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抱中,一座军营突兀而现,这里便是武警体工队的驻地,诞生冠军的摇篮。
远离闹市,这里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安宁。在这座偏僻而安宁的军营里,始终燃烧着血与火的激情,孕育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武警体工队,组建于1983年,下设拳击、散打、男女跆拳道3个项目4个队,隶属于武警部队政治部,业务上受公安部前卫体协指导,对外比赛冠名前卫队和武警建队之初,全队只有篮球一个项目,1986年一1995年分别成立了拳击、散打、摔跤、跆拳道、武术5个项目队。根据武警部队党委关于保留具有武警部队特点、贴近武警部队执勤和处突任务需要的优势项目的指示精神,摔跤队于1998年撤编,篮球队、武术套路队于2000年撤编。
1983年一2007年,全队参加国内外大赛共获得金牌244多枚,银牌161枚,铜牌211枚。
1990年一2007年,共有13人次荣立一等功,84人次荣立二等功,340次人荣立三等功。散打队主教练牛飞,乏被授予“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誉称号。
2003年,体工队党委被武警总部党委授予“先进党委”,体工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体工队荣立集体三等功,散打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近年来,体工队按照“抓经常、打基础、保安全、求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一个班子、两支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队,强化“金牌意识”,中心任务完成突出,管理教育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后勤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拳击、散打队处于全国甲级队水平。在2001年举行的第九届全运会上,拳击队和散打队各夺一枚金牌,金牌数、奖牌数名列全国各行业体协的首位,实现了武警体工队参加全国运动会金牌数历史性的突破。同时,武警体工队以良好的作风获九运会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2002年第十四届亚运会,散打队运动员刘泽东、拳击队运动员张君龙分别夺得金牌和铜牌。
2003年,散打队女运动员秦力子参加笫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夺得一枚金牌,为全国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争得了荣誉。
针对部分特招学员军事素质差、军人意识淡的实际,近年来,体工队加大了管理教育力度,通过学习教育和集中培训,“四个秩序”逐步走向正规,促进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完成。
为了给广大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几年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维修了训练馆,粉刷了办公楼和运动员宿舍楼、食堂,新建了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的训练馆、卫生所、浴室及生活服务用房,购置了办公设施和医疗器材,保障了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行。官兵们自己动手,在营区内种植优质树木200余株,草坪5700平方米,把营区建成了环境幽雅的花园式庭园。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工队年年创佳绩,运动员频频夺金牌,他们成功的秘诀何在?体工队政委陈香山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向教育要动力
“为谁训练,为谁比赛,为谁夺金?”是部队体育队伍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全国八运会以来,随着体育走向市场,部队运动员与地方运动员的经济收人距离逐渐拉大,在比赛胜负的天平上,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明显,个别地方运动队出现了买卖金牌、为了捞取“金钱”而放弃“金牌”的现象。面对这可怕的“怪圈”和金钱的诱惑,部队运动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讲政治、讲奉献、讲拼搏”与“讲实惠、讲索取、讲投机”之间,个别运动员思想产生了动摇,认识上出现偏差,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产生了“物质利益至上,金钱万能”和“训练无用,有钱就能买金牌”的错误观念。为了打牢运动员的思想基础,体工队党委从引导运动员端正“训练、比赛、夺金”的动机人手,开展了系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教育,使队员们明白一个道理: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是军人的本色,在赛场上顽强拼搏、流血流汗、争金夺银,展示武警部队风采,是一名部队体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与此同时,开展了向八一男篮、中国乒乓球队的学习活动,从榜样的身上汲取营养,筑牢献身部队体育事业的思想基础。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体工队组织运动员、教练员到人民大会堂听取了申奥代表团的报告,奥申委代表的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大大激发了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事体育事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纷纷表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卧薪尝胆,刻苦训练,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好成绩,为祖国争光,为武警部队争光!在抓运动员思想教育的同时,党委还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军人意识和军人素质。为了培养运动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敢打必胜”的信念,体工队两次组织运动员下连当兵,用普通一兵的要求,对运动员进行管理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逐渐消除了部分运动员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增强了为武警部队争夺金牌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在经验交流会上,曾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冠军的散打队运动员邢志杰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以为自己为武警部队体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已经功成名就了,该歇歇了。通过学习教育,才知道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军人要永远保持军人的本色,作为一名运动员永远不能放弃追求。在老队员的带领下,运动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在九运会的预赛中,武警运动员表现出的顽强作风和昂扬斗志,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现场观众的高度赞扬。散打队运动员刘泽东在比赛中不仅勇夺金牌,而且获得了组委会唯一颁发的特别奖励一技术风格奖。
只有金牌的教练,才能带出金牌的队伍。如何培养出金牌教练员,这是运动队实现突破的“瓶颈”。体工队党委认真分析本单位教练员队伍的现状,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从用人、育人和激励、制约机制上寻找突破口,实行了教练员竞争上岗和主教练负责制,并以协议书的形式,将领队、主教练、教练的权、责、利细化、量化,根据任期内完成任务的情况,每年对教练员进行专业技术考评,彻底打破了“一把交椅坐到底,教好教坏一个样”的传统用人方式,健全了用人机制,疏通了人才进出渠道,使能者上、庸者下。党委对四支运动队的5名教练员进行岗位调整,把两名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的教练员提升为主教练,把两名平庸的主教练撤换下来。通过竞争上岗,教练员普遍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工作热情大大提高。
有了好的用人机制,还必须有好的育人机制。针对教练员大都是从运动员中直接提拔的,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理论功底不扎实,制约了执教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髙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在鼓励教练员自学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组织教练员轮训,先后派出教练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同时,外请专家学者20多人来队为教练员授课。通过学习培训,教练员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有8名运动员在国家级体育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善了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使教练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为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权责明确,奖罚分明”是体工队党委为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积极性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为了激励运动员多出成绩,出好成绩,党委在明确教练员权、责、利的基础上,与各项目队主教练签订了任务责任书,设立了风险抵押金,完成任务重奖,完不成任务重罚。通过这些措施,调动了各级抓训练的积极性,在全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向训练要实力
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获得超人的成绩。为了加大训练工作的力度,八运会后,体工队党委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对训练工作的投入,配齐、配强了各队的教练和领队,招收了28名有潜质的新队员,筹资300多万元,新建了健身房、桑拿房和标准田径场,对训练馆和运动员宿舍进行了维修,配齐了生活设施,为训练队创造了一流的训练环境和生活环境,保证了运动队集中精力抓训练,不为琐事分身走神。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是每个“金牌”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各队教练在搞好基本技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根据每名队员的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将教学力量向夺牌重点队员倾斜,为他们制定单人训练计划,实行重点帮扶,使每个人都掌握几手“绝活”,保证了重点队员的技术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在训练中注重培养年轻、有潜质的运动员,激励他们争当“黑马”。通过系统科学地训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稳步提高,在九运会预赛中,老队员捷报频传,新队员“黑马”频出,在线的17名运动员中有10名是年龄不足20岁的年轻运动员,连续夺得全国冠军的“常胜将军”刘泽东和拳击队新秀张君龙分别在预赛中以较大的优势夺取金牌,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