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赫哲人因生活在大自然的山水间,不仅依恋生养自己的山水,而且更喜爱山水间灵动的物种给人们带来生动的环境。因此,人们将生命寄托给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富有灵性的物种,并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信仰。这个信仰逐渐扩散,形成了萨满教。
萨满教是赫哲族唯一信仰的宗教,它是原始宗教。赫哲人迷信身处的万物是有灵的,不仅山水中的动物有灵,而且也认为一切的植物也是有灵性的。想念神主宰着一切万物:雪、闪、电、风、水、火、石、河流、川、山、日、月、天、地、主、辰等等。
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人们并不是崇拜石头、动物、树木、河流本身,而只是崇拜它们里面的神灵,崇拜它们的马尼托,根据便在此。”18这是说到实际本质的所存在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又恰恰是人们所应用的诸位神灵。
“珠日翟力阿金”神,即鳇鱼神;“穆依嘎”神,即蛇神;“依那奇”神,即狗神,“布云”神,即狼神;“搭斯和”神,即龙神等等,这些萨满诸神多者二十种左右,在此不一一列举。人们之所以赋予万物之神灵,是因为“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人类来说就是神。”19赫哲人崇拜动物,是因每种动物都有神附体并主宰着。因而,人们利用这些赋予神灵的动物来为人服务,去病消灾,保佑平安。
“灵魂不死”这是赫哲人在封建时期深信不疑的信仰。人们认为:“奥任”是第一个生命的灵魂,人死时它就离开了肉体;“哈尼”是第二个思想的灵魂,也就是人在熟睡之时,悄悄地离开肉体到处游荡,与别人灵魂产生交往,然后再回到人身上;“法扬库”是第三个转生灵魂,认为人死之后即离开肉体,等待以后创造来生。
赫哲人在萨满教的后期,对物灵、偶像、图腾等更为崇拜。人们“在许多原始的部族中,身上带有许多个灵物,有防某种病的灵物,有防猛兽的灵物,有狩猎时能防多种野兽的灵物等等。”20不难看出,其实人们蒙在混乱和朦胧的现状是看不透未来,洞察不到人生的真谛的。
既然万物有灵,而且灵有非凡的神力,这种力是人类无法抵抗的,那么渔民和猎人为什么去捕鱼,为什么去狩猎,打到的鱼儿,打死的野物它们不是有灵性吗?神不是不死的吗?神不是无所不能的吗?触犯了神,得罪了神,人还能活吗?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对人类现象的破解,赫哲人逐渐认为萨满带有普遍的欺骗性,人们渐渐的觉悟起来,已没有人再相信了。
第二节宗教活动
在旧社会,赫哲族宗教活动较为突出的是“萨满神教”。“萨满”只有在驱邪消灾时才显现出它的真实面貌。在治病“跳神”时的萨满,头戴神帽,胸前背后挂几个铜镜,以示照妖,腰中挂着铜腰铃,脖下吊着名为“萨尔卡”的小神。跳神时还有“二神”协助,“二神”转到病人背后用手扶持病人的肩头,此时,萨满就边鼓边祷,伴以鬼哭狼嚎般之声念咒作法,心中胡乱猜疑哪种鬼怪作祟。传说,“二神”如能感知病人肩膀颤动,便告之萨满已经猜中了,萨满便告一段落再行下一步请神驱鬼。
接下来把神请来跳第一次,如果没好再跳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如果是病好了,便以萨满指点杀猪摆筵,请神还愿。事后满拉洒酒,同时祷告,三天后屋里屋外均清扫一遍,人们认为这样就把魔鬼驱走,再也不会有人生病了。
“跳鹿神”也是萨满宗教的活动。其派别得队在神帽上显示,由江神帽上的鹿角枝数多少而定品级,鹿角叉多者品级越高,少者为低。鹿角叉好分二叉、四叉、六叉、九叉、十三叉、十六叉、共六级。从初级神帽,升到四叉鹿角神帽,要经过三四年时间,升至十六叉神帽,大约四十至六十年时间,时间一久,萨满也形成九个派别,有河神派,独角龙派和江湖派等,它们派别的标志也其头上的神帽显现。
各派别“跳鹿神”的现象也很多,不仅治病时跳神,而且萨满们也考虑到预防主动出击,不等魔鬼作乱,就先来个“大兵团”清扫驱逐。三十二年前,街津口、得勒乞就曾来过“跳鹿神”的“大部队”。据当时目击者讲,那次“跳鹿神”的规模相当庞大,有近三四百人,每人骑一匹马,跳神的萨满头戴神帽,帽上有几支铁叉,腰间挂着一圈腰铃,胸前背后挂着几个盘子大小的铜镜,个个手持磨得镜亮的神刀一面挥舞,一面跳跃前行,还边舞边歌唱着听不懂的咒歌。前进着很长一大队人马。萨满跳到哪里,他们也随到哪里。萨满从正月初一开始活动,从这个村跳到那个村,一个村一个村的跳,直到全都跳遍,方可除害。据“跳鹿神”的自己讲,跳完鹿神之后,藏在各村的魔鬼都被赶跑了,保佑人人平安。
这是早年发生的宗教活动,后来有赫哲人评价此事说。“跳鹿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舞蹈形式。所以“跳鹿神”也将以文艺形式来活跃喜庆节日的气氛。
这位赫哲人是最早看出“萨满”“跳鹿神”的发展趋势的。
如今,“跳鹿神”已成赫哲族舞台上真正意义的古朴舞蹈,而且成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萨满”真正意义的内涵早已失去,成为了人们娱乐观赏的压轴节目。
第三节哲学思想
一、思想特征
在古时候,赫哲族信仰“万物有灵”,他们崇拜自然,认为万物都在神的主宰之下,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而这些“神”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如赫哲人赖以生存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江中的鱼儿,还有江岸的群山,群山中的野兽,人们每天在江中捕获鱼儿,到山上猎取野兽来充当食物维系人的生命。因此,人们思考而产生了对万物的崇拜,其实崇拜也是一种喜欢喜爱,人类社会凡是对喜爱的事物,都希望其永远伴随在自己身边,希望所喜爱的事物永远不死,由此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不死的事物人们认为就是神。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人类来说就是神”。21神是人所向往的,向往人的灵魂不死,信仰人死是灵魂离开肉体,好人转生轮回人类,坏人不能投生,贬为人类所不齿的低级动物。这说明赫哲人信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果”,这是人类爱憎分明的共识,而这个共识蕴含着人类向往美好,消亡丑恶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试图改变现状,改变命运的原动力。在封建社会中,科学还没有普及应用于人类,尤其是医学,赫哲人只能用唯心主义的“萨满神教”来安慰或试图消除所遭受的噩运。其实这也是一腔心愿,但这个心愿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潜在的影响,这就是欺骗。人们在毫无察觉的欺骗中走向了末日的命运,在无端的欺骗背后,那是人们的无奈。在无奈中,人们只能利用自己想像的平安和美好来解释所发生的一切现象。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2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把实践引入哲学,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历往数代的萨满神教的信仰,在没有科学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里,唯心主义在实践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在现代社会里,科学的飞速发展与普及逐渐夺取唯心主义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只有科学才能改变自然,只有科学才能改变世界。
二、神话传说里的哲学内涵
赫哲人崇拜与之相生的动物,特别是较强盛的动物,把最高的精神寄托赋予这些动物,称其为神。但对神的产生、信服也是通过流传下来的神话而逐渐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
在诸多动物里,赫哲人尤其崇拜虎。在众多的关于虎的民间传说中,普遍将虎信仰为“山神爷”,这是与赫哲人的狩猎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在神话传说《山神爷》中,就有人与“山神爷”相互依赖、和睦相处的故事。在《山神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虎的爪上扎了木刺,无法自拔,就来到山屋将爪子从窗中伸进屋里求助老“玛玛”。老“玛玛”给它把刺拨出来,此后,老虎为了报恩,给老“玛玛”送来好多猎获的野猪和狍子。虽然老“玛玛”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老虎却感恩不忘,涌泉相报。其实老虎是凶恶的害人的野兽,但它有了困难却求助于人类,就是这个纽带,使它有了人的品性,具有了恶有恶果,善有善报的品德,这就是赫哲人理想中将恶转成善的愿望。因此,“山神爷”在赫哲人眼中是爱护人类保护人类的“神”,“神”将吃的物质送给老“玛玛”表达了它的报恩的善举之情,这是由物质转换为精神的哲学理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其实在某些事态中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神话中人们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果”的道德理念,人们把野兽当成人来对待,并不是因为它本质上强势,而是出于善的出发。又如神话《北虎》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额地”(丈夫)出于好奇从山里捡回一只虎崽,“阿斯恩”(媳妇)用自己的奶水将它喂养成活,夫妇俩把小虎当成亲儿子一样喂养长大。后来在一次外出中,夫妇俩及村民遭遇狼袭,在即将成为狼的食物之时的紧要关头,“虎儿子”出现并咬死了头狼,把夫妇俩从狼口中救下来。又在一次强盗侵袭时,“虎儿子”救下妹子又找来群虎咬死了所有的强盗,而“虎儿子”却在救妹之时中了强盗数箭,伤势过重的它倒在“额莫”(虎妈妈)的怀中死去。故事在悲壮中完美了人们信仰的“山神爷”以德报恩,扬善惩恶的历程。世间的恶,不是生来固有的。它是因环境和思想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观念和结果。在根深蒂固的观念里,虎是凶恶的,是害人的,人们便对其恐惧,恐惧在无奈之下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由无奈的恐惧变成了敬畏,由敬畏变成了试图赞美和接近,由接近便自然产生善待,这就是人们对虎的认识的过程,而最终人们信仰老虎为“山神爷”。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与恶,扬善弃恶。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23。这是人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结果,是人对自然寄予美好善良的希望。由此可见,美好和善良是用善美的行动培养出来的,不是生来固有的,对人类来说大自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有理性的,也都是有感性的,有好的善良的开始,就有好的善良的过程和结局。
三、道德观
赫哲人的道德观自古以来是那么旗帜鲜明,真情重义崇美向善。自古以来的口头民间传说中便极其普遍地宣传这种道德观。赫哲人热爱着哺育自己的青山秀水和美丽环境中美好的一切。在口头民间传说中,善的总是最终战胜恶的,正义的总是打败邪恶的,这不仅是人们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希望,也是人们心目中衡量道德的尺度和标准。
赫哲族人民自古以来文明向善,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有着仁爱宽容的心胸,如果在山中捡到狍子崽,就会抱回家里精心喂养,哪怕是猎人的强敌虎崽,也会珍惜其生命,抱养喂活。
赫哲人心胸宽广,像蓝天一样任小鸟自由飞翔,像大海一样纵鱼儿尽情游弋。早年在赫哲村落,虽然每家都很穷,但每天使用的家什和物品有时放在院落外的街边,不论多少天也没人拿走,人们心纯心净,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触碰它。
赫哲人还有谦和礼让的品德,在狩猎过程中,如果猎人打了一猎物,而此时正巧被过路人看到,那么这个猎人就把猎物分给过路人,这就是在赫哲人中流传的口头语:“见面分一半”。还有的时候捕鱼的人首先见到一片有鱼的明冰渔场,这时其他人就不能来此下网了(赫哲人的捕鱼规矩是谁先占到一片渔场,这渔场就是谁的),而有的年轻人不懂规矩也来下网,老渔民就谦和而慈爱地分给他一半渔场。赫哲人在钱财在前是很重情达意的,有着美好的品德和良好的风尚。
四、生命观
赫哲人热爱身大自然,因而信仰“万物有灵”崇尚生命,热爱大自然界中所有有灵性的生命。因为一切出现在大自然的生命只有一次,因为世界所有的生灵都来之不易,它是生命之源——水、阳光。为了让大自然的生命不受破坏、延续下来,赫哲人把它们冠之以世界最令人敬畏的无所不能的“神”,这些生命在“神”的外衣保护下安然无恙、吉祥幸福,这说明赫哲人是用智慧爱护生命、保护生命。鹿是令人喜爱和美丽的山野之物,但这是一个弱势的动物,常常被凶恶的野兽,残忍的猎人咬死或射杀,成为自然界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牺牲品之一。越弱势的事和物越被人们同情,越脆弱的生就命越是令人担忧,聪慧的赫哲人观察到鹿角的雄威的姿态,便产生了保护生命的理由,给鹿冠之以“神”,即“鹿神”。人们不仅赋予弱势以神力神威,而且张扬活动,“跳鹿神”的萨满其本质的内涵就是敬畏生命、热爱自然,以此使人们唤起呵护生灵、爱惜生命的共鸣。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24生命有限,而人类对于生命做出贡献的意义是无限为后人去思考、去应用。这是一个渔猎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生命观。
五、生态观
赫哲人对身边周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大自然中所有的动植物都有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这是维系着赫哲人渔猎生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丰富的资源的重要纽带,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恩赐,因而人们非常珍惜和热爱。
八十年代中期,赫哲族人民就有保护生态的观念,在捕鱼劳动中,赫哲渔民不论冬季或夏季捕鱼,都用大网眼,只捕大鱼。渔民捕到的鲤鱼在三斤以下放生。将捕到的鳇鱼每条五十斤以下的放回水中。他们将鳇鱼鼻尖软骨咬下一点放回江里,待若干年后再捕上一条秃鼻子的鳇鱼是自己曾经放生的,便很是有趣。
赫哲人很注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了祖祖辈辈,造福子孙,因而十分注重对鱼类资源的利用。
第四节预测和占卜
一、预测
1.左眼跳财,右眼跳祸;
2.两耳发热,有人叨念;
3.十二月和正月看南斗星和在它西边的那颗小星星,如果这两颗星离得远,水位即小,离的近了水位就大;
4.如果喜鹊在院里叫,早报喜,晚报财,晌午报告客人来;
5.脚心发痒,就要走远路;
6.如果上眼皮跳,山里的“额地”(丈夫)就能打到野兽;
7.嘴唇不断地跳,预示就要与别人发生口角;
8.做梦梦见枪和蛇,就要生男孩;
9.梦见很多鱼,夏天就要降雨,冬天就要降雪;
二、占卜
猎人进山狩猎,家人最盼早日归来,如几天不归,家人急得就开始占卜了,以占卜凶吉。
1.骨卜
赫哲人骨卜一般多用狍、鹿及野猪的肩胛骨作为卜具。人们将吃过剩下的肩胛骨用力把肉剔净,晾干后包好藏于干爽处备占卜用。
占卜者手持胛骨先祷告,问狩猎者何时归来,如果未归可寻哪个方向寻找,患病是否可以好,等等。问完之后,便在胛骨上抹上唾沫,再放火上烧烤。烤时距离火要适当,不要烧坏,烤出裂纹就可以了,关于察看胛骨裂纹走向,占卜人自会看出。
2.蛋卜
蛋卜是将一个鸡蛋的两个尖端写上方位,然后用手将蛋在桌面上猛地旋转蛋的两端的方位所指,就是要找的猎人所在方向。
3.筷卜
筷卜是用三根筷子插入茶杯中。此时占卜者跪在手持茶杯问:“打猎的什么时候能到家?”然后将多半杯水的茶杯向右倾斜,如果是水先渗出而筷子没有向倾斜的方向倾斜,那么这位猎人就晚几天回来,若是向左倾斜,猎人就会很快回来。
第五节族徽与标志
族徽是一个民族群体的标志,旨在运用族徽展现本民族的崇拜、神话、信仰和所处的地域特色及民族风情。赫哲族族徽标志是,下面三道水波纹,代表赫哲族生活的区域三江平原,分别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波纹上面是展翅向上的天鹅,天鹅是赫哲人崇拜的吉祥物,天鹅洁净优美,飞翔在蓝天中,象征赫哲人民富于浪漫的想像力、追求自由的生活;在天鹅双翅之间有两条鲟鳇鱼跳出水面围绕其间,象征赫哲人民在碧水蓝天中吉祥、丰收、幸福地生活。
赫哲族的族徽在节庆、文艺活动、大型聚会及建筑上使用较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