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孩子才爱听:父母与孩子快乐沟通的秘诀-听话的孩子是激励出来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耐力与毅力都不强,取得阶段性的成绩,及时得到赞美是相当重要的。

    赞美是孩子最喜欢的礼物

    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耐力与毅力都不强,

    取得阶段性的成绩,及时得到赞美是相当重要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美。”

    孩子在活动中,家长、老师、同学等“重要人物”对其的评价极其重要,家长、老师的赞美和鼓励性的评价,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在赞美声中不断成长进步。

    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恰到好处地赞美是他们之间的兴奋剂和润滑剂,父母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每个父母都要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的地方,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包容孩子的缺点,信任孩子是有能力做到最好的。在这样的激励下,孩子会越来越听话的。

    上小学二年级的小何,个性粗暴,难得有安静的时候,不管是在家中或学校,都是个令人头痛的孩子。家中的小何经常挨骂,有时也会被责打;在学校上课时,小何在教室里,随意地走来走去干扰上课秩序,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老师若是劝阻他,他就会大吼大叫,妨碍同学上课,结果老师请来了小何的父亲,父亲当场打了小何一耳光。自此之后,小何安静下来一段时间,但不久故态复萌,小何甚至变本加厉起来,开始要求同学为他做事,又要求同学回家带东西给他,同学的妈妈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到他家抗议。无论小何想跟哪位同学玩,同学都说:“妈妈不准我跟你一起玩。”

    “……可能是因为经常骂他,所以才会这样,可是好好跟他说,也没有起到作用……”小何妈妈看来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去和班主任老师探讨。班主任老师问妈妈,小何有没有什么优点,妈妈回答,只有轮到清扫工作或当值日生时,他就兴致勃勃。

    于是班主任老师与妈妈想到了能让小何改正缺点的方法。通常清扫工作是别人不太愿意的,小何却很热心,让小何在家里多帮妈妈的忙,受到家人的赞美,也是启发他进步最有效的方法。

    这么一来,妈妈经常赞美他:“小何,你帮妈妈做事,妈妈真高兴。”妈妈不嫌小何有时把事情做坏或碍手碍脚;小何在妈妈的鼓励下继续帮妈妈做事,渐渐地小何感受到与别人一起合作的乐趣、被肯定时的愉快、完成工作时的满足,开始服从妈妈的指点。过了一段时间,他改正了很多缺点,而他的每一点进步,班主任老师都给予了赞扬,妈妈更会奖励小何礼物,这更加激励他向比他好的同学看齐。

    小何的母亲显然是一位聪明的母亲。中国教育家周宏曾说过:“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故事里的母亲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才促使孩子走上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当一种良好行为出现时,你给予赞美,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认可他这样做的,慢慢地这一良好行为就会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例如,当孩子回答问题正确时,父母对孩子说:“宝宝你真棒!”;而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给予冷处理。这样,孩子就知道只有乖巧、聪明的孩子,才会得到父母的喜欢,这样孩子就会听父母的话,向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学会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要合理运用自己的期待,正确地选择方法,灵活地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要包容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

    爱心指导经常给予孩子赞美的语言

    1当孩子不小心摔倒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坚强一点,妈妈会更喜欢你。”并用激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不停地鼓励着孩子。

    2赞赏孩子时,父母一定要从内心赞赏孩子,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当孩子做得好时,父母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并翘起大拇指,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值得父母骄傲的。

    3在父母赞美和夸奖孩子时,应该重视的是孩子的品质,而不是孩子的成绩。如果在赞美孩子时,父母只重视他们的成绩,那么,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会不断地追求成绩,而否定自己,由此产生许多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但如果父母欣赏的是他们的品质,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同时也会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4当别人赞美孩子时,父母不要谦虚地说“哪里,我的孩子其实很淘气,你的孩子比他要懂事。”这也许是家长之间的客套话,但在孩子听来却是一种伤害,孩子会很委屈。明智的父母应该这样说:“是的,我的孩子确实不错,他对于他想做的事会很努力,因为他知道我们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话,才会激励孩子有意识地向好的一面发展。

    5当我们在表扬孩子时,一定要真诚、要具体,要真心地欣赏孩子,父母不仅让孩子从言语中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好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父母的眼神、语气以及肢体动作中能感受到“父母真的非常爱我”。多用积极正面的话语和态度去对待你的孩子,相信他会越来越好。

    如何正确地赞美孩子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想要让孩子听话懂事,就要对他们的一些良好表现给予肯定和赞美。教育学家们也认为,正确地赞美孩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同时,赞美也是让孩子正确行为能够保持下去的良好手段。

    每个孩子都是自尊的和好胜的,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受到父母的肯定与赞扬。这种自尊、上进心理是正常健康的。孩子的努力得到了承认,他们的自尊也就得到了满足,就会萌生幸福的体验。这种体验能使孩子更听父母的话,并能够激发孩子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更大的成绩。

    但是,如果父母不知如何正确地赞美孩子,或者赞美的方式不恰当,那么不仅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反而还会伤害到孩子。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一点进步就赞不绝口,久而久之必然助长孩子的自满情绪。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总是恨铁不成钢,尽管看见孩子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为了防止孩子骄傲自满,他们也并不给予表扬和称赞,这样又势必会挫伤孩子的进取心。

    明智的父母应该用巧妙的方法表扬、赞美孩子,这会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该如何正确地赞美孩子呢?有一位从伦敦访学归来的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周末,我去学校的一位女教授家中做客。刚一进门,就看见女教授家6岁的女儿兴冲冲地跑来。小女孩有一双美丽的蓝眼睛,满头的金发,让人觉得特别清新亮丽。

    女教授叫孩子过来问好,小女孩乖巧地站在妈妈跟前向我打招呼,我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微笑着向我道谢。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夸奖道:“你长得真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在当时,我认为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夸奖方式,但是,这位伦敦女教授却并不领情,她在女儿离开后,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你刚才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我非常惊奇地对女教授说:“我刚才只是夸奖了你的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女教授对我摇着头,说:“不,你刚才的夸奖是针对她的漂亮而言的,但是漂亮并不是她的努力,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的努力是没有关系的。但孩子还小,不会分辨,你这样的夸奖只会让她认为美丽是她的本领,当她认为美丽、漂亮是值得她骄傲的资本时,她就会看不起那些长相平平的孩子了,这就会让孩子产生误区。”

    女教授认真地注视着我说:“其实,你要夸奖她,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礼貌待人,这是她自己努力的成果,而这种行为也是值得表扬的。”女教授耸了耸肩,说:“所以,请你为刚才不适当的夸奖,向我的女儿道歉。”

    我考虑了一下之后,很正式地向女教授的女儿道了歉,同时,赞美了孩子的微笑和有礼貌。

    这位女教授说得很对,她懂得哪些赞美是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哪些赞美是无益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才会让不懂得如何赞美孩子的中国教授向她的孩子道歉,让他纠正孩子错误的想法。赞美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外在赞美和内在赞美,定时赞美和不定时赞美,及时赞美和延缓赞美……赞美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爱好、动机、家庭条件等一系列因素来进行。正确的赞美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一种肯定,如雨露般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只有这种恰到好处的赞美,才能收到“使孩子进步”的效果,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

    爱心指导正确赞美孩子的方式

    1对孩子的夸奖必须是真心实意的,具体的行为。如果只是虚情假意地说“你真聪明”、“你真棒”,孩子听了以后会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变得更好。而且对于已经有了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父母的话很虚伪,因而父母的这种表扬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2对孩子的赞美一定要具体。当孩子完成某件事时,父母就应该针对这件事给予适当的赞美和鼓励,切忌空泛地赞美孩子。

    3当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赞美的话一定要有原则性,不要对孩子的各种行为都进行表扬,要让孩子知道赞美不是轻易能获得的,赞美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得来的。

    4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赞美或迁就孩子,否则就会养成孩子是非不分、骄横跋扈的坏习惯。

    5针对孩子的具体表现进行表扬,而不是表扬孩子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要让孩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得到父母的赞赏。也只有这样的赞美,才能激励孩子通过努力换取父母的赞美。

    警惕过度的赞美

    孩子是需要赞美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孩子采取“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孩子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同时也能逐渐树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但赞美也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一味过度地赞美,只会让孩子更加骄傲,更加不听话。

    要知道,赞美不是万能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无限制地对孩子的一切方面进行赞美,会使孩子满足于“赞美”提供给他的梦幻,而不愿去面对现实。例如,当他们做某一件事时,父母发现一点进步就开始为孩子“喝彩”,不停地表扬孩子“你真棒,做得很好”,那么孩子很可能认为自己只要这样做就会得到赞美,因而就会浅尝辄止。

    此外,过度的赞美只会让孩子养成因为表现良好就期待奖赏和刺激的习惯,在他们做每件事时,都会念念不忘表扬,对父母的赞美产生依赖性,如果得不到赞美,他们便没有信心再把事做下去。

    小军的妈妈觉得邻家的孩子乖巧听话,而小军真是无从“比”起。其中的奥秘是邻居家教育孩子实施“奖赏”制度:“凡是达到标准,就有奖励。”

    妈妈知道这一招后,马上回家实施:“考试一百有奖”、“作业优秀有奖”、“对人有礼貌有奖”、“自己整理房间有奖”、“做家务有奖”……每积满15张卡可以买玩具车,30张可以去肯德基,50张可以出去郊游。

    瞧,妈妈制定的“奖励制度”是多么“完善”,小军的确改变不少,遇到老师、同学,他能够做到打招呼,作业也认真写,也经常帮助做家务。

    在奖励的诱惑下,小军渐渐地拒绝做有“奖”之外的任何事情。如妈妈请小军帮忙倒垃圾,小军会说:“有什么奖品?”妈妈要他再一次复习功课,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没奖品我不干!”

    上述案例中,妈妈过度使用奖品鼓励孩子,造成了孩子的被动心态,导致了相反的教育目的。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但如果父母把对孩子的赞美当作是“家常便饭”,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父母都赞美,那么孩子便会丧失自我熟习、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能精确剖析自己,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自我。

    曾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赞美,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远提供给孩子这种鸦片的。”所以父母应该警惕对孩子进行过度的赞美。

    爱心指导改变过度赞美的方法

    1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尽量少用奖励,尤其是少用物质奖励诱惑孩子,要让孩子从自己的意愿、兴趣中获取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从外在的诱惑中取得。

    2当赞美孩子时,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表扬自己,指出他们做得正确的事,然后提醒他们从内心赞美自己。例如,孩子做了错事后主动承认错误,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你应该自己对自己说:‘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一件了不起的事。’”

    3父母应该强化孩子的自我激励,把孩子对自我的肯定稳定下来,并加以强化,这样孩子可以从中领会到: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奖赏。

    4在赞美孩子时,父母要改变赞美孩子的用语,可以尽量把“我”改成“你”,把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改成孩子对自己的表扬,例如,把“你今天这么用功,我真为你感到骄傲。”改成“你今天这么用功,你一定要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孩子更加努力,也可以使孩子不再依赖父母的表扬而做某件事。

    5当你对孩子进行赞美时,一定要懂得过度赞美的弊端,对孩子的赞美一定要恰如其分,公平精确,切忌过度夸大。要针对孩子努力的成果,进行赞美,要让孩子清晰地体会到自己为什么会得到你的表扬。

    6父母在赞美孩子时,还要把握火候,要适可而止,不能过于频繁,过于冗长,仅仅使用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拥抱,就是对孩子最真切的奖励。

    巧妙使用“激将法”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激将法是人们熟悉的计谋形式,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但是,目的却不相同,用于己可以增强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用于敌可以激怒敌人,使其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而用于友,则是因为盟友之间决心不坚定而引起的。

    其实,在教育孩子时,适当地运用激将法来鼓励孩子,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激将法是在给予孩子鼓励时,利用孩子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理的积极面,对他们进行刺激,在一种“不服气”的情绪引导下,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孩子按照父母的真实意图去做事,间接起到了让孩子听话的作用。

    小兵今年7岁了,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只要一有时间就把自己收藏的动画碟片放到VCD中,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周末,妈妈要进行大扫除,于是就把全家的脏衣服都放进了洗衣机,洗衣机“嗡嗡”地转了起来。这时,小兵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听见洗衣机响了,跑到妈妈身边,噘着小嘴说:“妈妈,洗衣机声音太响了,我看不了动画片了。”

    妈妈说:“宝贝,妈妈今天得大扫除,如果你想妈妈早点把洗衣机关掉,那你就帮妈妈把地扫一下吧!”

    小兵不太愿意地说:“嗯,我还是看动画片去吧,你自己扫吧!”说完,赶紧溜回客厅了。

    妈妈对小兵喊道:“宝贝,你看妈妈都快忙不过来了,你赶紧来帮一下呀!”

    无奈,小兵只好放下正在看的动画片,帮妈妈扫地了。结果,小兵并没有认真地扫,而是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漫不经心地扫着地,扫两下看两眼,有时还比划两下,结果地上的脏东西被小兵扫得到处都是,地板跟没扫前一样的脏。不

    一会儿,妈妈的衣服洗得差不多了,她进屋去收拾房子,这时才发现孩子并没有扫地,而是拿着扫把,眼睛还盯着动画片呢!妈妈有点生气,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显示出生气的样子。

    妈妈走到孩子身边,故意重重地坐在沙发上,大声叹息道:“唉,小兵啊,妈妈真替你发愁。”小兵回过神来,认真地扫了起来,边扫边问妈妈:“为什么替我发愁呀?”

    妈妈对着小兵严肃地说:“你看你,连扫地都不会扫,以后还能做什么事情?我怕妈妈死后,你会很可怜的。”

    小兵一听,皱着眉头答道:“我的妈妈不会死的。”然后急着眼对妈妈说:“妈妈,其实不是我不会扫,只是动画片太好看了,弄得我没有专心扫。”听了这话,妈妈不屑地看了孩子一眼,说:“是这样的吗?你看看你刚扫地的样子,我才不信你能把地扫干净呢!”

    小兵听了这话,有点急了:“你不信是吗?那我就扫给你看,我今天一定要比妈妈扫得干净,妈妈你看着吧!”小兵拿起遥控器把VCD关了,然后把电视也关了,开始认认真真地扫起地来。他仔细地扫着房间的每个角落,花了好大工夫才把地扫完,还陪着妈妈去阳台晾晒了许多衣服。妈妈看见儿子这么听话,对小兵称赞道:“宝贝,原来你这么能干啊,妈妈怎么没看出来。嗯,看来是你以前太懒了。”听了妈妈的话,小兵调皮地吐了吐舌头,钻进屋子去了。

    在故事里,小兵的妈妈很聪明,她巧妙地运用了激将法,促使孩子认真做事。这样不仅让孩子非常听话,做家长吩咐做的事,而且也激励孩子以后要勤于劳动,要学会自立。但是,不是所有事情用激将法都能得到好的效果,如果使用不对,很有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变得不听话,影响孩子与父母的沟通。

    夏利原本是个很乖巧的孩子,但是最近她却越来越不想听大人们说的话了,有时甚至连家也不想回。原因就是夏利不喜欢爸爸妈妈总对自己使用激将法,例如,本来是想让孩子多吃一点菜,爸爸却不直接对夏利说:“女儿,多吃点菜。”而是对她说:“不想吃就别吃了,反正吃了你也长不高。”这样的话让夏利一听,就很失落,感觉好像不听他们的就是错,听他们的又感觉自己好懦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种激将法。

    虽然夏利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是想刺激自己努力而故意说的气话,但是她心里却非常反感父母这样做,有时甚至故意顶撞,说:“你说的对,反正我学习不好,那我就不上学了,现在你满意了吧!”

    显然,这种不友好的激将法,只会让孩子反感。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使用激将法,是为了激励孩子,而不是为了激怒和打击孩子,所以在使用激将法时,父母一定要注意语言和当时的具体环境,使用巧妙的方法刺激孩子,注意把握分寸,给孩子留足面子,使孩子获得鼓励。

    一个人能力有限,但潜能却是巨大的。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却不能呢?”“我就不相信你不能改正缺点”等话语,让孩子产生一股不服输的心理,从而下定决心挑战自我。就算孩子识破了父母激将的心理,父母也不用不好意思,微笑着承认反而会促进亲子关系。

    爱心指导使用激将法的禁忌

    1当你希望孩子做什么,但并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时,用“激将法”激励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你在干涉他的自由,屈服在你的威严下,他会很不自在的。

    2当你想用“激将法”激励孩子时,一定不要用生气的语气对孩子说话,这样他不仅不会按你说的做,而且会很反感你对他使用“激将法”。

    3当孩子心情低落时,不要对他使用“激将法”,因为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你的安慰和鼓励,而不是你的“正话反说”。

    4在使用“激将法”时,不要用太过于打击的语言,刺激孩子的自尊心,要顾及孩子的“面子”。

    5当父母希望孩子帮忙做事,而孩子会做却不愿做时,如果发现孩子情绪比较稳定,父母可以假意对孩子保持不信任感,这时孩子的情绪就被父母的话语激怒,因为孩子会想:“凭什么你不信任我,我一定要用行动证明给你看。”

    安抚孩子的消极情绪

    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成年人有消极情绪,孩子也会有,只是他们没有成年人那样复杂的感情。有时他们会因为害怕,而感到孤单、寂寞;有时他们会因为与同学之间的小小争吵,而感到烦心、低沉;有时甚至无意间发现自己养的动物受了伤,而感到伤心、难过……假如内心的委屈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孩子就会变得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心情压抑。

    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没有什么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事。明智的父母应当在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及时地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学会帮助他们及时地宣泄这些不良情绪。如果父母帮助孩子宣泄掉不良情绪,使他们的心情好起来,那么他们当然会更加听父母的话。

    一天,小环放学回家,眼睛哭得红红的。爸爸一见就心疼地问:“我的宝贝女儿,怎么了,快给爸爸说说,今天谁欺负你了?爸爸去找他算账。”小环抽泣着告诉爸爸,今天课间活动的时候,她不小心把排球打在了一个外班同学的头上,结果放学回家的时候,那个女孩竟然纠集了好几个高年级同学拦住了她,不许她回家,而且还打了她。

    爸爸一听就生气了,气冲冲地说:“这些孩子怎么这么欺负人,我的女儿不能受欺负,明天爸爸一定去修理那个女孩。”

    第二天,小环的爸爸真的在校门口拦住那个女孩,先是伸手打了人家小姑娘,并且警告那个女孩“以后不准这么欺负人”。结果,没过几天,法院的人找到了小环的爸爸,说他伤害未成年人,那个女孩的爸爸起诉了他。

    这本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一点小摩擦,最后却闹上了法院,搞成了两个父亲之间的一场官司。这样不仅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也没能及时安抚两个孩子内心的消极情绪。

    其实,要安抚孩子的消极情绪,并不是让家长干扰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而是当孩子受到委屈,或有了其他消极情绪时,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孤单,及时地疏导孩子心中的委屈、烦恼、压力。当这些不良情绪解开时,孩子自然会像往日一样地快乐生活。

    平平上学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日益临近,虽然算不上什么大考试,但是平平却显得特别紧张,很少笑,每天都带着一脸的倦容,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平平的妈妈看见女儿这样,感觉应该让女儿放松一下心情,于是她决定带女儿每天早晨起来去晨练。

    这天,刚好是星期五晚上,妈妈走进平平的房间,对平平说:“平平,妈妈看你这几天精神好像很疲倦,明早带你去南湖公园晨练吧!早晨外面的空气很清新,多做做有氧活动,可以让你学习起来更有精神。”平平一听确实如此,感觉妈妈的提议挺好,于是便说:“好吧,我去,妈妈明早叫我吧!”妈妈点了点头。

    第二天清晨,妈妈慢慢地走进女儿的房间,和平时一样,轻轻地把睡梦中的女儿唤醒,让平平穿好衣服,梳洗了一下,母女两人走出了家门。

    来到公园,妈妈一边伸展着四肢,一边让平平照着自己的样子活动一下,接着母女两人开始慢跑。妈妈边跑着边对平平说:“慢跑,有助于你吸收更多的氧气。”慢跑之后,妈妈又让女儿放声大笑,多想一些快乐的事,平平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大笑,但还是按妈妈说的做了。妈妈一边看,一边对女儿说:“平平,这样大笑可以让你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也可以使你变得更加快乐。”

    之后,平平在回家的路上,问妈妈:“为什么刚才你让我大笑呢?”妈妈笑着说:“因为妈妈知道你快期末考试了,心理压力很大,虽然妈妈经常劝你,不管考好考坏,只要你尽力就好,但是妈妈知道你自己希望能考全班第一名,所以每天都在不停地努力,生怕自己落后于别人。所以妈妈就想带你晨练,并且用大笑这种方式,缓解你的压力。”

    听完妈妈说的话,平平感动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一把抱住了妈妈,一股暖流冲击着孩子的内心,平平哭着对妈妈说:“谢谢,妈妈!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平平的妈妈是非常善解人意的,她意识到孩子内心的压力过大,已经产生了焦虑情绪,如果不及时安抚、疏导这些消极情绪,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如果考不好,平平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这样也就无法让孩子快乐成长了。所以聪明的妈妈在晨练时不仅与女儿一起锻炼身体,而且与女儿谈心,让女儿的身心都得到了安抚。

    爱心指导帮助孩子宣泄消极情绪

    1当孩子感觉委屈时,父母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哭一场,让孩子发泄心中的情绪,等孩子哭累的时候,父母要用温和的语言,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并说出心里话,然后激励孩子,让孩子振作精神,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事。

    2如果孩子一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父母可以采取与孩子随便聊聊,或是建议孩子去找好朋友聊聊天等方式,让孩子及时地把积郁在心里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和孩子谈心,讲述自己曾经面对的挑战,告诉孩子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的,让孩子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3当父母发现孩子心理压力非常大时,不妨主动带孩子去唱歌或锻炼身体,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且也可以使孩子低落的心情,慢慢振作起来。

    4当孩子有消极情绪时,父母不应该急着追问孩子:“到底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了?老师怎么说?”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等待孩子倾诉。在孩子的倾诉过程中,不要打断孩子发表关于自己的评论,因为叙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分析的过程。听孩子讲

    述完后,父母可以再帮孩子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对孩子加以宽慰。

    5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安抚。当孩子受了委屈时,能够将不快宣泄出来,是件好事。可以让孩子适度哭闹,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和他好好聊聊,设法让他说出发生了什么事。只有让孩子心情舒展开了,他才会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学习、生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