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都市文化-从老舍济南题材散文看老舍的济南意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兼论老舍济南题材散文对济南城市发展的意义

    隋清娥

    隋清娥,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

    老舍在济南工作生活了四年多。期间,老舍创作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以济南为题材的散文有:《一些印象》(七篇)、《更大一些的想象》、《济南的药剂》、《非正式的公园》、《趵突泉的欣赏》、《夏之一周间》、《耍猴》、《国庆与重阳的追记》、《广智院》、《大明湖之春》、《三个月来的济南》、《吊济南》、《估衣》、《路与车》等。另外,《一天》、《吃莲花的》、《春风》等篇章中,也有对济南景致、气候、物产等的描写。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是人类心理机能的高级整合……意识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对自身心理活动等内部世界的反映和对主、客观世界关系的反映”。陈中永:《论意识的心理学本质》,《前沿》1997年第10期。将“济南”与“意识”连接一处,意思是说,老舍心理整合了有关济南的各种信息,在以散文这种文体想象济南、虚构济南、再现济南时,不把自己当济南的客人,而是把济南当成明确的描写对象。济南的山山水水、济南的气候风物,引发他内心强烈的爱意,他准确把握了济南的城市个性,在写景记事抒情的散文中,将作为济南“异乡人”的自我的济南意识明显体现出来。

    一、老舍的济南意识在济南题材散文中的体现

    (一)以散文表现济南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是老舍济南意识体现之一

    “城市个性与特色,是一座城市通过精神文化、景观、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等方面显示出来的唯一性、排他性和可识别性,是一个城市卓尔不群、特色独具的根本标志。它综合了城市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综合城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综合了城市居民的思想风貌和道德品行。”转引自严艳:《城市意识及对川渝合作的影响分析》,《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2008年7月第18卷第4期。把握了某座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是拥有某座城市的城市意识的表现。但城市个性和特色却并非能被每个人以文学的方式加以提炼并升华。但老舍拥有敏锐的眼光和感受力,又善于观察长于比较,所以,他到济南仅三个月,就创作了济南题材的散文《一些印象》。其后,老舍一边理解济南,一边描写济南。他每年都会写作数量不等的济南题材散文,即使写作青岛题材散文《春风》,也没忘记拿济南与青岛比较,显示济南与青岛的异同。人在青岛,还创作《大明湖之春》。离开山东后,还创作了《三个月来的济南》和《吊济南》。老舍了解了济南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从济南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提炼出济南的个性与特色,从而在散文中显现出自己的济南意识。

    1.老舍明确意识到自己写作的对象是济南。他把叙事写景放在济南这个空间,在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中,有意识地捕捉和凸显了那些仅属于济南的东西,突显了济南的特点。

    济南的特点之一:美在天然。“济南的美丽来自天然。”(《吊济南》)的确,济南有着自然赋予的、与生俱来的美。老舍捕捉到了这种美。他用近乎诗的语言把一个遥远如梦如幻的中古名城,整个地由远而近地展现给读者。

    美在天然之季节美。济南的春天,粗猛的风裹着沙土,日刮夜吹。济南的夏天则炎热难耐。虽然《非正式的公园》中,他写到了齐鲁大学的夏日之美,但济南的一年四季,秋冬最美。老舍抓住济南这种独特的季节特征,在散文中赞美济南的季节美。在《一些印象》之四,老舍开篇便出断语:“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因为,济南秋天的空气是清明、温暖的,天蓝而有微微白云,阳光晴暖,还有点凉风。在这样的气候里,山,五彩缤纷;水——泉、河、湖——清甜微响。在《一些印象》之五中,老舍盛赞济南的冬天,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因为,“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所以,济南冬天无风日暖,“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下点小雪,则山美不胜收;水则“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垂柳照影,百灵鸣叫。

    美在天然之山水美。老舍以灵动婉转之笔描画这儿的山和水。他笔下的济南之山鲜活灵动,传神感人。在《非正式的公园》中,老舍笔下的济南夏天的山:“你看见南面的群山,绿的。山前的田,绿的。一个绿海,山是那些高的绿浪。”在《一些印象》之四、五中,老舍从山和水两方面来写济南的秋天和冬天,突出济南山水“诗意”的特点。在《更大一些的想象》中,老舍认为,济南“城在山下湖在城中”,是一个美女似的城市。而且,济南的“小山不像南京的山那样可怕,不像北平的西山北山那样荒伟的在远处默立,这些小山‘就’在济南围墙的外边,它们对济南有种亲切的感情,可以使你想到它们也许愿到城里来看看朋友们。不然,它们为什么总向城里探着头看呢”。拟人的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而济南的水,绿、静、明、洁。秋水“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一些印象》之四)冬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了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一些印象》之五)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一切的山水均美在本真与自然!

    美在天然之名胜美。济南名胜众多,最具个性与特色的当属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老舍在《一些印象》之六、《更大一些的想象》中,均提到千佛山。但因山并非北方城市的稀罕物,故千佛山“配做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而水在北方城市太难找了,“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可贵”。所以,老舍在写济南的名胜美时,突出描写大明湖和趵突泉的特色:水美。《趵突泉的欣赏》一文仅一千字出头,光写泉水就用了三百多字:“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而《大明湖之春》一文写道:“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

    济南的特点之二:美在物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济南拥有一份天然的神奇的美。而非天然的因素,也让济南有骄傲的资本,比如济南有名扬天下的物产,如大葱。老舍在《一些印象》之三中,用了很大篇幅写了济南大葱,可算一篇“济南大葱赞”。在《大明湖之春》中,老舍写了大明湖蒲菜、茭白、白花藕等让济南名扬天下的物产。在《济南的药集》中,老舍集中写了济南药集上的药材之多。济南多山多药材,多到博学的老舍都有许多不认识的。

    济南的特点之三:美在风俗。民风民俗,美在特色。老舍对各地的风俗特别敏感,他在济南四年,对济南的诸多风俗都有了解。他在济南题材的散文中,以赞美的亲切语调写到了济南的民风民俗,如济南人喜欢吃大葱,在重阳节逛千佛山,平时赶山水沟集捎带着逛逛广智院、上药集、赏名泉等。这些风俗普遍具有淳朴的、独一无二的美。

    2.老舍在以散文想象和描写济南之美时,也发现了济南的美中不足处。

    世间万物,大都美中夹丑、优中带劣,所谓有缺陷的美也。济南亦然。老舍在描画济南时,善于反思,敢于揭疤,露其不美。他发现,“济南本来是极美的,可被人们给糟蹋了”(《更大一些的想象》),所以,《更大一些的想象》的开头就说:“要领略济南的美,根本需有些诗人的态度。那就是说,你须客气一点,把不美之点放在一旁,而把湖山的秀丽轻妙地放在想象里浸润着;这也许是看风景而不至于失望的普通原则。”对济南而言,老舍不仅是一个游客、一个浪漫诗人,还是主人,他知道它的丑处。他在散文中对社会灰暗、落后等加以调侃与嘲讽,是作为主人反思意识的体现,也是其济南意识的体现。

    济南之丑之旧济南较贫穷、市政建设差、风景被破坏。老舍一进入济南就感受到了济南道路的狭窄失修和交通工具的落后。《一些印象》之一就写了济南车站的无秩序,写了瘦马破车;《一些印象》之二写到济南坎坷不平的旧石路、昂贵的洋车;《路与车》写了济南小巷的狭窄。《趵突泉的欣赏》写了泉美而周围环境的嘈杂脏乱:“……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子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在《大明湖之春》中,老舍也指出大明湖的不大、不明、不湖:“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

    济南之丑之部分市民的人性丑。老舍对济南爱之殷殷。惟其爱之深,则恨之也切。他以“一半恨一半笑的”态度来写济南时,就不能不针砭济南部分民众的人性丑陋,以实现其改造国民性的文学创作意图:老舍发现,一些济南人思想相当愚昧保守顽固,他们不知体育为何物,去观看现代体育图热闹、看稀罕、挑毛病,视现代体育活动为“耍猴”(《耍猴》);一些济南民众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愚昧无知(《广智院》)。老舍看到,药材上有黑泥、马粪,部分济南人的卫生观念差(《药集》);争相购买日本估衣的乡民,有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穷(《估衣》)。在《趵突泉的欣赏》中,老舍说:“穿过山洞,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在《国庆与重阳的追记》中,老舍痛感民众缺乏启蒙和爱国教育的后果严重:国难当头时,市民麻木、散漫,仍然热热闹闹地登千佛山,鲜有人记得九一八、“五三”等国耻。

    济南之丑之旧济南当局的治政差。1929年7月1日国民党济南市政府成立,济南正式设市。老舍在济南的四年间,市长换了几任,但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国民党官员敷衍马虎、昏聩无规划,治政效果相当差:不仅市政建设差,而且在济南发生亡城之危的紧急关头,还一味腐败卖国,不去积极组织民众抵抗外寇,以致济南很快沦丧,对此老舍在《三个月来的济南》、《吊济南》等散文中,加以痛陈。“可惜这样的天然美景,和那座城市结合到一处,不但没得到人工的帮助而相得益彰,反而因市设的敷衍而淹没了丽质。”

    济南之丑减了这座拥有天然山水之美的城市的美色。而老舍的针砭和调侃,属于为让济南更好更美而揭其疤创的行为,是其济南意识的体现。

    (二)济南题材散文的字里行间透出老舍对济南热爱之真情,这是老舍济南意识体现之二

    老舍热爱济南,虽然他也揭露济南的阴暗面,但那是爱之深、恨之切的体现。老舍对济南的这份热爱之情在其散文中表现得强烈、纯挚、真实、朴素。说起济南,老舍总是充满自豪之情。认一个并非生于斯的古城为第二故乡,并在散文中几次表白,这在现代作家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三个月来的济南》中,老舍写道:“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那里一气住过四年……从一上车,我便默默地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在一个月后发表的《吊济南》中,老舍更是满怀深情地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拿济南当故乡看待,对济南很熟稔,说起济南,满是主人的自豪之情,总能画龙点睛地总结出济南的特色来。同时,老舍又像一个优秀的导游,将读者所熟知的城市与济南加以比较,突出济南的奇特,加深读者对济南的印象。在其散文《一些印象》(七篇)、《更大一些的想象》、《趵突泉的欣赏》、《大明湖之春》中,老舍以主人的身份,热情洋溢地向读者介绍济南的美山佳水:“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一些印象》之四),似乎是主人向客人发出邀请,又好像是主人领着客人参观一样,如数家珍般地介绍济南。而“好吧,你随我来吧……比如你先跟我上大明湖的北极阁吧……”(《更大一些的想象》),分明是个业务素质上佳的导游,导引游客尽兴游览济南:“到了,看!先别看你脚下的湖;请看南边的山。看那腰中深绿,而头上淡黄的千佛山;后看那个塔……再往西看,一串小山都像带着不同的绿色往西走呢……到北极阁后面来看,还有山呢……你看到这几乎形成一个圆圈的小山,你开始,无疑的,爱济南了。”当战争迫使老舍不得不离开济南时,他以《吊济南》表达了他对新生的、更清醒更合理的济南的憧憬:“……我将看到那城河更多一些绿柳,柳荫下有白石的小凳,任人休息。我将看见破旧的城墙变为宽坦的马路,把乡郊与城市打成一家;在城里可望见南山的果林,在乡间可以知道城内的消息。我将看到大明湖还田为湖,有十顷白莲。我将看见趵突泉改为浴场,游泳着健壮的青年男女。我将看见……”老舍对济南浓烈的热爱之情和无比的怀念之情,表现得毫不做作、伪饰。设若老舍没有济南意识,当然就不会有这份情怀。

    (三)借助散文,老舍对济南城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是老舍济南意识体现之三

    作为济南“异乡人”的老舍,用济南题材的散文,较全面地描画出了济南的城市形象,将这座城市的美介绍给世人,也把这座城市内在的矛盾、不谐真实描画出来。不仅如此,老舍还很留意济南的城市建设,关心底层民众的物质贫困和精神疾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市政建设意见,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城市化建设的体悟与认识。在《趵突泉的欣赏》中,鉴于趵突泉周围肮脏嘈乱的环境,他建议:“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在《一些印象》之七中,他主张:“千佛山两旁的秃山,要全种上海棠,那要多么美,这才是我的梦想。”在《更大一些的想象》中,老舍认为,大明湖里的蒲苇坝应该去除,建议大明湖全种上莲花,四周界以杨柳;拆去四周的城墙,在城河的岸边,杨柳荫中修上平坦的马路。在《路与车》中,建议将老城里的居民移一部分到城外的商埠里边去。作为一个“异乡人”,老舍能借助散文对济南市政建设等提建议和主张,说明老舍的济南意识是多么强烈!而他的这些建议和主张,有的确实切中要害,提得及时恰切,合理合情。

    二、老舍拥有济南意识的原因

    (一)对济南有文化上的认同感是老舍拥有济南意识的原因之一

    老舍结束了海外漂泊后来到济南,很快就发现了济南的与众不同之处:“除了北平青岛,要在华北找个有山有水,交通方便,既不十分闭塞,而生活程度又不过高的城市,恐怕就得属济南了……这使人心里觉得舒服一些。”是什么“使人心里觉得舒服”?除了交通通讯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便利、环境和氛围适合想当作家的老舍的居住和写作之外,文化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老舍生于古都北平,从小受传统文化的浸淫,而黄河之南的“泉城”济南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舜耕山、齐长城、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隋代柳埠四门塔、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的存在证明济南也像北京一样,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这座古城山灵水秀,名士辈出,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等都是留名青史的济南人,济南的山水让名人痴迷,济南的悠久文化亦足以吸引名士,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文学大家,先后来济南生活游历。济南虽不曾做过帝都,但被文人雅士歌颂的频率很高,元好问甚至产生“日日扁舟荷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的念想。正因为济南“似乎是稳立在中国的文化上”,让老舍产生了文化上的认同感。在文坛北“京”南“海”的状态下,老舍“隐居”济南潜心修炼时,其济南意识亦日渐成型。同属山东的青岛,就很难让老舍产生文化方面的认同感。

    (二)崇尚自然生命是老舍拥有济南意识的原因之二

    济南山水的自然之美契合老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之心灵。他对济南的描写,抓住其自然美特色的同时,还准确刻画了济南内在的城市性格和灵魂,即济南景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即使是冬天也温暖舒适,不乏春之气息。在老舍的济南系列写景散文中,“绿色”是一个色彩意象,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的希望。老舍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法国思想家卢梭“归于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还与其健康的生活态度及母亲的影响有关。他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宽容平和地对待世界与他人。在济南题材散文里,他反复描写济南的水。“水”是其济南题材散文的另一个意象。“水”意象象征了母性,而水是济南这座城市生命的本源,它博大、柔软,能给人以精神的抚慰,具有包容性。是出乎自然的济南的众多的泉水,让崇尚自然生命的老舍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济南意识。

    (三)济南四年是老舍人生的重要阶段,这是老舍拥有济南意识的原因之三

    胡絜青先生用“一种特殊的亲切和温暖”来概括老舍对济南的强烈感情。因为济南四年是老舍人生的重要阶段。他一生为生活、为事业、为国家四处奔波。在伦敦、新加坡、纽约时,身处异国他乡,心不安逸;在武汉、重庆,忙于抗战文艺,个人的行为自由并不多;他“在青岛住过三年,很喜欢它”(《“住”的梦》),却不满于那里文化的贫乏及日益洋化现象。济南则不同。在济南四年,老舍教书、写作、生活,结识新朋友,领略济南的风光,感受济南的古城韵味。这四年是他人生历程中最自由、温馨、安定与难忘的一段时光。于是,老舍满含深情地一再称济南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可能对济南的特点视而不见,而称其为故乡的作家老舍则在济南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中,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处,于是济南意识由“异乡人”老舍用散文表达出来。

    (四)拥有博爱思想、开放意识、比较眼光和启蒙立场,是老舍拥有济南意识的原因之四

    老舍早年加入基督教,受基督教博爱精神影响,爱人喜物,温情通达,在结束海外漂泊回国来到第一个工作地时,以博爱的眼光看待济南的山水风物。因为有海外经验,又受西方文化影响,思想开放,加上自己游历过不少的城市,在欣赏济南和描写济南时,便有了比较的眼光,能发现济南的特色,也能看出济南存在的问题。另外,老舍是现代知识分子,擅长对民族心理做深入剖析,其济南题材的散文描画古老民族基于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种种集体意识及其精神的外在表现,调侃与讽刺的笔调幽默荒诞,但其中包含着严肃与庄重的态度,其传神描写与精妙表现让人拍案。正是站在启蒙立场上,老舍不轻易放过揭示济南存在的包括触目惊心的国民性问题在内的不和谐与丑陋的机会。

    三、老舍散文的济南书写对济南城市发展的意义

    老舍济南题材散文把一个全面的、真实的、美好的济南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济南城市发展史上,老舍的这些书写已经、正在、将来还会起到积极的意义。

    (一)老舍济南题材散文是宣传济南的“金字招牌”,帮助济南打开了让世界了解它的一扇门。在历史上,固然有不少人对济南吟咏赞美过,但留下的多是只言片语,《老残游记》里有较多描写,但恐怕人们记住的还只是那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而已。至于济南到底美在哪里,老舍之前,系列的文学抒写阙如。是老舍,以系列济南抒写,将具有自然之美的济南介绍给世人。老舍散文将济南这座城市的可识别性特征一一显现。很多慕名来济南旅游的人,知道济南还是因学过老舍写于1934年的《济南的冬天》。所以,老舍的散文对于济南的发展,已经发挥了作用。2011年,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济南旅游部门推出“跟着课本游泉城”等一批高铁精品旅游线路,课本中赞美济南的文本正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见,老舍的散文对济南的发展将继续发挥作用。

    (二)老舍济南题材散文描画了20世纪30年代的济南,能为济南向人文城市方向发展提供较多的真实可信的史料,所以,老舍济南题材散文对济南城市发展具有史料学的意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老舍以散文表现济南,创造了一个永恒的文学济南形象。它与真实的济南城市交错、重叠,它比一座纪念碑应该更能重现一座城市历史,从中可以寻找到上世纪30年代济南人的喜怒哀乐、大时代的风云变幻。2007年10月,在“中国(济南)生态园林城市发展高层论坛”期间,舒乙给《济南时报》的题词是:“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我愿它能继承历史优秀传统,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成为有地域性、有民族性、有个性的又古老又年轻的大都市。”舒乙先生所说的“个性”显然是指城市个性与特色。城市个性的形成需满足特定地理空间、漫长时间所积累的历史文化、当前城市所具有的科学技术与智慧三方面的条件。济南的地理空间是天赐的,老舍认为济南的自然美,主要是济南特定的地理空间,而老舍济南题材的散文现在已然属于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今后济南城市个性的形成,取决于建设者们如何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当下,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出外观上的同质化特征,济南文化信息传达的基本载体是构成城市整体形象的元素符号,它包括自然的,更包括历史的、人文的,以凸显济南历史文化信息的脉络及传承。如此,从历史文化学和史料学角度看,老舍济南题材散文可为济南城市发展提供很多资料性的东西,从而在济南城市发展过程中,助其一臂之力。

    (三)老舍济南题材散文对当下还原济南灵魂,树立省会城市发展新形象有寻根作用。一个主体若没有他者的对比、对照将完全不能认识和确定自我。作为济南人,要从“异乡人”老舍的济南意识中得到启迪。八十多年济南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证明,老舍的部分理想实现了。但济南离真正的生态园林城市、人文城市的目标还有差距。老舍济南文学施展着魅力,可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让建设者寻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人文城市的根据。比如,“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一些印象》之四),如此,济南在城市开发中推倒含有特殊文化遗产的古迹,无形中就毁掉了城市鲜活个性赖以存在的灵魂。如果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化、钢筋水泥化,济南还有什么个性?再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些印象》之五中),可见,济南的地理个性之一是城由山围,城在山中。但日益膨胀的济南,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削山头挖山脚而起楼房,再下小雪,城市的人站在楼上也很难领略到“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的美了。还如,“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一些印象》之四),可见,水是济南的灵魂中的灵魂,保护泉水,是济南建设个性化城市永远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地铁不能在济南奔驰。另外,老舍济南散文中写到的嘉树灵鸟、游鱼彩蝶、好花嫩草,应该是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者,在设计城市形象时必须考虑的细节。至于吏治弊端、市民愚昧等不足与缺陷,今日济南人亦不必忌惮,在从老舍作品中寻根时,发现他揭示的济南城市问题,将其当成一面镜子,时时警醒自己,从而把济南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城市。可见,要想避免济南与其他城市“千城一面”,必须还原济南这座城市的灵魂,那就不妨到老舍作品中去寻寻根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