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客-说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很多作品给予了这本书的创作以灵感。以下著作尤其令我受益匪浅:尼古拉·亨布尔的《20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的女性大众小说:阶层、家庭生活与波希米亚主义》(牛津,2001),比莉·梅尔曼的《20年代妇女与大众想象:浪荡女和林中仙女》(贝辛斯托克,1988),薇拉·布里顿的《青春誓言:1900—1925自传研究》(伦敦,1933)和《青春纪事:1913—1917战时日记》(伦敦,1981),卡罗尔·阿克顿的《战争之殇:私人痛苦、公共话语》(贝辛斯托克,2007),帕特里夏·贾兰的《死于战争与和平:英格兰1914—1970的失去与悲伤》(牛津,2010),露西·布兰德的《受审的现代女人:浪荡女时代的性过界》(曼彻斯特,2013),威妮弗雷德·杜克的《哈罗德·格林伍德受审记》(爱丁堡和伦敦,1930),F.丁尼生·杰西的《阿尔玛·维多利亚·拉滕伯里和乔治·珀西·斯托纳受审记》(伦敦和爱丁堡,1935)和《管中窥豹》(伦敦,1934),戴维·纳普利的《马德拉庄园谋杀案:拉滕伯里案件》(伦敦,1988),菲尔森·杨的《弗雷德里克·拜韦特斯和伊迪丝·汤普森受审记》(爱丁堡和伦敦,1923)以及勒内·魏斯的《司法正义:伊迪丝·汤普森的真实故事》(伦敦,1988)。从这些书名可看出,这部小说源于我对英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备受瞩目的谋杀案的兴趣。不过,《房客》是一部虚构作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