场去卖,少说也得值几千元。如果不卖也能吃到旧历的二月份。即便是天气热的时候,每家逢红白喜事,杨百钟依然会去杀猪宰羊,照样会拿走血脖肉和一部分头蹄下水。村中人都羡慕地说,杨百钟这个寒手是没人比得了的手艺,人家一年四季菜锅里都有油水。杨少浦没有兑现他父亲跟他说的话,他书念得不好,初中只念了一年半就不念了。但他没有回村子跟他爹学手艺,却是到省城闯天下去了。杨少浦不恋家,更不恋这个村子,他去了省城一去就是四五年,是死是活他爹也不知道。这孩子心狠,五年多来没给家里一点消息,杨百钟曾经打发人去省城找杨少浦,听说杨少浦在省城一个叫槐花小区地方盖楼,但到省城找他的人把槐花小区找到了,而这里的农民工们都不认识一个叫杨少浦的人。杨百钟手发抖是因为他得了血栓,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才恢复到现在的程度。杨少浦的母亲也是一个快70的老太太,她时常发狠地说,这个不孝的东西,杨家就当他死了。杨少浦还有一个姐姐已经嫁人了,嫁给了县城的一个小学教师。他姐姐杨如花也是师范毕业,她和丈夫在一个学校教书。杨如花的父亲病了,住院花了一万多都是杨如花掏的钱。这就让杨如花的丈夫觉得很不公平,杨家的大事小情都他们管,那个杨少浦不务正业,把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事交给了他们。

    这一年快到春节了,外面下着大雪。杨少浦深一脚浅一脚地披着雪花进来,杨百钟看见他没说话,像看着陌生人一样看着他,到是他母亲哭着说,你咋想起回来了?家里还以为你死了呢。

    杨少浦一坐到炕上就对他母亲说,娘你给我端点儿吃的来,我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

    他母亲放上桌子,把剩饭剩菜给他热了热,端了上来,又给他炒了一盘鸡蛋。杨少浦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桌子上的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

    一直不说话的杨百钟终于说话了,看你这副德行就差要饭了,这五年多的时间你都干啥去了?

    杨少浦说,爹,你儿子不是那种不务正业的人,这五年我可没有在外面胡来。这五年我在外面是挣了大钱的。当年我离开村子的时候,从我娘的衣兜里掏了三十块钱,坐着汽车去了省城。开始我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再后来我就当了城市的蜘蛛,爹你不知道啥叫城市的蜘蛛,就是在十楼以上擦玻璃,钱挣得多也有危险。我的一个兄弟就是从十二楼掉下去摔死的。保险公司只赔了十五万,十五万把一个二十岁的生命就搭进去了。但我还是坚持着干了一年,这一年我赚了几万块钱,然后我就不在当城市的蜘蛛了。我开始自己做生意,我参加了一个培训班,专门是做酱油的,只要投资一万元,年利润就可以达到五万元。三年的时间我赚了将近二十万,谁知道一夜之间我这二十万就没了。我在我小作坊里聘请了两个人,一个跑材料的工人,还有一个出纳。这个出纳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在我的小作坊里和我工作了一年多就和我搞上了对象,谁知道她是一个骗子。有一天,她到银行把我钱全都取出来,晚上趁我睡熟的时候她就跑了。当时我聘用她的时候,我留了她的身份证复印件,她叫闫桂花,身份证上的地址是河南南阳的一个农村。谁知道这个身份证是假的,这个女人把我坑苦了。我还欠那个跑材料的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就把我仓库里的酱油给他顶了账。我想东山再起,可我身无分文,没有办法我就回来了。杨百钟说,杨举人当年说过,人的吃亏上当不是坏事是好事。因为用钱换回了觉醒,使你以后不会再吃亏上当了。回来就回来吧,在城里打工的那些人回来都说城市到处都是陷阱,什么人在城市里呆着?都是那些人精,咱们农村土人到城里混不下去啊。前村的十多个村民由村长带队趁着农闲到城里打工,干了三个多月一分钱的工钱也没拿回来,村长还让老板给打了。在我们老家里刨食,朝黄土地要粮食才是牢靠的。你跟我学宰猪宰羊吧,杨家咱们这枝子人还没有人把我的手艺传下去,你要是不把它传下去那真是可惜了。

    杨少浦想了想说道,我在城里被骗了,所以我一进省城心里就打怵,往后我就跟爹学宰猪宰羊,像杨举人说的那样,当一个让人佩服的寒手。

    当寒手也是不件简单的事,杀猪宰羊人家要看你的真功夫。比如杀猪,雇你的人家要用猪血灌血肠,所以你宰猪的时候,猪血就不能溅到血盆的外面去。比如剥羊皮是绝对不能失手的。如果要是山羊,羊皮还好剥;如果是绵羊剥皮就费劲了。羊皮是能卖钱的,一张好羊皮能卖五十元。如果皮货站在验羊皮的时候发现有刀口就会降下二十元钱。这都是小事,杀猪宰羊做寒手,名声很重要。比如杀猪是有口诀的,找猪心要能找到猪的命穴,有多大?就一寸,稍有偏差那猪就死不了,如果再补一刀那对我们手艺人就是丢人现眼了。真正的寒手杀猪是不应该捆绑的,先用铁痒痒给它挠肚子让它半昏睡着,随后你要踩住这猪的下命泉,踩这个位置猪不会显得痛苦,但也不能挣扎,这时候你一刀下去,刀口对着血盆,血淋尽了猪也就断气了。收拾猪的时候不能用滚开水烫,要用要开没开的水兑上盐一下子泼到猪身上,要让猪身上都能沾上这发烫的盐水,然后割开猪手和猪脚,吹足了气捆扎结实了,一袋烟的功夫就得把毛褪尽。猪还没有冷下来就开膛破肚,这时候更要刀工,在猪的腹腔,只能挑刀不能按刀使猪下水没有任何破损……你要学成我的手艺,至少得杀二十头猪才能出头。咱们家有两头你把它杀了,然后我把你送到县城的屠宰场,那里有我的徒弟叫高四海,是屠宰车间的主任,让他安排你在那里帮工,杀足了二十头猪就争取要把手艺学成,回来当着我的面再杀一头猪。

    杨少浦挠着脑袋说道,原以为杀猪宰羊就是心狠手准就行,谁知道还有这么多的讲究,看来这手艺我是非学成不可了。杨百钟说道,当年杨举人就用诗夸赞杀猪的过程,那诗写的读起来杠杠的上口,我给你念一段——

    雪卧百家近除夕

    庶民灶间炊烟急

    稻米香透粘时起

    只差寒手添宴席

    杨少浦就夸赞道,爹真好记性。

    杨百钟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卖关子,不要小看了卖关子,那是匠人们的看家本事。如中医先生看病下药扶脉前要摇头晃脑如瘟神被驱;如大厨开炒前一定要用铲子敲响马勺,以示开始煎炒烹炸;咱寒手也是有关子可卖的,就要唱着寒手歌。

    杨少浦第二天就被杨百钟送到了县屠宰场,开始杀猪宰羊学手艺。想不到这高四海真是杨百钟的徒弟,他在杀猪前也要唱一段寒手歌。不过高四海是山东人,说话有吕剧的味道,他的寒手歌就是地道的吕剧唱段。高四海虽然是个屠夫,却性情老实走路也沉稳,这个汉子还有洁癖,在屠宰场工作竟然身上没有溅上一点血渍,这更让人看出他手艺的高超。

    十几天很快就过去了。杨少浦不是特别专一,更不执着,其实这十多天并没有把宰猪的活学到手。高四海对他也不气馁,只是杨少浦离开屠宰场的时候,他真诚地说道,小兄弟,你不是寒手的料,你应该干大事情。我们这些当寒手的,基本上也快当到头了,现在杀猪都用电击,几秒钟猪就死了咱们寒手办不到。

    杨少浦说,四海大哥说的不对,我在省城呆过,知道省城的人嘴叼,一般他们不喜欢吃电击猪,他们认为被电击死的猪,猪的精髓也被电死了,猪肉的口感就远不如人工屠宰的好吃。现在省城的大饭店有当家菜,就叫杀猪菜,每天老板都会当着顾客的面把猪宰了,这样顾客吃了才踏实,所以寒手这个行当是不会消失的。不过,咱们寒手宰猪的收费太低了。我爹不收钱,只收头蹄下水显得很卑微,没把寒手的职业当成是高贵的职业,这就让人很瞧不起。杀一头猪应该收五十元到一百元的屠宰费。

    高四海说,少浦兄弟,想不到你这么见多识广,那你就更不应该做寒手了,你天生就是做大买卖的料。

    杨少浦笑着说,四海大哥这话可让你说对了。

    杨少浦又回家了,父亲问他手艺学得怎么样,他说该会的都会了。杨百钟就让他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杨少浦说,咱家的猪太小杀了可惜了。现在我就可以独立出去闯荡了,咱们村的猪根本就不够我杀的,我要走街串户去杀猪。爹你放心我不会给寒手这个职业抹黑,更不会给老杨家丢人。

    他娘叮嘱,你可以走街串户去宰猪杀羊,但是不能夜不归宿,只有天天回到家里才能让娘放心。

    杨少浦又离开了村子,当然他不会去杀猪,当什么寒手,他干什么是有计划的。他又回到了省城,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闫桂花。他去一趟安阳也不一定能找到她,于是他就想到了去公安局报案,请公安局帮他找这个骗子。几天以后公安局就告诉他,在安阳的那个县叫闫桂花有一千七百多人,我把你手中她的照片传了过去,这一千七百多人没有和闫桂花相像的。不过你放心,我们会尽全力帮你找到这个骗人的姑娘。

    想不到公安办案很神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骗子就落网了。这个姑娘没有离开省城,在一个外资企业又当上了会计。因为她涉嫌贪污,就被扭送到公安局。她很快就招了,她不光骗了杨少浦,仅在省城她就骗了十几个人。这个姑娘很贪婪,如果她尽早地离开省城也许她不会被抓捕归案这么快。

    这个女骗子还算明智,她诈骗数额小的几个受害者,就把钱及时地归还了,这也包括杨少浦。她说,她在省城最先骗的人就是这个杨少浦,所以杨少浦才能最先得到退赃。现在杨少浦知道了,她确实叫闫桂花,不过不在安阳而是在南阳。杨少浦最后见到闫桂花的时候说道,桂花同志,这么赚钱是要搭上性命的,往后好好做人吧,等你出来时有啥事儿就找我去,我回老家了,回老家把我爹的手艺学到手,他是杀猪的,杨举人管这个行当叫寒手。

    杨少浦又回到了村子,这次他到省城没有如实和他的父母说他到省城去了,而是说他到外县宰猪去了,他还称赞他爹说道,爹现在我才知道,当寒手真是个赚钱的行当,这个行当我是要干下去了。听到儿子说这个话,杨白钟就笑了,当年韩举人说得真好啊:痴性如水东流去,明智如雨归江河。

    杨少浦第二天都不在村子呆着,他爹和村里人都知道这小子开始务正业,已经成了真正的寒手了。岂不知杨少浦离开村子以后又在干一件大事情。他在距离砣村三十多公里的森林里围起了围栏,开始在那儿养狼。狼是很好养的,只是很危险,但杨少浦却把养狼的事干得很专业。他雇了两个人,满身盔甲又带着防护面具。整天在养狼的围栏里和狼在一起厮混。还有一个兽医,只要狼有病了,他都能及时地给狼救治。杨少浦就负责给狼到处买吃的,狼是肉食动物,无论是什么肉他都能吃,包括野兽的尸体。但杨少浦采购的都是一些被检疫部门检疫出有病的猪和牛羊,拉回去以后他和那个兽医再经过消毒处理把肉喂给狼吃。这些狼给养肥了,就被拉到省城的一家大饭店。这家大饭店很有名,叫狼心狗肺大食堂。卖的都是狼肉以及狼的内脏做出的菜肴,主厨也是一位民间有名的大厨。人们处于好奇和猎奇心里,不断地有人到这里光顾,后来他们觉得这些狼菜肴确实是美味,就更是不断地来光顾。狼心狗肺大食堂每天需要宰狼十条左右,杨少浦养的狼都有销路了,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杨少浦养狼有了一定规模,他又回家了。他这次回家不是为了缴一年一度的一万块钱,而是为了把老房子推倒,盖一栋二层小楼。小楼盖完以后,他又开回一辆轿车来。不料想杨家的日子正走向红火的时候,杨百钟得了癌症,做了两次手术也不见好转,他知道他的生命走到尽头了。这天他吃力地握着杨少浦的手说道,这辈子爹没给你积累下什么财富,但让爹感到踏实的是我给了你一个铁饭碗,现在你明白了,寒手能让你变成咱们村的首富。寒手这个行当你要把它做好,将来我有孙子你也要让他做寒手。说完他示意老伴把一个皮囊拿了过来,他让老伴解开皮囊,那里面有一把生锈的短刀。孩子这是一把好刀,它让一万多头猪、马、牛、羊上路。这是你太爷传下来的,它不光杀死过牲畜,还杀死过四个日本鬼子。你要好好珍藏。当晚父亲就咽气了。把爹发送完以后,娘就对杨少浦说,这几年你爹因为得过一次血栓就有些糊涂了,其实娘心里有数,你出息并不是出去杀猪了,今天你要跟娘说实话,你到底在外面干啥去了?

    杨少浦就说,娘,儿子干的事儿说出来你可别害怕,我在山上养狼呢。为啥养狼,我会慢慢地告诉你。

    娘说,我知道我儿子这辈子有时会干傻事,但不会干坏事。

    杨少浦看着那把生锈的刀,问娘,这把刀咋办?

    娘说,我看这不是一个好东西,上面有那么多的生灵,保存它也晦气。等过几天你爹烧头七的时候把它埋到你爹的墓地里,让他保留吧。

    砣村的人终于知道杨少浦在村外干啥了。村长见他又盖小楼又买车很羡慕,就说,少浦,我们都知道你富了,不知你爹我二叔跟你说过没说过,杨举人当年还给你们家写过一首诗呢——

    冬日乌鸦落残日

    杨家喜鹊也登枝

    吉鸟呜咽食寒噤

    喜鸟杨家报春时

    少浦,你可知道杨举人写过的诗词楹联无数,咱们村里人七个姓氏族落,他都给写过盈联,唯独为你们杨家赐诗一首。杨举人为啥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你们家当年为村子族落做了许多善事。我看你不当寒手是对的,但是你们家的家风你不能不传,那就是做善事。

    杨少浦说道,你说吧,让我做什么?

    村长说,让你领着大家一块养狼。

    杨少浦说,这恐怕很难办到,需要投资,需要专门的饲养人员。因为狼性凶残,养狼很危险。再说销路也是问题,省城就一家经营狼肉的饭店,每天也只用十条狼,我们养多了就会出现滞销,狼的饲养成本很高,我不能让村民们冒这样的风险。

    村长很气愤地走了,走出很远还骂了一句,杨少浦能够听到的话会咒,这小子真他妈狼心狗肺!

    杨少浦也感叹着,人啊,有时咋不如狼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