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发型,男人的服饰,男人的气质,这就是秦力子;
不施粉黛,不爱红装,不娇不媚,这就是秦力子。
在武警散打队,秦力子是一颗骤然升起的新星,全国锦标赛她勇夺冠军,全国冠军赛她拿过金牌,世界锦标赛她捧回奖杯。她一路打打杀杀地走来,身后留下一行坚实而又非同寻常的足迹。
第一次见秦力子是在体工队的训练馆里,那时,她刚刚参加全国锦标赛夺冠回来,笔者是前来采访的。
擂台上正打得不可开交,一个如出水蛟龙,一个如猛虎下山,一个步步近逼,一个当仁不让。拳如雷电,脚下生风。好一场实战演练,直看得人眼花缭乱。演练结束了,笔者越发不解,这场演练对阵的竟然是一男一女。政委陈香山介绍说,这名女队员叫秦力子,男队员是她的陪练。
秦力子,这名字也很男性化。秦力子说,我原来的名字叫秦丽丽,是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小时候我体弱多病,身体乏力,像一棵病芽芽,一阵风就能吹倒。妈妈不止一次地在我面前炫耀说,她怀我6个月的时候还在打比赛,身体壮得像头牛,从来不和医院打交道。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为什么会这么差,整天泡在医院里,吃药比吃饭还准时。后来妈妈请了一个箅命先生给我测字,于是,给我改名叫“力子”,希望这名字能给我带来好运,带来健康。
秦力子回忆说,我1984年出生在辽宁朝阳,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家里4口人,爸爸是军人,妈妈是运动员。弟弟在解放军当兵,我在武警部队服役。爸爸妈妈为我们感到自豪,邻里朋友为我们家感到骄傲。爸爸当兵在外地,一年回家一次,我和弟弟从小一直跟着妈妈长大。我小的时候,上不起幼儿园,每天跟妈妈去单位,妈妈是职业运动员,常常把我带到训练场,每天看她打篮球,看得多了,也就渐渐地喜欢上了“球”。
秦力子清晰地记得,妈妈给她买的第一个玩具就是篮球,后来又买了足球、排球、乒乓球,满屋子里全是球。在秦力子童年的记忆里,家里是一个球的王国,满屋子是球,满院子是球,跳跃的是球,滚动的是球,高兴的时候抱着球满院子跑,不高兴的时候就踹它两脚。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她一起玩儿,妈妈忙的时候她一个人玩儿,她喜欢球的脾性,经得起打,经得起摔,经得起玩……
上学了,秦力子最喜欢的是体育课,学校成立足球队,她积极报名参加,全队只有她一名女生,唯一的一支“霸王花”。
在秦力子童年的记忆里,最快乐的去处是外婆家。外婆老家在乡下,每年的寒暑假,秦力子都抱上她的球去外婆家。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放开了玩的。于是,她一头扎在男孩子堆里,和男孩子一起踢球,一起疯玩儿,一起登高,一起爬树。每次回到家,不是衣服被划破,就是皮肉被划伤。
假期玩得够开心了,开学了,秦力子才想起自己的假期作业还没有做。假期作业都不做,还上什么学?老师不能原谅,妈妈也不能原谅。于是,老师埋怨妈妈,妈妈埋怨姥姥,最终还是拿秦力子试问。妈妈恨铁不成钢,狠狠地打了她一顿,并给她制定了一条天规:以后放寒暑假再也不许她到外婆家。
渐渐地,妈妈发现女儿虽然不喜欢文化课,可她身上有体育天赋,早期发现,定向培养,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颗体育明星呢。没等她小学毕业,妈妈就把她送到体校。
秦力子喜欢踢足球,体校里却没有女足队,老师和妈妈商量,把她编进了田径队。尽管秦力子心里不满意,可又不敢违背妈妈的意志。
五千米长跑是田径学员每天的必修课。被窝的梦做得正香,起床哨已经吹响,多想再睡一会儿,可是不能,田径老师很严厉,迟到了要挨罚。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边跑步边睡觉,早操出完了,人还没有完全醒过来。第一次过这种受人管束的生活,秦力子有一百个不适应,打心里产生了逆反情绪。
一天,为了逃避训练,秦力子偷偷跑回家,欺骗妈妈说是学校放了假。后来妈妈知道了实情,既逃学,又说谎,数罪并罚,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挨了打,妈妈又把她送到体校,希望她能安下心来,不要再给学校惹麻烦。
秦力子从小就有一副倔脾气,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从来不勉强。
不几天,秦力子又一次跑回家,跟妈妈叫板说:“如果你还让我练田径,打死了我还要往家跑,我不喜欢田径,就是喜欢踢足球。”这一回让妈妈为,难了。学校里没有女足队,无法满足她的心愿,妈妈劝告她说:“宝贝女儿,你身体条件好,适合练田径,妈妈当年就是田径运动员,一门心思想出成绩拿奖牌。你就是妈妈的一个梦,妈妈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再说了,田径运动是我们辽宁的拳头项目,有最好的教练,最好的成绩,拿过奥运会金牌,这是多么好的环境和条件啊!”
“你喜欢,可我不喜欢。”妈妈苦口婆心,秦力子不为所动。
一个人干一件他不喜欢的事,肯定干不好。妈妈不再勉强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我选搏击。”秦力子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搏击?”这个选择又让妈妈大吃一惊。这同样是男孩子的训练项目啊,在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中,搏击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靠的是拳头打天下,一个女孩子家,整天被人打得遍体鳞伤,她能受得了这份苦吗?她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呢?
妈妈想不通,冷冷地对她说:“你选择了就别后悔,后悔了别再来找我。”妈妈并不赞同女儿的选择,这是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
“要练好散打,首先要学会挨打。”这是教练给她上的第一课。
挨打的滋味的确是不好受,练了一个星期,眉弓被打破了,鼻梁骨被打断了,浑身没有一块好地方,秦力子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妈妈身体受伤了,不想再练了。妈妈的回答近乎绝情,“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要练就练好,要么就不练,没志气的人才会半途而废。”从妈妈那里没有找到同情和安慰,秦力子只有一个选择一坚持。
开弓没有回头箭,年仅十多岁的孩子靠着一股气,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条艰难的人生路上走了下去。
机会来了,在散打队练了不到一年,秦力子报名参加省运会,她是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见见阵势练练兵,这是教练的指导思想。比赛规则三局两胜,秦力子以2:0轻松拿回金牌。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秦力子按捺不住喜悦,打电话告诉妈妈。
“小小的年纪拿金牌,不一定是好事,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千万不能骄傲。”妈妈的话少了点温度,更多的是提醒和劝告。
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觉真好,心里美滋滋的,秦力子觉得自己真的很棒,暗暗地为自己喝彩。
初出茅庐,身手不凡,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秦力子被选送到西安体院培训。
上了大学,这是秦力子命运的大转折。自己生性贪玩儿,从小就在擂台上打打杀杀,几乎没有好好上过学,如今,渐渐地长大了,慢慢地生出了诸多的遗憾。如今有了这样一个上学的机会,她发愿好好读书,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在西安体院上学期间,又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秦力子的命运。
那天,学校通知她打一场表演赛,走上擂台,她发现坐在台下的是几名穿橄榄绿军装的军人。后来得知,他们是武警体工队的教练员,是来学校招收队员的。
表演赛结束了,教练盯上了这位敢打敢拼有发展潜力的女学员。
“秦力子,你想当兵吗?”
“想,做梦都想当兵。”
“想到武警体工队吗?”
“想,能让我去吗?”
“想好了,就跟我们走,去北京。”
人生就是这样的奇妙,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就在这一夜之间,秦力子实现了两个人生梦想:一是当了女兵,二是进了武警体工队。
当年武警散打队没有女队员,秦力子成了散打队唯一的一支“霸王花”。她入队时刚刚15岁,是全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15岁,还是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的年龄,可在散打队,在教练的眼里,她已经是一名运动员了。
“秦力子,你想当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吗?”
“想。”
“要想练好散打,就要先被别人打,你怕挨打吗?”
“不怕。从小就不怕。”
“好样的,从今天起,你开始进人训练,主要练抗击打的能力,说到底就是练挨打。”总教练牛飞佩服这个小队员的胆量和勇气,一入队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
秦力子走上训练场,来陪练的竟然是一名男队员,起初,男陪练“怜香惜玉”,手下留情。他们之间的“默契”没有逃脱牛飞的眼睛,两个人被狠狠地骂了一顿。“你们是在应付我吗?吃不了苦就别当运动员,如果再让我发现,你们就给我离开散打队。”挨骂之后,他们再也不敢“偷工减料”。
那天,牛飞走进训练馆,发现秦力子竟然坐在地上“偷懒”,声色俱厉地把她叫了起来。“秦力子,为什么不参加训练?”
“教练,我今天肚子痛。”
“肚子痛就是不参加训练的理由?”
“教练,我……”
“我不想听你解释,如果正式比赛那天你肚子痛,也可以不出场?告诉你,训练场上没性别。”
牛魔王啊牛魔王,你就这样不通人性?秦力子在心里暗暗诅咒一番,从地上爬起来,泪眼汪汪地走上训练场。
实战训练那天,牛飞来现场督战。出乎秦力子意料的是,她的对手竟然是70公斤级的男队员。女子对男子,轻量级对中量级,这之间力量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牛魔王啊牛魔王,算你狠,有这么打实战的吗?秦力子带着一肚子怨气走上训练场,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疯狂地叫喊,玩命地拼打。看得出,她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察其言,观其行,牛飞感觉到了火候。对运动员就是要逼,逼到她从骨子里产生仇恨心理,有了仇恨心理,她就要宜泄,这种宣泄往往能产生非凡的爆发力。这就是牛飞的“魔鬼”理论。
台上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台下牛飞却暗自叫好。对方一记重拳,秦力子躲闪不及,鼻子被打出血。鲜血滴滴答答地流在训练场上,牛飞没有叫停。血光燃烧着激情,也点燃着愤怒,秦力子频频出击,越打越勇,就在终场的锣声敲响之际,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对方一个旋风腿,将秦力子旋“飞”起乾而后重重地摔在地上。“爬起来!”教练大声地下达口令。秦力子头脑清醒,试图坚强地站起来,可她已经身不由己了。这一脚踢得太重,经医生诊断:尾骨骨折,需要住院疗养。
一个人躺在医院里,身体失去自由,身边没有亲人,秦力子大哭了一场。她给教练打电话,说她不想再练了,想回家。
这一次,牛飞真的心疼了,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啊,能承受得了这精祌和肉体的双重打击吗?
牛教练每天到医院去看她,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给她做思想工作,给她减轻心理压力,给她讲金牌运动员们夺金的艰难历程。
秦力子出院后,一段时间不能参加正常训练。“手受伤了练腿,腿受伤了练拳,站不起来躺也要躺在训练场。”这是牛教练的“魔鬼训练法”。这“魔法”要求的确是有点苛刻,可运动员练的就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秦力子心里觉得委屈,可行为上不得有半点抵触情绪。
2004年全国锦标赛,秦力子2:0战胜对手夺得金牌,队友们向她祝贺,她自己也掩饰不住胜利的喜悦。然而,就在当天的战评分析会上,秦力子听到的不是表扬而是批评。
“教练,我今天打赢了,你为什么还要批评我。”秦力子心里老大的不高兴。
“你是打赢了,不是你发挥出色,而是你的对手太弱。”牛飞拿出现场比赛的录像带,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讲评。原本是喜气洋洋的表彰会却开成了“批判会”,这不是吹毛求疵吗,当时,秦力子真的想不通。
“想不通可以继续想,可骄傲情绪和厌恶情绪不能有,你可以对我有怨恨心理,可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教练。”
道似无情却有情,秦力子就是这样被一步步“逼”上冠军的领奖台。
打完世界杯比赛那天,正是秦力子生日。这是她终生难忘的一个生日,金牌、鲜花、国旗、国歌,面对这一切,她喜极而泣。那一刻,她深深地懂得了教练的良苦用心,懂得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内涵。
领导关心她,队友呵护她,教练帮助她,在领导和队友的热心帮助下,秦力子刻苦训练,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接下来的国内国际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2002年,全国散打锦标赛冠军。2002年,全国散打冠军赛冠军。2003年,全国散打冠军赛冠军。2003年,全国散打王比赛冠军。2003年,世界散打锦标赛冠军。2004年,全国散打冠军赛冠军。2004年,世界杯散打比赛冠军。冠军!冠军!!冠军!!!一顶顶光芒四射的桂冠接踵而来,与之俱来的是鲜花、荣誉和不绝于耳的赞扬声。只有秦力子知道这冠军奖牌的分量,每一块奖牌里都浸透着汗水和血水。
打沙袋,踢沙袋,举杠铃,摔沙人,这是散打的基本功。
打沙袋,手打破了皮,打变了形,纤细的手指骨节粗大了,柔滑的皮肤粗糙了,沙袋上留下斑斑血迹。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苦练,秦力子练就了一双铁拳。
踢沙袋,练的是脚力,练速度,练力量,练稳准狠。血肉之躯啊,一天到晚地踢,脚骨踢裂了,竞然不知道疼。伤未痊愈,比赛来了,打一针封闭,又斗志昂扬地上了赛场。就这样,秦力子练就了令人闻而生畏的“旋风腿”。
练抗打能力是散打运动员的必修课。秦力孕的陪练多是男队员,练是真练,打是真打。秦力子始终记住教练的话:首先要学会挨打,然后再学会打人。挨打的滋味让人难以忍受,眉骨被打破了,去医院缝了3针,脸破相了,留下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瘢痕。
用“遍体鳞伤”来形容恰如其分,为了散打,为了金牌,秦力子的确是付出了血的代价。
“要想拿金牌,首先要认定自己是赢家,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这是秦力子“打蠃”的理念。2004年“散打王”比赛,打得格外艰难。秦力子的对手是上一届的冠军,预赛时,秦力子是她手下败将。面对强手,秦力子毫不示弱,暗暗发誓一定要夺回金牌。对手出道早,年龄大,赛场经验丰富,秦力子人小志大,敢拼敢打,没有包袱。比赛结果,秦力子以大比分胜出,成了名副其实的“散打王”。
凭着敢于拼搏的精神,秦力子连战连胜,在国内取得“大满贯”,还是凭着这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她打出中国,打上世界。2004年,在澳门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她一路过关斩将,连连击败3名外国名将,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功夫的神奇。当五星红旗在赛场升起的那一刻,这位流血不流泪的小姑娘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哭了个梨花带雨。小小的一个我,大大的一个中华,能为国旗增添一份光彩,能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华,该是何等光荣啊!
在秦力子的搏击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场比赛是和全国散打冠军刘玉杰的那次较量。
刘玉杰是河南队队员,56公斤级全国冠军。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散打队是搏击擂台上的一支劲旅,所有6块金牌她们囊括5块,只有1块旁落,落在了武警小将秦力子的手上。秦力子是52公斤级选手,刘玉杰是56公斤级选手,两个人本来不是一个级别,月亮看不到太阳。而河南队52公听级选手恰恰是秦力子的手下败将,为河南队夺取“大满贯”的使命落在了刘玉杰的头上。在刘玉杰的眼里,秦力子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于是降一个级别和秦力子一决雌雄。
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强手,秦力子毫不示弱,第一局以守为攻,打后手,给对手造成一种被动的假象,诱敌出击,见机还击,打乱了对手的策略,变被动为主动,赢了2点。第二局,秦力子改变战略,运用接腿摔,主动打前手,赢了对手9点。小将越打越勇,老将越打越,比赛结果,对手0:2告输。秦力子当之无愧地成了“王中王”。
散打,在这个号称“男子汉的运动”中,秦力子一路杀将过来,在这个以“拳头论英雄”的擂台上,她如鱼得水,其勇敢、好胜的天性在此得到了充分地展示。牛教练给她的评价是:天生的一块材料。她本人也对这项运动全身心地投入,无论训练多苦都能咬牙坚持,从不退缩。
就是凭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她在一系列大赛中取得骄人的好成绩。
2002年,全国散打锦标赛在辽宁大连举行,这次比赛最大的看点是女子散打比赛,这个项目过去一直是表演赛,是首次正式设位,人们期待着这场精彩而又刺激的女子格斗。
秦力子不负众望,首战告捷,她以凶猛的拳脚连接的打法,将吉林选手打得节节败退,以2:0获胜。接下来,她越战越勇,以相同的比分先后淘汰了陕西、上海队运动员,一路闯人决赛圈。
冠亚军决赛在秦力子和河南队运动员孟利之间进行。孟利身髙体壮,技术全面,曾多次在散打非正式比赛中夺得冠军,是本次大赛中夺魁声望最高的运动员。
第一回合,孟利凭借技术优势,以组合动作向秦力子发起猛攻。秦力子第一次和她交锋,一时无法适应,比分渐渐落后。“秦力子,冲上去,压住她!”牛教练在台下大声疾呼。“秦力子,好样的,打倒她!”现场观战的官兵为她呐喊助威。在教练和战友们的助威声中,秦力子开始反击。战场形势刚刚好转,终场鸣锣,由于比分落后太多,秦力子第一局以2:5失利。
下场后,牛教练来到秦力子身边,面授机宜。“秦力子,第一局失利了,还有第二局、第三局,一定不要气馁,要打出自己的风格,打出武警的气势,千万不要被对手的强大所吓倒。”
第二局,秦力子以攻为守,以前踹压制对手的进攻,加强步法的节奏变化,拉近与对手的距离,进行近身搏击,频频将对手摔倒在擂台上以5:1扳回一局。第三局,秦力子越战越勇,以6:1再胜一局。当仁不让地捧回金牌。
凭着这样一股敢打敢拼的精神,秦力子在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08年奥运在即,秦力子正厉兵秣马备战奥运,她渴望散打跨人奥林匹克大家庭,她渴望用拳头征服世界,成为真正的“散打王”,实现那个金色的梦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