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撒一次善良的谎-姚督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小凡

    姚督军算得上药都人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了,这不仅是他后来官为福建督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条诚信的汉子,且45岁以后才进入仕途。

    出生于药都城黄家坑的姚督军,幼年家贫,只上了两年私塾,但其聪颖过人,竟能颇通文墨。12岁就长成大人身子的姚督军,经人介绍,进“盛复源”杂货行学徒。因药都出了个姜将军,姚受其影响,自小就有从军思想,当了学徒,仍常做骑大马状骑在杂货行的糖包上,对他人称他日后一定会骑大马驰杀疆场,杂货行人无不笑其狂。每至此,晚上他必关上门,站在桌子上,右手高持一棍作指挥官状。久之,杂货行人便觉得其奇,但多为嘲笑。

    6年一晃。姚督军学徒出师,但仍在“盛复源”杂货行谋生。20岁上,娶妻生子。做了一家之主的姚督军,仍不改从军之志,亦常做骑马、指挥状,并常说此生定要从军做帅,知情人均说其有从军癔症。后,连其长大了的儿子也常说他有病,每至此时,他并不愠怒,而是以“好男儿当有四方之志”相回。到了姚督军45岁时,药都人几乎无不知其有从军癔症,但也无人再嘲笑他了,人们谁也没有了兴趣。

    这一年的某一天,他忽听大清朝在天津小站练兵,遂到“新桥口酒馆”要了一壶酒,痛饮之后,大步出门一路上挥臂长啸,“我志酬矣!我志酬矣!”路人皆笑。但后来的几天,他私向亲朋筹借赴津的路费,均没能成,遂晚上徘徊街上。这一晚,偶在州东街遇“四海杂货行”老板汤子箴,汤见其神色颓丧,追问根由。姚以实相告,汤早觉姚不是癔症而是从军心切,便从怀中掏吕20两银子,姚把银子装好后,两人含泪而行,只有寒风从街的北头呜呜吹来,别无言语。

    当晚,姚督军买了两包点心送给66岁的老娘,让妻子为其补了已破的布袜,第二天一早便悄悄起来,离药都而去。

    一晃多年,姚因颇通文墨且苦练操法,屡得提拔。民国三年,姚的老上级李厚基入闽任督军,姚也继升为第二师师长。民国四年,李因公离闽,便命姚代任福建督军兼省长,以确保闽地不入他人之手。但这些,药都人并不知道,连汤子箴也不知半点,一是姚没有回药都,二是姚写给家里的信家里一直没有收到。

    而此时,汤的“四海杂货行”几乎倒闭,汤为了顾全面子四处筹借,购得一船地产货起程上海,意在重振。可到了上海,几乎本利尽失,徘徊于黄埔江口,心想不如自尽算了。正在这时他听一报童喊“姚建屏代任福建军……”他立刻决定去闽。

    汤到了福州向姚府报了姓名,姚听说汤子箴来见,急命大开中门,两人抱头于堂内。

    一月过去了,汤要离闽,姚说:“汤兄何必匆匆而去,我正拟委你任海关之职,不知肯否屈就?”汤说:“当初助兄从军并不为今日海关之职,我乃生意人,做不得官的。”最后,姚送汤百银为路费。汤未到药都,就有三船闽货发往“四海杂货行”。汤从此得以复振,姚知汤的为人,也再无发货。

    按姚的为人,结局应是很好,然并非如此。

    姚在代理督军、省长期间,有副官怂其通电倒李拒其回闽,自己做督军。姚痛骂:“姚某怎做你一样背义之人!”等李厚基回闽之后,姚的副官又向李告姚:“姚心拒您而没敢发电。”李信以为真,竟借故免了姚的职务。

    姚自此宅居天津小站,再没人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