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人物素描-玩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小城小西街度过的,那是一条连二层木头房子也没有的穷街,还算热闹的地方是火神庙,和供打石匠挑水佬等下力人歇气聊天的破茶铺,西桥边留着的半截城墙倒也是娃娃们玩闹的去处。这样的平民小街难得有个出头露脸的人物,居民们各自过着又普通又老实的日子,懒得和正街、东街的人去争什么你强我弱。我虽是中学教师供销干部的儿子,混在一大群脏兮兮小娃娃中间,跟他们也没啥两样。快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花五分钱买个油纸灯笼,扯起喉咙沿街大唱:红灯笼,纱灯笼,红灯笼撞你纱灯笼!……那贫穷孩子的快乐和自在简直没法形容。这群穷快活的小西街少年中是有头目的,他就是茶铺里烧灶师傅曾灶头的儿子曾杰娃,读小学的时候他是我唯一景仰过的哥们。曾杰娃是顽皮透顶又聪明过头的小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不把读书当回事,每一位班主任都拿他头痛得很,只要他不惹事生非就算烧了高香了。曾杰娃个子不高眼睛挺大嘴皮很薄,笑起来一副小流氓样子,连他亲老子也骂:这副小鬼样儿真不是个东西!曾杰娃从一岁长到十五岁从没穿过新衣新鞋,破衣烂衫更增添了他的二流子风度,让街坊邻居望而生畏。六十年代初人们刚从饥荒年头熬过来,小城赶场天街上也有了来卖农副产品的公社社员,穿得像个叫化子的曾杰娃腰系一根粗草绳,沿街施展他“打围”绝技。打围是家乡土话,就是顺手牵羊小偷小摸,对小西街的贫家子弟来说也是一种占便宜和作乐的艺术,曾杰娃尤其迷醉。比如他带几个伙伴走到一个卖鸡蛋的社员跟前,假意热心问蛋价并煞有介事抓起蛋对着太阳看货色,直问得老实农民都来气了吼他细娃儿莫捣乱,这小子便笑嘻嘻把鸡蛋放回原处,拍拍巴掌走人。不过他腰间便多了一个圆鼓鼓的鸡蛋,是从他衣袖巧妙滑进去的,炫耀着让几个同伴摸了又摸大家都乐。整个赶场天他一次次表演下去,什么桃呀李呀渐渐把他麻杆细腰撑得老圆。黄昏时候这个打围老手便到西桥河滩去展示战利品,花花绿绿一大堆直看得追随他的小伙伴目瞪口呆,对他又佩服又害怕。我跟曾杰娃真正交往是小学高年级,这个不爱读书的家伙却很会仿照连环画描人画鬼,什么关公呀秦琼呀李逵呀,他摹仿得还像那么个样子。我喜欢那些像戏台上人物样的造型,就用纸烟牌甚至小人书跟他换,由此跟比自己高两个年级的捣蛋鬼交上朋友。明明知道这个朋友不求上进老爱使坏,还是着迷地随他在小城东游西逛,有时晚上斗胆爬墙进川剧场看白戏,省下一毛五分钱小小心头便有那么一点儿得意。在我的印象里,曾杰娃是小西街乃至整个小城最有胆魄最会玩格的娃娃头儿。

    升上初中之后我与曾杰娃往来少了,原因是他早不读书了,怕他惹事生非的居委会好说歹劝送他进了棉织厂当工人。那年头工人挺吃香的,不但有工资还发工作服,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曾杰娃走在小西街上神气得很。可他在棉织厂混了不到半年就遭人家开除了,据说他犯了两次大错不开除难平民愤。其一是刚他进厂的工作是在伙食团打杂,先是洗菜添煤的粗活,这对茶铺烧灶师傅的儿子不陌生也不委屈,他干得挺欢。后来成了帮厨小师傅,主要工作是大清早熬稀饭蒸馒头。有了工资的曾杰娃不但可以花钱看戏,还买了一台木头匣子收音机听戏,不混到半夜不上床睡觉。于是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和面蒸馒头成了他的一桩难事,不过他居然干得挺好,蒸出的馒头白白胖胖的招人喜爱。可一个清早他出事了,有个早起跑厕所的女工听他在厨房哼川戏有点好奇,悄悄过去一看不由吓得惊叫。原来这小子赤着脚唱着戏在大木盆里使劲踩面哩。消息传开,有十几个女工当即呕吐得病了。真是,谁能料到每天早上白花花的大馒头是那混小子用臭脚踩出来的!这引起全厂工人公愤,要不是厂长出面护人,曾杰娃两只脚杆不断才怪呢。其二更为恶劣,棉织厂厨房隔壁是浴室,以女工为主的厂子自然设了多间宽大女浴室。平常下班女工们涌入浴室,一边淋浴一边嘻哈打闹,完事就出来了,谁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一天两个女工因修了织机总觉手部脸上沾了机油,比其他人多洗了一阵,当浴室人少安静下来,一个女工听到墙角上端有点动静,以为是老鼠吓得叫同伴快看,当她们一齐怒目瞪去不约而同发出尖叫,并赶紧用手掩住暴露无遗的私处。有人偷看女工洗澡这还了得!厂保卫科严厉追查,立刻查到曾杰娃头上,他的住房就在女浴室旁边,墙角那个窥视孔是他满怀激情亲手掏的。犯下如此重大流氓行为者非送派出所不可,而曾杰娃流泪辩解说他是想偷看女工赤裸身子,可从他挖那个孔除了看到头部连上身也一点看不见。保卫干事反复作了实验,证实他讲的实话。然而流氓未遂也是罪名,曾杰娃还是被厂里扫地出门。

    不久就是文革。原本早熟的曾杰娃更成熟了,个子不见长一张薄嘴却能言善道,居然把县曲艺团唱李铁梅的漂亮演员胡桃哄到了手。白生生红润润的胡桃虽算不上小城第一美人,可她在戏台上的风采加上甜美清朗的嗓子着实迷倒过不少人。据说中学校、县医院、县政府好些大学生追求她,情书情诗写了不少,她怎么偏偏挑上个连工作都没有的癞皮汉呢?这也许应了美人儿怕二流子的老话吧。小城不大,全城三里三,人口不足万,文革却搞得轰轰烈烈。爱闹热的小混世魔王曾杰娃偏背道而行,成天缠着胡桃谈情说爱,似乎这次伟大革命跟他没多少关系。然而小城两派矛盾斗争白热化,开始从文斗转向武斗的时刻,他终于按捺不住原形毕露了,一下子窜到枪多炮足的一派成了敢死队小头目。痞子和英雄在革命造反的战火中往往难分伯仲,曾杰娃腰缠子弹袋手持冲锋枪的样子,令小美人胡桃热血沸腾过好一阵。接着发生的事就让她受不了了。有了现代化武器曾杰娃第一次大战役,就是攻占曾令他青春蒙羞的棉织厂,并闯入女工宿舍迫使告他窥浴的女工脱光衣服,要把当时没看见的东西看回来。接着是他这一派取得决定性胜利,把缴械投降的对立派一批骨干关押在县委后院,他因作战英勇被委任为俘虏营营长。俘虏中有他未来的丈母娘胡桃的亲妈,这个县交通局干部曾坚决反对女儿跟全城闻名的二流子谈恋爱,曾杰娃好几次低三下四登门求情也嗤之以鼻。使我们豪气十足的西门滚龙大丢颜面。母亲被押胡桃着急悄悄求相好的男人手下留情暗地开恩,跟他上床主动而疯野,心想人心是肉长的你曾杰娃再痞再凶也得记女朋友的情呀。岂料知人知面难知心,曾杰娃对胡桃母亲早恨之入骨,一见她就把女朋友的温情和嘱托忘个一干二净。他专门把她从女俘中挑出,强令她坐在一张木椅上,由他亲自抽耳光,每抽一次女人就必需大声报一次数,声音小了还要重抽。直抽得胡桃母亲双颊泛紫口角来血,同时还遭这不知天高地厚人情世故的浑小子气个半死,最后仰面悲叫:胡桃也,瞎眼的女也……就昏迷过去。这事一传到胡桃耳里,小女子又气又急双眼直落泪,连说是自己害了亲娘。当曾杰娃若无其事去找她时,外柔内刚的女子已跟他形同路人,手握钢枪的俘虏营营长这才醒悟干了一桩傻事。不过他也不在乎,曲艺团的漂亮演员他睡过了,还亲手抽过未来丈母娘几十个大耳光,这个格是任何小城人也没玩过的啊。

    武斗中我也上过他一当。我是逍遥派,对小城两派谁强谁弱不大关心。一天路过城中心的县委大院,正和荷枪实弹得意洋洋的曾杰娃相遇,他热情地拉我这老朋友进县委去看热闹。那些日子我在家里憋久了挺无聊,也想看点稀奇解解闷。当我们跨进县委主楼大门,就听见有人在歇斯底里地哀嚎,肯定是有人在挨打。曾杰娃马上来了精神,领我进去推开一道房门,只见一群戴红袖套的半截老子正在围殴一个双眼蒙布的中年人,我认出那人是县川剧团曾走红多年的武生黄正昌。小崽子们一见持枪的曾杰娃便停手了,他冷笑一声揪过一个头目低声道,你小子这么打不怕手疼啊?有砖头都不晓得用,蠢不蠢啊!这一教唆,一群坏小子操起砖头朝姓黄的头部身上一阵乱砸,直打得他抱头弯腰鬼哭狼嚎。这时曾杰娃冷哼一声装起了正经:哪些造反同志在这儿打人啊?太不对头了嘛,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呢。快滚!臭小子们。一群红小兵一哄而散,他走去解下黄正昌脸上那块血布,假腥腥道:姓黄的,回家去交待你的问题,莫跟那些不懂革命的细崽儿计较。黄正昌扑通跪地磕头泣道:小曾伯伯也,我一家三代都要谢你救命之恩哟。我们目送他一步一个趔趄慢慢离去,曾杰娃为自己成功的恶作剧捧腹大笑,我心头不是滋味怎么也笑不起来。岂料就这么一次看稀奇,几乎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不到一个月,曾杰娃那一派兵败如山倒,几千人马逃到邻县避难去了。我跟武斗不沾边,就留在小城静观局势。一个黄昏,几个中学同学跑来叫我快逃,说黄正昌正提着冲锋枪满城找我,要报我和曾杰娃共同教唆小混账用砖头砸他企图置他于死地的大仇。这真吓我一身冷汗,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跑到乡下五姨家避灾躲难去了,心头抱怨曾杰娃也没用,谁让我寂寞难耐想看那小子在文革中怎样玩格的呢。

    改革开放以后,曾杰娃真还成了小城最会玩格的人物。他头脑灵活胆大无忌,很快靠贩买潮汕水货发了小财,开始领导小城玩格一簇的新潮流。据细心人统计:小城第一台大收录机声宝777,第一台东芝十四英吋彩色电视机,第一辆雅马哈125摩托车,都是他从广州或者重庆弄回来显摆的,那格真玩得又漂亮又来劲,让好些小城时髦青年眼红心跳呢。曾杰娃自从跟胡桃谈过一次恋受过一次挫折,再也没女人打动过他的心了,他独自玩格倒也无忧无虑。九十年代初他办了一个“杰娃火锅馆”,口味鲜浓生意奇好,有人说他把罂粟壳打成粉渗在汤汁里了,工商人员甚至公安民警查过几回,却没谁拿得出任何证据。火锅馆很为他赚了些钱,曾杰娃又嫌它烦人转卖他人,放风说要做房地产大生意了。有天他从达州用摩托车载回一个说一口好听北方话的年轻女子,喜气洋洋对朋友们说他要成家了。知情者说那女人是从东北南下淘金的三陪女,床上床下都热情奔放很对曾杰娃的口胃,让这个老玩家又有了结婚的想法。为了讨好那个叫金子的风骚女子,曾杰娃不惜跟朋友们借钱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这个格在经济欠发达的大巴山小城玩得挺大的。从达州开车回小城那天,街头巷尾竟有过节般地闹热,曾杰娃和他的东北娘们儿着实风光了一把,至今还有人回想得起那女子的脸蛋好白好嫩好鲜哟,眼珠儿水淋淋的好浪哟!哪晓得乐极生悲,当他开着新轿车带着新相好到全县各地玩格,突然发生了车祸。在一个急弯处新车失控,连翻几个滚摔在悬崖边缘,目击者说只要车子再打一个滚俩人都没命了。这场车祸使曾杰娃没了双腿,那个东北靓女竟毫发未伤,只不过她陪救护车把男友送进县医院急救室,人就来了个彻底失踪。曾杰娃被救过来什么也没说,整个人蔫了很久。

    当曾杰娃再次出现在小城街头,他已坐在专为残疾人设制的三轮摩托车上了。人精神不错,嘴巴还是又硬又臭,冲着围观的人嚷道:格老子,这种三轮的格谁玩过?哥子还是小城头一个哩!

    他一点没讲错。这种格,别人不想玩也玩不起。曾杰娃如今还每天开着他的残疾人摩托在小城转悠,而那玩格逞能的天性大约到老至死也不会改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